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7章 掌心里的燈影

臘八這天,巷子里飄著煮臘八粥的甜香。李建軍的玄孫媳婦在廚房忙著添柴火,灶膛里的火光映在墻上,跳著細碎的舞。小孫女舉著根紅燭跑進來,燭火在她掌心搖搖晃晃,像顆會呼吸的星星。

“慢點跑,別燙著。”女人接過蠟燭,插在灶臺上的舊瓷碗里。碗沿缺了個角,是當年王磊熬糖粥時不小心碰掉的,如今用來插燭,倒成了最稱手的燭臺。“你太奶奶說,臘八的燭要從天黑點到天亮,照得灶王爺睜不開眼,明年就不會缺糧。”

老人坐在堂屋的藤椅上,手里摩挲著個銅制的馬燈。燈身被磨得锃亮,玻璃罩上還留著道裂痕——是趙剛當年巡邏時,被調皮的孩子用石子砸的。“當年沒暖氣,這燈就放在合租屋的桌中央,”老人的指腹劃過裂痕,“李建軍總說燈光太暗,王磊就往燈里多灌點油,趙剛則把燈罩擦得能照見人影。”

孩子湊過去看馬燈,指尖在玻璃罩上畫著圈,燭火的影子在她臉上晃啊晃。“太爺爺,這燈里住著三個爺爺嗎?”她歪著頭問,睫毛上沾著點燭光,像落了片金粉。

“住著呢,”老人笑著打開燈蓋,一股淡淡的煤油味飄出來,“你聽,他們還在說話呢。”火苗突然跳了跳,仿佛真有細碎的話語從燈芯里鉆出來——是李建軍抱怨王磊的粥太甜,是王磊笑趙剛的棉襖沾了糖渣,是趙剛把自己的烤紅薯塞進李建軍手里。

女人端著臘八粥進來,碗里的食材堆得像座小山:紅豆、綠豆、花生、蓮子,還有王磊家傳的蜜棗。“張嬸送了把葡萄干,劉叔給了把核桃,”她把碗放在老人面前,“跟當年一樣,湊湊就滿了。”

老人舀了一勺粥,甜香在舌尖漫開。他想起很多年前,三個年輕人圍著小煤爐喝粥,李建軍的碗里總多幾顆蜜棗,是王磊偷偷埋進去的;趙剛總把自己的粥分給流浪狗,回來時李建軍的碗已經空了,卻假裝吃飽了抹嘴。

窗外的月光爬上窗臺,和屋里的燭火纏在一起。孩子把自己的粥碗推到馬燈旁,碗沿的熱氣模糊了燈影,三個晃動的光斑在墻上疊成一團,像三雙手緊緊握在一起。

“太爺爺,影子在打架呢!”孩子拍著手笑,老人卻看呆了——那影子多像當年合租屋的墻,李建軍的手比著快遞單的大小,王磊的手捏著面團,趙剛的手比畫著追賊的路線,影子在油燈下撞來撞去,撞出滿屋子的熱乎氣。

后半夜,燭火漸漸矮了下去。女人給馬燈添了點煤油,火苗重新挺起腰桿,把三個影子拉得更長。老人打了個盹,夢里又回到那個飄雪的臘八,三個年輕人踩著雪往家走,李建軍的快遞袋里裝著給王磊的新搟面杖,趙剛的懷里揣著給李建軍的暖水袋,王磊的手里提著給趙剛的新棉鞋,雪落在他們肩上,像撒了層糖霜。

雞叫頭遍時,燭火終于燃盡,只留下一小截燭芯。孩子的小手握著燭芯,掌心沾著點蠟油,像握著顆凝固的星星。“奶奶說,這叫‘留根’,”她舉著燭芯給老人看,“明年還能接著點。”

老人的眼眶濕了。他知道,這燭芯就像那三雙手的故事,燒了一代又一代,卻總留著點根,等著后人添把火,又能亮起來。就像這碗臘八粥,每年都要湊著做,你一把米,我一把豆,熬出的不只是甜香,更是把日子串在一起的線,一頭連著過去,一頭牽著將來。

天快亮時,巷子里的餛飩店亮起了燈。昏黃的燈光穿過窗紙,在雪地上投下塊溫暖的光斑。老人望著那片光笑了——那里,一定也有三雙手的影子,正圍著灶臺忙碌,把新一年的希望,熬進滾燙的粥里,熬進每個人掌心的溫度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洲里市| 罗定市| 洪雅县| 溧阳市| 基隆市| 垦利县| 宽城| 通河县| 阜平县| 林西县| 惠安县| 新蔡县| 沂水县| 固镇县| 长丰县| 建瓯市| 辉南县| 洛南县| 两当县| 罗江县| 和政县| 竹溪县| 紫金县| 温州市| 聂荣县| 会理县| 博野县| 西宁市| 远安县| 江西省| 嵊州市| 龙海市| 虞城县| 富民县| 会泽县| 田东县| 石屏县| 开鲁县| 武冈市| 德令哈市| 神农架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