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金森書屋」是開設在格林威治村的眾多“獨立書屋”中的其中一間。
所謂“獨立書屋”,意思就是由個人或小團隊經營的書店,特點是運營者完全不在乎商業性,只在乎滿足自己的人文追求。
簡單點說,就是只售賣自己喜歡的書,萬事難買爺開心。
雖然獨立書店的運營模式對“盈利”是重大災難,只有少部分崇尚夢想和自由的人開辦。
但作為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的聚集地,格林威治村到處都是這種小型獨立書店。有專攻詩歌的“詩歌書店”,有專賣左翼書籍的“工人書店”,甚至有專門銷售先鋒文學的小眾中的小眾書店。
自然,也有愛德華·威克斯走進的這間專門售賣“低俗文學”的「狄金森書屋」。
書屋的老板是個中年人,戴著眼鏡,散亂的發型看起來很飄逸,一看就很符合文藝愛好者的刻板印象,也就是對外表容貌沒什么追求,唯一需要的就是精神上的滿足。
愛德華·威克斯進門后,書屋老板仍在全神貫注的看雜志。
他手中那本雜志叫做《詭麗幻譚》,是一本創刊于1923年的老牌雜志,刊登的小說類型聚焦于“怪奇”方向,是無數怪奇、恐怖、懸幻文學愛好者的精神食糧。
這種獨樹一幟的類型化雜志,在這幾年非常暢銷。威克斯也想過要引進這種類型的文學,但風格實在是太過獨特,優秀的作者根本不好找,也就放棄了。
目前市面上唯一與《詭麗幻譚》有相同風格的雜志,就是克萊頓出版社旗下的《神秘與恐怖奇談》。
值得一提的是,《神秘與恐怖奇談》所屬的“克萊頓出版社”,也就是《驚奇故事》在被史密斯出版社收購前的上一家出版社。
不過這兩部競品對比起來,威克斯個人認為是《詭麗幻譚》更加具有競爭性。
這本雜志所坐擁的那些鬼才作者,讓他都眼饞啊!
洛夫克拉夫特的《異鄉人》《克蘇魯的呼喚》《暗夜私語者》……
羅伯特·歐文·霍華德的“野蠻人柯南”系列文學,《劍上的鳳凰》《紅色城堡》《大象之塔》……
克拉克·阿什頓·史密斯的《白巫女》《暗黑神像》《七咒縛》……
這三個優秀的作者,堪稱是《詭麗幻譚》雜志的支柱、三杰。
只可惜,威克斯是真挖不來墻角——因為三個人中的兩個,洛夫克拉夫特和羅伯特·霍華德都已經逝世了,而克拉克·阿什頓·史密斯也很久沒有再出現。
聽說是在忙著協助一個叫做「阿卡姆之屋」的出版社,一起在收集、出版洛夫克拉夫特和羅伯特·霍華德所遺留的作品。
思緒轉回。
這會兒,正在看雜志的老板才注意到有人光顧,問道:“先生,想要購買什么類型的雜志和單行本?”
“我想要買一本最新的《驚奇故事》?!蓖怂沟Φ馈?
“喔,先生,看來你也是科幻愛好者!你運氣真好,這期刊登的作品絕對是你想象不到的!”老板狄金森除了喜歡怪奇文學外,也喜歡科幻文學,畢竟《詭麗幻譚》也會刊登科幻類型的文學,只不過會偏向暗黑側就是了。
“你是說《朝聞道》吧?”威克斯想起街上那兩個青年的對話。
“看來你也聽說了,”狄金森滿臉激動,“這篇小說的作者——恩尼·里瑟,必須得吸得夠多才能寫出這種東西?!?
“等等,你是說……恩尼·里瑟?”
愛德華·威克斯頓時感到驚訝,挑起眉頭。
……是和《布朗克斯的故事》是同一個作者,還是巧合的同名?
狄金森轉身走進書架,拿來一本嶄新的《驚奇故事》遞給威克斯。
封面上的圖畫是「一個巨大祭壇矗立在青草遍野的沙漠中,宛若神明的外星降臨者懸浮在祭壇之上」,背景則點綴著宇宙星辰,整體色調偏暗,但畫面比例和透視很好,讓人看封面就感到那種宇宙的宏偉。
這是藝術家加布里埃爾·馬約爾繪制的封面,配合的故事自然是恩尼的《朝聞道》。
可以說恩尼第一次在《驚奇故事》上刊登小說就有這種待遇,絕對是一種排面。
在見到名字單詞的拼寫都完全一樣后,威克斯的內心不由緊張起來。
相比起來,《布朗克斯的故事》和《朝聞道》是「兩個筆名一模一樣的作者各自創作的故事」,還是「同一個作者創作了兩篇完全不同類型題材的作品」,哪一個都讓人感到難以置信。
威克斯夾著《驚奇故事》回到雷焦咖啡館,坐在臨窗的座位,借著陽光閱讀起來。
他也是看過科幻小說的,在看之前猜想過《朝聞道》的故事類別,已經大開腦洞了,但也基本局限于“外星入侵”、“時空旅行”、“機器人叛亂”這些題材……
然而,在開始閱讀后。
威克斯人就傻了……這是人能寫出來的?
這種想象力和史詩感的塑造,讓其余的科幻作品在格局上就已經輸了!
沉浸在閱讀中不知時間。
直到范妮·埃里森走進咖啡館,見到威克斯正在閱讀一本雜志,沉浸到不知天地為何物的樣子,走過去招呼道:“威克斯先生?”
威克斯恍然了下,才從那冷峻、悲壯、宏偉的故事中回神。
迫不及待對范妮問道:“這個‘恩尼·里瑟’和《布朗克斯的故事》的作者是同一個人嗎?”
“啊?”
范妮·埃里森看到威克斯在《驚奇故事》上指出的筆名后,也是一愣。
對此表示——我不道啊!
鐺啷啷~~
兩人處于疑惑、震驚中的時候。
恩尼推門走了進來。
穿著一件單排扣的深灰色西裝外套,袖口露出純白色的襯衫,領口挺括。還打了一條藏青色的領帶,外加一條直筒西褲和一雙锃亮的黑色皮鞋。
陽光中打理整齊的頭發抹了發油,一米八的高個子,整個人看起來干凈利落、整齊帥氣。
恩尼這是拿出了原身當初面試工作時的正式套裝,畢竟是和《大西洋月刊》的主編見面,社交禮儀方面還是必須做到位的。
恩尼走進咖啡館,目光轉了一圈。
就注意到了臨窗的一個中年男人和一個黑人女性。
他從沒見過愛德華·威克斯和范妮·埃里森,但身為作者的直覺,讓他感受到這兩人身上有那種雜志業從業者特有的氣質,沉靜理性——還帶著一絲始終保持的對世界的疏離與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