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7章 雪夜對飲訓子瞻

  • 我來大宋搞審計
  • 關中老卒
  • 3076字
  • 2025-08-19 00:02:02

章平早已飛奔著去備酒菜,登上畫舫時,一桌酒菜已然布好,樊樓的熏肉切得薄如紙,王樓的蟹殼黃冒著熱氣,還有罐四四方方的燒肉——是蘇軾特意讓人從家里帶來的,說“這方子還是在杭州琢磨出來的“。

畫舫慢慢駛離碼頭時,雪花開始飄落,像無數只白蝴蝶在飛。蘇軾解開酒壇,桂花香氣漫開來,混著河水的清冽,竟有幾分杭州的味道。

“來,“

他給章衡斟滿酒,酒液在杯盞里晃出細碎的光,

“這杯敬西湖,盼著明年能再看見荷花。“

章衡與他碰杯,酒液入喉微甜,后味卻帶著點苦。

“到了杭州,少寫些針砭時弊的詩,“

章衡忍不住叮囑,

“多畫些山水,寫些風花雪月。“

蘇軾笑了,拿起筷子夾了塊肉,油汁順著嘴角往下滴:

“你還不知道某家?看見不公的事,哪能憋得住。不過......“

他頓了頓,望著窗外飄落的雪,

“或許杭州的山水能磨磨某家的性子。“

船夫搖著櫓,畫舫在水面蕩出圈圈漣漪。

遠處的城墻漸漸模糊,像被雪遮上了層紗。章衡忽然覺得,離開京城也好,至少那里的雪落下來是干凈的,不像這里,雪地里總藏著太多算計。

“子平,“

蘇軾忽然開口,聲音輕得像雪花落地,

“等到來年荷花盛開,你若得空,就來杭州看看。咱們在蘇堤上再喝這桂花酒。“

章衡望著他眼里的期待,用力點了點頭。

可他們都知道,這約定像水上的影子,風一吹就散了。

章衡在三司掌管錢糧,他在杭州處理政務,各自被俗務捆著,哪能說走就走?

畫舫駛到汴河中央時,雪下得更大了。蘇軾從懷里掏出幅折疊的宣紙,展開來:

“本想畫幅《汴河雪夜圖》,想來想去,還是留白好。“

“留白好,“

章衡接過畫,紙頁薄得能看見對面的燈光,

“留白才有念想。“

他忽然笑出聲,笑聲在雪夜里傳得很遠:

“說得好!留白才有念想!“

“喝酒“

“喝“

畫舫醉言畫舫在汴河上輕輕搖晃,艙外的雪下得愈發綿密,把兩岸的燈籠暈成了一團團暖黃的光暈。

蘇軾剛給章衡斟滿第三杯酒,章衡已經有些頭暈目眩,炭盆里的火苗在眼前晃來晃去,像極了官家那雙燃燒著雄心的眼睛。

“子瞻兄,“

章衡搶過酒壇給自己猛灌了一口,桂花酒的甜香混著酒勁直沖腦門,

“你真以為......這新法說改就能改?“

蘇軾正夾著塊東坡肉往嘴里送,聞言動作一頓,油汁順著嘴角滴在青衫上,他卻渾然不覺:

“難道看著新法禍害百姓,咱們也要袖手旁觀?“

“禍害?“

章衡“啪“地把酒杯往案上一放,酒液濺出來打濕了衣袖,

“你可忘了年初官家對西夏用兵,咱們大勝而還?“

章平在一旁想拉章衡衣袖,被章衡甩開了,

“某家知道,可這跟新法推行有什么關系?“

蘇軾一臉的疑惑不解。

“什么關系?關系大了。子瞻,你說說多少年未有如此的勝仗了,官家才二十幾歲,正是你我瓊林宴上的年紀,你就該明白官家在大勝西夏之后,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啊!少年人的豪氣、銳氣全上來了,誰能在這個時候熄滅掉他的雄心?“章衡探著身子,一臉一般人我不告訴他的表情。

船夫大概是被章衡突然激動起來給驚到了,櫓搖得慢了些,畫舫在水面打了個旋。章衡指著艙外漫天飛雪,聲音因為激動而發顫:

“你以為官家推行新法是為了什么?是為了讓大宋不再受西夏、遼國的氣!是為了讓國庫充盈,百姓安康!這些年邊境戰事不斷,每年的軍費耗掉多少糧草?你在朝堂上這么久,難道不清楚?“

章衡瞇著微醉的眼睛,仰著下巴,借著酒勁給這個知己老友講形勢,吐真言。

蘇軾放下筷子,拿起酒壇給自己斟滿,語氣平靜了些:

“某家知道官家的苦心,可新法推行得太急,已經傷了百姓......“

“你知道個屁,還急?“

章衡冷笑一聲,抓起案上的桂花糕往嘴里塞,糕點渣掉得滿衣襟都是,

“當年太祖皇帝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難道不是雷厲風行,當時情勢急不急?太宗皇帝滅北漢、征遼國,急不急?難道還要跟大臣慢慢商量?

成大事者,時機一到,哪有不著急的?什么叫時機,時機就是稍縱即逝,可以叫人大展宏圖的那一瞬間。“

“官家就是要抓主大勝西夏,威望一時登峰的這--個--時--機。“

章衡一個字一個字的蹦著說出“這個時機”四個字。顯然是他覺得重要至極。

這話已經把蘇軾給挺傻了,舉著酒杯,腦袋里已經轟隆隆作響起來。章衡也不等待回神,繼續說道:

“等大勝過去個一二年,被朝堂淡化后,新法怎么辦,一干老臣如不久前的三舍人一樣,你下一道敕令給駁回去一道,你說,怎--么--辦?“

又是蹦豆子一樣蹦出“怎么辦”三個字,咬字咬的極重。

章平看蘇學士已經半天沒動了,就端來一碟醬菜,小心翼翼道:

“官人,蘇學士,喝酒吃菜,別說這些了......“

“你閉嘴!“

章衡瞪了他一眼,轉而看向蘇軾,伸出食指,上下晃動地指著他。

“子瞻你記住,現在這個節骨眼上,管家變法的心智,堅不可摧!就像這汴河的冰層,堅如般石,看著薄,真要鑿開,得費九牛二虎之力!“

蘇軾沉默著,望著艙外飄落的雪花,半晌才說:

“可冰層太厚,會凍裂船只的。“

“那也得等春天來了它自己化凍了再說!“

章衡把杯中酒一飲而盡,杯底朝天亮給他看,

“現在是隆冬臘月,你非要鑿冰,只會掉下去淹死!官家現在滿腦子都是宏圖偉業,誰勸誰倒霉!“

炭火“噼啪“響了一聲,爆出個火星。章衡忽然想起蘇軾的父親蘇洵老翁,聲音不自覺地低了些:

“你家翁(蘇洵)在世時,寫過《辨奸論》,你可還有印象?“

蘇軾的臉色沉了沉,點了點頭。“其中有段是以山巨源遇見王衍、郭子儀預見盧杞為例證罵王介甫的吧?“

章衡瞇著眼睛,努力回憶著文章里的句子,

“說王介甫,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這話夠難聽了吧?“

數九寒天的臘月,章平聽到這里已經在擦汗了,官人酒量不行,一喝多就亂說話,在人家兒子面前數落人家的不是,這也太,太不給面子了。就在一旁小聲道:

“蘇老相公也是為了朝廷......“

“為了朝廷?“

章衡哼了一聲,

“身穿臟兮兮的衣服,吃豬狗的食物,蓬頭垢面得像囚犯,身上異味難聞像討飯,卻在那大談詩書禮樂——這話傳到官家耳朵里,你以為管家會怎么想?俗話說先有伯樂而后有千里馬,那依蘇老相公的意思,管家就找吃豬狗食物的王介甫,那管家是什么?養豬的豬倌么?“

蘇軾的拳頭攥緊了,

“咕嘰”一聲,咽了一口唾沫,

臉上已經面如土色了:

“家翁只是實話實說,王介甫每日的衣食住行,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嘛。再說王介甫行事,確實不近人情......“

“所以啊,你就該明白,”

“官家不以為然,不在乎他吃什么,穿什么,這還不能說明問題么?你往深里想想,這是不是明面上罵的是王介甫,實則是連王介甫和看好他的管家一起罵了!“

章衡猛地一拍桌子,震得碗碟叮當作響,瞪著通紅的眼睛大聲道:

“在官家眼里,王安石是能幫他實現宏圖偉業的能臣!就算他真的蓬頭垢面又如何?能為朝廷帶來財富、圓管家宏圖偉業的臣子,是不是比那些每天油頭粉面卻無所作為的官員強百倍?“

畫舫恰好搖過一座石橋,橋洞的陰影瞬間吞沒了艙內的燈光,又很快亮了起來。章衡望著蘇軾陰晴不定的臉,放緩了語氣:

“子瞻,某家知道你看不慣王介甫的做派,可這又能怎樣?官家信任他,滿朝文武誰能改變?一個李定李資深,王安石說是人才,對新法有用,管家九次敕令擢拔,不惜罷免了三個舍人,你就該能明白啊?“

蘇軾拿起酒壇,給自己倒了滿滿一杯,仰頭喝下,半杯酒液順著脖頸流進衣襟:

“難道就因為官家信任,就要看著他把新法推行得面目全非?“

“面目全非?“

章衡笑了,笑得眼淚都快出來了,

“當年你在鳳翔修東湖,不也有人說你'勞民傷財'?結果呢?百姓現在還念著你的好!任何改革,哪有一開始就盡善盡美的?“

“朝堂里多的是你說的這種一開始就想把什么都謀劃好,什么都做好完全準備的蠢蛋。“

章衡一臉的不屑。

“做事情嘛,哪里能容得萬事俱備才下手的?不都是一邊做,一邊看,做的好了是天時地利人和,做的不好了,甚至做錯了,趕緊改就是了,這才是做人做事的態度嘛!他王介甫又不是神仙,能前知五百年,后曉五百載的。“

蘇軾卻聽得入了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密县| 兴城市| 云南省| 新河县| 敦化市| 中山市| 余江县| 宝清县| 泰州市| 桦川县| 迁安市| 靖边县| 和静县| 德清县| 海门市| 梅河口市| 固阳县| 永丰县| 玉溪市| 山西省| 徐水县| 濉溪县| 永善县| 合作市| 东辽县| 通山县| 沙湾县| 赤城县| 永州市| 盐池县| 昭觉县| 绩溪县| 邯郸市| 星座| 门源| 重庆市| 河曲县| 札达县| 洪雅县| 那坡县| 磐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