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苦難的真相
- 虐我成癮,我世世倒插
- .亖木
- 2377字
- 2025-08-06 20:41:01
次日天剛蒙蒙亮,謝臨便被院外細碎的腳步聲驚醒。推窗一看,只見林秋恒正蹲在墻角,給一個面黃肌瘦的孩童喂藥,那孩子的手腕細得像根枯柴,脖頸上還留著被皮鞭抽過的紅痕。
“這好好的孩子,被折磨的簡直不成樣子了”林婉之端著藥,眼圈泛起一陣紅暈。
像這樣的情況在鏡花村里可不少見,三年前深秋,鑾駕自東夷歸來的消息像場凍雨,落進大胤每座城池的角角落落。誰也說不清圣駕在那蠻荒之地得了什么,只知回京當日,東直門的守軍看見鑾輿簾隙漏出的,不是尋常的明黃緞面,而是幾縷泛著詭異銀光的絲線,纏在一根烏黑的骨杖上。
自那以后,宮里的煉丹爐就再也沒熄過。先是內務府的采辦太監帶著腰牌四處奔走,說圣上要“廣納天地靈氣”,把各州府的賦稅加了三成,絲綢藥材成了硬指標,農戶交不出糧,便拿耕牛抵,織戶繳不上緞,就拆了織機當柴燒。
可這還不夠。
開春時,一道密旨從宮里遞出來,像張無形的網撒向全國。先是江南的州府報上來,說有內監帶著太醫四處尋訪,專挑十歲以下的童男童女,說是“取心頭血為引,煉長生丹”。起初百姓只當是謠言,直到有戶人家的孩子在夜里被捂嘴擄走,第二天在河灣發現帶血的銀管,才知那不是虛言。
很快,這網就收緊了。北地的村落里,差役挨家挨戶登記孩童的生辰,說是“皇恩浩蕩,選聰慧者入宮伴讀”,卻在名冊后偷偷畫著紅圈——那是標記“氣血充盈”的記號。有反抗的,男丁被捆去修皇陵,說是苦力,實則成了殉葬坑的填土;女子稍有姿色,便被冠上“備選宮娥”的名頭,實則成了權貴府里的玩物,稍有不從便是死路一條。
民間開始流傳,說圣上在東夷得了本《不死經》,上面寫著要用千名童男童女的心頭血做藥引,再以萬擔糧草、千匹綢緞供奉“山神”,才能換得長生,經卷里最邪門的一條,便是要用鏡花村的“通神鏡”做引。那鏡子是鏡花村祖輩傳下的手藝,采深山寒銅,淬古井月華,鑄出來的鏡面不光能照人影,據說還能映出人心底的念想,更有老人說,百年前曾有鏡匠鑄出一面寶鏡,竟能照見千里之外的戰事。
可《不死經》里寫的不是這些。傳聞那經文上說,鏡花村的銅鏡吸納了數代人的精氣,鏡面里藏著“活靈”,若能集齊百面這樣的銅鏡,再以千名童男童女的心頭血澆灌,便能煉出一面“長生鏡”——帝王照過之后,可剝離壽數里的“死相”,平添百年陽壽。
這話一出,鏡花村便再無寧日。先是鹽鐵司的人帶著圖紙來,說要“采辦御鏡”,指定要寒銅所鑄、能映“活靈”的珍品,手藝稍差的便被斥為“欺君”,當場砸了鑄鏡的熔爐。村里最老的鏡匠林老爺子,為了護著祖傳的鑄鏡秘方,被差役打斷了手骨,沒過三個月就咽了氣。
可百面銅鏡哪里湊得齊?鏡花村最鼎盛時,一年也鑄不出十面通神鏡。差役便開始強搶,家家戶戶堂屋里掛著的梳妝鏡、灶臺上的照妖鏡,甚至連給孩童剃發時用的小銅鏡,都被搜羅一空。鑄鏡的寒銅被官府壟斷,井里的月華水被貼上了“御用”封條,鏡花村人世代賴以為生的手藝,成了催命符。
交不出銅鏡,便拿人抵。男丁被捆去礦洞采銅,說是“贖罪”,實則成了不見天日的苦役;女子被拉去給差役們“試鏡”,看是否有“靈氣”,稍有反抗便被污為“穢了鏡面”,拖到村口的老槐樹下活活打死。而孩子們,本就因銅鏡與人心氣相通,成了經文里“心頭血最純”的首選,一個個被記在名冊上,等著成為銅鏡的“養料”。
村里的鑄鏡坊早就空了,只剩下滿地碎鏡碴,在月光下閃著冷光,像無數雙被挖掉的眼睛。有逃出去的村民說,在州府的庫房里見過那些被搶走的銅鏡,鏡面都被鉆了個小孔,里面插著細細的銀管——想來,是為了方便引孩童的心頭血進去,好讓那“活靈”染上“生氣”。
于是鏡花村的鏡子,不再照人影,照的是家家戶戶的血淚;不再映念想,映的是差役們猙獰的嘴臉。而那本誰也沒見過的《不死經》,像一道催命符,把這個以鏡為名的村落,一點點拖進了不見底的深淵。
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響,映著五人沉凝的臉。林秋恒攤開從村老那里求來的殘破族譜,泛黃的紙頁上,“鏡花村”三個字旁密密麻麻記著歷代鏡匠的名字,到了近三年,名字后面多了個朱筆圈住的“失”字。
“原來如此?!敝x臨指尖劃過那些圈記,聲音壓得很低,“不是因為《不死經》要銅鏡做引,是有人借著‘長生鏡’的名目,要毀了這村子的根本?!?
沈硯將從差役營里搜來的密信拍在桌上,字跡潦草卻透著狠厲:“鹽鐵司早就盯上了鏡花村的寒銅礦,只是礙于‘通神鏡’的名聲不敢妄動。圣上求長生的消息傳出來,他們便勾結內監,編出‘銅鏡養靈’的鬼話,既能討好圣上,又能名正言順地霸占礦脈,順便把反抗的村民打成‘沖撞圣駕’的叛逆?!?
周震陽一拳砸在桌角,木渣濺起:“那些被搶走的孩子、被拉走的男丁,根本不是什么藥引和苦力!是他們怕鏡花村人記著鑄鏡手藝,怕有人將來報仇,才斬草除根!”
林婉之忽然想起村西那片廢棄的鑄鏡坊,地上散落的銅屑里混著暗紅的痕跡,當時只當是銹,此刻才驚覺那是血:“我爹說過,好的銅鏡要‘以心為模,以血為引’,他們……他們是把活生生的人,當成了鑄鏡的‘料’啊?!?
村老蹲在門檻上,吧嗒吧嗒抽著旱煙,煙桿在地上磕出悶響:“老祖宗傳下的手藝,能照妖,能顯誠,偏照不出人心的黑。他們要的哪是鏡子?是我們這村子的命——寒銅挖空了,人沒了,誰還記得鏡花村曾鑄出過能映月華的鏡子?”
窗外,月光正好落在院角那面斷了的銅鏡上,裂痕里積著經年的灰,卻仍能映出細碎的光。謝臨看向沈硯,兩人眼中是同樣的清明:他們終于明白,鏡花村的苦難從不是什么鬼神作祟,也不是帝王長生夢的偶然波及,而是一場被精心包裝的掠奪——用“通神鏡”的傳說做餌,以“長生”的名義為刀,要將這個以鏡為名、以心鑄鏡的村落,連人帶手藝,徹底碾成礦渣里的塵埃。
灶火漸漸弱下去,留下一堆通紅的炭火,像五人心里燒著的那團火。他們知道,這結尾不該是鏡花村徹底沉寂在夜色里,而該是那面斷鏡映出的光,終有一天能刺破這層層黑幕——讓天下人都知道,所謂“通神”的鏡子,照見的從來不是鬼神,是人間的血與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