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朝聞道》的影響
- 我在二戰當文豪
- 苦海明燈
- 2853字
- 2025-08-22 00:02:32
聽到范妮所說。
愛德華·威克斯用他厚實、有力的手,蓋在了范妮的手背上:
“埃里森女士,你是一位優秀的編輯,你發掘了這部作品,應當由你來寫回信,然后我們兩個一起去見那位作者?!?
范妮感受到手背的溫暖,能被這么一位元老級的白人編輯所支持。
她也終于是恢復自信,從自我懷疑的怪圈中走出,點頭道:“那么我現在就寫回信吧。”
威克斯笑了笑,將自己的鋼筆遞給范妮。
……
在拆開《黑面具》雜志寄來的回信后,馬里奧·普佐收獲了有生以來最開心的一天。
他的稿子……過稿了!
而回信末尾署名的「F.M.艾略特」,自然而然也被普佐當成了他生命中的貴人,讓他有些好奇給他過稿的編輯會是怎樣的人。
畢竟從這個落款看來,唯一能知道的,就是這個編輯是個白人男性。
恩尼和阿西莫夫都為普佐感到高興,興奮之余,為了感謝恩尼、阿西莫夫的教導,普佐決定動用他打工攢下的積蓄,三人一起去布魯克林的「白色城堡」吃漢堡慶祝。
普佐從過稿信中已經知道他能拿到的稿費是1.0美分/詞,而他這篇《君子》的總共詞數在2.4w左右,算下來最后也能有240美元的收入,相當于他辛苦工作幾個月賺到的工資,所以一頓漢堡完全消費得起。
晚上吃完后,恩尼打包漢堡帶回家,給喬治、瑪麗、米希三人品嘗。
他則在臥室中繼續寫稿,也不操心能不能在《黑面具》過稿的事,已經打算再過兩三天要是沒有消息,就另投稿件。
翌日,清晨。
6月10日,《驚奇故事》最新一期發行的日子!
而在刊物首頁封面上,就赫然能見到「恩尼·里瑟」這個名字,橫壓在一眾老牌作者上面,成為了這一期雜志的主打小說。
雖然戰爭的烏云近來隨著西歐戰場的失利變得愈發濃重,但戰火畢竟還沒燃燒到美國,國內生活秩序依舊穩定運行著。
所以,《驚奇故事》6月號的雜志一經發行,就有很多喜歡這本雜志的科幻愛好者,早早在報攤、書店門口排隊。
嘩啦~~
此時,第五大道街角的鮑威爾書店的卷簾門拉開,一眾想要購買雜志的科幻愛好者就涌進了書店。
那些生活比較富裕的愛好者,是獨自購買下這一期《驚奇故事》雜志,也帶著收藏的目的。
而那些生活拮據的愛好者,合買一本雜志借閱,屬于是拼夕夕團購。
但這并不妨礙他們以不同的方式購買雜志,然后在看到封面上的作者名字時,都發出相同的疑問:“這個恩尼·里瑟是誰?”
這樣的好奇,讓他們甚至都顧不上去閱讀那些熟悉作者的小說,直接將雜志翻到了《朝聞道》那一頁。
然后,鮑威爾書店頓時就炸鍋了,驚呼聲仿佛浪潮般不絕于耳。
“赤道加速器、排險者、真空衰變、超統一理論……”
這些超越想象的科幻概念在冷峻、流暢的行文脈絡中展開,將所有人的精神小舟帶往了浩瀚的宇宙之海。
……靠,這作者是吸了吧??
哥倫比亞大學。
陽光透過哥倫比亞大學教室的高窗,在深棕色的桌面上投下光斑。
講臺上教授有機化學的教授正在講課,用粉筆在黑板上構建出精妙的苯環結構,粉筆的篤篤聲隨著粉末落下。
本該在認真聽課的阿西莫夫卻是在低頭摸魚,最關鍵的是,他是坐在第一排的死亡區域,趁著教授背過身板書的時機摸魚,這就有點過分了。
可是,誰讓《驚奇故事》發行了呢?
雖然早就看過內容,但阿西莫夫還想再看一遍《朝聞道》刊登在雜志上時的風采。
“艾薩克這個呆子,敢在埃德爾曼教授的課上開小差?!?
“祈禱上帝,希望埃德爾曼教授的粉筆不要太過堅硬?!?
然而,沒等這些為阿西莫夫感到擔憂的同學說完。
啪——
埃德爾曼轉身過來,見到腦袋低垂的阿西莫夫,立刻有一支粉筆飛來,精準命中了阿西莫夫的腦袋。
從粉筆在阿西莫夫的頭發上炸散開來的粉末范圍來看,埃德爾曼用了十足的力氣,像是英國士兵對德國士兵的腦袋開槍那樣的憤怒。
阿西莫夫這才從故事中回神,抬頭才發現教室中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
“這一屆研究院最年輕的學生、當之無愧的天才——艾薩克·阿西莫夫,”埃德爾曼推了推鼻梁上的玳瑁眼鏡,冷冰冰地說,“請解釋一下弗里德爾-克拉夫茨反應中,為什么常用無水三氯化鋁作為催化劑?!?
周圍傳來細微的吸氣聲,埃德爾曼教授是動了真火,提出了一個難題。這個問題雖基礎,卻極易遺漏關鍵細節。
阿西莫夫卻是松了口氣的樣子,還以為要受到一些類似于體罰的刁難,如果只是回答問題的話,就沒太大難度。
阿西莫夫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教授,因為無水三氯化鋁會與鹵代烴形成碳正離子中間體,這種絡合物能夠活化芳香環的親電取代位點?!?
埃德爾曼教授冷著臉,繼續問道:“如果用氯化鋅替代,反應會發生什么變化?”
“反應速率會顯著降低?!?
阿西莫夫幾乎沒有停頓:“氯化鋅的路易斯酸性弱于三氯化鋁,無法有效穩定碳正離子,產率可能會下降三成以上。去年《美國化學會志》上有篇論文,專門對比過這兩種催化劑的效果。”
埃德爾曼這下愣了下,倒不是驚詫于阿西莫夫能如此對答如流,在他看來作為一個天才,阿西莫夫要想在課堂上開小差,就必須有這種化學水平。
他只是詫異阿西莫夫竟連去年《美國化學會志》上的論文都記得。
在埃德爾曼愣神的時候,阿西莫夫以為教授是要繼續發問,所以只是靜靜等待著。
直到片刻后,埃德爾曼說道:“阿西莫夫,你剛才看的雜志,就是《美國化學會志》嗎?”
阿西莫夫遲疑了下,從桌子底下拿出新一期的《驚奇故事》:“教授,我看的是一本科幻文學雜志,白天的碎片時間,比起《美國化學會志》的話,閱讀《驚奇故事》更有意思?!?
科幻……文學……?
埃德爾曼像是聽到了什么不可能的事,他本以為阿西莫夫能如此對答如流、博聞強識,肯定是個將化學期刊時刻抱在手中的人。
結果……科幻雜志……這種低俗小說雜志?
這個俄國猶太人是怎么敢將一本低俗雜志,跟頂級化學期刊《美國化學會志》放在一起比的?。?
埃德爾曼教授越想越氣,大聲斥道:“把那本低俗雜志給我,并且,別想著找我拿回去!”
阿西莫夫耷拉了下肩膀,沒想明白到底是怎么觸怒到教授,才讓教授比剛才還生氣。
只得認栽,將買來的《驚奇故事》上繳。
上課結束后。
埃德爾曼教授回到辦公室休息。
因為上午再沒有他的課,只需要等到時間去用午餐,加上他也很在意艾薩克·阿西莫夫為什么會同時閱讀《美國化學會志》和《驚奇故事》這兩種反差極大的雜志——化學學術頂級期刊和低俗臆想小說。
于是,他就皺著眉,翻開了《驚奇故事》嘗試閱讀。
并且為了不浪費過多的時間在無用研究上,埃德爾曼抽取了一個印在封面最頂端的“樣本”——恩尼·里瑟所寫的《朝聞道》。
一開始,埃德爾曼閱讀時帶著十足的嫌棄,像是一個不得不翻檢垃圾桶找丟失錢包的人。
可隨著閱讀深入,埃德爾曼臉上的嫌棄、厭惡逐漸消失,腰板也坐得越來越挺直,竟是專注在了這個故事中。
“赤道加速器……約翰·考克饒夫和歐內斯特·沃爾頓1932年在劍橋大學的研究?”
“真空衰變……天吶,狄拉克在1930年提出的理論吧?在狄拉克的基礎上,這個作者進行了相當合理的理論演繹啊,邏輯推導和概念拓展都相當嚴謹?!?
這還是他認知中的低俗的、毫無道理的科幻小說嗎??
“拉姆齊!”他迫不及待的去找他的好友,諾曼·拉姆齊,一位優秀的物理學教授。
“我親愛的埃德爾曼教授,你是要給我炫耀你的論文登上了最新一期的《美國化學會志》嗎?”拉姆齊見到埃德爾曼手上帶著一本雜志來找他,如是想到。
“不,我要給你看一篇科幻小說!”
“what?”
“你必須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