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小斑啄木鳥
- 好好和他的奶奶
- 楊肖氏
- 1943字
- 2025-08-09 05:22:28
小斑啄木鳥
清晨,窗外小竹林里遠遠傳來“篤篤篤”清脆的響聲,奶奶立即走到陽臺。她拿出手機,調到照相機功能,然后把鏡頭放大、放大,放到最大……她看到一只個兒小小的黑色的啄木鳥,用嘴在一根竹子上端“篤篤篤”地敲擊。稍停一小會,它兩邊望一望,什么動靜也沒有,又繼續敲擊。“篤篤篤!”像是大自然音樂會中獨一無二的打擊樂。不一會兒,幾只鳥兒掠過,它即跟著那幾個伙伴一起飛走了。奶奶內心甜蜜蜜的,自言自語地說:“就是它們!它們還會來的,它們生長在這里,它們是我們家的小成員。”
去年冬天,小斑啄木鳥建新窩,看上了奶奶家院內的大樟樹。這棵樟樹(三位一體)長得比較特別,像芋頭娘一樣,從地里生發出仨,三個同胞兄弟已長成了三棵大樹。站在樹下看它們粗大光溜的樹干足有一層樓高。奶奶上到二樓的陽臺上,才看清它們各自分出的叉來。尤其是其中一棵樹的節頭處,又發出五根叉枝自然向上圍起來,生發處似有一個窩。仔細一瞧,真的是有一個窩,一個鳥窩!干枝、樹葉已將樹干間的縫隙填滿,這是一個暖暖的窩,一個舒服而神秘的窩,深深的掩藏在茂密的樹葉里。奶奶欣喜自己的發現,她每天都會悄悄地到陽臺去瞧一瞧,她看到了,她瞧到了,瞧到什么了呢?
奶奶拉著好好的手神秘地說:“好好,你跟我來!”好好不知所措地跟著奶奶走,一邊走一邊說:“去哪兒?干什么?”奶奶將食指豎嘴邊,示意別出聲。奶奶把好好帶到二樓陽臺門前,將陽臺門輕輕地推開一條縫,用手指著前方的那棵大樟樹,小聲地說:“你看前面那棵樹上有一個鳥窩。”
“看到了,看到了,里面有小鳥,一只、二只、三只,個個爭搶著把頭伸出來,張大嘴,喳喳喳地叫著,一定是等著它們的媽媽送來吃的!”好好驚喜地說著。奶奶和好好緊緊地靠在一起,屏住呼吸,生怕驚動了它們。正在這時,一只黑色的鳥飛來了也不是全黑,翅膀上綴著成排的斑白,肚皮也是白的,這是它們的媽媽。鳥媽媽嘴里叼著一條蟲!當它靠近“家門”時,三個寶寶呀,又叫又跳,差點要從窩里掉下來!但是,一條蟲子只夠一只鳥兒吃,不知是誰搶著了?然后,兄弟仨似乎發生了爭吵,嘰嘰喳喳鬧了好一會,最終慢慢安靜下來,鳥媽媽又覓食去了……
夜晚,好好跟奶奶躺在床上聊天。好好問:“奶奶,你知道今天我們看到的鳥是什么鳥嗎?”
“是啄木鳥,這種啄木鳥體型比較小,叫小斑啄木鳥”奶奶說。
“我說呢,怎么這么小的啄木鳥?嘴也不長。”好好反問。
“你別看它嘴不長,本領還不小呢。去年,我看見這小斑啄木鳥,每天都固定在一棵竹子上,篤篤篤地敲個不停,覺得很奇怪!后來才知道,原來這根竹子生病了,被蟲蛀壞了。”聽奶奶說到這里,好好興奮了:“是呀,啄木鳥就是樹木的保護神呢!”一轉念,好好又問:“這啄木鳥也怪!它老是用嘴不停地敲擊硬硬的樹干、竹干,它不會頭痛?不會腦震蕩嗎?”
奶奶笑了笑說:“好小子,你居然想到這個問題了?我告訴你吧,啄木鳥每天敲擊樹木五、六百次,速度比雞啄米還快。可是,啄木鳥不是吃米粒,而是像打鼓一樣,用嘴在硬硬的木頭上不斷地敲擊,它的頭部肯定要受到劇烈的震動。但是,它的頭不會痛,也不會得腦震蕩。因為,啄木鳥的頭部有三層防震裝置。第一層,它的頭骨結構疏松,間隙中充滿著空氣。就像我們常見的用‘泡泡膜’將易碎的東西包起來,能起到保護作用。第二層,在它的外腦膜和腦膜之間有一條狹窄的空隙,里面含有液體,阻礙了震波的流體傳動,可以起到消震作用。第三層,它的頭部兩側都生有發達而強有力的肌肉,這也起到防震、消震的作用。”“啊!原來是這樣哦!”好好伸出大拇指,對奶奶做了個“頂呱呱”。奶奶又說:“你看到建筑工人叔叔戴的那黃色的安全帽嗎?外面是一個堅硬的外殼,里面卻是多層松軟的質材,并且,各質材之間留有一定的空隙。”奶奶轉問好好:“你說空隙里面有什么?”
“空隙里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好好反復說著這句話,卻答不上來。奶奶提示說,再簡單不過了,想想啄木鳥的頭骨結構。“啊!我知道了,間隙里有空氣!”奶奶也伸出大拇指,獎給好好一個大大的“頂呱瓜”。好好抱住了奶奶的脖子興奮地說:“奶奶,你什么都知道,你真是個多功能奶奶!”
夜漸漸靜了,隱隱約約可聽到窗外小溪的流水聲,好好和奶奶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又一個冬天降臨,這是一個多年不遇寒冬。人們準備過大年,家家戶戶都腌制臘魚臘肉,一排排掛在陽臺上,天然保鮮。這時,室外飄起了鵝毛大雪,溫度已經降至零度。人們都躲進屋子里烤火或享受暖氣。不知道是哪只鳥兒出來覓食,發現了陽臺上這一排排、一串串的臘肉。試一試,太美味了!有一點點咸、有一點點香。第二天、第三天,來吃肉的鳥兒可多了,同來的,有時三只,有時四只,認得出來的就有:小斑啄木鳥、白頭翁、麻雀、斑鳩……
奶奶看著鳥兒爭先恐后地啄食著自己親手腌制的臘肉,心想:吃吧,吃吧!你們是這里的主人,我是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