李澤一章讀完,便發現屋中三人皆都異樣。
梅兒、蘭兒兩個美婢俏臉緋紅,眼神局促。
而甄寶玉這廝則是一臉向往,目光淫邪,在想什么,顯而易見。
果然,叫“寶玉”的都是色批。
李澤果斷的住了嘴,他怕再讀下去,這小子會變身噴射戰士。
呃,那場面太過惡心,光是想想就有點兒想吐了。
“好書!”李澤將書合上,大贊道:“筆鋒老辣,之于人情事務,蓋誠極洞達,真乃奇書.....文心細如牛毛繭絲,凡寫一人,始終口吻酷肖到底……”
甄寶玉大喜,“是吧,我覺得從古至今所有的白話世情小說,無有出其右者。雖然其文是取的《忠義水滸傳》里的人物延展了描寫,但可比《忠義水滸傳》好看多了,那些打打殺殺的有什么意思。”
李澤道:“嗯,我也覺得這書的作者是個神人,能寫出這般文章的,定是風流倜儻、不拘小節、卓爾不群的人物,真真是才比孔孟,文超司馬!”
甄寶玉目瞪口呆,“澤哥兒,這,這有些吹過了吧?”
隨后覺得不對,狐疑地道:“等會兒,剛剛澤哥兒你怎讀的那般流暢,不像是第一次看到的樣子,一點都不帶打磕碰的,你是不是看過了?!?
李澤哈哈一笑,說到“不錯。我不僅看過已經出版的這一集,還未出版的第二集也提前看過了?!?
甄寶玉奇道:“你怎么看到的?”
李澤道:“簡單,我認識出版此書的書社老板?!?
甄寶玉驚呼起來,“你不會看到的是蘭陵笑笑生的手稿吧?”
“那怎么可能,只是書社的抄寫版本。”
甄寶玉嘿嘿笑著湊了過來,“澤哥~”
“兒”字很自然的就不見了。
李澤負手而立,看向窗外,一副高人姿態,“嗯,怎么啦?”
“我們是不是好朋友?”
“算是吧?!?
“那,那你能不能也帶我去看看還未出版的第二集,我實在太喜歡這書了?”
“算了吧,你還小,這書不適合小孩子。”
“誰說我還?。孔蛲砦铱墒恰?
話說一半,戛然而止,腰上的軟肉被紅著臉的梅兒捏住了。
“昨晚怎么了?”李澤倒是好奇起來,打量著臉色僵硬的甄寶玉和臉色赤紅的梅兒,若有所思。
“呃,沒什么?!闭鐚氂癫粍勇暽ち艘幌拢瑢⒀宪浫鈴拿穬菏种袙昝?,“澤哥,這樣吧,你若是愿意帶我去看,我便答應你一個要求?!?
隨后又補了一句,“只要是我能做到的。”
“成交!”
李澤笑著伸出了手。
甄寶玉愣了下,便也伸出了手。
啪!
擊掌而誓。
隨后兩個少年像是達成了什么了不得的計劃似的,相視哈哈大笑起來。
當然了,李澤是演的,演的很真誠。
反正這一刻甄寶玉感覺自己同澤哥兒的關系又近了一層,大約就是從“朋友”變成了“好朋友”。
梅兒和蘭兒怪怪的看著兩人,搞不懂有什么好笑的?
這時,賈雨村從外走了進來,“在笑什么?好了好了,安靜,我們開始上課吧。”
隨后坐在了講臺后,拿出了書本。
為什么今日不在亭子里上課?
前日里一場暴雨,那竹亭已隨雨打風吹去。
還有移栽來的五里荷花,也都成了殘花敗柳。
“今日講《論語·季氏篇》,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有事于顓臾?!鬃釉唬骸?,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沒一會兒,甄寶玉的腦袋就開始一上一下的點動了,賈老師的聲音實在是太催眠了。
若是李澤沒來之前,賈雨村此時已經該上戒尺了。
不過有了李澤這個學生后,賈雨村對甄寶玉就沒那么嚴格了,頂多咳嗽一聲,打斷甄寶玉的入眠。
……
傍晚。
李澤母親賈氏從自家田莊回來,面色不太好看。
今年的收成又不好,佃農們的麥租只收上了不到六成,不僅是今年,自從李澤父親死后,這田莊的收成就沒好過——
李澤冷笑:“這是欺負我孤兒寡母啊!”
揮手招來李虎,“你去找林泰,讓他安排得力的人手去我家田莊打聽打聽,看看最近幾年的收成如何?!?
目送李虎離開,李澤的眼中閃爍著冷芒。
他想做個好人,但奈何總有人想找死!
大家印象中,可能在封建社會地主就是強勢的,佃農都是受欺壓的,其實不然。
在明清時期,佃戶倒翻天罡欺負地主之事,時有發生。
尤其是如李澤家這樣的孤兒寡母,佃戶聯合起來欺瞞收成、拖欠佃租、倒賣土地,更是常見。
明朝有過佃戶勾結胥吏偽造文書、私吞主家土地之案例。
清朝甚至出現過多起佃戶倒賣貝勒、王爺田莊的案件。
沈陽相關檔就記載了康熙年間,星尼貝子(禮親王代善的曾孫)的田莊被自己莊園的佃戶(當時還叫壯丁)“地畝私典與該處旗民案”。
當時星尼因為其他事情被康熙帝削爵,家產充公;沈陽地方官派人去查抄星尼在遼寧地區財產時才發現,星尼在遼寧的許多田莊都被佃戶“倒賣”了。
這里的“倒賣”指的不是佃戶真敢把王公大臣的田莊給賣了,而是把這些田地以一個固定的價格直接轉租給其他人,這其實就是明清南方的“田皮與田骨”。
類似于今天使用權與所有權分開。
這位星尼貝勒,一共被佃戶“倒賣”了15445畝的農田。
還有道光年間,惠郡王(皇太極第五子碩塞的第二子為惠郡王系始祖)在遼寧地區的田莊基本上都被“倒賣”了,有些田莊甚至被佃戶“倒賣”了99%,佃戶自己就留10畝地種點糧食自己吃。
所以說地主和佃戶之間的關系,到底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也得看這地主家是否強勢,以及對田莊的管理是否嚴格。
這也是古代士紳地主督促子弟讀書科舉,并互相聯姻的原因之一。
如李澤家,因李母還有一個賈氏的身份,這些佃戶也只是欺瞞一些田租,而不敢做的太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