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峰回路轉(zhuǎn)
- 我在二戰(zhàn)當(dāng)文豪
- 苦海明燈
- 2258字
- 2025-08-23 00:01:35
《朝聞道》這部先鋒科幻小說所帶來的影響,以人傳人的方式在紐約迅速擴散。
恩尼也買了一本《驚奇故事》,一邊是為了看看別的作家寫的小說,好適應(yīng)下這個年代的科幻寫作風(fēng)格,一邊也是為了給自己捧捧場,貢獻個“首訂”。
他買完雜志和咖啡回來,就坐在家中專注閱讀。
然而,在《朝聞道》帶來的影響還沒擴散到他這個作者本人身上時。
另一個意外的消息傳來。
購物回家的瑪麗手里拿著最新寄送到的郵件,進門興奮地說道:“恩尼,你有一封新的郵件。”
她知道恩尼投稿給《黑面具》的事,這會兒收到一封來自“故事出版社”的郵件,認定一定是恩尼過稿了。
“也沒準(zhǔn)是退稿信嘛。”
恩尼放下手上的雜志,見到瑪麗對他充滿信心的樣子,既有些溫暖,也有些無奈。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社會上的邊角料,媽媽眼中的小驕傲。
當(dāng)然,恩尼自然不會認為他寫的小說是“邊角料”,也是帶著幾分期待,用裁紙刀拆開了郵件。
[尊敬的里瑟先生:
您好!
您于5月29日寄來的短篇小說《布朗克斯的故事》我已認真進行了閱讀。
在當(dāng)前黑幫小說創(chuàng)作愈發(fā)追求暴力與艷情的趨勢下,您的作品以簡潔有力的筆鋒、頗有巧思的情節(jié)設(shè)計,塑造出了一個充滿煙火氣息的社區(qū)故事。不僅敢于針砭時弊,在批判矛盾的同時,也讓隱喻的社會矛盾自然融入故事當(dāng)中,像一盤精美的菜品,能在刺激味蕾的同時,嘗盡人間百味。
只是,故事所展示的風(fēng)格與本刊一貫倡導(dǎo)的風(fēng)格并不相符。
但請您不要灰心,您的稿件雖然未被《黑面具》錄用,但足夠優(yōu)秀的作品不會被埋沒……]
恩尼愣了下,這峰回路轉(zhuǎn)的回信是要鬧哪樣?
他繼續(xù)往下看。
[……此刻,在我寫就這篇回信的時候,一位出版行業(yè)的元老——愛德華·威克斯先生,正坐在我的身邊讓我代筆這封信件。
是的,里瑟先生,我想要告訴您的是,雖然這部小說并未在《黑面具》過稿,但它被《大西洋月刊》的主編愛德華·威克斯所青睞、錄用。
按照威克斯先生的原話——這篇東西有我們想要的味兒。
因為您的稿件郵件寄送到的地址是《黑面具》雜志社,所以為了知道您是否同意將本稿簽約給《大西洋月刊》刊發(fā),您可能需要與威克斯先生見面詳談一番。
如果您有此意的話,請您致電以下號碼:xxxxxxx。
再次感謝您向《黑面具》雜志的投稿,期待您的更多佳作。
《黑面具》雜志編輯部。
(F.M.艾略特,責(zé)任編輯)]
閱讀完這封信件,恩尼捧著信件愣神了片刻。
什么情況?
過稿了……但是在《大西洋月刊》??
這之間的跨度也太大了吧?
一下就從低俗文學(xué)雜志,跨越到了美國著名的頂級期刊??
這還不是讓恩尼最震驚的。
咱就是說,他的這篇小說是怎么被《大西洋月刊》的主編看到的?
恩尼在原地思索著,比路易十六還摸不著頭腦。
不過,本以為會被退稿的稿件,竟受到了《大西洋月刊》的邀約,這是一件好事!
而且恩尼很想知道這中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于是下樓使用那部公寓唯一的座機,撥通了《黑面具》雜志社的電話。
正在伏案工作的范妮·埃里森聽到座機響起,心跳漏了一拍。
她很想知道寫就《布朗克斯的故事》的作者會是怎樣一個人,所以很期待。
能寫出這么一個故事的人,就算不是移民、黑人,也一定是個常年致力于種族運動的自由派白人吧?
這通電話……是否就是那位作者?
范妮帶著忐忑,接通了電話。
“您好,是《黑面具》雜志社嗎?我是《布朗克斯的故事》的作者,想找艾略特先生。”
是一個很年輕的聲音。
范妮臉上出現(xiàn)驚喜的笑容,激動說道:“您好,我就是艾略特——一個使用了男性筆名的女性編輯。”
出于范妮自己也說不清的緣故,這一瞬間她并沒有說明自身的膚色。
“喔……您好,女士,我該怎么稱呼您?”恩尼詫異了下,接著說。
“范妮·埃里森。”
“您好,埃里森女士,感謝您的青睞,我愿意將《布朗克斯的故事》刊登在——嗯,《大西洋月刊》上,”恩尼還有些不習(xí)慣這種變故,差點說成了《黑面具》,“請問什么時候方便見面詳談?”
……這個作者對投稿的流程很熟悉,不像是新人,不過看文筆也知道是個老登。
范妮一邊在心里想著,一邊欣喜說道:“時間方面您要是有空的話,我們可以約在今天下午4點見面,地點是格林威治村的雷焦咖啡館。”
“當(dāng)然,我會準(zhǔn)時抵達。”
恩尼爽快的答應(yīng)了。
他知道這間咖啡館,在后世相當(dāng)有名,不僅曾被用作《教父2》的拍攝地,腦洞大開的肯尼迪還在這間咖啡館門口發(fā)表過競選演講。
而且這間咖啡館還是很多音樂家、藝術(shù)家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在這里與編輯商談小說的事,倒也頗有幾分韻味。
范妮與恩尼通完話后,立刻致電給威克斯。
威克斯在看完《布朗克斯的故事》后,就等著拿下這篇稿子,自然是有空來跟恩尼見面。
……
午后,溫煦的陽光照耀在馬克格大街上,沿街商鋪的招牌在陽光中折射著光線,藝術(shù)氛圍濃厚的裝潢有種藝術(shù)光輝閃耀的感覺。
愛德華·威克斯穿著西裝走在馬克格大街上,很喜歡這種藝術(shù)氣氛濃厚的氛圍,讓他有種這里是混亂世界的“安全屋”的感覺,戰(zhàn)爭所帶來的不安在這里無法肆虐。
為了能準(zhǔn)時見到“恩尼·里瑟”,他也是難得提前這么久就到了咖啡館門口,等得有些無聊。
這時,有兩個路過的青年正在談?wù)撝裁础?
“我天,哥們兒,這期的《驚奇故事》絕了,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這種類型的科幻小說。”
“你說的對!當(dāng)務(wù)之急是搞清楚《朝聞道》的作者是在哪里買的毐——沒吸點根本寫不出來好吧!”
兩個青年亢奮對話著,手里各自有一本最新發(fā)行的《驚奇故事》。
愛德華·威克斯聽到這番對話,挑了挑眉。
《驚奇故事》他是知道的,也看過,是一本不錯的雜志,尤其這幾年在主編約翰·坎貝爾的帶領(lǐng)下,雜志質(zhì)量和銷量都在日益攀升。
不過……沒吸點根本寫不出來?
他有些想象不出是何等小說,會讓讀者發(fā)出這等評價。
威克斯頓時被提起了興趣,在這里等著也是無聊,便往對街的一間書店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