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再次相親
- 重返1983:萬元戶到全球首富
- 甜甜的夾燒肉
- 2039字
- 2025-08-28 23:36:00
“這事主要還是看衛國自己意思。”陳衛東說,“咱們幫著把把關,最后還得他點頭。約個時間,讓衛國跟人家姑娘見見面,相看相看。”
“哎!好!”陳母高興地應下。
晚上,陳衛東把弟弟叫到院子里,兄弟倆坐在磨盤上抽煙。
“衛國,娘說的那幾個姑娘,你咋想的?”陳衛東問。
陳衛國撓撓頭:“哥,我……我也不知道。沒見過,說啥想不想的。”
“傻小子,”陳衛東笑了,“不見怎么知道?到時候大大方方的,看對了眼就行。咱家現在條件好了,你挑媳婦,首要的是人品好,懂事,能跟你踏實過日子。模樣是其次。”
“嗯,我知道,哥。”陳衛國點點頭。
“放心,”陳衛東拍拍弟弟的肩膀,“只要你看中了,對方姑娘也沒意見,后面的事,有哥呢。彩禮、辦酒席、蓋新房,錢的事你不用操心,哥給你出大頭!”
陳衛國猛地抬頭,看著哥哥,眼圈有點發熱:“哥……那得花好多錢……”
“錢掙來不就是花的?給你成家立業,是正經過日子,這錢花得值!”陳衛東語氣堅定,“我就你這么一個弟弟,咱爹娘就盼著這一天呢。你好了,咱這個家才算真正都好起來。”
這話說得陳衛國心里熱乎乎的。他知道哥哥不是開玩笑。
自從跟哥哥干以來,哥哥從來沒虧待過他,分紅、零花錢沒少給,現在連終身大事都大包大攬下來。
他用力點點頭:“哥,謝謝你!我……我一定好好干,早點給你娶個弟媳婦回來!”
“臭小子!”陳衛東笑著捶了他一下。
又過了幾天,經過三奶奶中間牽線,第一個相親對象——后溝村的趙家姑娘,約定好時間來陳家“串門”。
這天,陳母一大早就起來打掃院子,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凈凈。
陳衛東和林秀芝也特意從縣城趕回來助陣。
陳衛國更是被逼著換上了一身嶄新的中山裝,頭發梳得溜光,坐立不安,緊張得直搓手。
上午十點多,三奶奶領著一位穿著紅格子外套、梳著兩條大辮子、身材壯實的姑娘和她母親來了。
姑娘看起來確實很樸實,手腳粗大,一看就是常干農活的,話不多,有點害羞。
雙方家長和媒婆在堂屋里喝茶說話,互相夸著對方的孩子。
陳衛東和林秀芝作為大哥大嫂,也在一旁作陪,問些家常話,氣氛倒也融洽。
陳衛國則被三奶奶支使著,帶著那姑娘到院里“看看果樹”,其實就是給兩人創造單獨說話的機會。
兩人在院里尬聊了幾句,聲音小得像蚊子哼哼,誰也聽不清說了啥。
一頓頗為正式的午飯過后,趙家母女和三奶奶告辭離去。
送走客人,全家立刻圍住陳衛國:“咋樣?看上沒?”
陳衛國臉又紅了,吭哧了半天才說:“人……人挺實在的……就是……我也不知道……”
得,這等于沒說。大家相視一笑,知道這事急不得。相親嘛,本來就不是一次就能成的。
“沒事,這才第一個。”陳母安慰兒子,“后面還有柳家屯的和你舅他們那邊的表妹呢,咱慢慢看,總能遇到投緣的。”
雖然第一次相親結果不明朗,但陳衛國的婚事總算正式提上了日程。
陳衛東已經開始在心里盤算,如果真定下來,彩禮現在時興什么?三轉一響?還是直接折現?在村里批宅基地蓋新房大概要多少錢?酒席擺多少桌?
這些甜蜜的負擔,在他看來,都是生活蒸蒸日上的證明。
作為家中的長子、大哥,幫助弟弟成家立業,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也讓他充滿了成就感和動力。
夏日的微風拂過院落,帶來莊稼生長的氣息,也帶來了這個家庭對美好未來的又一份期待。
第一次相親的余波還未完全平息,媒人三奶奶就又顛著一雙小腳,風風火火地來到了陳家。
這次,她帶來了柳家屯那位初中生姑娘的確切消息。
姑娘姓柳,叫柳玉梅,今年十九,剛在鎮上的初中畢業沒多久,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兩個姐姐都嫁人了。
父母都是本分莊稼人,家里條件一般,但看重這閨女有文化,心氣兒有點高,想找個“有前途”的對象。
“我可是跟柳家夸下海口了!”三奶奶坐在陳家堂屋的炕沿上,接過陳母遞過來的紅糖水,啜了一口,繪聲繪色地說,“我說咱家衛國,老實厚道那是一等一的,跟他哥在縣城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家里新蓋的大瓦房,電話都安上了!柳家老兩口聽著直點頭,就是那姑娘……嘖,念過書的人,主意正,說要見面看看,聊聊再說。”
陳母一聽,有點擔心:“還要聊聊?這……衛國那悶葫蘆性子,能跟人家文化人聊到一塊去嗎?”
陳衛東在一旁聽了,倒是覺得有點意思:“有文化是好事,明事理。聊聊就聊聊,成不成看緣分。三奶奶,麻煩您再跑一趟,定個時間,咱再見見。”
“得嘞!”三奶奶就喜歡陳衛東這股爽快勁,“我看就這個星期天吧,還讓人家姑娘過來‘串門’?”
送走三奶奶,陳家人又開了個小會。
這次相親對象不一樣,是文化人,得有點準備。陳衛東對弟弟說:“衛國,到時候別慌,人家姑娘問你啥,你就照實說。咱家啥情況,你干啥活兒,都說說。不知道說啥,就問問人家平時愛看啥書,有啥愛好,顯得咱也尊重文化。”
陳衛國苦著臉:“哥,我哪知道問啥愛好啊……我就知道種地收山貨……”
林秀芝出主意:“要不,讓杏兒教教衛國?杏兒也念過初中,能猜到文化人想啥。”
杏兒在一旁連忙擺手:“我可不行……我念書時光知道傻學了……”
最后還是陳衛東拍板:“順其自然吧。咱家就這樣,誠實是本分。能成最好,不成也別強求。”
星期天一大早,陳家人又忙碌起來。
這次氣氛比上次更緊張些,畢竟對方是個“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