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大事兒
- 重返1983:萬元戶到全球首富
- 甜甜的夾燒肉
- 2040字
- 2025-08-21 21:16:00
作為一個擅長女紅的女人,她太清楚這兩種布料的價值了!那種花色、那種鮮亮,縣城供銷社絕對找不出來!
就是不知道省城有沒有,估計省城應該有,而他們這小地方,布現在就擺在她面前。
“這碎花的,給你做襯衫,夏天穿涼快。這個紅底白菊的,我看著扎眼,估計能好賣,你先試著做一兩件看看?”陳衛東看著妻子的反應,心里有了底。
林秀芝激動得臉都紅了,連連點頭:“好好好!這花色太稀罕了!我今晚就裁樣子!”她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試試手了。
這種好料子,對于她這樣的巧手媳婦來說,吸引力是致命的。
傍晚,陳衛東和陳衛國帶著給爹娘的禮物回了老宅。
陳父陳母見兒子們平安回來,也是歡喜不已。
看到兒子還惦記著給他們買布、買吃的,更是老懷甚慰。
陳母摸著那厚實的卡其布,已經開始盤算著給老頭子做件新外套了。
吃飯的時候,陳父抿了一口地瓜燒,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說道:“衛東啊,你們出去這幾天,村里可是出了件大事。”
“啥大事?”陳衛東心里一動,隱約猜到了什么。
“上頭來文件了,”陳父壓低了點聲音,雖然屋里沒外人,“說要搞什么‘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咱們這的生產隊,怕是快要散了地要分到各家各戶自己種了!說是叫什么‘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陳衛東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親耳聽到這個消息,還是感到一股時代洪流撲面而來的震撼。他知道,這意味著一個舊時代的結束,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新時代真正開始了。
“真的假的?地以后自己種?”陳衛國驚訝地張大了嘴,“那……那咱們以后是不是能多種點掙錢的經濟作物了?”
“說是這么說的,”陳父嘆了口氣,“具體咋分,啥時候分,還得等支書開會通知。唉,種了一輩子地,猛地一下要變樣,心里還真有點不踏實。”
陳衛東點點頭:“爹,這是好事。以后自己種地,收成好壞全看自己勤快不勤快,琢磨不琢磨,比吃大鍋飯強。等政策明朗了,咱家地要是分下來,咱好好規劃規劃。”
他順勢給父親灌輸了點新思想,全國93%都實行了,也就他們這兒晚。
同時這個消息,也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陳衛東心里漾開了層層漣漪。
他意識到,自己的小生意和即將到來的大時代變化,或許能找到更緊密的結合點。
…………
第二天,陳衛東和陳衛國先把一部分山貨補給了張大強的攤子,又去了王老五家。
除了結清之前的貨款,陳衛東特意把從省城帶回來的一包水果硬糖送給王老五的小孫子。
王老五樂得合不攏嘴,非要留他們吃飯,喝著地瓜燒,嘮著嗑,話題自然也繞不開即將“分田到戶”的事。
王老五既期待又有點迷茫:“以后這山貨林子,不知道還讓不讓隨便進了……”
陳衛東寬慰他:“五叔,放心吧,政策肯定是讓老百姓日子越過越好。到時候說不定您這手藝,能成專業戶呢!”
“專業戶?啥叫專業戶?”王老五好奇地問。
“就是專門搞養殖或者采山貨,規模搞大點,能發財!”陳衛東笑著解釋。這話讓王老五眼睛里閃動著憧憬的光。
回到縣城的小店。
當林秀芝把剛剛用那塊淡雅碎花布連夜趕制出來的由陳衛東提供思路的第一件襯衫掛在店里最顯眼的位置時,立刻就像磁石一樣吸引住了所有進店女顧客的目光!
“哎呀!秀芝嫂子,這布哪兒來的?太好看了!”
“這花色,縣里從沒見過!比供銷社的‘的確良’鮮亮多了!”
“穿上這得有多洋氣啊!”
詢問聲、贊嘆聲此起彼伏。林秀芝按照和陳衛東事先商量好的,笑著回答:“這是托人從南邊捎來的新樣子,就這點料子,做一件少一件呢。”
物以稀為貴。這種超越縣城審美和技術水平的花色,加上林秀芝越發嫻熟精致的做工,使得這件襯衫成了“便民雜貨”店里最耀眼的存在。
雖然價格定得比供銷社的成衣貴一點,但依然擋不住愛美姑娘媳婦們的熱情。
幾乎沒怎么費力推銷,第一件襯衫當天下午就被一個在縣紡織廠上班的年輕女工咬牙買走了。
她試穿后對著店里那塊模糊的鏡子照了又照,臉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歡。
消息很快在小縣城里傳開:“‘便民雜貨’有南邊來的新式襯衫,樣子忒好看!”
訂單開始找上門來。有人指定要那種碎花布再做一件,有人則好奇地打聽那卷更扎眼的紫紅白菊布打算做什么款式。
陳衛東知道,他們賭對了。新布料帶來的沖擊力和林秀芝的好手藝,加上恰到好處的時機,讓他們的服裝生意,迎來了一個爆炸式的開門紅。
那卷沉甸甸的布料,真正變成了沉甸甸的希望和即將滾雪球般增長的財富。
…………
爆炸式的開門紅帶來的不僅僅是喜悅,更是實實在在的忙碌。
“便民雜貨”店里那塊原本用來掛山貨、擺零碎的地方,徹底被林秀芝的縫紉機和那兩卷令人矚目的布料占據了主角。
碎花襯衫的成功,像一顆投入平靜水面的石子,漾開的漣漪超出了陳衛東最初的預料。
幾乎每天都有大姑娘小媳婦慕名而來,有的是好奇看看那傳說中的“南邊布料”,有的則是拿著攢了許久的布票和錢,小心翼翼地問能不能給自己也做一件“那種帶小碎花的襯衫”。
林秀芝徹底忙得腳不沾地。
她白天要在店里幫著翠花嬸照看雜貨生意,招呼來看布料的顧客,只能趁中午人少和晚上打烊后的時間,就著昏黃的燈光,踩著那臺老舊的“飛人牌”縫紉機,吱吱呀呀地趕制訂單。
畫線、裁剪、縫合、鎖邊、釘扣子……每一個步驟她都做得一絲不茍,額頭上常常沁出細密的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