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6章 麥香里的約定

沈書言歸隊時,帶了把新打的鐮刀——林硯特意在刀背上刻了串麥穗,說“等你帶新麥種回來,就用它割第一茬麥子”。念初站在巷口送他,看著馬隊消失在路盡頭,忽然想起蘇晚當年送林硯去炸炮樓的樣子,也是這樣站著,直到看不見人影才肯轉身。

“娘,爺爺在鐵匠鋪打鐵呢,說要給我做個鐵環。”念槐拽著她的衣角,手里攥著沈書言留的麥穗標本,是從前線帶回來的,顆粒飽滿得像要炸開。

念初跟著女兒走進鐵匠鋪,林硯正把燒紅的鐵條彎成圓圈,火星濺在他胳膊上,他渾然不覺。“小師弟,書言說那邊的麥子快熟了,等打完這仗,就引種新麥種。”

“好啊。”林硯把鐵環浸進水里,“我把南坡的荒地翻出來,到時候多種點,夠全村人吃的。”

念槐抱著鐵環在院子里跑,笑聲驚飛了槐樹上的麻雀。念初坐在繡架前,把那串麥穗標本繡進“五谷豐登”的繡樣里,針腳比以前穩多了。陽光透過窗欞落在她手上,像蘇晚當年在燈下教她穿針時的樣子——那時候蘇晚說“針腳要密,日子才穩”,現在她信了。

入秋時,縣里的局勢松了些。張科長因為“辦事不力”被調走了,新來的李縣長是個讀過書的年輕人,見面就給林硯鞠了一躬:“林師傅,我爹當年在游擊隊,用過您修的槍。”

林硯把他拉到鐵匠鋪,指著墻角的農具:“別跟我提槍,現在我只打這些。你要是真想謝我,就多給百姓分點種子,少征點糧。”

李縣長紅了臉,連連點頭:“您放心,我已經讓人去鄰縣調麥種了,保證家家戶戶都能種上。”

消息傳到西溝村,王大叔拄著拐杖來道謝,背簍里裝著新摘的南瓜,黃澄澄的壓彎了簍繩。“林師傅,沈太太,要不是你們,我這把老骨頭早埋在山里了。”他從懷里掏出個布包,打開是半袋炒黃豆,“這是給娃的,山里沒啥好東西。”

念槐抓了把黃豆塞進嘴里,脆得直響。林硯看著她鼓鼓的腮幫子,忽然想起念初小時候,也是這樣搶他手里的炒豆子,蘇晚就在一旁笑,說“慢點吃,沒人跟你搶”。

沈書言回來的那天,正趕上縣里的秋收慶典。他黑了瘦了,卻精神得很,馬背上馱著個鼓鼓的麻袋,里面全是飽滿的麥種。“小師弟,念初,你們看!這是改良過的品種,一畝地能多收兩成!”

林硯接過麻袋,麥種的清香混著陽光的味道,鉆進鼻子里,像喝了口新釀的米酒。他忽然拉著沈書言往鐵匠鋪走,從床底下拖出個木箱,里面是十幾把嶄新的鐮刀,每把刀背上都刻著麥穗和薔薇。

“給西溝村的,”林硯的聲音有點抖,“你說過,要讓他們用新鐮刀割新麥子。”

慶典上,李縣長請林硯上臺講話。他站在高臺上,看著臺下黑壓壓的人群,左手的斷指不自覺地蜷起來。念初在下面給她使眼色,像當年蘇晚在臺下給念初打氣那樣。

“我沒啥文化,”林硯清了清嗓子,舉起手里的鐮刀,“就知道打鐵要用心,種莊稼要用力。這把刀,能割麥子,能砍柴,就是不能殺人。往后啊,咱們都用它種莊稼,別再用它打仗了。”

臺下靜了靜,忽然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念槐舉著沈書言給她做的麥稈哨子,吹得嗚嗚響,像只快活的小雀。

夜里,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新麥做的饅頭。念槐趴在林硯腿上,聽他講蘇晚繡薔薇的故事,忽然指著天上的星星:“爺爺,你看那顆最亮的,是不是奶奶?她在看我們吃饅頭呢。”

林硯抬頭,星星真的很亮,像蘇晚當年在繡坊里點的油燈。他想起蘇晚總說“等太平了,就把院子種滿薔薇,再給你生個娃”,現在娃是有了,薔薇也快開了,她卻不在了。

“是啊,她在看呢。”林硯的聲音有點啞,“她肯定在說,這饅頭不夠甜,該多放把糖。”

念初把一個紅糖饅頭遞給他,眼眶紅紅的:“小師弟,明年春天,咱們把繡坊再擴建點,讓街坊的嬸子們都來學繡活,就叫‘晚香繡坊’,跟當年一樣。”

“好。”林硯咬了口饅頭,甜絲絲的味道從舌尖漫到心里,“再在門口種滿薔薇,紅的、粉的、白的,像你娘當年想的那樣。”

沈書言看著他們,忽然從包里掏出個小冊子,是他寫的《農桑新術》,扉頁上題著一行字:“謹以此書,獻給所有想好好過日子的人。”

月光落在老槐樹上,投下斑駁的影子,像蘇晚當年繡的花樣子。鐵匠鋪的鐵砧上,那把刻著薔薇的鐮刀閃著柔和的光,仿佛在說:苦日子熬到頭了,往后的日子,該像新麥一樣,飽滿又香甜。

風里飄來新麥的清香,混著泥土的氣息,是和平的味道,也是蘇晚盼了一輩子的味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港 | 营口市| 开化县| 清水县| 苗栗市| 正定县| 寻乌县| 灌南县| 买车| 汉川市| 四会市| 保康县| 望江县| 翼城县| 武邑县| 韩城市| 涟源市| 克拉玛依市| 宜川县| 福清市| 宜兰县| 即墨市| 六枝特区| 合山市| 新巴尔虎左旗| 神木县| 曲沃县| 克什克腾旗| 黎川县| 兖州市| 班玛县| 玉龙| 杭锦后旗| 南投县| 治多县| 姚安县| 纳雍县| 民丰县| 七台河市| 石门县| 睢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