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收獲致電
- 重返79,文豪贅婿要離婚
- 我不吃姜謝謝
- 2011字
- 2025-08-26 00:01:00
孫萬達一扭頭,見陳旭還沒打開包裝的油紙,好奇問道:“陳旭,你不吃嗎?”
陳旭回神,笑了笑,“我現在吃。”
他拿起月餅,咬了口,慢慢咀嚼。
前世,張秀茹去了南方后,每年中秋除了打電話回來,也會再寄回幾盒蓮香樓的月餅。
想到這兒,他又想起什么,眸色沉了幾分。
那女人回去也一個多星期了,走的時候一副癡心情長的模樣,眼淚汪汪地說什么“會想他”、“舍不得”,結果倒好,別說國慶沒打電話來,就連中秋節,也沒有一個電話。
等等……
自己是不是沒告訴她這兒的電話號碼?
一轉念,他心中又冷笑一聲。
他沒告訴她,她自己就不會問嗎?長了張嘴干什么用的?平時嘰嘰喳喳的話那么多,怎么到電話就不知道問一下?
就算他不想告訴她,她這么會哭,這么會死皮賴臉的,難道還會問不出來?
說到底,還是沒把他放在心上罷了。
這時,樓道里突然傳來一聲高喊:“316的陳旭,有你的電話!“
陳旭愣了一愣。
電話?
誰會給他打電話?難道是吳志龍?
接著,那人又喊了一聲:“316的陳旭,你表妹打電話來了!”
寢室里的其他人自然也聽到了,顧東方連忙推了陳旭一把,“聽到了嗎,你表妹的電話!趕緊去接吧,那邊通了是要算錢的!”
“你表妹記得你呢!”
“之前也是她送你來的吧?她對你這表哥可真不錯!”
“就是就是,還不快點去接。”
陳旭的臉上沒什么表情變化,一副不甚在意的樣子,站起身來。
他其實沒想接的,因為聽到她的聲音都讓他心煩,而且就算他接了,她八成也是那么幾句話,比如“你在燕京好不好”、“我想你了”這類。
可稍稍一想,長途電話費不便宜,而且打電話還要去郵局排隊,兼之今天又是中秋節,他就稍稍忍受她一下算了。
他出了寢室,走到電話前,拿起了聽筒。
“喂。”
他一開腔,那邊的張秀茹立即開開心心地笑了起來,甜甜叫道,“陳旭,中秋快樂!”
陳旭“嗯。”了一聲,問:“你怎么知道這里的電話號碼的?”
“上次我走之前來問過了啊。對了,今天郵局打電話的人好多,我排了半天隊呢,哦還有,我給你寄了信,你注意收一下。以后我每個星期給你寫一封啊。”
“你給我寫信也沒用,”陳旭淡淡地說,“我是不會回的。”
“……”電話那邊,她哼了一聲,“你不回是你的事,我寫是我的事。”
陳旭好像都能看到她撅起嘴的樣子了。
“還有別的事嗎?”
“有啊,現在都十月了,燕京天氣肯定變涼了,你要記得加衣服啊。”
“別把我當小孩了。”
她無視了他的語氣,繼續東扯西拉。
“……”陳旭無語地聽著,片刻后,說:“三分鐘快過了吧?”
“啊!2分58秒了!不說了!”
她驚慌失措地大叫一聲。
下一秒,電話里就傳來了“嘟嘟”聲。
……
七點整,燕大的國慶中秋迎新晚會開始了。
在班主任和輔導員們的指揮下,新生們帶上了開學時發的小板凳,按系別和班級在五四運動場里坐好。
晚會的節目只能說乏善可陳,開頭自然是各位校領導講話,后面各系的節目基本都是大合唱、詩歌朗誦之類,唯一的亮點是話劇社團表演了他們新排練的一出革命戲。
看完晚會,也九點了,眾人回到宿舍。
第二天是周六,陳旭在廣播站和江思容錄了新的一期“文學鑒賞”。
出來走到未名湖邊,見沒人的時候,江思容停下了腳步。
從包里拿出一個月餅,遞給他,輕聲說,“給你月餅。”
陳旭沒接,笑了笑:“中秋都過了,你這月餅是不是晚了一點。”
江思容又往前伸了伸,“是還你上次的果匣子,不是祝你中秋快樂。”
“這樣啊,可我說過我不愛吃甜的。”
“是火腿餡的,我嘗過一個了,不怎么甜。”
她花了一番心思,才找到這個口味呢。
陳旭這才接了過來,“謝謝。”
她淺淺一笑,“別客氣。”
……
一切恢復平靜,又過了幾天。
陳旭收到了張秀茹寄來的信,不過他沒拆,直接塞抽屜了。
他的中篇小說終于寫到了三萬字,再有一星期左右,就能和《靈與肉》一起寄出。
另外,他還惦記著給《收獲》投的那篇《本次列車終點》。
算算時間,也應該寄到了。
不知道能不能過稿。
他覺得成功概率應該有八成,畢竟可是兩年后的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至于兩成失敗概率,是因為放在79年,這篇的題材稍微顯得激進了一點,畢竟這時的反思文學才剛興起。
不過在他想來,以《收獲》的文壇地位,不至于連這點前衛都接受不了。
兩天后的傍晚。
“陳旭,傳達室有你的電話!”孫萬達沖進門,大喊道,“快點,《收獲》雜志社打來的!”
寢室原本挺吵鬧,突然變得死一般的寂靜。
顧東方剛端起搪瓷杯準備喝水,手一抖,水灑了一褲子都渾然不覺。
“《收獲》?”
郭彥的嘴巴張成了“O”型,半天沒合上。
“哪個……哪個《收獲》?”勞友迢結結巴巴地問。
“廢話!國內還有第二個《收獲》嗎?巴金先生當主編的那個!”
“嘶——”寢室里響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收獲》雜志社給陳旭打電話?
創刊長達三十年,巴老擔任主編,國內嚴肅文學扛把子,一朝入選,直接天下誰人不識君的那個《收獲》?
可陳旭不是寫童話故事的嗎,怎么又被《收獲》看中了呢?
他們還沒回過神,陳旭已經放下筆,三兩步下樓,到傳達室,拿起擱在桌上的電話聽筒。
“你好,我是陳旭。”
對面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帶著明顯的滬城腔:“陳旭同志,你好,我是《收獲》編輯部的李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