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道人騎牛,賀以一月
- 末法長生,我曾俯瞰萬古歲月
- 半只發財兔.
- 3152字
- 2025-08-03 00:00:00
姜府宅院之內,絲竹管樂聲悠揚,金樽清酒斗十千。
諸多賓客坐于席上,觥籌交錯,一面談古論今,一面不時將目光投向那坐在姜家老爺子身后的小不點兒姜凡。
他們此次來姜府,一方面是因了姜家老爺子的面子,另外一方面,則是都想親眼瞧上一瞧這位姜府小公子,蘇州城內有名的天生神童,仙師轉生。
卻見這姜府小公子瞧上去倒也與平常孩子無甚區分,白白凈凈,文文雅雅,只安靜坐在老爺子身邊,不時吃上兩口菜,不過瞧其那對黝黑黝黑的大眼珠子,卻又好似的確頗具靈慧氣。
酒宴至于半途,姜老爺子弓著腰起身,端起酒盞朝眾人示意:“今日是老朽孫兒周歲之禮,不過一家宴而已,大家前來倒也無需拘束,只當尋常酒宴即可。”
眾人自然無不稱是。
其中就有人開口道:“老爺子既已如此說了,在下倒是有些好奇之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講無妨。”
“哈哈哈哈。”那人朗然一笑,沖老爺子舉杯示意,之后卻是轉而看向旁邊的姜凡:
“某素聞姜家小公子天生靈慧,年僅一載便能識字誦文,是為蘇州城一神童也。
又聞姜家小公子乃仙師轉生,天生自帶神異,入府以后,某也見過了姜府諸多神異之處,諸如花開不謝,燕不北歸,想來便都與姜小公子有關。”
“只想問小公子一言,此事可當真?”
他這話落下,堂內一片寂靜。
諸多賓客都齊齊放下了手中酒盞,將目光投了過來。
這個問題,其實他們也都想知道。
如今只單看姜府小公子的模樣,天生神童自是沒跑了。
不過眾人更感興趣的,卻是另外一點:仙師轉生……
仙道之說本就虛無縹緲,王侯將相也不過就區區百載歲月,終末照舊得化作一捧黃土。
而姜府當中的異象他們也都已見過,如今只想聽這姜府小公子談一談所謂仙道。
一旁的姜老爺子眼瞧著話題轉到了所謂仙道之說上,面皮不由一抖。
老爺子其實并不想讓孫兒去接觸什么虛無縹緲的仙道,反而更希望孫兒能腳踏實地一些,考個狀元郎回來。
可還不等他開口,
卻見原本正一臉心不在焉的小不點兒姜凡已舉著一杯果子露站了起來,咧嘴一笑,露出兩排白凈牙齒:
“神童之說,凡兒不知,不過是家中教導有方,多讀了些書罷。”
“而仙師一說,則更是虛無縹緲了些……凡兒哪里懂什么仙師轉生?至于府中神異,以小兒愚見,當是爺爺行善積德,故此姜家方才人杰地靈罷了。”
一個只有一歲的小童,講起話來卻是滴水不漏,
已叫諸多賓客暗自咋舌,不免在心底里感慨起:'姜家有龍子!姜家有龍子!'
下一瞬,又聽姜凡那稚童甜甜嗓音道:
“不過,凡兒觀諸位叔伯皆為有識之士,想來定是見多識廣,而凡兒其實對神仙之說也頗有興趣,不知諸位叔伯可愿為凡兒講上一講?”
這,才是姜凡的目的所在:
從這些賓客口中好生查探查探仙人之蹤,以做下一步打算。
這一載以來他也曾翻閱過不少志怪書籍,但其中所載大多虛無縹緲,更像是文人臆想,難辨真偽,也就那“西湖道人斬妖”之事有實事佐證,勉強可稱之為真。
這些個賓客俱是當地豪紳貴族,見多識廣,從他們口中所講的,想來其真實性應該會高上一些吧?
經了姜凡這話,
宴席當中諸賓客所談論的重點便從時政之事轉而一變,成了些神仙志怪之說:
“要說神仙之事,某倒曾聽聞一事,據傳蘇州城外七百里有一縣城,內有一賣油老翁,常年倒油,練了一手取油自銅板正中縫隙而過卻不沾銅板之術,之后一夜悟道,得仙人夢中傳法,竟是自稱成了油中仙,能吐炁為焰,頗為神異。”
“至于歷史古籍當中,則是更有諸多仙人之說,譬如漢時有龐德公入鹿門山尋仙,后果真得見仙人之面……但俱是虛無縹緲,尋常人不得見之,要說近段時日來有所佐證的,便是那西湖邊上仙人垂龍之事了。”
“且不提那酒肆店家,單是西湖邊上,便有百姓曾親眼見過仙人垂龍,后將之裝入壺中而去之景。”
“……”
姜凡目的達到,也就坐在了位子上,一面喝著果子露,一面細細聽著諸賓客口中的仙人軼聞,于心中大約判斷真假。
姜老爺子一眼就瞧清了自家這小不點兒的心思,不由帶些佯怒之色,朝姜凡瞪了一眼。
姜凡也只當沒看出來般,朝老爺子露出甜甜一道微笑,繼續側耳傾聽。
他知曉自家老爺子不愿讓他尋仙問道,
但老爺子這愿景,卻終歸是要落了空。
……
門廊內,諸賓客論仙。
門廊外,卻正有仙人騎牛而至。
姜凡原本正側身傾聽,突然眼眸一亮。
隱約之間,
他察覺到四面的天地靈炁好似突然濃郁了不知多少倍,似乎另有人裹挾著比他更足的靈炁而至。
有貴客至!
一念至此,姜凡猛地坐直身子,一對黑黝黝的大眼珠朝門外瞧去。
果不其然,
很快,就見一小廝慌張奔入內堂,于老爺子耳邊耳語幾句。
姜凡五感通透,立馬就聽清了那小廝的話:
“門外有道人騎牛而至,欲為小公子賀誕!”
道人騎牛?
這下子,姜凡眼睛不由一亮。
在傳聞當中,那位于西湖垂龍的仙人離開酒肆后,便好似是道人騎牛的形象。
他猛地站起起身,剛想開口,卻忽覺一陣暖風自門廊外拂來。
忽如一夜春風來。
明明還是大雪天,
可院中梨樹,杏樹,棗樹……竟是通通綻起花蕊,一時間只見姹紫嫣紅,不同時令的花朵竟在瞬間同時綻放。
其帶來的震撼程度,還要遠比姜府院中荷花常開更大不少。
又見蒼梟,白鶴,青雀,喜鵲,烏鴉,大雁翩然而至,仿若百鳥朝鳳般于府邸上空盤桓,種種鳥鳴,各有韻律,如悠揚曲調。
眾賓客皆駭然,
一個個伸長脖子,緊緊注視著此刻院中異景。
此等異景,當是仙人所為無疑了。
唯有姜凡已抖著身子起身,朝門廊外看去:
只見漫天飛雪當中,青牛徐徐踏雪而來。
其上斜斜半躺個青衫老道,自在灑脫,須發皆白,腰懸破舊青瓷壺,手中則提著一壺酒,又端有半碟茴香豆,朗然進了堂中。
瞧其氣度,不似凡俗中人,真真當的起“白云山巔,神仙安眠”之言,
唇間掛笑,瞅著堂內已呆滯成一片的諸多賓客,又轉而看了眼姜凡,微一點頭,之后方才轉向姜家老爺子,行了個道揖:
“貧道云游天下,聽聞小公子誕辰,故來此一賀,結個善緣,還望姜老爺莫怪。”
姜家老爺子雖按著本心不愿叫自家孫兒去修勞什子虛無縹緲的仙,
但此刻見了這騎牛老道,看見府中百鳥齊鳴,千花俱綻的異象,又見老道飄然灑脫氣質,自知是真仙當面,
豈敢多言什么,只慌不忙回道:
“仙人能至于此,實乃我姜府榮幸。”
“仙人?”老道聞言卻是一笑,擺擺手:“貧道哪敢稱什么仙人?不過勉強可稱一句異人罷。”
話罷,他也不再多言,朝姜家老爺子行了一禮,又轉而看向旁邊的小不點兒姜凡,點頭道:
“貧道不告而來,有違禮數。又未帶什么禮物,便聊贈一夜月色以作賀禮。”
說完,不等諸人反應,
這老道卻已提起酒壺,朝半空一灑,
清澈酒液仿若一道白絲,于半空悠悠劃過,而后竟好似繩索般,竟是徑直將那高懸在天上的皎月纏繞,
猛地一拉,扯進了堂中水池。
登時,
銀輝遍地,
整個姜府好似全然變成座銀輝鋪就的月上蟾宮。
一壺酒水,捕月入池。
此等手段,自是仙人無疑。
姜凡心間愕然,當即欲要張口,仔細問詢問詢這老道,此界可有仙?該如何去尋仙,如何修道?
可這嘴張開,卻像是被一股無形力量束縛,說不出一句話來。
再瞧周遭諸多賓客,下人,仆役,坐在正首的姜家老爺子,自家便宜爹娘,俱是一模一樣的呆滯震驚神色,大張著口,不見半點動作。
老道慨然一笑,
又笑道:“有酒有月,美則美矣,卻少了些實在。”
“再予姜家小公子一道緣法。”
說著,手中碟里自有一顆茴香豆輕微顫動,浮于半空,被老道伸手一點,綻放金芒,之后飛入姜凡喉中。
與此同時,姜凡耳邊便響起了老道聲音:
“你為仙道種子,天生便有些修道天資,聊以此術贈你。”
“日后若是有心求長生,可來尋貧道。”
恍然之間,眉心一陣刺痛,再回神后,
那騎牛老道卻是已然不見。
庭中唯余池中皎月,并著千花百鳥,以及呆滯的眾人。
“該去何處尋您?”
來不及再多思量,姜凡忙扯著嗓子喊。
庭中一片寂靜,獨余老道悠悠聲音好似從天邊蕩來:
“且隨本心,走紅塵一趟,有緣自會相見。”
神特么有緣自會相見……
姜凡心底里涌起一陣按捺不住的吐槽欲望。
你們修真之人,都這么能裝的嗎?
可卻已是來不及再多想什么,腦海當中,紛雜繁復的信息流涌入。
正是方才那老道通過一顆茴香豆傳給他的術法:
[地煞七十二術之——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