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5章 月光下的戲服

  • 夜判
  • 夜判阿辰
  • 2328字
  • 2025-08-17 08:15:54

白露這天,山里起了層薄霧,把祠堂旁邊的戲臺裹得像團棉花。我正往便利店搬新到的畫冊,趙老頭踩著露水從戲臺那邊跑過來,手里拎著件水綠色的戲服,下擺沾著泥,袖口還撕了道口子。

“劉老板,你看這......“他的手抖得厲害,戲服上的銀線在霧里閃著光,“昨兒個戲散了場,林曉把這戲服忘在后臺了。俺今早起去收拾,看見戲服自己掛在戲臺柱子上,袖口的口子像是被人撕開的,上面還沾著幾根長頭發,黑得發亮。“

我接過戲服,料子是上好的杭綢,摸著卻潮乎乎的,像是剛從水里撈出來。袖口的撕口很整齊,邊緣還留著點暗紅,湊近聞,有股淡淡的脂粉香,混著點松木香——是小紅杏那盒胭脂的味道,還有戲臺新木料的氣息。

“是她動的。“我想起昨晚老鑼敲的那通急鑼,戲匣子里小紅杏的調子突然拔高,像是在跟誰應和,“小紅杏想穿穿這新戲服。“

趙老頭往柜臺后縮了縮,眼睛直勾勾盯著櫥柜里的鳳冠:“她......她不是已經走了嗎?“

“走了也惦記著戲臺。“我把戲服鋪在柜臺上,用軟毛刷輕輕刷著上面的泥點,“你看這針腳,跟當年蘇大姐給她縫的水袖一個路數,林曉這孩子有心了。“

話沒說完,門口的風鈴“叮鈴“響了,林曉紅著眼圈走進來,手里攥著塊碎布:“劉老板,您看見我的戲服了嗎?昨兒個......“

“在這兒呢。“我指了指柜臺上的戲服,她看見袖口的撕口,突然紅了眼圈,“是我沒保管好......“

“不是你的錯。“蘇晚不知何時站在門口,手里還拿著個針線笸籮,“這是小紅杏姑娘在跟你打招呼呢。當年她的戲服破了,總讓我給她補,說'蘇大姐的針腳軟和,穿著舒服'。“

蘇晚戴上老花鏡,拿起針線給戲服縫口子,銀線在她手里穿梭,動作麻利得不像個八十歲的老人。老鑼抱著銅鑼走進來,看見戲服就樂了:“這料子比當年的好,小紅杏要是見了,保準得摸半天。“

馬拴柱提著個食盒進來,里面是剛蒸的米糕:“剛出鍋的,給林曉姑娘補補精神,昨兒個唱得賣力,嗓子都啞了。“

林曉咬了口米糕,眼睛亮了:“跟蘇奶奶做的青團一個味,帶著點艾草香。“

“小紅杏也愛吃這個。“蘇晚的針腳頓了頓,線頭在袖口打了個結,“有回她唱《穆桂英掛帥》,中場休息時偷著吃米糕,被班主看見,罰她多唱了兩段,她倒樂,說'吃飽了才有力氣唱'。“

柜臺后的戲匣子突然轉了起來,傳出段《穆桂英掛帥》的唱段,正是小紅杏的嗓子,尾音轉得又高又飄,像是在跟林曉較勁。林曉放下米糕,跟著調子唱起來,水袖一甩,竟跟戲匣子里的聲音嚴絲合縫,連那股不服輸的勁兒都一模一樣。

老鑼突然舉起銅鑼,“哐“地敲了一聲,節奏穩穩地托著兩人的唱腔,馬拴柱在旁邊打著拍子,蘇晚的針線跟著節奏上下翻飛,把袖口的口子縫得整整齊齊,銀線在杭綢上閃著光,像條小蛇。

“就是這感覺!“林曉突然停住,眼睛發亮,“我總覺得差點啥,原來缺的是這股子熱鬧勁兒——當年的鳳鳴班,是不是總這樣?“

“比這還熱鬧。“馬拴柱擦了擦眼角,“后臺的胭脂水粉味,武場的鑼鼓點,還有石頭哥給青鳳姐遞水的動靜,混在一塊兒,比過年還紅火。“

日頭爬到頭頂時,霧散了,陽光透過窗戶照在戲服上,銀線閃著金光。蘇晚把縫好的戲服遞給林曉:“試試?小紅杏姑娘該等著看新扮相了。“

林曉穿上戲服,走到鏡子前,突然“呀“了一聲——鏡子里的她,眼角多了顆小小的痣,跟老照片里小紅杏的痣一模一樣,轉瞬又消失了,像是錯覺。

“她在幫你畫妝呢。“李醫生背著藥箱走進來,手里拿著個小瓷瓶,“這是我按秦郎中的方子配的潤喉膏,含著舒服。“

林曉接過瓷瓶,剛要道謝,戲臺那邊傳來聲歡呼,陳建國舉著相機跑進來:“快!老鑼師傅敲起了《夜深沉》,說要給林曉姑娘拍組寫真,讓小紅杏的戲服也露露臉!“

眾人往戲臺走,林曉穿著水綠色的戲服走在中間,水袖隨風飄動,銀飾“叮鈴“響,倒真像小紅杏從老照片里走了出來。老鑼站在臺邊,舉起銅鑼敲了個急鑼,“哐哐“響,驚得樹上的麻雀“呼啦啦“飛起來。

林曉走到臺中央,對著空無一人的臺下唱道:“猛聽得金鼓響畫角聲震......“

陽光落在她身上,像是給戲服鍍了層金邊。我站在臺下,看見戲臺柱子上的紅綢子突然飄動起來,纏纏繞繞的,像是有人在跳舞。蘇晚和馬拴柱坐在頭排,跟著調子輕輕晃,老鑼的鑼點越敲越急,李醫生舉著手機錄像,手都在抖。

唱到高潮處,林曉突然把水袖往空中一甩,兩只蝴蝶從袖中飛出來,繞著戲臺轉了圈,落在她的發髻上——是蘇晚昨晚用彩紙剪的,不知何時被別在了水袖里。

“是小紅杏......“蘇晚突然哭了,“她總愛在水袖里藏些小玩意兒,說'唱戲得有驚喜'。“

戲散了的時候,日頭已經西斜。林曉把戲服小心地疊起來,放進蘇晚給的藍布包:“我得好好收著,這上面有小紅杏姑娘的氣兒。“

老鑼把銅鑼遞給我:“放你店里吧,跟戲服作伴。“他摸了摸鑼上的豁口,“當年小紅杏總說,這鑼聲能給她壯膽,現在也該給林曉姑娘壯壯膽。“

往回走時,趙老頭突然指著院角的杏樹:“你看那綢子。“

枝椏上的紅綢帶又多了條,是林曉剛系上去的,上面繡著個小小的“杏“字,在風里打著旋,跟蘇晚的“蘇“字、馬拴柱的“馬“字纏在一起,難分難解。

夜里關店門,聽見戲臺方向傳來陣唱戲聲,是《穆桂英掛帥》的調子,林曉的聲音混著小紅杏的嗓子,分不清誰是誰。我往那邊看,月光下的戲臺空無一人,紅綢子在風里飄,像是有人在臺上轉圈,水袖掃過木板,發出“沙沙“響。

墻上的日歷翻到了秋分,離霜降還有一個月。趙老頭說,要在戲臺旁邊種些桂花樹,等明年開花了,讓戲服沾點桂花香,小紅杏當年最愛這味道。

便利店的燈還亮著,照著柜臺上的畫冊,新印的那頁上,林曉穿著水綠色的戲服站在戲臺中央,背景里有個模糊的影子,穿著舊戲服,正往她手里塞桂花糖。

我知道,這故事還長著呢。就像這月光下的戲服,舊的痕跡里藏著新的念想,老的調子中混著新的唱腔,一代代傳下去,總能唱出點新意思。而明天,又會有新的鑼鼓響起來,把那些未完的牽掛,敲得熱熱鬧鬧。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农架林区| 贵溪市| 右玉县| 家居| 淮南市| 万州区| 黔西县| 托克逊县| 吉林省| 凤庆县| 临猗县| 云霄县| 兰考县| 绥芬河市| 忻州市| 色达县| 修文县| 神农架林区| 松原市| 靖宇县| 沽源县| 天祝| 贵港市| 贵阳市| 桦南县| 治多县| 平原县| 左权县| 东宁县| 平南县| 旬邑县| 天长市| 白银市| 南漳县| 英超| 布尔津县| 云和县| 巴塘县| 镇巴县| 贺兰县| 海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