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Z大校園比林晶晶想象中還要熱鬧。國美與Z大雖然只隔三站地鐵,但校園氛圍截然不同。她攥著手中的校園地圖,在錯綜復雜的學院樓之間轉了好幾圈,額頭已經沁出一層細汗。
“天文館...天文館到底在哪?“她小聲嘀咕著,瞇起眼睛辨認地圖上螞蟻般大小的標注。原本只是想去圖書館借幾本畫冊,卻被校園里五彩繽紛的社團招新吸引,不知不覺走到了這片陌生的區域。
一陣涼風拂過,吹走了她手中的地圖。林晶晶慌忙去追,那張紙卻像故意捉弄她似的,飄飄蕩蕩飛向一棟造型獨特的圓形建筑——銀灰色的外墻,半球形的屋頂,入口處立著一塊牌子:星穹天文館。
“原來在這里。“林晶晶小跑幾步撿起地圖,抬頭望向這座仿佛宇宙飛船般的建筑。玻璃門內人影綽綽,似乎正在進行什么活動。出于藝術生對獨特建筑的好奇,她推門走了進去。
室內的冷氣讓她打了個哆嗦。圓形大廳中央擺著幾張長桌,上面鋪著深藍色的桌布,幾個學生正在分發表格。墻上掛著巨幅海報:“天文館志愿者招募——探索宇宙,分享星光“。
林晶晶這才意識到自己誤入了什么場合。她正想悄悄退出去,一個熟悉的聲音從擴音器中傳來:
“各位同學請往這邊走,接下來我們將分組參觀天文館的主要設施。“
她的血液瞬間凝固。那個聲音——清澈、沉穩,帶著一絲她永遠無法忘記的溫柔語調——穿過嘈雜的人群,準確無誤地擊中她的心臟。
林晶晶緩緩轉身。講臺上,賀時予穿著深藍色志愿者T恤,胸前別著“講解員“的工牌,正指著投影屏幕上的天文館平面圖。一個暑假不見,他的頭發剪短了些,襯得下頜線條更加分明。他說話時微微側頭的習慣一點沒變,右耳的耳廓在燈光下呈現出半透明的質感。
似乎感應到了什么,賀時予的目光突然從屏幕轉向門口。當看到呆立在原地的林晶晶時,他的講解明顯頓了一下,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請已經報名的同學到前臺領取號碼牌。“他迅速恢復專業語氣,但眼睛一直看著林晶晶的方向,“未報名的同學如果感興趣,也可以現場填寫表格。“
人群開始移動,擋住了兩人的視線。林晶晶站在原地,不確定是該離開還是上前打招呼。就在這時,一個扎馬尾的女生塞給她一張表格和一支筆。
“同學,填一下基本信息吧!我們特別需要藝術專業的同學來設計宣傳材料。“
“啊,我不是...“林晶晶剛要解釋,女生已經風風火火地跑去招呼其他人了。
她低頭看著表格,猶豫片刻,還是寫下了自己的信息。反正閑著也是閑著,而且...她的目光飄向講臺,賀時予已經被一群學生圍住,正在解答問題。
填完表,林晶晶把表格交到前臺,正準備離開,身后傳來一陣腳步聲。
“就這么走了?“
她轉身,賀時予站在兩步之外,手里拿著她剛交的表格,眼角帶著藏不住的笑意。
“我...我只是路過。“林晶晶突然覺得口干舌燥,“沒想到這里是...“
“天文館。“賀時予接上她的話,“我知道。“
一陣沉默。周圍的嘈雜聲仿佛被調低了音量。
“你是講解員?“林晶晶指了指他的工牌。
“嗯,上學期末競聘上的。“賀時予把表格對折,小心地放進胸前的口袋,“主要負責周末的公眾開放日講解。“
“很適合你。“林晶晶真誠地說。她記得高中時賀時予就能隨口說出各種星座的神話故事,天文知識豐富得像本百科全書。
賀時予看了看手表:“我的講解時段結束了。要不要...我帶你參觀一下?作為'誤入歧途'的補償。“
林晶晶點點頭,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天文館比從外面看起來要大得多。賀時予帶著她穿過展廳,來到中央的球形劇場。穹頂式的設計讓林晶晶想起他們暑假去過的Z大星象館,只是規模更大,設備更先進。
“這是我們的鎮館之寶。“賀時予指向一臺巨大的投影儀,“從德國進口的光學天象儀,能精確模擬九千多顆恒星。“
林晶晶仰頭看著空白的穹頂,想象著星空展開的樣子:“一定很美。“
“下周有場特殊的流星雨觀測活動,“賀時予輕聲說,“如果你感興趣...“
“我要來。“林晶晶不假思索地回答,然后為自己的急切紅了臉,“我是說...如果志愿者工作包括記錄天象的話。“
賀時予笑了:“巧了,我們正好缺一個能把天文現象畫下來的人。“
他帶著她繼續參觀,走過行星模型展區、天文望遠鏡陳列區,最后來到一間小工作室。墻上貼滿了星云照片和手繪的星座圖,桌上散落著各種草圖。
“這里是宣傳組的工作室。“賀時予拉開一張椅子示意她坐下,“平時我們在這里設計活動海報和宣傳冊。“
林晶晶的目光被墻上的一組照片吸引——全是流星雨的連續拍攝,銀色的光痕劃破深藍夜空,像天空的眼淚。
“這些可以做成很棒的版畫。“她不由自主地說,“如果用凹版技法,能完美表現流星的軌跡...“
賀時予沒有接話。當林晶晶疑惑地轉頭看他時,發現他正專注地看著她,眼神溫柔得讓她心跳加速。
“怎么了?“她小聲問。
“你終于來了。“賀時予只說這么一句,卻仿佛包含了千言萬語。
林晶晶突然明白了什么:“你...早就知道我會來天文館?“
“不知道。“賀時予誠實地說,“但我每周都在志愿者報名表里找你的名字。“
陽光透過百葉窗在地板上投下條紋狀的光影。林晶晶看著那些光斑,想起高中教室窗外的梧桐樹影,想起賀時予總愛坐在那片斑駁的光影里看書。
“如果我今天沒有迷路呢?“她問。
“那我下周會去國美門口發傳單。“賀時予的語氣半是玩笑半是認真,“下下周去你們宿舍樓下。總會等到你。“
林晶晶笑了,眼睛彎成月牙:“賀時予,你變了。“
“哪里變了?“
“變得...“她想了想,“更固執了。“
“這叫有恒心。“賀時予從桌上拿起一份文件遞給她,“給,志愿者排班表。我已經把你的名字加進去了。“
林晶晶接過表格,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列在“藝術設計“一欄,后面跟著賀時予的簽名。她挑眉:“這么確定我會答應?“
“不確定。“賀時予坦然道,“但名額有限,我得先占上。“
“萬一我拒絕呢?“
“那就空著。“他聳聳肩,“反正這個位置只適合你。“
林晶晶的心像被輕輕捏了一下。她低頭看著排班表,上面已經詳細標注了未來三個月的活動安排,包括她最感興趣的流星雨觀測。
“我需要做什么?“她聽見自己問。
賀時予的眼睛亮了起來:“主要是把天文現象用藝術形式表現出來。比如把星云照片轉化成水彩畫,或者設計星座主題的海報。“他頓了頓,“當然,如果愿意的話,也可以參加我們的觀星活動。“
“包括熬夜那種?“
“包括熬夜那種。“賀時予微笑,“不過我會提前準備好熱巧克力和毯子。“
林晶晶想起暑假時在星象館的對話,當時她說要替他記錄他不能參加的夜間觀測。原來他一直記得。
“成交。“她在排班表上簽下自己的名字,字跡比平時要工整許多。
賀時予接過表格,兩人的指尖在空中短暫相觸,像流星劃過大氣層時那一瞬的光亮。
“對了,“他突然想起什么,從背包里取出一個信封,“這是下周流星雨活動的詳細資料。我...做了一些筆記,可能對你的創作有幫助。“
林晶晶打開信封,里面除了活動流程外,還有十幾頁手寫的觀測指南和星座介紹,每一頁都配有簡筆畫的星圖,筆跡工整得像印刷品。最后一頁夾著一張照片——是他們高中天文臺的那張合影,背后新寫了一行字:“給記錄星光的人。“
“謝謝。“她輕聲說,把照片小心地放回信封,“我會好好利用的。“
窗外,午后的陽光漸漸西斜。賀時予看了看手表:“我該回去做收尾工作了。要我送你回校嗎?“
林晶晶搖搖頭:“我想再待會兒,看看這些資料。“她指了指工作室墻上的照片,“可以嗎?“
“當然。“賀時予站起身,“這里隨時歡迎你。“
他走到門口,又回過頭:“林晶晶。“
“嗯?“
“很高興你迷路了。“
林晶晶笑出聲來:“我也是。“
賀時予離開后,工作室安靜下來。林晶晶翻閱著他留下的資料,每一頁都能感受到他的用心。在關于流星雨的那一頁,他特意標注了最佳觀測時間和方位,旁邊畫了個小小的笑臉。
她的目光再次落在那組流星雨照片上。一個想法突然闖入腦海——如果能把天文館的觀測記錄轉化為系列版畫,或許能成為她下學期的創作主題。這個念頭讓她興奮起來,迅速從包里掏出素描本,開始勾畫初步構思。
不知過了多久,工作室的門再次打開。賀時予端著兩杯咖啡走進來,看到她專注作畫的側臉,不自覺地放輕了腳步。
“有靈感了?“他把咖啡放在她手邊。
林晶晶這才從創作狀態中回過神來,接過咖啡抿了一口,苦中帶甜。“我在想,“她指著墻上的照片,“如果能把這些天文影像轉化成藝術作品,辦個小展覽...“
“在天文館的展廳?“賀時予立刻領會了她的想法。
“對!可以讓更多人對天文產生興趣。“林晶晶的眼睛閃閃發亮,“當然這只是個初步想法...“
“太棒了。“賀時予真誠地說,“館長一直想增加藝術與科學的跨界活動。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幫你引薦。“
林晶晶感到一陣暖流涌過全身。曾經那個因為害怕拖累她而刻意保持距離的賀時予,現在正熱切地支持著她的想法,甚至愿意成為她的橋梁。
“那...我們一起?“她試探性地問。
賀時予微笑,舉起咖啡杯輕輕碰了碰她的:“一起。“
窗外,夕陽將云層染成金紅色,為天文館的金屬穹頂鍍上一層溫暖的光暈。林晶晶忽然想起高中畢業前夕,她曾在日記中寫道:“希望有一天,我們能站在同一片星空下,不再有遺憾。“
現在,這個愿望正在實現。不是通過刻意的安排,而是像兩顆遵循軌道運行的行星,終將在宇宙的某個角落重逢。
天文館的廣播響起閉館通知。賀時予幫林晶晶收拾好資料,兩人并肩走出建筑。九月的晚風帶著初秋的涼意,林晶晶不自覺地攏了攏衣領。
“冷嗎?“賀時予問。
林晶晶搖頭,卻突然打了個噴嚏。
賀時予輕笑一聲,脫下自己的外套披在她肩上:“天文館志愿者守則第一條——照顧好我們的藝術家。“
外套上殘留著他的體溫和淡淡的薄荷香氣。林晶晶裹緊外套,突然意識到:這是新的開始,不是對過去的彌補,而是向著未來的共同出發。
“下周見?“在分別的路口,賀時予問。
林晶晶點點頭:“下周見。“
她轉身走向校門,沒有回頭,但知道他的目光一定追隨著她的背影,就像那些年她無數次目送他離開時一樣。這一次,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消失,沒有人需要站在原地等待。
天文館的門關上了,但屬于他們的星空,才剛剛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