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凜冬已至,火暖人心
書名: 大明:我真沒想當國師啊作者名: 蒙堤觀柳本章字數: 2397字更新時間: 2025-08-19 07:30:00
“變廢為寶,點糞成金”工程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陳立也在積極籌備著夜校的相關事宜。
然而,就在這片熱火朝天的氛圍里,一個更古老,也更無情的敵人,正悄然降臨。
——冬天來了。
洪武十四年,十月底。
北邊的冷風翻過蒼山,一夜之間,就把壩子里那點暖和氣抽干了。
天說冷就冷。
清晨,當人們推開那簡陋的木板門時,看到的是一片白茫茫的冰霜,覆蓋了屋檐,覆蓋了田野,也覆蓋了那些剛剛才萌發出綠意的冬小麥幼苗。
北風刮得像小刀,從木頭和泥坯搭的墻縫里鉆進來,屋里好不容易攢起來的一點熱氣,一下子就被帶走了。
才三天,衛所里就有一百多個老人和孩子著了涼,咳嗽、發燒,躺倒了一片。
指揮所內,氣氛再次變得凝重起來。
“大人!”負責民政的指揮僉事王輔滿臉憂色地將一份統計報告呈送到了陳立面前,“這才剛剛入冬,病倒的人就超過了五百!我讓孫醫官去看過了,雖不是什么大病,但若是這么一直凍下去,小病也會拖成大病,是要死人的!”
“而且,”他頓了頓,語氣更加沉重,“為了取暖,各家各戶都在拼了命地燒柴。我們儲備的木炭和柴薪,按照這個消耗速度,最多只能撐過一個月!一個月后,我們拿什么過冬?”
千戶錢振這位剛剛被陳立折服的悍將,也是一臉的焦急:“大人!末將以為,當立刻組織人手進山伐木!趁著大雪還未封山,能多砍一些是一些!”
伐木?
陳立緩緩地搖了搖頭。
他走到指揮所的門口,伸出手感受了一下那如同刀割般的寒風。
他知道,這不止是普通的降溫,這是小冰河初期的征兆。在這種環境下,光靠增加燃料的消耗去對抗大自然的降溫,無異于用一個漏水的瓢去舀干一條河。
“諸位,”他轉過身,看著帳內所有愁眉不展的核心將領,“我們思慮的方向不對。”
“問題的根源,不在于我們燒的柴不夠多。”
他指了指那四面漏風的墻壁。
“而在于,我們辛辛苦苦燒出來的暖氣,都從這些該死的縫隙里,白白地跑光了!”
……
第二日下午。
陳立將所有的核心官員和工匠代表,都帶到了一座剛剛修葺完成的“樣板房”前。
這座房子看起來平平無奇,依舊是木頭做梁,泥坯為墻。
“看這里。”陳立指著墻壁的縫隙。
只見那些原本因為木材干縮而出現的裂縫,此刻都被一種青灰色的、堅硬的泥膏給嚴嚴實實地封堵了起來。
“這是我用石灰、黏土、細砂、纖維(麥草、稻草、麥殼、碎麻繩等),調配而成的‘封墻膏’。”陳立解釋道,“它不僅能堵住風口,更能像一層棉襖一樣,為我們的房子保暖!”
他又帶著眾人走進了屋內。
一股溫暖干燥的氣息撲面而來,與室外那刺骨的寒冷簡直是兩個世界!
而這股暖氣的來源,是墻角處一座讓所有人都看不懂的奇怪“灶臺”。
那灶臺是中空的,直接與墻壁連在了一起。灶膛里的火焰所產生的熱量和煙氣,并沒有直接排出室外。
而是順著墻壁內部,一條用石塊和特制耐火泥砌成的、蜿蜒的密閉“煙道”,緩緩地在整面墻壁里走了一圈,將整面墻壁都烘烤得溫暖如春!
最后,所有的煙氣,才從屋頂一根高高聳起的陶制煙囪里排了出去。
“這……這墻,是熱的?!”
錢振難以置信地伸出手,撫摸著那新砌成的煙道,臉上寫滿了震撼!
“此物,我稱之為‘火墻’。”
陳立微笑著說道,“它讓每一分我們燒掉的柴火所產生的熱量,都留在了我們的房間里,而不是白白地浪費在空氣中。”
他沒有停下,又指向了房間的另一側,那座用泥坯和石塊砌成的、約莫兩尺高的寬大“床鋪”。
“而這個,想必錢千戶在北方應該見過。”
“這……這是……炕?!”錢振失聲驚呼,“可……可我們這是南方邊鎮,沒人會盤炕啊!而且,這炕怎么不冒煙?”
“因為它與那座‘火墻’,是連在一起的。”
陳立解釋道,“灶膛里的煙火,兵分兩路。一路走墻壁,是為‘立龍’。一路走床下,是為‘地龍’!”
“如此一來,我們只燒一個灶膛,便能既暖了墻,又熱了炕,還能燒水做飯!一舉三得!”
“這,才叫真正的‘物盡其用’!”
這番話說完,整個樣板房內一片沉寂。
李信、王輔、錢振、周勇幾個人都站在原地,一動沒動。
陳立這一套把取暖、保溫和排煙揉在一起的法子,把他們原先那點想法全推翻了。
他們看著陳立,一時沒什么表情。
不是無動于衷,是這段時間見了太多想不到的事,有點緩不過神了。
“不過,解決了‘暖’,還有一個問題。”
陳立的聲音再次響起,他指著灶膛里,那幾塊燃燒著的、煙霧較小的木炭,“木柴不禁燒,木炭又太耗費。我們守著西山那座煤山,卻不敢用,又是為何?”
這次,是老成持重的王輔開了口,他的臉上帶著一絲后怕:“大人,非是不敢用。而是那‘石炭’有毒啊!末將早年在北平,就親眼見過,一家軍戶,因為在屋內燒石炭取暖,門窗緊閉,結果……一家五口,一夜之間,就都睡死了過去,身上連點傷痕都沒有。詭異得很!”
“沒錯。”陳立點了點頭,“王僉事說的,就是‘煤氣中毒’。”
“此毒,無色無味,殺人于無形。其根源,在于石炭燃燒不充分,產生了一種名為‘一氧化碳’的毒氣。”
他看著眾人那茫然的表情,知道解釋化學原理無用。他直接,給出了解決方案。
“想要用煤,又不想中毒,其實,也簡單。只需做到兩點。”
“第一,‘充分燃燒’!”他指著灶膛,“我們的灶膛,要改造!要留出足夠的進風口,讓風能進去,火才能燒得旺!火越旺,毒氣就越少!”
“第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定向排氣’!”
他指著屋頂那根高高聳立的陶制煙囪。
“諸位請看,我這煙囪,為何要高出屋頂三尺?為何要迎風而建?就是為了利用風力,將灶膛里的所有煙氣,都給‘抽’出去!一絲一毫,都不讓它留在屋內!”
“只要做好了這兩點,石炭便是我等過冬的最好燃料!其熱力遠勝木柴十倍!”
……
當天下午。
一道名為“全民保暖工程”的命令,從指揮所迅速地傳達了下去。
整個洱海衛,再次變成了一個熱火朝天的巨大工地。
所有軍民,都以“百戶”為單位,在工匠們的指導下,開始對所有的“集體宿舍”,進行“火墻暖炕”的標準化改造。
有了之前的經驗,這一次,所有人的臉上,不再有絲毫的被動和不解。
他們的眼中,充滿了對“陳大人”那神鬼莫測之能的絕對信任,和一種能親手為自己,創造出更美好、更溫暖家園的幸福的干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