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浪涌礪鋒·鐵骨新刃
- 末日生存之異變犬災
- 蘋果終結者大駿
- 2896字
- 2025-08-22 07:03:27
“曙光號”巨大的船體,在無垠的藍綢上平穩地滑行。引擎的嗡鳴和海浪的拍擊,成了我們“海上之盾”日常訓練最恒定的背景音。甲板,這片曾經只屬于纜繩、漁網和魚獲的鋼鐵平臺,如今成了我們磨礪爪牙、重鑄鋒刃的演武場。
鋼鐵甲板上的淬煉:
訓練,遠比想象中艱難。在陸地上穩如磐石的步伐,到了這晃動的甲板上,就成了搖搖欲墜的醉漢。父親(現在我們都得叫他“陳隊長”)的訓練,帶著望山坳時期的鐵血烙印,又融入了海上環境的殘酷現實。
穩如磐石:基礎就是“站穩”!在搖晃加劇的甲板中央,我們被要求扎馬步,隨著船體的起伏調整重心。一個浪頭打來,船身猛地傾斜,腳下仿佛踩上了滾動的圓木,稍有不慎就摔個四腳朝天。王鐵柱那大嗓門吼得震天響:“下盤!腰馬合一!想象自己是釘在船上的釘子!”汗水混著飛濺的海水,浸透了訓練服,膝蓋和腳踝的酸痛成了家常便飯。
動若驚濤:站穩之后是移動。在濕滑的甲板上練習戰術規避、快速翻滾、依托船舷或固定物進行掩護射擊。父親要求我們在船體最顛簸的時候完成這些動作,美其名曰“實戰模擬”。每一次翻滾,都可能撞上冰冷的鋼鐵;每一次急停,都要對抗巨大的慣性。小石頭年紀最小,卻異常堅韌,額頭傷疤下的眼睛閃爍著不服輸的光,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咬牙爬起來,動作越來越流暢。
浪尖射術:射擊訓練是重中之重,也是最難的。目標不再是固定的草垛,而是掛在船舷外、隨風浪劇烈擺動的浮標或者廢舊油桶。強弩的扳機在搖晃中變得難以掌控,瞄準鏡里的目標如同喝醉了酒般瘋狂跳動。父親的要求近乎苛刻:“不要管浪!感覺船的律動!在浪峰或浪谷轉換的瞬間,那不到一秒的相對平穩,就是你的機會!呼吸,扣扳機!”我屏息凝神,努力捕捉著腳下甲板傳遞的微妙起伏,左臂的舊傷在持續用力下隱隱作痛,弩箭卻常常脫靶,引來王鐵柱毫不留情的嘲笑。
狹路搏殺:利用下層狹窄的通道、堆滿物資的倉庫角落,模擬登陸艇內部或礁石地形的近身遭遇戰。這里空間逼仄,光線昏暗,武器施展不開。父親親自示范,如何利用手肘、膝蓋、甚至頭槌,如何在方寸之間用匕首或短棍進行致命一擊。王鐵柱如同人形兇器,他那套大開大合的軍中格斗術在這種環境下反而威力倍增,跟他對練的水手沒少鼻青臉腫。我和小石頭則更注重配合,利用身形靈活和速度快的優勢進行夾擊。
汗水、淤青、挫敗感,是訓練的常態。但沒有人抱怨。經歷過岸上地獄的我們,深知這點苦痛,比起被變異獸撕碎或被夜行者砍殺,根本不值一提。每一次咬牙堅持,每一次精準命中搖擺的目標,每一次在模擬搏殺中“擊斃”對手,都讓我們找回一分在陸地上磨礪出的血性與自信。連船上那些原本只是好奇加入的水手,眼神也漸漸變得銳利,動作帶上了殺伐之氣。
舊鐵新鋒:
訓練需要武器,而“曙光號”上,不可能憑空變出我們熟悉的砍刀和強弩。打造適合我們、也適合未來登陸作戰的裝備,成了當務之急。鐵匠老方(船上原本負責機械維修的老技師,被我們尊稱為老方)的臨時作坊,成了“海上之盾”的兵工廠。
父親的“分水刺”:父親的要求最特別。他不要長矛,也不要大刀。他看中了船上幾根廢棄的、高強度合金打造的船用纜繩樁頭——那東西一頭粗壯帶螺紋,一頭尖銳如錐。老李按照父親的設計,將樁頭切割下來,打磨掉螺紋,將尖銳端進一步淬火磨礪,形成一尺多長的、帶有三道放血棱的恐怖尖刺!然后在粗壯端焊接上一個T型護手,再用浸透桐油的老藤索纏繞出握柄。成品握在父親手中,沉重、猙獰,閃爍著冰冷的金屬光澤。父親揮動了幾下,破空聲尖利?!霸诖稀⒔甘?、叢林里,這東西比長家伙好用。捅刺、鑿擊,專破硬骨?!彼麑⑦@兇器命名為“分水刺”。
王鐵柱的“浪里白條”:王鐵柱則相中了維修車間里一根粗壯的、用來頂起船體的合金液壓桿。老李截取了一段,將其一端在高溫下鍛打成扁平的斧刃,開出血槽;另一端則保留圓柱體,打磨成鈍擊錘頭。再用堅韌的鯊魚皮(來自漁獲)包裹握柄,增加摩擦力和吸汗性。這柄短柄斧錘,在王鐵柱手中虎虎生風,勢大力沉。他得意地稱之為“浪里白條”,說是既能劈開狗頭,又能砸碎骨頭。
我的“磐石之手”:我的強弩還能用,但弩臂在潮濕環境下需要加強防護。老方用船上找到的碳纖維管(來自損壞的通訊天線支架)對弩臂進行了加固和防潮處理,增加了穩定性。最關鍵的是,他利用廢棄的望遠鏡支架和軸承,為我打造了一個簡易但穩固的肩托式弩箭支架!這東西固定在左肩(避開我左臂的傷),可以大大抵消船體搖晃對瞄準的影響,還能輔助我穩定地拉動更強勁的弩弦!裝上支架,再次瞄準那搖晃的浮標,我感覺踏實多了,命中率顯著提升。我將這支架命名為“磐石之手”,紀念我們失去的家園。
小石頭的“海牙”:小石頭一直沉默地旁觀。當老方問他想要什么武器時,他默默地從懷里掏出那根一直珍藏的、磨得锃亮的巨梟爪骨,又指了指角落里幾根廢棄的、打磨鋒利的捕鯨魚叉頭。老方明白了。他選取了一根最趁手的魚叉桿(輕質硬木),將巨梟爪骨用堅韌的獸筋和金屬箍牢牢固定在桿頭,再將一個磨得極其鋒利的魚叉頭反向焊接在爪骨尖端下方,形成一柄獨特的、擁有鉤啄和穿刺雙重殺傷的短矛!小石頭接過這柄沉甸甸的武器,眼中爆發出驚人的亮光。他猛地向前一個突刺,動作迅捷狠辣,帶著一股壓抑許久的戾氣!他將這柄矛命名為“海牙”。
除了這些主武器,我們還利用船上的資源,打造和收集了其他裝備:
藤牌升級:用船上儲備的防火隔熱材料內襯,外層覆蓋鞣制過的堅韌海獸皮(如鯊魚皮),邊緣包鐵,大大提升了防御力,還能一定程度防火。
淬毒弩箭:船醫提供了幾種從劇毒海魚內臟和特殊海藻中提取的神經毒素,小心地涂抹在特制的三棱倒刺箭頭凹槽內,見血封喉。
水靠與護甲:利用防水帆布和橡膠內襯,縫制了簡易的防水作戰服(“水靠”)。關鍵部位(胸、背、關節)用多層鞣制獸皮和廢棄的輕質合金片(如罐頭蓋)復合縫制,做成輕便的護甲。
歸鞘待發:
訓練場上,鋼鐵的碰撞聲、弩弦的嗡鳴、粗重的喘息和口令聲,交織成一曲充滿力量感的樂章。父親手持“分水刺”,如同礁石般矗立,眼神銳利地掃視著每一個隊員的動作,不時厲聲糾正。王鐵柱揮舞著“浪里白條”,將模擬的木樁“敵人”砸得粉碎,引來一片叫好。我架著“磐石之手”,弩箭穩穩指向目標,捕捉著風浪的間隙,扣動扳機——嗡!箭矢破空,精準地釘在劇烈搖晃的油桶靶心!小石頭則如同鬼魅般在障礙物間穿梭,“海牙”在他手中化作致命的毒蛇,每一次刺出都帶著破風之聲,又快又狠。
汗水順著臉頰滑落,滴在冰冷的甲板上,瞬間被海風吹干。肌肉酸痛,舊傷也在隱隱抗議。但看著手中這些由廢鐵、獸骨、海藻和心血鑄就的新刃,感受著身體在風浪中重新找回的戰斗記憶和協同默契,一種沉甸甸的力量感在胸中凝聚。
我們不再是驚弓之鳥般的逃亡者。在這艘名為“曙光號”的鋼鐵搖籃里,在咸腥的海風和顛簸的甲板上,我們用汗水和舊日的傷痛,重新鍛造了自己的爪牙。父親、我、王鐵柱、小石頭,還有那些被挑選出來的水手,我們這支小小的“海上之盾”,如同一柄被磨礪得寒光四射的尖刀,靜靜地躺在刀鞘中,等待著出鞘的號令。
目標,翡翠灣。那籠罩在變異陰影下的希望之島,將是我們證明這海上淬煉之刃的第一塊磨刀石。海風呼嘯,吹動著訓練后濕透的衣衫,帶來大洋深處未知的氣息,也帶來一絲大戰將至的凜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