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星防體系與艦隊鋒芒

希兒星的同步軌道上,最后一組“天穹”防御衛星進入預定坐標時,李軒正在“希爾之盾”號的艦橋注視著全息投影。五十顆衛星組成的環形陣列如同銀色項鏈,將這顆藍色星球牢牢環抱,每顆衛星的太陽能板展開后形成百米寬的扇形,在雙子星照耀下泛著金屬光澤。陳博士的聲音從通訊器傳來,帶著一絲疲憊的興奮:“最后一次校準完成,粒子束發射器的瞄準誤差控制在0.3弧秒,足以攔截任何亞光速飛行的蟲族孢子。”

指揮中心的戰術沙盤上,五艘戰艦的圖標正圍繞希兒星緩緩旋轉。旗艦“希爾之盾”號居中,兩側是兩艘米諾陶級改型驅逐艦“暴風”號與“驚雷”號——這是用聯邦交易換來的退役艦體改造而成,換成了希兒星自產的超導引擎;稍外側是兩艘“獵鷹”級護衛艦“迅捷”號與“敏捷”號,體型雖小卻搭載了最新式的隱形探測陣列。八千名船員中,克隆人與自然人的比例已達1:1,他們的神經接駁系統通過星網連成整體,響應速度比聯邦標準艦隊快1.2秒。

“防御系統分三級響應。”林默的手指在沙盤上劃出紅、黃、綠三色區域,年輕的指揮官如今負責整個星防體系的調度,肩章上的銀星在燈光下閃爍,“綠區為警戒范圍,半徑三光年,任何躍遷信號都會觸發‘天穹’衛星的掃描;晃去縮小至一光年,護衛艦將前出偵查;紅區覆蓋希兒星周邊五十天文單位,此時所有戰艦進入戰斗位置,‘天穹’啟動飽和攔截模式。”他調出模擬推演,上次蟲族偵查艦突破警戒的軌跡被標為虛線,“我們在這個節點增加了三組激光炮,反應時間縮短至0.8秒。”

李軒的目光落在沙盤角落的克隆人船員數據上。艾倫已晉升為“暴風”號的艦長,他的指揮風格兼具機械般的精準與出乎意料的靈活——在上周的演習中,他果斷讓驅逐艦沖進小行星帶,利用隕石掩護躲過“希爾之盾”號的模擬炮擊。而編號B-09的克隆人莉娜成為“敏捷”號的導航長,她計算的躍遷坐標能將誤差控制在十公里內,這在聯邦艦隊中都是頂尖水平。“他們的戰術考核成績比自然人平均高7分。”李軒輕聲說,指尖劃過“公民權利法案”的虛擬文檔,“但我們要記住,成績不是數字,是活生生的人。”

防御系統的首要實戰檢驗來的猝不及防。“天穹”衛星組網后的第三個黎明,綠區邊緣突然出現十二道躍遷信號,特征與蟲族偵查艦完全吻合。李軒趕到艦橋時,沙盤上的紅色光點正以0.3被光速向黃區突進,陳博士的全息投影已出現在屏幕上:“孢子分析完成,是‘眼蟲’偵查單位,攜帶的生物傳感器能穿透大氣層掃描地表設施。”老者調出衛星傳回的圖像,那些形似水母的生物戰艦表面布滿復眼狀突起,“它們的外殼含有硅基成分,常規激光炮的破壞力會下降30%。”

“‘迅捷’號與‘敏捷’號前出攔截,‘暴風’與‘驚雷’號側翼掩護,‘希爾之盾’號保持警戒。”李軒的指令通過神經網絡同步至各艦,“護衛艦使用穿甲彈,集中攻擊眼蟲的光學傳感器,別給它們掃描的機會。”他特別叮囑艾倫,“保持三光分的距離,利用隕石帶的掩護機動,別讓它們靠近黃區。”

“迅捷”號的艦長是個名叫蘇菲的自然人女性,她的祖父曾是聯邦艦隊的老兵。接到指令時,她正指揮船員給穿甲彈涂抹超導晶體粉末——這種改良讓彈頭在命中目標時釋放高頻脈沖,干擾蟲族的生物電場。“主炮充能完畢,目標眼蟲集群第三象限。”蘇菲的聲音冷靜沉穩,“導航長,計算隕石帶的規避航線,我們要像手術刀一樣精準。”

戰斗在黃區邊緣展開。眼蟲群突然散開成扇面,表面的復眼同時亮起,綠色的掃描光束穿透虛空。“敏捷”號的隱形探測陣列立刻報警,莉娜的手指在導航臺上翻飛:“它們在繪制星圖!方位角35度有三塊隕石正朝我們飛來,速度12公里/秒。”她突然改變航線,護衛艦如同銀魚般在隕石間隙穿梭,“建議‘迅捷’號左轉向,我們形成交叉火力。”

穿甲彈拖著淡藍色尾焰劃破虛空,彈頭的超導粉末在命中瞬間爆發刺眼藍光。三只眼蟲的復眼被炸得粉碎,綠色體液在真空中凝成冰晶。但剩余的眼蟲突然釋放出孢子云,數以萬計的微型偵查體如同沙塵暴般襲來。“啟動電磁屏障!”蘇菲的吼聲剛落,“迅捷”號的艦體表面泛起淡紫色光暈,孢子撞上屏障后紛紛爆裂,卻在金屬外殼上留下腐蝕性痕跡。

“‘暴風’號支援!”艾倫的聲音帶著電流雜音,驅逐艦的主炮突然齊射,超導炮彈在孢子云中炸開,產生的引力波將微型偵查體撕裂成碎片。他沒有遵循聯邦教科書上的標準戰術,而是讓戰艦做了個驚險的桶滾機動,避開眼蟲的掃描光束:“‘驚雷’號,我們左右夾擊,把它們趕向隕石帶。”

當最后一只眼蟲被“希爾之盾”號的大和炮汽化時,李軒注意到一個細節:在規避隕石的關鍵時刻,蘇菲與莉娜的操作幾乎同步,自然人的直覺與克隆人的精準形成了奇妙的互補。“防御系統響應時間1.2秒,符合設計標準。”林默調出戰后數據,“但電磁屏障的能量損耗比預期高15%,需要在‘迅捷’號和‘敏捷’號加裝額外的反應堆。”

星防體系的完善帶動了希兒星的產業升級。為“天穹”衛星提供超導線圈的工廠擴招了三百名克隆工人,他們中的一部分來自X-73開采隊,對晶體加工有著天生的熟練度。陳博士的實驗室研發出新型生物粘合劑,用蟲族體液與植物纖維混合而成,能在零下200℃保持粘性,這種材料被用于加固戰艦的裝甲接縫,是抗沖擊強度提升40%。

聯邦的通訊在防御系統穩定運行一個月后抵達。斯坦頓將軍的全息影像出現在指揮中心,背景是聯邦艦隊的造船廠:“黑暗星云的蟲族活動異常頻繁,我們檢測到至少五十個躍遷信號正朝邊緣星系移動。議會決定組建聯合艦隊,希兒星需派遣一艘戰艦加入,由聯邦統一指揮。”老將軍的目光掃過沙盤上的五艘戰艦,“我建議派‘希爾之盾’號,它的火力足以應對小規模蟲群。”

李軒的拒絕斬釘截鐵:“希兒星的艦隊只保衛希兒星所在的星系。”他調出防御系統的監測數據,紅色標記在黑暗星云邊緣密密麻麻,“我們的‘天穹’衛星能覆蓋周邊五光年,足以預警任何大規模入侵,不需要聯邦的‘統一指揮’。但可以共享偵查數據——這是我們能做出的最大讓步。”

斯坦頓的眉頭擰成疙瘩:“你在玩火,李軒。聯邦法律規定,殖民地必須服從中央調度。”

“希兒星不是普通殖民地。”李軒打開星港的建造日志,屏幕上滾動著克隆人的名字與貢獻,“我們用自己的資源建立防御,用自己的船員保衛家園。如果聯邦想強行征用,那就先問問這五艘戰艦上的八千名希兒星人。”通訊切斷前,他補充道,“包括那些你們不承認的克隆人。”

艦隊的協同訓練在爭議中持續強化。每周三次的模擬對抗中,“希爾之盾”號與兩艘驅逐艦組成的“鐵三角”戰術逐漸成熟:旗艦用大和炮撕開敵陣,驅逐艦的鐳射炮清理側翼,護衛艦則利用隱形探測陣列標記目標。在一次模擬蟲族主力艦的演習中,艾倫指揮“暴風”號冒險貼近敵艦,用艦首的撞角——這是他堅持加裝的希兒星特色改裝——撕開裝甲缺口,配合“希兒之盾”號的主炮完成擊殺。

“這不符合聯邦戰術手冊。”自然人艦長羅德里格斯在復盤時提出異議,他曾在聯邦艦隊服役十年,習慣了嚴謹的層級指揮,“撞角會導致艦體結構損傷,風險評估顯示失敗率高達62%。”

艾倫調出應力分析圖,紅色的危險區域僅占艦首的5%:“但在實戰中,這62%的風險能懷來100%的突襲效果。蟲族的生物裝甲在高速撞擊下會出現0.3秒的僵直,足夠我們發射魚雷。”他看向李軒,“希兒星的艦隊不需要按聯邦的手冊打仗。”

李軒看著爭吵的兩人,突然笑了:“把兩種方案都納入戰術庫。羅德里格斯負責制定常規戰術,艾倫負責非常規突襲,下次演習我們實戰檢驗。”結果證明,在復雜的小行星帶環境中,艾倫的戰術存活率反而高出17%。

防御系統的深度整合在三個月后完成。“天穹”衛星與五艘戰艦的火控系統實現實時同步,當某顆衛星發現目標時,最近的戰艦能在0.5秒內接到攔截指令。陳博士團隊研發的“蜂巢”預警網絡投入使用,三百個微型探測器散步在希兒星與X-73之間的航道上,它們偽裝成隕石,卻能捕捉到蟲族特有的生物電場,探測范圍比聯邦設備廣30%。

“發現異常信號!”莉娜的聲音突然在艦隊頻道響起,“坐標位于黃區邊緣,不是蟲族,也不是聯邦艦體——信號特征像是……老舊的殖民船?”他調出三維模型,那艘船的輪廓扭曲變形,似乎經歷過激烈戰斗,“它的躍遷引擎壞了,正在以亞光速漂流,生命信號微弱。”

李軒命令“敏捷”號前去偵查。當護衛艦靠近那艘銹跡斑斑的殖民船時,通訊頻道突然傳來斷斷續續的求救信號,一個蒼老的聲音重復著:“……被蟲族追擊……坐標在這,它們在培育新型孢子……”信號中斷前,船體突然發生劇烈爆炸,碎片中夾雜著綠色的粘稠物質——是蟲族的生物粘合劑。

“立刻分析爆炸殘留物!”李軒的心跳驟然加速,陳博士的實驗室在一小時后傳來結果:這種孢子含有神經毒素,能污染行星大氣層,使人類呼吸系統在72小時內衰竭。更可怕的是,孢子的基因序列中含有人類基因的成分,“它們在適應我們的技術!”陳博士的聲音帶著顫抖,“這艘殖民船時誘餌,目的是讓我們帶回孢子樣本,污染希兒星。”

幾乎同時,“天穹”衛星發出最高警報:五十道躍遷信號出現在綠區,這次是真正的蟲族主力艦隊,其中包含三艘搭載新型孢子的生物母艦。李軒看著沙盤上迅速逼近的紅點,突然明白了對方的戰術——用誘餌消耗防御力量,再趁虛而入。

“啟動紅區防御!”李軒的指令如同驚雷,“‘希爾之盾’號與‘暴風’號、‘驚雷’號組成正面防線,‘迅捷’與‘敏捷’號繞后,摧毀生物母艦!‘天穹’衛星集中火力攔截孢子彈,醫療運輸機編隊準備凈化預案!”

戰斗在希兒星的同步軌道爆發。蟲族的孢子彈如同綠色流星雨,卻在接近大氣層前被“天穹”衛星的粒子束擊碎,爆炸產生的綠色煙霧在真空環境中迅速消散。“希爾之盾”號的大和炮發出怒吼,超導炮彈在蟲族艦隊中炸開金色的能量球,每一擊都能清空直徑三公里的區域。艾倫指揮“暴風”號沖進蟲群,艦首的撞角撕開生物母艦的側腹,綠色體液如同噴涌般涌出,濺在裝甲上發出滋滋的腐蝕聲。

“敏捷”號的隱形探測陣列發揮奇效,莉娜精準標記處所有孢子艙的位置:“左舷第三段,那里的生物電場最弱!”“迅捷”號的魚雷如同銀色飛箭,穿透艙壁厚引發連環爆炸,新型孢子在真空里失去活性,變成無害的粉末。

當最后一艘蟲族母艦在連環爆炸中解體時,希兒星的軌道上漂浮著無數碎片,既有戰艦的金屬殘骸,也有蟲族的生物組織。李軒站在艦橋,看著“天穹”衛星的太陽能板緩緩轉向雙子星充能,五艘戰艦的損傷報告在屏幕上滾動——最嚴重的“暴風”號艦首裝甲破損30%,但核心系統完好。

艾倫的身影出現在全息投影中,他的制服沾滿油污,額角貼著止血凝膠:“檢測到撤退的蟲族艦隊轉向黑暗星云,它們的生物信號比來時弱了40%。”他頓了頓,補充道,“羅德里格斯艦長在攔截孢子彈時受傷了,醫療運輸機正在救治,他讓我轉告——你的戰術比聯邦手冊有用。”

李軒看向舷窗外的希兒星,云層下的城市燈光如同繁星。防御系統的光芒仍在軌道上閃爍,五艘戰艦的引擎發出低沉的共鳴,像是為這顆星球哼唱搖籃曲。陳博士的通訊恰在此時接入:“孢子樣本分析完成,我們找到了克制它們的抗體,用克隆人的基因序列改良而成——這些孩子,終究成了希兒星的守護者。”

指揮中心的戰術沙盤上,代表防御系統的藍色區域正在緩慢擴張,將X-73也納入保護范圍。李軒知道,這只是開始。黑暗星云里的蟲族正在進化,聯邦的態度依舊曖昧,但此刻,看著五艘戰艦圍繞母星形成的堅固防線,看著克隆人與自然人船員在通訊頻道里互相調侃傷口,他突然無比確定:希兒星的命運,終將掌握在自己手中。

“通知各艦,修整72小時后開始巡邏。”李軒的聲音傳遍艦隊,“羅德里格斯,傷好后給艾倫當副手,你們的戰術需要好好融合。莉娜,校準‘蜂巢’探測器的靈敏度,我們要在黑暗星云邊緣建立永久警戒帶。”他最后看向陳博士。“開始設計第六艘戰艦吧,就叫‘自由’號。”

當第一縷陽光照進“希爾之盾”號的艦橋時,李軒發現戰術沙盤上多了一個新標記——在黑暗星云的最深處,一個微弱卻持續增強的信號正在形成。他知道,那是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但此刻,希兒星的星防體系已如銅墻鐵壁,五艘戰艦的鋒芒正刺破虛空,等待著下一次破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舞阳县| 依安县| 古交市| 揭阳市| 通渭县| 贡觉县| 确山县| 临沭县| 鹤峰县| 西宁市| 中宁县| 郧西县| 巴中市| 苍梧县| 安岳县| 重庆市| 安化县| 七台河市| 文水县| 晋州市| 德令哈市| 福贡县| 桃源县| 夏河县| 崇明县| 玛多县| 牡丹江市| 定日县| 马公市| 新乡市| 定州市| 桓台县| 山东| 定南县| 任丘市| 霞浦县| 图片| 诏安县| 资源县| 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