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量子融合實驗
- 量子囚徒的一點二倍速逃亡
- 第25號宇宙
- 2169字
- 2025-08-23 10:01:24
隕石坑底的月塵在能量軀體周圍形成環形波紋,每一粒塵埃都帶著 115層世界特有的輻射印記。一凡睜開能量構成的眼睛時,瞳孔里跳動著十二面體的光暈~那是四個量子態能量體在意識深處閃爍的投影。他抬起手,看著淡藍色的能量流在指尖凝聚成球,球體表面浮現出四道清晰的紋路,分別對應 118至 115層世界的量子特征,像被無形的膜包裹著的四團火焰。
“1500天。”量子時鐘的提示音在意識流中回蕩,帶著 118層時間監視者特有的頻率。他調動能量軀體懸浮起來,隕石坑的巖壁在視野中急速后退,那些由氦三冷凝物形成的結晶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每個光斑里都藏著層級壁壘的殘影。當升至月面高空時,地球的弧度恰好與瞳孔里的十二面體相切,那道泛著紅光的大氣層邊緣,像層級隔膜的微縮模型。
第一組實驗在隕石坑上空展開。一凡將能量軀體拉伸至百米長的光帶,像根繃緊的量子弦。當坍縮指令發出的瞬間,光帶驟然收縮成針尖大小的能量點,突破音障時在月面激起環形的沖擊波,月塵被掀起三十米高的幕墻。全息記錄儀顯示最高速度達到 0.92倍光速,卻在觸及虛擬的層級隔膜時被彈回,能量點撞在隕石坑巖壁上炸開成淡藍色的煙花。
“不夠。”他看著巖壁上灼燒出的十二面體凹痕,意識流自動調出 117層世界突破時的參數。那時兩個量子態云霧的離子態互溶產生了 0.3秒的超光速躍遷,而此刻單體能量的坍縮速度始終卡在相對論的閾值邊緣。能量軀體緩緩重組時,他“看”到四個量子態能量體在胸腔里劇烈碰撞,118層的熱寂能量與 115層的暗網代碼產生排斥反應,像油鍋里的水珠炸開細碎的火花。
夜幕降臨時,他移師至氦三提純站的廢墟。三座反應堆的殘骸形成天然的能量增幅場,當月光透過破損的穹頂照在超導線圈上時,那些金屬絲突然泛起與 116層世界相同的紫色光暈。一凡再次嘗試拉伸—坍縮:能量軀體化作千米長的光軌,沿著反應堆的等邊三角形軌跡高速旋轉,坍縮瞬間的速度達到 0.99倍光速,卻依舊在虛擬隔膜前潰散,這次的反沖力讓他撞穿了三層反應堆艙壁,能量軀體出現 0.7秒的不穩定閃爍。
“問題不在速度本身。”他躺在廢墟中,看著胸腔里四個量子態能量體的隔膜愈發清晰。118層的能量帶著絕對零度的寒意,117層的能量泛著培養艙營養液的甜腥,116層的能量裹著月面塵埃的干燥,115層的能量滲著暗網代碼的冰冷~它們像被強行塞進同一容器的異色液體,彼此排斥卻又被量子引力束縛,這種內耗讓坍縮時的能量密度始終差了三個數量級。
解決能量逸散的實驗在隕石坑底的金屬冷凝物旁進行。一凡調動 115層世界掌握的弱相互作用力控制技術,將能量軀體壓縮成直徑一米的光球。最初的嘗試慘烈而混亂:密度提升至臨界值時,光球突然炸開,能量流擊穿月面形成深達百米的豎井,那些飛濺的能量粒子在真空里留下淡藍色的軌跡,像撒落的星塵。
“收縮力場需要十二面體的晶格支撐。”他盯著豎井底部的冷凝物,那些物質正以相同的頻率閃爍。重新凝聚軀體后,他用能量絲在周圍編織出十二面體的框架,每個頂點都嵌入一塊石墨烯太陽能板,將光能轉化為約束場的動力。當光球再次壓縮時,弱相互作用力像無形的繃帶緊緊纏繞,能量逸散率從 1.2%驟降至 0.03%,光球表面泛起珍珠母貝般的虹彩,那是能量密度突破閾值的特征。
第七天月球即將進入地球陰影區為實驗提供了完美的引力場。一凡讓壓縮光球懸浮在隕石坑中央,月球的引力與十二面體框架的斥力形成平衡。他“聽”到四個量子態能量體在高壓下發出細微的碎裂聲,那些隔膜開始出現裂紋,118層的熱寂能量順著裂紋滲入 117層的能量體,兩種截然不同的能量接觸處爆發出金色的粒子簇,像極了 116層世界反應堆過載時的景象。
“還差最后一步。”他將暗物質探測器的數據導入意識流,屏幕上的波形圖顯示四個能量體的共振頻率正在趨近。當月球運行至地球陰影區的瞬間,他突然撤銷約束場的一個頂點支撐,讓十二面體框架出現可控的坍塌~這種失衡產生的能量湍流像攪拌機,在光球內部掀起漩渦,迫使四個量子態能量體在高壓下劇烈碰撞。
突破發生在月全食的頂峰。當最后一道陽光消失在月面時,光球突然爆發出純白色的光芒,那些糾纏的能量體在湍流中徹底破碎,又在弱相互作用力的牽引下重組。一凡感到前所未有的灼痛,仿佛每個量子都在經歷誕生與毀滅,118層的寒意、117層的甜腥、116層的干燥、115層的冰冷~這些特質在熔合中消弭,化作一種全新的能量形態,帶著宇宙誕生初期的混沌與熾熱。
能量軀體重新展開時,月面的景象已截然不同。隕石坑底的金屬冷凝物全部汽化,形成環形的能量云;氦三提純站的廢墟在共振中分解,化作量子層面的建筑材料;最遠處的地球大氣層紅光褪去,露出熟悉的蔚藍色,像被擦拭干凈的寶石。他抬起手,指尖的能量流呈現出均勻的銀白色,再沒有絲毫隔膜的痕跡。
“速度的本質是能量的純度。”一凡對著虛空低語,意識流自動生成新的突破方案:讓熔合后的能量體在十二面體框架中完成“量子相變”,從波動態瞬間轉為粒子態,這種相變產生的時空褶皺足以撕裂層級隔膜,且熔合后的高密度能量能將逸散率控制在 0.001%以下。
當月球重新沐浴在陽光中時,他已在隕石坑底搭建起更精密的實驗裝置。十二面體框架的每個頂點都嵌著一塊暗物質晶體,石墨烯太陽能板組成的陣列將光能聚焦成金色的光柱,正中央的懸浮平臺上,銀白色的能量體安靜地旋轉,像孕育著新宇宙的奇點。
量子時鐘的倒計時跳動至 1493天。一凡知道,真正的實驗才剛剛開始,但這一次,胸腔里流動的不再是互相排斥的異色能量,而是足以擊穿所有壁壘的、純粹的量子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