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港的警報聲在凌晨三點撕裂了希兒星的夜空。李軒沖進指揮中心時,全息屏幕上的紅點正像沸騰的水銀般擴散——三十艘形似螳螂的蟲族生物艦突破了希兒星系的外層防御,它們的膜翼在恒星中閃爍著虹光,尾刺狀的艦首直指星港方向。
“是刺蛇級突襲艦,聯邦數據庫里有記錄。”陳博士的手指在戰術面板上飛舞,調出蟲族戰艦的三維模型,“長度僅百米,裝甲薄弱但速度極快,最高躍遷速度1.2倍光速,比我們的幽靈戰機快30%。”模型突然炸開,露出內部的生物結構,“它們的動力核心是活體心臟,抗打擊能力差,但自爆時的沖擊波能癱瘓常規護盾。”
李軒的目光掃過艦隊部署圖,五艘利維坦級戰列巡航艦正在同步軌道巡邏,其中“希爾之盾”號的大和炮剛完成維護。“讓‘自由意志’號和‘破曉’號組成交叉火力網,用鐳射炮陣列攔截,別用主炮。”他對著通訊器下令,指尖在貝希摩斯級戰艦的建造進度條上重重一點,“這是試探,它們在測試我們的反應速度。”
戰斗在十分鐘后結束。當最后一艘刺蛇艦在鐳射炮的擊中中解體時,李軒注意到一個詭異的細節——這些生物艦的甲殼上布滿了細小的傳感器,像鑲嵌的黑鉆石。“它們在收集我們的火力參數。”艾倫的聲音從“希爾之盾”號傳來,他正用光譜分析儀掃描殘骸,“這些傳感器的頻率與我們的護盾諧振頻率完全吻合,它們在尋找防御弱點。”
星港的船塢在警報解除后反而陷入更狂熱的忙碌。貝希摩斯級首艦“巨像”號的龍骨鋪設儀式提前了三天,機械臂將十二根直徑三米的鈦合金柱吊入地基,每根柱子的表面都蝕刻著超導線圈,這是陳博士新研發的“重力錨”系統,能讓戰艦在大氣層內懸停時減少了60%的能量損耗。
“貝希摩斯的反應堆需要‘星塵晶體’,只有阿爾法星系的紅巨星殘骸里才有。”首席工程師抹了把臉上的油污,指著藍圖上的紅色標記,“這種晶體能穩定等離子體流,讓大和炮的連續發射間隔從五分鐘縮短到兩分鐘。但開采難度極大,那里的輻射強度能在一小時內融化普通防護服。”
李軒的交易船隊在一周后出發。三艘醫療運輸機改裝的貿易船滿載著X_73的超導晶體,前往以礦業聞名的“鐵砧星”。船長是克隆人伊芙,她的談判芯片里輸入了聯邦近十年的資源價格曲線。“鐵砧星的總督是個貪婪的家伙,”伊芙在臨行前的簡報會上說,“我們需要用30%的溢價換取優先開采權,但可以用技術交換來抵消——他們的礦用機器人效率太低了。”
蟲族的第二次試探來的更隱蔽。一批偽裝成隕石的孢子囊突破了防御網,在希兒星的南半球荒漠著陸。當巡邏的維京戰機發現時,已有上千只跳蟲從孢子囊中孵化,它們的甲殼呈現出詭異的黑色,能吸收90%的可見光,在熱成像儀上的信號也比普通跳蟲弱30%。
“是新型隱形跳蟲!”陸戰隊長的嘶吼在通訊頻道里炸開,他的動力裝甲正在被三只跳蟲圍攻,裝甲表面的抗腐蝕涂層已出現裂紋,“它們的顎部有電磁脈沖發生器,能干擾神經接駁系統!”李軒調派的坦克和雷神機甲趕到時,荒漠上已留下五十具被啃噬得殘缺不全的動力裝甲,其中十七具屬于克隆人士兵。
這次襲擊讓星港的防御系統進行了緊急升級。米諾陶級的“守望者”號提前安裝了“脈沖雷達”,這種借鑒了海怪生物電場原理的探測系統,能在五百公里外發現隱形單位的生物電場。艦長是自然人老兵凱倫,他在調試雷達時發現了更驚人的用途:“這玩意兒還能追蹤蟲族的集群意識信號,想聽交響樂一樣,能預判它們的進攻方向。”
米諾陶級的建造現場彌漫著刺鼻的臭氧味。工人正在為艦體加裝J23導彈發射器,這種四聯裝發射器架采用了模塊化設計,能在十分鐘內完成彈藥裝填,比聯邦標準快三倍。“導彈的制導芯片需要‘量子晶體’,”艾倫拿著剛從X-73開采站運來合成大飛樣本,“這種合成晶體在樞紐星的黑絲能買到,但價格是官方定價的五倍。”
李軒的秘密交易在樞紐星的廢棄空間站進行。對方是“銹帶商會”的頭目,一個用機械義肢替換了整條右臂的獨眼龍。“聯邦最近查得緊,”他用義肢敲著交易清單,金屬指節發出沉悶的響聲,“每公斤晶體加兩千信用點,我幫你們走‘幽靈航道’,避開所有巡邏隊。”伊芙不動聲色地啟動了藏在項鏈里的掃描儀,發現對方的貨艙里除了晶體,還有一批標著“聯邦軍用品”的脈沖步槍。
戈爾貢級的建造是最大的挑戰。這艘被命名為“終焉”號的巨艦需要一種叫“暗物質合金”的材料,其硬度是鈦合金的十倍,卻能像橡膠一樣吸收沖擊。唯一的來源是黑暗星云邊緣的廢棄殖民站,那里在五十年前的蟲族戰爭中被炸毀,如今被一群自稱“拾荒者”的海盜占據。
“拾荒者的首領曾是聯邦的造船大師,”陳博士調出一份加密檔案,全息圖上的白發老人正在調試一艘戰列巡航艦的主炮,“他因反對聯邦的‘棄卒政策’被流放,據說掌握著暗物質合金的鍛造秘方。”李軒看著檔案里老人的機械右眼,突然想起星塵傭兵團首領的描述——那只義眼能發射干擾波。
采礦艦隊在前往紅巨星殘骸的途中遭遇了蟲族的伏擊。三艘采礦船被二十艘刺蛇艦圍攻,其中“礦工三號”的引擎被擊毀,飄向了小行星帶。船長是克隆人D-42,他在通訊中斷前發回了最后的圖像:刺蛇艦的集群攻擊模式與一周前完全不同,像是經過了重新編程。
“它們在學習我們的戰術。”李軒盯著戰術沙盤上的紅點軌跡,這些軌跡形成的圖案與“守望者”號的雷達波譜驚人地相似,“必須加快戈爾貢級的建造,它的定點防御系統是目前唯一能攔截飽和攻擊的手段。”他給伊芙發了條加密指令:用超導晶體向拾荒者換取暗物質合金的鍛造技術,不計代價。
貝希摩斯級的反應堆在一個月后完成首次點火。當星塵晶體在磁場中發出藍白色的光芒時,整個船塢的溫度驟降十度,陳博士的白發上凝結著細小的冰晶。“輸出功率達到設計值的120%,”他看著監測儀上跳動的曲線,“連續發射三次大和炮后,核心溫度仍穩定在安全值內。”測試結束后,艾倫在反應堆的外殼上刻下了D-42的編號。
米諾陶級的“守望者”號在軌道進行了首次試射。凱倫操控著脈沖雷達鎖定了一顆廢棄衛星,J23導彈的齊射在太空中綻放出金色的煙花,衛星的殘骸被精準地擊碎成直徑小于一米的碎片。“制導誤差0.3米,”他對著通訊器大笑,“比聯邦的戰列巡航艦強多了。那些貴族的戰艦還在用十年前的火控系統。”
伊芙的交易船隊終于帶回了暗物質合金的樣本。這塊拳頭大小的金屬泛著暗紫色的光澤,能在不受力時自動修復表面的劃痕。“拾荒者首領用這個換了我們所有的超導晶體,”伊芙的全息影像帶著疲憊,“他還說,蟲族的‘主宰’已經蘇醒,黑暗星云里的信號頻率每小時都在增強。”她調出一段錄音,里面是某種生物低沉的嘶吼,聲波圖譜與跳蟲的神經信號完全一致。
戈爾貢級的建造現場因此晝夜不休。機械臂將暗物質合金板接到艦體上,這種焊接需要在零下兩百度的超低溫環境中進行,工人們穿著加熱防護服,像太空行走的宇航員。“定點防御系統的能源接口出了問題,”首席工程師的聲音帶著焦慮,“暗物質會干擾能量傳輸,我們需要更多的星塵晶體來中和。”
蟲族的第三次試探升級為小規模艦隊戰。五十艘刺蛇艦護送著三艘孢子母艦,試圖在希兒星的同步軌道部署孵化艙。李軒派出了全部五艘利維坦級,貝希摩斯級的“巨像”號雖然還未完工,卻提前啟動了主炮。當大和炮的光芒照亮星空時,李軒清楚地看到,刺蛇艦的陣型中出現了米諾陶級的戰術影子——它們在模仿聯邦的艦隊編隊。
戰斗結束后,“巨像”號的主炮冷卻系統徹底報廢,但蟲族的孢子母艦被全部摧毀。艾倫再分析殘骸時發現了更可怕的事實:這些母艦的基因序列中,混入了0.3%的人類DNA片段,來自那些在襲擊中犧牲的克隆人。“它們在通過吞噬我們的基因來進化,”陳博士的聲音帶著顫抖,“再給它們半年,我們的武器可能就失效了。”
星港的資源儲備在瘋狂建造中瀕臨枯竭。鐵砧星的星辰晶體開采進度落后于計劃,鐵砧總督以“設備故障”為由拖延交貨;樞紐星的量子糾纏晶體價格上漲了一倍,銹帶商會開始坐地起價;拾荒者雖然提供了鍛造技術,卻拒絕出售暗物質合金的原材料。
李軒的應對是一場豪賭。他命令采礦艦隊冒險深入黑暗星云,那里的隕石帶富含暗物質,但也充斥著蟲族的巡邏隊。同時,他讓伊芙帶著米諾陶級的部分技術資料再次拜訪拾荒者,這次的交易品是脈沖雷達的核心算法。“我們需要展現誠意,”李軒對伊芙說,“但保留反制手段——算法里植入了自毀程序。”
貝希摩斯級的“巨像”號在三個月后正式服役。這艘長1200米的巨艦首次出現在同步軌道時,整個希兒星都能看到它艦首的大和炮,像一柄指向星空的利劍。8000名船員中,克隆人和自然人各占一半,他們在艦橋上的神經接駁系統形成了完美的一艘網絡,響應速度比純自然人船員快15%。
米諾陶級的第二艘“警戒”號完成了暗物質涂層的改造。當它的能量護盾啟動時,艦體表面泛起漣漪般的波紋,刺蛇艦的電磁脈沖武器對其完全無效。凱倫在試航時開玩笑說:“現在就算被蟲族母艦撞一下,最多掉層漆。”
戈爾貢級的“終焉”號終于完成了最后一塊裝甲板的焊接。這艘希兒星最強大的戰艦配備了八門大和炮和三百組定點防御系統,貝希摩斯反應堆的輸出功率足以供應半個希爾星的能源需求。當它的引擎第一次啟動時,星港的地震監測儀記錄到了3.2級的震動,像是整個星球都在為它歡呼。
就在此時,陳博士破解了拾荒者提供的最后一段數據。全息屏幕上,黑暗星云的三維模型中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紅色球體,周圍環繞著數以千計的光點——那是蟲族的艦隊,其中至少有五十艘體型超過貝希摩斯級的母艦。“它們的躍遷信號已經鎖定希兒星,”陳博士的聲音帶著絕望,“預計抵達時間,三個月。“
李軒站在“終焉”號的艦橋,看著窗外三艘新型戰列巡航艦組成的編隊。貝希摩斯級的主炮閃著寒光,米諾陶級的雷達不斷掃描星空,戈爾貢級的護盾像藍色的蛋殼包裹著艦體。采礦船正在卸載最后一批暗物質合金,交易船隊帶回活了足夠裝備十艘戰艦的彈藥,克隆人與自然人船員在甲板上互相檢查裝備,他們的連上沒有恐懼,只有決絕。
“通知所有單位,”李軒對著通訊器下令,聲音透過艦隊的每個角落,“貝希摩斯級負責正面突破,米諾陶級建立防御網,戈爾貢級作為旗艦機動支援。我們沒有退路,希兒星就是我們戰場。”他的目光掠過屏幕上蟲族艦隊的坐標,手指在“全員備戰”的按鈕上按下,“讓它們看看,人類的鋼鐵意志,比任何生物的甲殼都要堅硬。”
星港的燈光在夜幕中全部亮起,像希兒星睜開的眼睛。貝希摩斯級的反應堆開始預熱,米諾陶級的導彈進入待發狀態,戈爾貢級的定點防御系統發出嗡嗡的低鳴。在黑暗的宇宙深處,蟲族的艦隊正在加速,而希兒星的鋼鐵巨艦們,已做好了迎接風暴的準備。這場賭上文明存續的戰爭,即將拉開真正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