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青玄初窺,脈通絡暢

  • 璋途
  • 葵丑紅藥
  • 4077字
  • 2025-08-04 17:11:32

青嵐門內門的云霧,比外門、雜役間厚重百倍,漫過腳踝時帶著沁骨的涼,卻又在觸及皮膚的瞬間化作溫潤的靈氣,順著毛孔往里鉆。

林引璋跟著玄風長老踏上白玉階,每一步都踩在流動的靈氣里。引氣九層的靈力在經脈里雀躍,撞得她心口發顫,仿佛要掙脫肉身的束縛,與這天地間的靈霧融為一體。沈硯與孟昭緊隨其后,玉笛在沈硯指間泛著瑩潤的光,孟昭的虎魄刀則低低嗡鳴,刀身的紋路在靈氣滋養下愈發清晰——內門的天地,果然是另一個境界,連器物都在歡呼。

“內門與外門,不止是修為的差距。”玄風長老的聲音穿透云霧,帶著筑基修士特有的沉穩,“外門修術,內門修法。術者,劍招、拳路、符箓之流,是形;法者,天地規則、靈力本源、性命雙修之道,是神。”

他停在一座懸浮的玉石殿前,殿基隱在云里,仿佛從九天墜落的瓊樓。殿門上書“青玄殿”三個古字,筆畫間流轉著淡金色靈力,那是筑基修士才能刻下的靈文,每一筆都含著天地規則的碎片,看得三人屏息——光是這門楣,就比外門最高深的功法還要玄妙。

“今日起,你們三人便是青玄殿弟子。”玄風長老推開殿門,一股混著松煙與古墨的香氣撲面而來,殿內四壁嵌滿玉簡,密密麻麻如星子,中央懸浮著三卷帛書,靈光流轉,像被晨露浸過的新葉。“這是內門基礎心法《青玄訣》,比外門《吐納訣》精妙十倍。它不止能引天地靈氣入體,更能梳理經脈如梳發,淬煉骨髓似煉金,是為筑基鋪路的基石。”

沈硯伸手觸碰最近的帛書,指尖剛觸到卷軸,便有無數文字如活過來的蝌蚪般竄入他眉心。他悶哼一聲,額角滲出細汗,忙盤膝坐下——《青玄訣》的靈力運轉路線,竟與他自幼修習的家族功法背道而馳,像是要在早已成型的河道里,硬生生鑿出一條新渠。

孟昭也拿起一卷,虎魄刀“哐當”落地,他抱著頭直咧嘴,粗聲道:“他奶奶個腿的,這玩意兒比挨十拳還疼!”靈力在他體內亂竄,引得胳膊上的肌肉虬結如小山,竟隱隱有失控之兆,顯然是蠻橫的刀氣與心法的柔和起了沖突。

林引璋望著最后一卷帛書,指尖懸在半空遲遲未動。儲物袋里的黑石突然發燙,像揣了塊剛出爐的炭,石紋中浮現出幾行小字,古樸蒼勁,竟與帛書上的《青玄訣》文字隱隱呼應——只是黑石上的紋路更曲折,像在主干道旁,還藏著無數細密的支流。

“不敢碰?”玄風長老的聲音帶著笑意,目光掃過她微顫的指尖,“也罷,凡根修行不易,你能走到今天,實屬艱辛,對新功法總會多幾分忌憚,怕經脈承不住這股靈氣。”

“并非忌憚。”林引璋指尖輕顫,目光落在帛書的靈圖上,那些代表經脈的線條粗直如江河,卻獨獨少了些什么,“弟子只是覺得,這功法的靈力路線……似乎少了些什么。”

玄風長老挑眉,眼中閃過一絲訝異:“哦?你且說說看。”

“外門《吐納訣》如溪流直下,順著主脈走,簡單直接;內門《青玄訣》似江河奔涌,主脈更寬,卻也還是順著主干道運行。”她指著帛書上的靈圖,指尖劃過那些空白處,“弟子曾在雜役屋看過一本殘卷,說天地靈氣本就駁雜,有清有濁,若只走主干道,清靈之氣能滋養經脈,可濁氣難免淤積在支脈里,時間久了,反倒成了筑基的阻礙……”

話未說完,沈硯猛地睜眼,眼底閃過震驚:“你是說……《青玄訣》的運轉路線,刻意避開了支脈?”他出身修真世家,自幼所學便是“主干道為尊”,從未有人教他質疑這基礎心法,此刻被林引璋點破,才覺體內那股滯澀感,果然來自那些被忽略的支脈。

孟昭也停下掙扎,撓著頭道:“難怪老子覺得渾身不得勁,像有螞蟻在骨頭縫里爬!那些細枝末節的地方,靈力根本鉆不進去!”

玄風長老撫掌大笑,聲音在殿內回蕩,震得玉簡微微作響:“好!好一個林引璋!老夫果然沒看錯你!”他走到殿中央,指尖一點,帛書突然散開,化作漫天星點,“《青玄訣》確有缺憾!外門弟子根基淺,支脈脆弱,走主干道可保無虞;但你們要筑基,必須學會疏導支脈——這才是內門心法的真正關竅!”

星點重新凝聚,化作更復雜的靈圖,無數細小的支線如蛛網般遍布,與主干道交織成網,細密如人體血脈。“天地靈氣如雨水,主干道是江河,能承大任,可支脈是溝渠,遍布周身,唯有溝渠通暢,江河才能真正奔流不息。”長老的聲音凝重起來,“凡根修士,主脈本就比靈根修士纖細,若再忽略支脈,筑基無望。引璋,你能察覺這點,便是你的機緣。”

林引璋心頭一震,原來自己這被人輕視的凡根,竟在此時成了優勢——正因為主脈不夠強,她才更能感受到支脈的重要性。

接下來的三日,三人在青玄殿苦修。

沈硯摒棄家族功法的桎梏,一點點引導靈力流入那些被忽略的支脈,玉笛在他指尖流轉,音刃不再是直來直去的銳鋒,而是多了幾分迂回的韌勁兒,能順著支脈的走向,在體內輾轉騰挪——他終于明白,為何林引璋的劍招總能以弱勝強,那些看似纖細的支脈,藏著最精妙的轉折。

孟昭最是痛苦。他常年靠蠻力沖擊經脈,支脈早已淤塞如泥,疏導時疼得在殿內打滾,虎魄刀被他攥得咯咯作響,砍得玉石地面坑坑洼洼。可每當他想放棄,就想起林引璋那句“支脈通了,拳頭才更硬”,又咬著牙運轉靈力,額上的青筋暴起如蚯蚓,眼底卻燃著不服輸的火。

林引璋的修行卻異常順暢。黑石在她掌心發燙,石紋中的文字化作暖流,引導著《青玄訣》的靈力在支脈中游走。那些曾經被靈力反噬撕裂的舊傷處,此刻竟成了最通暢的節點——原來當年在雜役屋受的苦,那些疼到骨髓里的傷,早已替她打通了最關鍵的支脈。引氣九層的靈力在主脈與支脈間循環往復,像溪水漫過田埂,滋養著每一寸干涸的土地。

半年后的傍晚,孟昭突然發出一聲長嘯,虎魄刀自動出鞘,刀風掃過,竟在玉石墻上刻出深淺不一的紋路,深的如斧鑿,帶著他一貫的剛猛,淺的卻似游絲,能繞著玉簡的棱角蜿蜒——他的靈力,終于能收放自如了。“成了!老子成了!”他哈哈大笑,引氣十層的靈力在體內奔騰,再無往日的暴戾,多了幾分收束的凝練。

沈硯也睜開眼,玉笛輕吹,音刃化作青蛇,繞著殿柱盤旋三圈,才輕輕落在地上,卷起一片飄落的玉簡碎屑——他對靈力的控制,已到了纖毫畢現的地步。以他們二人的進境,距離筑基,最長不過一年!

林引璋望著自己的掌心,淡青色靈力在指尖凝聚成網,細密如織,能透過指縫看見對面的靈圖。她試著運轉《青玄訣》,引氣九層的壁壘竟隱隱松動,像久旱的土地裂開細縫,支脈中流淌的靈力雖微弱,卻源源不斷,如細水長流,滋養著那道壁壘。

“很好。”玄風長老走進殿內,看著三人的進步,眼中的欣慰藏不住,“明日起,你們可入‘試煉崖’修行。那里的靈氣是青玄殿的三倍,更有歷代長老留下的劍意、拳印,能助你們更快筑基。”

“好好修煉。”長老拍了拍林引璋的肩,掌心的溫度透過道袍傳來,帶著安撫的力量。

回到青玄殿時,沈硯與孟昭正在收拾東西,準備明日去試煉崖。見她回來,孟昭咧嘴笑道:“林師妹,明日咱仨去闖試煉崖,比比誰先摸到筑基的門檻!輸的人,得去后山給咱仨打一個月的靈泉水!”

沈硯也點頭,眼中帶著期待:“試煉崖有‘問道臺’,據說能映照修士的心魔。若能過了那關,筑基便穩了。”他看著林引璋,補充道,“你的心魔,或許與凡塵舊事有關,不過以你如今的心境,想必能過。”

林引璋望著兩人眼中的期待,又摸了摸懷里的黑石,忽然覺得內門的云霧,似乎也沒那么厚重了。她知道,更艱難的修行還在后面……都像藏在云霧的山峰,等著她一步步攀上去揭開。

但此刻,她握著新學的《青玄訣》,感受著體內流轉的靈力,這種感受是她無法用言語說出的。

夜色漸深,青玄殿的玉燭搖曳,映著攤開的帛書。林引璋盤膝而坐,指尖靈力流轉,《青玄訣》的支脈靈圖在她腦海中愈發清晰,與黑石的古老紋路交織成網,像一張通往更高處的階梯,每一級都刻著“凡根亦可登天”的字樣,正等著她拾級而上。

《青玄訣》

總訣

天地有常,靈氣為綱。納之周身,煉化為罡。

凡根可塑,靈脈可張。性命雙修,方登堂奧。

入門三式

第一式:周息

鼻吸如山泉匯海,氣貫四肢百骸;

口呼似輕云散岫,息透經絡毫芒。

一吸引氣循主脈,如江河奔涌;

一呼導氣通支絡,似溪澗分流。

一息一周,算為一輪,每日百輪,漸融周天。

(注:初練時需意隨氣行,既守丹田氣海,亦觀指尖發梢,感氣息如網覆體,無有遺漏。)

第二式:辨氣

周息既熟,可試辨氣。清者如露潤田,導之滋養經脈;

濁者似塵覆鏡,驅之排出體外。

觀靈氣五色:青為木精,入肝疏絡;赤為火華,入心煉神;

黃為土淳,入脾養元;白為金英,入肺清濁;黑為水精,入腎藏精。

(注:凡根者經脈纖細,更需細辨靈氣屬性,擇其合者導之,避其沖者拒之,免生淤塞。)

第三式:化氣

辨氣既明,可試化之。引清靈入百脈,如春雨潤苗,

主脈為干,支絡為枝,節節貫通,無有滯礙;

煉靈氣為己用,似熔爐煉金,

去其糟粕,存其精粹,凝于丹田,復布周身。

初時氣弱,如蛛絲纏絡,積日累功,漸成氣網。

(注:此式為淬煉經脈之要,若感支脈澀滯,可意守其處,以主脈余氣緩緩滌蕩,勿用蠻力。)

注言

此訣為青玄殿根基心法,重“通”重“化”,凡根者雖起步遲滯,然支脈疏通之后,反能承更多靈氣,所謂“大器晚成”是也。

練時需擇靈地(如玉石階、靈木下)、凈心神,每日卯時(清晨五點至七點)、亥時(夜晚九點至十一點)練習最佳,此時天地靈氣浮沉交替,易辨清濁。

切記:偏主脈則氣淤,忽支絡則氣散,唯有主次相濟,方能氣脈圓融。

————————————

今天重新梳理了第十六章,看著林引璋回凡塵了卻因果的片段,那些埋在她骨血里的過往總讓我忍不住多寫幾筆(畢竟是她第一次以仙人視角,但不代表是最后一次)——當她站在王記木匠鋪外,看著王掌柜鬢角的霜色,你們知道嗎?我仿佛能摸到她當年縮在木屑堆里,聽著刨木聲發抖的寒意;她攥緊劍穗時,我也跟著想起那些用半截炭筆刻字的深夜,月光有多涼,她想活下去、想讀書的念頭就有多燙。所以上一章,我補上了更多她與凡塵羈絆的細節:王掌柜當年偷偷放炭筆時,轉身的衣角帶起的風;老船夫渡船時,船篷漏下的光落在她凍僵的手上;豆腐攤老漢認出她時,眼里的星子,還有林家那些人貪婪嘴臉下,她藏了很久的鈍痛……這些增補,是想讓林引璋的“了卻因果”更扎心、更有重量——凡塵的暖與涼,她都接住了,也放下了。現在第十六章已更新,歡迎大家去看更豐滿的故事,也期待你們說說,有沒有哪個瞬間,讓你和林引璋一起,又痛又暖地“活”了一回?(章節傳送門→[《璋途》第十六章],等你們來嘮!)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灯塔市| 内乡县| 青海省| 衢州市| 湛江市| 陇川县| 镇赉县| 灵宝市| 西丰县| 临汾市| 平湖市| 六安市| 开化县| 康保县| 门头沟区| 绥滨县| 竹北市| 吉木萨尔县| 平武县| 大安市| 宜兰县| 湘潭县| 四平市| 齐齐哈尔市| 温宿县| 稻城县| 铜山县| 澄江县| 兴化市| 洪湖市| 东城区| 东兰县| 灵台县| 陈巴尔虎旗| 金坛市| 郎溪县| 大荔县| 阜宁县| 汾西县| 延吉市| 惠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