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長安夜市的奇葩攤位

蘇錦繡蹲在西市夜市的柳樹下,正往孔明燈骨架上抹磷粉,忽聽身后傳來一聲尖叫。

“這、這燈籠怎會自己發光?莫不是裝了鬼火?”

她回頭見個穿青衫的書生正舉著燈籠手抖得像篩糠。

燈籠面蒙的紗紙上,用夜光漆畫的《韓熙載夜宴圖》正泛著幽幽藍光,倒真有幾分陰曹地府的氛圍感。

“客官莫怕,”蘇錦繡扯著嗓子喊,順手從竹筐里摸出個帕子。

“這是西域來的‘熒石’粉末,比燭火亮堂還省蠟。您再瞧瞧這個——”

帕子在燈籠光下轉了個圈,原本素白的綾羅忽然暈出桃粉色,活像沾了春日桃花水。

書生驚得差點把燈籠扔了:“變、變色了!莫不是妖法?”

“哪是什么妖法。”

蘇錦繡用指甲刮了點帕子邊角的染料,

“這是嶺南的‘含羞草’榨汁調的,遇熱就紅,遇冷返白。公子若帶回去給心上人,揣懷里是胭脂色,吹了夜風就成月白色,多有意思。”

正說著,竹筐突然被人踹了一腳,磷粉撒了滿地,在月光下畫出片鬼祟的熒光腳印。

“大膽民女,竟敢在夜市售賣巫蠱之物!”

蘇錦繡抬頭見是兩個穿著工部制服的小吏,腰間掛的銅牌在燈籠下泛著冷光。

她認得這制式——

前幾日在侍郎府門口見過,正是那日說“女子不懂機關術”的那群人。

“官爺說笑了,”

她慢悠悠把帕子疊成方塊,

“小女子這攤位可是在市署登了記的,不信您瞧執照。”

領頭的小吏一把揮開她遞來的竹牌,靴底碾過地上的磷粉:

“登記了又如何?方才有人報官,說你這燈籠燒了他家帳篷!”

蘇錦繡心里咯噔一下。

磷粉這東西她是按現代比例調的,按理說只會發光不會起火,難不成有人動了手腳?

正思忖著,人群里忽然擠出個穿粗布短打的漢子,懷里抱著團焦黑的布片:

“就是她!我買了這燈籠掛在帳篷里,沒半個時辰就燒起來了!”

蘇錦繡接過布片一摸,邊緣竟有股松脂味——分明是被人潑了助燃劑。

她眼尖地瞥見漢子袖口沾著的朱砂印,正是工部庫房特有的印記。

“這位大哥,”

她忽然笑出聲,“您這帳篷是麻布做的吧?我這燈籠用的是桑皮紙,燃點比麻布高得多。”

“怎會反過來燒了您的帳篷?”

漢子臉色一白,小吏卻梗著脖子喊:

“休要狡辯!來人,把這些妖物全收了!”

眼看竹筐里的孔明燈要被搶走,蘇錦繡突然抓起個沒封口的燈籠,往里面塞了把變色草粉末,“呼”地吹燃火折子。

燈籠“騰”地升起,原本素凈的紗面在熱氣中漸漸顯出血色紋路,竟化作幅張牙舞爪的龍形。

夜市眾人驚呼起來,連小吏都看呆了。

“官爺瞧見了?”

蘇錦繡叉著腰,“這叫‘火龍燈’,是給上元節準備的新品。“

“您要是覺得不妥,不如隨我去市署對對賬?我這半月賣了多少燈籠,給市署繳了多少稅,賬目可清楚得很。”

她故意把“繳稅”二字說得響亮,小吏們果然遲疑了。

西市的稅吏是出了名的鐵面無私,真要去對賬,他們私下來找茬的事怕是要敗露。

“算、算你識相!”領頭的小吏撂下句狠話,拽著那漢子匆匆擠進人群。

走時漢子懷里的焦布片掉在地上,蘇錦繡撿起來一瞧,背面竟繡著個極小的“工”字。

“姑娘好膽識!”

旁邊賣胡餅的老漢豎大拇指,

“這幾日工部的人天天來夜市找茬,前兒個賣琉璃鏡的張屠戶,被他們說鏡子反光是通敵暗號,連攤子都掀了。”

蘇錦繡捏著那焦布片冷笑。

看來那日侍郎府的梁子,這群人是記恨上了。

她忽然眼珠一轉,沖圍觀人群揚聲喊:

“各位鄉親!今日遇此變故,小女子賠個不是!凡今晚買燈籠的客官,都送一枚變色帕子——”

話音未落,竹筐前瞬間排起長隊。

有人舉著銅錢喊要“火龍燈”,有人纏著問帕子能不能畫鴛鴦。

連剛才嚇得發抖的書生都擠回來,紅著臉說要給未婚妻買十個。

蘇錦繡一邊麻利地收錢遞貨,一邊用余光瞥著遠處。

陰影里,那兩個小吏正跟個穿錦袍的人說話,那人轉身時,腰間玉佩在燈籠下一晃——

正是那日跟她賭九連環的工部侍郎。

她低頭往新做的燈籠上畫紋樣,筆尖蘸著的磷粉在紙上暈開個小小的“九”字。

“想找我麻煩?”

她哼笑一聲,把燈籠遞給排隊的客人,

“那就看看誰先解不開這困局吧。”

夜風卷著燈籠的光暈掠過夜市,不知哪家酒肆傳來喝彩聲,隱約是說書人在講新出的皮影戲。

蘇錦繡摸著兜里沉甸甸的銅錢,忽然覺得這長安的夜晚,可比現代的文創市集熱鬧多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州市| 江城| 龙泉市| 莲花县| 洛阳市| 新源县| 嘉定区| 德格县| 龙井市| 新营市| 汉阴县| 同江市| 临邑县| 广宁县| 积石山| 怀宁县| 綦江县| 麦盖提县| 云梦县| 沾益县| 长泰县| 东辽县| 湄潭县| 正安县| 阿城市| 内江市| 涟源市| 江西省| 蓬莱市| 石楼县| 中江县| 含山县| 昌宁县| 保德县| 钦州市| 汾阳市| 寻乌县| 尼勒克县| 灵川县| 札达县| 普兰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