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工廠完工,全力生產
- 重生八十年代:從擺攤酸梅汁開始
- 大掙年紀
- 2678字
- 2025-08-25 12:19:04
臨時板房施工隊的動作比周墨預想的還要快。
錢永達找來的這支隊伍,常年在各個工地之間輾轉,搭工棚、建臨時指揮部輕車熟路。工頭老趙是個黝黑精瘦的漢子,話不多,但手下帶著的十幾個工人個個手腳麻利。
簽完簡單的合同,第二天一早,幾輛拖拉機就突突地拉著預制板、鐵皮瓦和紅磚過來了。阿婆那塊160平的地皮,瞬間變成了喧鬧的工地。
“周老板,放心!別的不敢說,比速度,我們沒輸過!”老趙叼著煙卷,指揮著工人劃線、夯地基,“預制板一拼,鐵皮瓦一蓋,墻體用紅磚加泥灰一抹,快得很!保證七天內給你把殼子立起來!”
周墨站在一旁,看著工人們熱火朝天地干活,心里那根緊繃的弦稍微松了一絲。他點點頭:“辛苦了趙老板,幫個忙在基礎做好的情況下,盡量速度快點,還有地面盡量整平些,特別是隔出來的生產車間。”
“曉得曉得,食品車間嘛,干凈平整是首要的!”老趙拍著胸脯。
這邊工地剛動土,錢永達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
他果然請來了市食品廠退休的老師傅——姓李,六十出頭,頭發花白但精神矍鑠,戴著副老花鏡,一看就是和機器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技術員。
周墨趕緊把李師傅請到還在叮當作響的工地邊上,也顧不上嘈雜,拿出早就畫好的簡易生產流程圖和那套淘換來的二手灌裝設備說明書。
“李師傅,您給看看,這設備我瞅著還行,就是這顆粒沉淀的問題,一直沒解決好。小規模做沒事,一大鍋出來,放一會兒果肉就全沉底了。”周墨虛心求教。
李師傅推了推老花鏡,仔細看著圖紙和設備參數,又拿起周墨之前小批量生產的果粒橙樣品,對著光看了看,輕輕搖了搖。
“嗯……”李師傅沉吟片刻,“小周老板,你這想法是好的。但這果粒橙,要想顆粒懸浮,學問不小。粘度、糖度、酸度,還有這果肉顆粒的大小、密度,甚至灌裝時的溫度,都有講究。”
他指著圖紙上的加熱罐和混合罐:“你這套設備是簡易型的,控溫、攪拌功率可能都不太精準。依我看,首先得調整配方比例,找到最適合的粘稠度。其次,攪拌工序得優化,時間、轉速甚至方向都可能影響。再者,灌裝前最好能有個均質的過程。”
周墨聽得連連點頭,腦海中,那安靜的面板悄然浮現,將李師傅的話迅速轉化為一行行數據:
【建議:調整糖酸比至1.25:1,增加黃原膠用量0.05%以提升懸浮力】
【混合攪拌速率建議提升至120轉/分,時間延長至15分鐘】
【灌裝溫度需恒定在65-70℃區間,以降低液體密度差……】
數據流無聲滾動,與他從李師傅那里學到的經驗知識相互印證、融合。
他能看到最優的配比和工藝參數,但如何用眼前這套二手設備穩定地實現出來,還需要李師傅這樣的老把式來把握火候。
“李師傅,您說的太對了!”周墨眼睛發亮,“您看這樣行不行,咱們這兩天就先用小鍋試驗,您幫我盯著,把您說的這些要點都試出來,定下一個標準流程和配方。等廠子好了,咱們就按這個標準來量產!”
“成!”李師傅也很爽快,“我就喜歡跟你這樣肯鉆研發年輕人打交道!比廠里那些混日子的強多了!”
接下來的日子,周墨忙得腳不沾地。
白天在工地盯著進度,協調材料;晚上就窩在墨記檔口后面的小屋里,和李師傅一起用家里的灶臺和桶盆反復試驗果粒橙的配方和工藝。
阿強放學了就跑來幫忙,這小子腦瓜靈光,對數據特別敏感,周墨有時故意考他,他竟能記住好幾次試驗的配比和結果,說得頭頭是道。
潛力值89%的天賦不是吹的。
阿婆也沒閑著,每天熬好一大桶清熱解毒的涼茶給工人們送去,用帶著濃重口音的普通話叮囑大家小心熱氣的啦,工人們都笑著謝過涼茶阿婆。
臨時建筑一天一個樣。
預制板墻體很快立了起來,鐵皮屋頂也蓋上了,雖然簡陋,但空間足夠開闊。周墨嚴格按照生產要求,將一百平的生產間隔成了原料處理、混合攪拌、灌裝、封裝幾個區域,地面也用水泥簡單抹平。
錢永達幫忙聯系的二手設備也陸續運到。
雖然有些銹跡,但經過李師傅帶著人仔細檢修調試,竟然都運轉了起來。清洗、消毒、安裝,生產間的模樣漸漸清晰。
貸款資金像開閘的洪水般快速流出,購買原料、支付工錢、結算設備尾款,周墨看著錢永達每天記的賬本,眉頭越皺越緊。
但開弓沒有回頭箭,他只能咬牙堅持。
十天后,一座簡陋卻功能分區清晰的臨時廠房,真的在阿婆的地皮上立了起來!
掛牌子那天,沒有鞭炮,沒有剪彩。
周墨、錢永達、阿婆、李師傅、阿強,還有施工隊的老趙和幾個工人,站在這座散發著新鮮水泥和鐵皮味道的建筑前。
周墨拿起刷子,蘸了蘸紅漆,在門口一塊準備好的木板上,用力寫下了幾個大字:
墨記食品公司
“好!好啊!”錢永達激動地搓著手,“周老板,總算邁出這一步了!”
阿婆瞇著眼笑:“后生仔,厲害喔。”
李師傅檢查著最后一根管道接口,點頭:“設備都調試得差不多了,原料也備齊了,隨時可以試機。”
周墨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激動和忐忑。他看向眾人,目光最后落在阿強身上。
“阿強,怕不怕吵?怕不怕累?”
阿強挺起小胸脯:“不怕!墨哥,我想進去看看!”
“好!”周墨大手一揮,“開機!試生產!”
閘刀推上,電機發出沉悶的轟鳴聲,清洗過的設備開始運轉。橙子投入、清洗、榨汁、混合、攪拌、加熱、灌裝,一道道工序在噪音中進行。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著那橙黃透亮的液體帶著顆顆果肉,第一次在這簡陋的廠房里,沿著管道奔涌,最終注入一個個回收清洗干凈的玻璃瓶中。
周墨緊緊盯著灌裝線,李師傅則拿著本子,不斷記錄著溫度、壓力、轉速等各種參數。
第一批灌裝好的十瓶陽光果粒橙被擺在了桌上。
周墨拿起一瓶,用力搖晃了幾下,然后靜靜放在桌上。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十瓶果粒橙上。
一分鐘……兩分鐘……五分鐘……
瓶中的果肉顆粒依然大部分懸浮在液體中,只有極少部分緩慢下沉,分布遠比之前均勻得多!
“成了!哈哈!成了!”錢永達第一個喊出來,激動地拍著大腿。
李師傅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穩定性比小鍋試驗時還好!這套設備雖然舊,但功率穩,控溫準,效果反而出來了!”
阿強拿起一瓶,對著陽光看,眼睛里滿是驚奇:“墨哥,你看!果肉真的沒全沉下去!”
周墨心中巨石終于落地!
面板上,顆粒沉底問題的紅色警告閃爍了幾下,悄然變成了代表通過的綠色標識。
他擰開一瓶,遞給阿婆:“阿婆,您第一個嘗。”
阿婆喝了一口,瞇起眼,細細品味,然后用力點頭:“甜!香!果肉有嚼頭!好飲!”
周墨自己也喝了一口。
熟悉又更加醇厚的味道,帶著大規模生產帶來的穩定質感。
成功了!邁出了最關鍵的第一步!
“李師傅,接下來就按這個標準,全力生產!”周墨下達了指令,“錢主任,銷售渠道那邊,就拜托您了!”
“放心!我早就跟東門那幾個批發檔口通過氣了,他們一聽我們能穩定大量供貨,都等著呢!”錢永達信心滿滿。
生產線的轟鳴聲持續不斷,一瓶瓶陽光果粒橙被生產出來,貼上簡陋的標簽,裝入紙箱。
看著忙碌的景象,周墨仿佛已經看到了現金開始流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