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風波之后
- 財富自由,從教人填志愿開始
- 泛海歸舟
- 4496字
- 2025-08-25 17:11:11
陳如軒一次性扳倒三家公司的消息不脛而走,在江南市業內引起了很大的波動。
這時趙建明也給他打來了電話,與他談起了此事。
“陳總,沒想到你搞出了這么大的動靜,你這次是借助政府部門的執法權,清理了三個對手。”
陳如軒聽著,隨后他笑著回道:“趙總,我是該出手時會出手,那三家公司本質上都是抱團取暖,針對我們公司,自身經營本來就違反了法律。”
陳如軒并不覺得自己出手有什么問題。
趙建明在電話那頭停頓了一下:“可他們三家聯手快半年了,之前幾次針對你們的動作都挺隱蔽,你怎么抓著這么實的證據?”
陳如軒指尖輕輕敲著辦公桌,聲音里聽不出半分急躁:“從他們第一次在招標會上故意抬價截胡我們的項目開始,我就讓風控部盯著了。”
電話里傳來趙建明倒吸一口涼氣的聲音:“你這是早有準備?我還以為是臨時抓住了他們的把柄。”
“做生意哪能等火燒到腳才想辦法,”陳如軒笑了笑,目光落在窗外自家公司的LOGO上。
“他們仗著人多,敢在稅務上做手腳,敢把不合格的材料摻進政府合作項目里,就得想到有翻船的一天。”
趙建明沉默了幾秒,忽然轉了話題:“昨天下午執法隊去他們公司的時候,我剛好在附近辦事,看到王總的車堵在門口,人被架出來的時候臉都白了。”
陳如軒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茶水溫熱剛好:“王總去年在城西拿地的時候,就有過偷逃稅款的記錄,這次不過是舊賬新賬一起算。”
“那李總和張總呢?他們倆一直藏得挺深,怎么這次也栽了?”
趙建明的聲音里滿是好奇,畢竟這兩家公司之前在業內的口碑還算“干凈”。
“李總的公司看著正規,其實一直在給建筑公司提供不合規的消防器材。”
陳如軒的語氣冷了幾分。
“上個月我們公司的項目組剛好查到他們的供貨單,上面的質檢報告全是偽造的。”
趙建明這下是真的驚訝了:“消防器材?這要是出了事可是大事,他膽子也太大了!”
“張總更有意思。”
陳如軒沒接話,反而繼續說下。
“他仗著和某個老領導的關系,在政府采購里搞暗箱操作,我們手里有他和供應商的聊天記錄,還有轉賬憑證。”
電話那頭傳來紙張翻動的聲音,趙建明大概是在整理思緒:“這么說,你手里的證據全是實錘,就算他們想找人疏通也沒用?”
“不然你以為我為什么敢動手?”
陳如軒靠在椅背上,目光銳利。
“政府現在對這些違法違規的企業查得嚴,我不過是把該交的證據交上去,剩下的都是按規矩來。”
趙建明忽然嘆了口氣:“早知道你這么有底氣,我之前還擔心你會被他們聯手壓垮。”
“擔心我?”陳如軒挑了挑眉。
“趙總上個月不還在和李總談合作嗎?”
這話一出,電話里的趙建明頓時有些尷尬:“那不是不知道他們的底細嘛,現在出了這事兒,我那合作早就停了,生怕被牽連。”
陳如軒沒再追問,只是淡淡道:“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守規矩,靠旁門左道走不遠。”
“是是是,陳總說得對。”
趙建明連忙附和,語氣里多了幾分討好。
“以后江南市的市場,怕是要以你們公司為頭了。”
“我沒想過當什么頭。”
陳如軒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看著樓下川流不息的車流。
“只是不想讓那些不守規矩的人壞了市場的風氣。”
正說著,陳如軒的私人手機響了,來電顯示是“風控部劉經理”。
他跟趙建明說了句“稍等”,接起電話:“劉經理,有事說。”
“陳總,剛收到消息,王總的公司賬戶已經被凍結了,李總的工廠也被查封了,張總本人現在在接受調查,據說已經把之前的事兒都招了。”
劉經理的聲音里難掩興奮。
陳如軒點了點頭:“知道了,讓團隊把后續的材料整理好,別出什么紕漏。”
“好的陳總!”劉經理應了一聲,掛了電話。
陳如軒把私人手機放回口袋,對電話那頭的趙建明說:“剛收到消息,三家公司的后續都定了,王總賬戶凍結,李總公司查封,張總在接受調查。”
趙建明的聲音里滿是震驚:“這么快?才一天時間就定了?”
“證據確鑿,流程走得自然快。”
陳如軒語氣平靜,仿佛在說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
“他們要是沒做那些違法的事,也不會這么快就垮掉。”
“也是。”
趙建明嘆了口氣。
“現在江南市的業內都在說,你這一次出手,直接把攪局的人都清了,以后大家都能安心做生意了。”
陳如軒笑了笑:“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至于業內怎么說,隨他們去。”
“對了陳總,”趙建明忽然想起什么。
“下周有個行業峰會,你會去嗎?到時候估計不少人會想跟你見一面。”
陳如軒想了想:“會去,正好趁這個機會跟大家聊聊,也讓大家知道,守規矩才能長久。”
“那到時候我提前跟你打個招呼,”趙建明連忙說。
“我這邊還有幾個合作想跟你談談,都是合規的項目,你肯定感興趣。”
陳如軒應了一聲:“行,到時候峰會見。”
掛了趙建明的電話,陳如軒走到辦公桌前,打開電腦,屏幕上顯示的是三家公司之前針對自家公司的動作記錄,每一條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從第一次招標會被截胡,到后來的惡意壓價,再到散布謠言詆毀自家公司的產品,每一筆都記在上面。
他鼠標輕輕一點,把這些記錄歸檔到“已處理”文件夾里,然后關掉了頁面。
這時,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秘書進來匯報:“陳總,銷售部剛傳來消息,之前被三家公司搶走的兩個大項目,現在甲方主動聯系我們,想重新合作。”
陳如軒抬了抬頭:“哦?甲方怎么突然改變主意了?”
“說是之前不知道那三家公司有問題,現在出了這事兒,擔心項目出紕漏,所以想找我們這種合規的公司合作。”
秘書笑著說。
“而且他們還說,愿意在之前的報價基礎上,再提高兩個點。”
陳如軒點了點頭:“讓銷售部跟甲方對接好,把合同細節敲定,別出什么問題。”
“好的陳總!”秘書應了一聲,轉身出去了。
秘書剛走,技術部的張總監就來了,手里拿著一份報告:“陳總,這是我們最新研發的產品測試報告,各項指標都遠超行業標準,之前被三家公司搶走的客戶,剛才有幾個主動聯系我們,想試用新產品。”
陳如軒接過報告,翻了幾頁,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做得不錯,讓技術部準備好試用方案,盡快跟客戶對接。”
“沒問題陳總!”
張總監意氣風發地走了,之前因為三家公司惡意競爭,技術部的人都憋了一股勁,現在終于能揚眉吐氣了。
陳如軒靠在椅背上,閉上眼,腦海里浮現出半年前的場景。
那時候三家公司剛聯手,第一次在招標會上截胡了自家公司的項目,王總還在會后故意過來挑釁,說“年輕人還是太嫩,不懂市場規矩”。
當時他沒跟王總計較,只是默默讓風控部開始收集證據,現在想來,那時候的隱忍,都是為了今天的一擊即中。
正想著,手機又響了,這次是個陌生號碼,歸屬地是江南市。
陳如軒接起電話,里面傳來一個熟悉又慌張的聲音:“陳總,我是李總啊,你看能不能幫我說說情,我那公司要是被封了,一百多個員工就沒飯吃了!”
陳如軒語氣冷淡:“李總,你賣不合規消防器材的時候,怎么沒想過那些用了你的器材的學校,可能會因為器材不合格而出現大問題?”
李總頓時語塞,過了幾秒才哽咽著說:“我知道錯了,陳總,我愿意賠償,愿意整改,你就幫我一次吧!”
“晚了,”陳如軒直接打斷他。
“證據已經交上去了,流程已經走完了,我幫不了你。”
說完,他直接掛了電話,把這個號碼拉進了黑名單。
接著他打開微信,看到行業群里已經炸開了鍋,大家都在討論三家公司被查的事。
有人說“大快人心,早就該治治這些攪局的人了”,有人說“陳總這波操作太牛了,簡直是業界清流”,還有人說“以后得跟陳總的公司多合作,靠譜”。
陳如軒沒在群里發言,只是看了一會兒,就退出了微信。
這時,秘書又進來了,手里拿著一疊文件:“陳總,這是之前跟三家公司有過合作的客戶,現在都主動聯系我們,想跟我們建立合作關系,這是他們的資料,您看一下。”
陳如軒接過文件,翻了翻,里面有十幾家公司的資料,都是江南市有頭有臉的企業。
他挑了幾家重點企業的資料,放在一邊:“讓銷售部優先對接這幾家,其他的按順序來,注意把控好合作風險。”
“好的陳總!”秘書接過文件,轉身出去了。
陳如軒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陽光透過玻璃灑在他身上,暖洋洋的。
他想起剛創業的時候,江南市的市場還很混亂,到處都是惡意競爭、違法操作的企業,他當時就立志,要把自家公司打造成合規經營的標桿。
現在,他做到了,不僅自家公司越來越強,還清理了市場上的害群之馬,讓整個行業的風氣都好了起來。
隨后他又回到辦公桌前,打開電腦,開始處理接下來的工作。
銷售部的人正在跟甲方對接項目,技術部的人在準備新產品的試用方案,風控部的人在整理后續的材料,整個公司都處于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
下午的時候,陳如軒去了銷售部,看到大家都在忙碌,臉上卻滿是笑容。
銷售部經理看到他,連忙迎了上來:“陳總,您怎么來了?”
“過來看看,”陳如軒笑著說,“跟甲方對接得怎么樣了?”
“很順利!”銷售部經理興奮地說。
“甲方對我們的方案很滿意,已經初步達成了合作意向,下周就能簽合同!”
“好,”陳如軒點了點頭,“繼續加油,別驕傲。”
“放心吧陳總!”銷售部經理拍著胸脯保證。
陳如軒在銷售部待了一會兒,又去了技術部,看到技術人員都在埋頭研發,實驗室里擺滿了各種設備和樣品。
張總監看到他,連忙匯報:“陳總,新產品的試用方案已經準備好了,明天就能跟客戶對接,而且我們還在研發一款新的產品,預計下個月就能出樣品。”
陳如軒滿意地點了點頭:“做得好,技術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一定要保持領先。”
“我們會的陳總!”張總監信心滿滿地說。
從技術部出來,陳如軒又去了風控部,劉經理正在整理三家公司的違法證據,看到他進來,連忙站起來:“陳總。”
“證據整理得怎么樣了?”陳如軒問。
“都整理好了。”
劉經理遞過來一份報告。
“里面詳細記錄了三家公司的違法事實,還有相關的證據,絕對沒問題。”
陳如軒接過報告,翻了幾頁,點了點頭:“做得不錯,辛苦了。”
“不辛苦陳總,”劉經理笑著說。
“能參與這次的事情,我們都覺得很有意義,不僅維護了公司的利益,還為市場清理了害群之馬。”
陳如軒拍了拍他的肩膀:“繼續努力,以后還要盯著市場上的動向,不能掉以輕心。”
“好的陳總!”劉經理應道。
晚上的時候,陳如軒請公司的核心團隊吃了頓飯,算是慶祝這次的勝利。
飯桌上,大家都很興奮,紛紛向陳如軒敬酒,感謝他的領導。
陳如軒舉起酒杯,對大家說:“這次的勝利,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沒有風控部的細心收集證據,沒有銷售部的堅持,沒有技術部的創新,就沒有今天的成績,我敬大家一杯!”
說完,他一飲而盡。
大家也都跟著一飲而盡,飯桌上的氣氛越來越熱烈。
有人說:“陳總,現在江南市的業內都在說您是‘行業清道夫’,以后再也沒人敢隨便跟我們作對了!”
陳如軒笑了笑:“我不是什么‘行業清道夫’,我只是想讓大家都能在一個公平、合規的環境里做生意,這樣整個行業才能發展得更好。”
有人又說:“陳總,下周的行業峰會,您打算說點什么?”
陳如軒想了想:“就說說合規經營的重要性吧,希望能給其他企業提個醒,別再走那些歪路。”
大家紛紛點頭,都覺得陳如軒說得有道理。
吃完飯,陳如軒回到家,洗漱完后,躺在沙發上,打開手機,看到新聞推送里已經有了三家公司被查的報道,下面的評論都是支持的聲音。
有人評論:“早就該查這些違法企業了,支持政府,支持陳總的公司!”
有人評論:“陳總的公司一直很合規,產品質量也好,這次終于能揚眉吐氣了!”
還有人評論:“希望更多的企業能像陳總的公司學習,堅守合規底線,讓市場越來越規范。”
陳如軒看了一會兒評論,關掉手機,閉上眼睛,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