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到了第七日,當工匠們開始在主殿的梁柱上雕刻經文時,異變再次發生。江面突然掀起巨浪,五頭龍破浪而出,這一次,它們沒有噴吐毒霧,而是用巨大的身軀撞擊巨石,整個河谷都在搖晃,剛立起的梁柱發出“咯吱”的斷裂聲。
“它們在怕這尊佛像!”祿東贊抽出腰間的刀,卻被文成公主攔住。她注意到五頭龍的脖頸處,那些黑色的絲線又開始收緊,龍鱗下滲出暗紅色的血珠,像是在承受極大的痛苦。
“是魔女的怨氣在反抗。”文成公主登上尚未完工的主殿屋頂,將白度母寶瓶放在屋脊中央,“大家別怕,跟我一起念咒!”
她的聲音剛落,河谷兩岸突然傳來整齊的咒語聲——原來是松贊干布早已安排好的吐蕃僧人,他們在山崗上搭起了數十座帳篷,此刻正同時念誦《白度母經》。經文聲與寶瓶的甘露相呼應,在河谷上空形成一道金色的光罩,光罩落下時,五頭龍身上的黑色絲線瞬間斷裂,化作黑煙消散。
最神奇的是紅龍的火焰。當最后一縷黑煙散去時,紅龍噴出的不再是灼人的火焰,而是溫暖的金光,金光落在斷裂的梁柱上,那些裂開的木紋竟開始自動愈合,像是被無形的手拼接起來。
“它們在幫我們!”工匠們歡呼起來。
文成公主望著江水中溫順盤旋的五頭龍,突然明白它們撞擊巨石的用意——巨石下的地基處,有一道隱秘的裂縫,若不加固,日后必成隱患。她立刻讓工匠們順著裂縫灌注銅水,五頭龍見狀,竟潛入江底,用龍爪將江底的砂石推到裂縫處,幫著加固地基。
夕陽西下時,裂縫終于被填滿。五頭龍浮出水面,將一顆巨大的夜明珠推到岸邊,夜明珠的光芒照亮了整個河谷,也照亮了巨石上觀音像的面容。文成公主走上前,輕輕撫摸青龍頭上的獨角,龍角竟微微發燙,像是在回應她的觸碰。
“明日開始,雕刻五龍繞柱的圖案。”文成公主對工匠們說,“讓它們的身影永遠留在寺中,既是鎮物,也是護法。”
三、龍首朝東的密語
藏歷九月初一,昌珠寺的金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主殿的梁柱上,五頭龍的浮雕栩栩如生——青龍頭頂寶瓶,白龍頭纏經幡,黑龍頭銜寶珠,紅龍頭吐火焰,黃龍頭托法輪,五條龍身交織纏繞,最終匯入一根巨大的盤龍柱,龍尾處恰好連接著那塊天然觀音石。
松贊干布站在寺門前,看著文成公主將最后一把青稞撒向甘露井。井水突然翻涌,五頭龍從井底游出,這一次,它們的身軀已經變得小巧,剛好能盤繞在盤龍柱上,龍首齊齊朝向東方,與降龍觀音像的目光交匯。
“為何要讓龍首朝東?”松贊干布終于忍不住問。這三個月來,他看著文成公主親自主持雕刻,每一筆都要求龍首必須對準工布江達的方向,哪怕偏離一分都要重刻。
文成公主取出《五行算經》,翻開其中一頁,上面畫著魔女的左臂經絡圖,昌珠寺的位置被紅筆圈出,一條紅線從這里一直延伸到工布江達的冰川群:“魔女的左臂從這里發力,經絡直通她的頭部。讓龍首朝東,是用它們的力量鎖住這條經絡,就像給胳膊上了道鎖。”
她指著盤龍柱:“你看,五頭龍對應五行,青屬木,白屬金,黑屬水,紅屬火,黃屬土,五行相生相克,才能形成不滅的護法之力。”
松贊干布這才明白,為何建寺時文成公主堅持要用雅礱河谷的紅土混合金沙、松脂、銅屑和甘露水——那是五行俱全的“鎮龍泥”,能讓龍與寺融為一體,成為永不松動的鎖。
竣工儀式上,吐蕃的百姓帶來了最珍貴的供品:山南的青稞酒、日喀則的酥油、阿里的鹽巴。當文成公主敲響寺內的青銅鐘時,五頭龍突然從盤龍柱上飛起,在寺頂盤旋三圈,龍吟聲化作漫天的經幡,落在每個參加儀式的人肩頭。
當晚,文成公主在寺內的禪房打坐,恍惚中見五頭龍化作五位青衣少年,跪在她面前。為首的青衣少年捧著那顆夜明珠,低聲說:“公主,我們本是雅礱河谷的地脈精靈,被魔女怨氣所困三百年。如今蒙佛法度化,愿護昌珠寺千年,直到魔女左臂徹底封印。”
文成公主接過夜明珠,珠內竟映出未來的景象:千年后的昌珠寺,盤龍柱上的五頭龍浮雕仍在發光,甘露井的水永遠清澈,每當雅礱河泛濫,就會有五色祥云出現在寺頂,洪水便會自行退去。
“你們已不是惡龍,是護法神龍。”文成公主將夜明珠嵌在降龍觀音像的眉心,“守護這里,也是守護你們自己的家園。”
少年們化作五道光芒,融入佛像之中。文成公主醒來時,發現禪房的窗臺上,多了五片不同顏色的龍鱗,每片鱗上都刻著一個梵文字母,拼起來正是“嗡嘛呢叭咪吽”。
松贊干布得知此事,立刻讓人將龍鱗嵌在寺門的匾額上。至今,昌珠寺的“昌珠”二字下方,仍能看到那五片閃著微光的龍鱗,當地的藏族老人說,每逢藏歷六月,夜深人靜時,還能聽見寺內傳來龍的低語,那是它們在念誦六字真言,守護著被鎖住的魔女左肘。
離開昌珠寺的那天,雅礱河谷的毒霧徹底消散了。文成公主回頭望去,只見五頭龍的身影在寺頂盤旋,像五顆守護的星辰。她知道,這只是鎮住魔女左臂的第一步,前方的噶澤寺,還有更嚴峻的考驗在等待——那里是魔女左臂的手腕,盤踞著能吞噬陽光的暗影。
但此刻,看著陽光下泛著金光的昌珠寺,看著江水中嬉戲的魚群,她突然充滿了信心。佛法的力量,從來不是征服,而是喚醒——喚醒惡龍心中的善,喚醒土地里的靈,喚醒每個生命對安寧的渴望。
松贊干布的馬蹄聲從身后傳來,他手里拿著一幅剛畫好的地圖,上面標注著接下來要建的寺廟:“下一站,噶澤寺。”
文成公主接過地圖,指尖劃過代表噶澤寺的位置,那里被她畫了個小小的太陽。她知道,要驅散暗影,光靠白度母的智慧還不夠,還需要綠度母的慈悲火焰——而赤尊公主,已經在前往噶澤的路上了。
河谷的風拂過經幡,帶著五頭龍的低語,也帶著兩位度母化身的約定,朝著雪域的東方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