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衛國的婚事
- 重返1983:萬元戶到全球首富
- 甜甜的夾燒肉
- 2065字
- 2025-08-28 21:44:00
日子就這樣在忙碌與期盼中平穩度過。春耕全面展開,陳衛國往返于城鄉之間,既要幫忙種地,又要收山貨。
裁縫鋪的生意依舊紅火,林秀芝甚至帶了一個新的學徒,是同村一個姑娘,介紹來的。
電話確實帶來了便利,張大強要貨更及時,陳衛東甚至通過電話聯系上了鄰縣一個紐扣廠,談下了稍微優惠一點的批發價。
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轉眼到了四月底,學校要進行一次期中考試,之后召開家長會。
家長會那天,陳衛東特意提前關了店,騎著車回了村。
村小學那間最大的教室里,坐滿了學生家長,大多是母親或者爺爺奶奶,像陳衛東這樣年輕父親來的不多。
李老師站在講臺上,總結了半個學期的情況,表揚了一些學習認真、進步快的孩子。
當念到“陳小軍”的名字時,陳衛東的心提了一下。
“陳小軍同學,雖然入學晚了一點,但學習非常刻苦,上課認真聽講,作業工整,這次語文算術都考了滿分!特別提出表揚!希望其他同學向他學習!”李老師說著,還拿出了狗蛋的作業本展示,上面的字跡一筆一劃,雖然稚嫩,卻無比認真。
教室里響起一陣羨慕的議論聲。陳衛東只覺得臉上有光,心里像喝了蜜一樣甜,比自己賺了多少錢都高興。
散會后,李老師特意留下陳衛東:“小軍爸爸,小軍是個好苗子,聰明又踏實。你們家長教育得好啊!以后要多鼓勵,保持下去!”
“謝謝李老師!您費心了!我們一定配合!”陳衛東連忙道謝,握著老師的手,久久不愿松開。
回去的路上,陳衛東蹬車都格外有勁。傍晚的風吹在臉上,格外舒爽。
他迫不及待地想回家告訴秀芝這個好消息,告訴狗蛋,他是父親的驕傲。
知識的種子已經播下,并且發出了可喜的嫩芽。這比任何生意上的成功,都更讓他感到滿足和充滿希望。
…………
時間如同村邊的小河,在不經意間靜靜流淌。
轉眼進了五月,天氣徹底暖和起來。麥苗開始拔節,綠油油地鋪滿了田野。
土豆秧苗破土而出,嫩綠的葉片舒展開來;陳家溝的坡地上,花生和黃豆也已經點種下去,覆蓋著地膜,在陽光下閃著銀光。
春耕大忙的時節算是過去了,莊稼人終于能稍微喘口氣。
狗蛋已經完全適應了學校生活,并且放學直接回家里,他每天背著書包和小伙伴們一起上學放學,成了村里一名標準的“學生娃”。
他依舊保持著學習的那股認真勁,作業本上總是工工整整,經常得到李老師的夸贊,這讓陳衛東和林秀芝倍感欣慰。
一個周末的晚上,陳衛東一家照例回村里老宅吃飯。
飯桌上擺著簡單的農家菜:新下來的小蔥蘸醬、蒸咸魚、炒雞蛋、玉米面粥。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杏兒現在已經是裁縫鋪的得力幫手,這次也跟著回來了。
吃著飯,陳母看著悶頭扒飯的二兒子衛國,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放下了筷子。
“衛國啊,”陳母開口道,“眼瞅著你也二十出頭的大小伙子了,這終身大事……是不是也該琢磨琢磨了?”
陳衛國愣了一下,臉騰地一下就紅了,支吾著:“娘……急啥……我還小呢……”
“小啥小!”陳父磕了磕煙袋鍋,發話了,“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你哥都會滿地跑了!以前是家里光景不好,不敢想。現在咱家日子寬裕了,你跟你哥在縣城也干得不錯,該張羅了!”
陳衛東也點點頭:“爹娘說得對,衛國,這事該提上日程了。有相中的姑娘沒?”
陳衛國臉更紅了,頭搖得像撥浪鼓:“沒……沒有……天天不是跑山貨就是下地,上哪相看去……”
這話倒是實情也不是實情。陳家溝地處山區,村子不大,適齡的姑娘本就少,條件稍好點的要么嫁到外村,要么也想著去縣城找對象。
衛國性格又比較憨厚內向,不像他哥腦子活絡,之前相過一個也被天天忙活給弄沒了,結果這事還真就耽擱下來了。
“沒人相看,咱就托人介紹!”陳母顯然早就想過這事,“東頭你三奶奶,是咱村有名的媒婆,走家串戶的,認識的人多。明兒個我就去找她說道說道,讓她給衛國留留心。”
“對,”陳父附和道,“咱家現在條件不比以前了。衛國自己能掙錢,咱家地也不少,城里還有生意。跟你三奶奶說,挑那老實本分、能干活的姑娘家,模樣周正就行。”
林秀芝也笑著說:“衛國,到時候嫂子幫你看看,保準給你挑個好的。”
杏兒在一旁聽著,不好意思地低頭偷笑。
陳衛國被大家說得臊得不行,胡亂扒完飯,撂下碗就躲出去了,引得大家一陣善意的哄笑。
第二天,陳母果然提了半籃子雞蛋,去了三奶奶家。
三奶奶是個熱心腸的小腳老太太,聽說陳家的來意,又知道陳家如今光景好了,拍著胸脯打包票:“放心!包在我身上!衛國那孩子,老實肯干,現在誰不知道他們兄弟在縣城發達了?好姑娘還不是隨便挑!我這就把消息放出去!”
媒婆的嘴,跑風的腿。沒過幾天,陳家要給二兒子說媳婦的消息就在附近幾個村子傳開了。
果然有不少人家心動,悄悄托人來打聽或者遞話。畢竟,陳家兄弟能干、家里有新房子、還有電話,這在農村可是了不得的條件。
下一個周末,陳衛東一家回來時,陳母就興奮地跟大兒子匯報進展。
“有好幾家來問呢!后溝村老趙家的二閨女,人挺壯實,聽說干活是一把好手;河對面柳家屯的,是個初中生,文化人;還有你舅他們那邊的一個遠房表妹,性子溫和……”陳母如數家珍。
陳衛東仔細聽著,問:“三奶奶啥意思?”
“三奶奶說,后溝趙家姑娘實在,能過日子;柳家屯的文化人,怕以后心氣高;你舅那邊的表妹,知根知底。”陳母轉述著媒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