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代同行:送女求學與母親的首次遠行
- 我的酒肴
- 花雨若寒
- 3480字
- 2025-07-26 12:40:57
大女兒考上大學,這一消息如同一束耀眼的光,照亮了我們這個平凡家庭的天空。她是我們家幾代人以來,第一個踏入大學校門的孩子,全家上下都沉浸在無比的喜悅之中。我的母親,更是激動得逢人便炫耀,滿臉的自豪溢于言表,嘴里不停地夸贊著她的孫女是多么爭氣,考上了大學。
在大女兒的成長軌跡里,三年級之前她一直在老家,與我的母親生活在一起。母親含辛茹苦地將大女兒帶到10歲,那漫長的歲月里,祖孫二人建立起了無比深厚、親切的感情。“兒行千里母擔憂”,媳婦深知女兒這是第一次出遠門,即將開啟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于是那段時間便忙著給女兒精心張羅上學要用的東西,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生怕有所疏漏,滿心都是對女兒的牽掛與疼愛。
考慮到家里還有兩個學生需要照顧,經過一番商議,最終決定由我去送女兒上大學。在這個過程中,我心中突然涌起一個念頭:母親一輩子都生活在那個小小的地方,從未出過遠門,甚至連火車都沒坐過。她這一生,經歷了太多的苦難,我何不帶她一起出去轉一轉,看看外面的世界呢?
說起母親,我的心中滿是心疼與愧疚。她出生于1949年,那個年代,我們生活的地方極度貧困。母親一輩子要強,和當時大多數女性一樣,默默承受著生活的重壓,受盡了苦難。18歲那年,她嫁給了大她8歲的父親。母親嫁過來的時候,家里可謂一貧如洗,據說就連結婚當天炕上的被子都是借來的,結婚當晚便還給了人家。她嫁入我們家時,家里還有兩個20多歲的小叔子,一家人的生活,艱苦程度可想而知。
兄弟三人中,父親排行老大,下面還有兩個弟弟。我爺爺去世的時候,父親年僅12歲,兩個弟弟一個7歲,一個才5歲。按照當時的政策,家里的幾十畝地和牲口都歸了大隊,兄弟三人成了五保戶,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大宅子。自幼失去雙親的他們,相依為命,日子的艱難程度不言而喻。父親從小識文斷字,能打會算(打算盤),在大隊的安排下,十五六歲時便招工進了甘肅某發電廠工作。而家里的兩個弟弟年齡尚小,便由大隊代管。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家那座老宅子由于年久失修,逐漸變得破破爛爛。兩個弟弟年齡太小,本家的一個大爺爺便每晚去陪他們住宿。然而,不幸的是,沒過多久,大爺爺竟在家里去世了。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兩個小孩子更加害怕,再也不敢在家里單獨睡覺。二叔三叔多次托人給父親寫信,訴說心中的恐懼與無助。父親收到信的時候正好是八月十五,月圓人不圓,他放心不下兩個年幼的兄弟,于是就連夜辭工回了家,從此再也沒回過單位。后來,老宅子實在破舊不堪,被隊里收回。那時,我們一家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了,就像我之前提到的,只能借住在本家的三爺爺家里。雖然我對那段日子沒有太多記憶,但常聽父母說起,姐姐是二叔抱著長大的,而我是三叔背著長大的。在我記事起,二叔、三叔便分開單過了。那時的我,還很羨慕他們,畢竟他們有自己的幾個窯洞,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
日子的貧苦,咬咬牙或許還能堅忍過去,但命運的打擊,卻常常讓人猝不及防,悲痛欲絕。在我記憶中,那是一段黑暗的日子,父親和弟弟的離去,讓整個家庭瞬間崩塌。那時母親才43歲,中年喪夫又接連喪子,她所遭受的打擊,常人根本無法想象。而那時,我們的大女兒剛剛出生。之后的十多年里,我和媳婦為了生計四處奔忙,每天都在為了生活的柴米油鹽而努力打拼,就連過年都很少回去,更別說平日里回去看望陪伴母親了。母親獨自一人,一邊辛苦地種地,一邊幫我們照顧孩子。我想,在那些艱難的日子里,大女兒不僅是母親的牽掛與寄托,同時也是母親的安慰,是她陪母親度過了那最艱難的十年。
想到這里,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決定趁著送大女兒上學的機會,帶母親一起出去轉一轉,讓她感受一下外面世界的精彩,也彌補一下這么多年對她的虧欠。
我們決定前往成都,去送女兒上大學。女兒的一個好朋友也考上了四川大學,她們家也是爸爸送她去學校,于是我們相約結伴而行。那個時候,高鐵還未開通,從西安到成都的火車旅程漫長,需要坐十幾個小時。我們特意買了晚上出發的票,這樣第二天早上便能到達成都。坐在火車上,看著窗外的夜色,我的心中滿是對未來行程的期待,也想象著母親和女兒面對外面世界的新奇模樣。母親雖然嘴上沒說,但我能從她眼中看到一絲緊張與興奮。女兒則和朋友嘰嘰喳喳地討論著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充滿了憧憬。
第二天清晨,當火車緩緩駛入成都,陽光灑在這座城市的土地上,一切都顯得那么新鮮。我們順利到達四川大學,校園里人來人往,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報完名后,我們陪著女兒來到宿舍,幫她收拾好行李,布置好床鋪。看著女兒即將生活學習的地方,心中既有欣慰,又有一絲不舍。之后,我們一起到食堂去吃了學生餐,體驗著校園里的生活氣息。
四川大學的風景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雙流的新校區占地3000多畝,宛如一座美麗的大花園。長橋架設在寬闊的湖面上,湖水波光粼粼,湖面遼闊得仿佛沒有盡頭。校園里樹木蔥蘢,綠意盎然,空氣里彌漫著清新的氣息。寬敞明亮的教室,設施齊全,嶄新的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仿佛在等待著莘莘學子們來開啟知識的大門;條件優越的宿舍,干凈整潔,為學生們提供了舒適的居住環境;味美價廉的食堂,各種美食琳瑯滿目,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再加上成都濕潤的氣候,讓人感覺格外舒服,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
晚上,我們和女兒同學的父親在學校附近的酒店住了一晚。第二天,同學的爸爸便返程了,而我則帶著母親,正式開啟了為期三天的成都之旅。與女兒分開時,雖然心中有不舍,但看到她對大學生活的期待,我也感到十分欣慰。
和女兒告別后,我帶著母親乘坐地鐵前往市區。第一天,我們在市區盡情游覽,去了寬窄巷子。一走進寬窄巷子,就仿佛走進了一幅歷史的畫卷。古色古香的街道,青石板路被歲月打磨得光滑,兩旁的傳統川西民居錯落有致,每一塊磚瓦都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店鋪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特色手工藝品、美食小吃,讓人目不暇接。母親好奇地看著周圍的一切,一會兒摸摸這個,一會兒看看那個,眼中滿是驚喜。我們品嘗了各種特色美食,龍抄手、鐘水餃、擔擔面,每一口都充滿了成都的味道,母親吃得贊不絕口。接著,我們又去了武侯祠,這座紀念諸葛亮的專祠,莊嚴肅穆。紅墻綠瓦,古柏參天,漫步其中,仿佛能感受到三國時期的風云變幻。母親認真地聽著我講述著那些歷史故事,眼中滿是對古人智慧的欽佩。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有“青城天下幽”之稱的青城山。清晨的青城山,被一層薄薄的霧氣籠罩著,宛如仙境一般。母親雖然已經62歲,但身體尚好,精神矍鑠。一踏上登山的道路,她便充滿了活力,腳步輕快,爬起山來,竟然比我還利索。一路上,風景美不勝收,山間綠樹成蔭,鳥兒在枝頭歡快地歌唱,清澈的溪流在腳下潺潺流淌。我們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母親一路都走在前面,時不時回頭鼓勵我:“爬吧,來了總該看看去。”那時的我,因為比較胖,沒爬多久就累得氣喘吁吁。但看著母親那充滿活力的背影,我又鼓起了勇氣。我們爬到山頂用了5個多小時,在山頂上,俯瞰著壯麗的景色,心中滿是征服的喜悅。休息片刻后,我們又開始下山,下山同樣用了5個多小時。晚上,我們在附近的民宿住了下來,享受著山間夜晚的寧靜。
第三天,我們早早地來到了熊貓基地,只為了能早點看到可愛的大熊貓。當看到那些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時,母親和我都被它們的可愛模樣深深吸引。它們有的在悠閑地吃著竹子,那認真的模樣仿佛在品嘗世間最美味的食物;有的在樹上懶洋洋地打著盹兒,圓滾滾的身體看起來格外可愛;還有的在草地上笨拙地翻滾著,逗得周圍的游客哈哈大笑。大熊貓們比電視上看到的還要可愛,母親看得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因為提前買好了下午回西安的機票,所以我們在盡情游覽后,便計劃著時間趕到了雙流機場。母親一輩子都沒出過遠門,自然也沒有坐過飛機。我想著這樣的機會難得,一定要帶母親體會一下坐飛機的感覺。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飛機晚點了好幾個小時。在等待的過程中,母親雖然有些著急,但依然充滿了期待。終于,夜幕降臨的時候,飛機起飛了。雖然起飛時外面已經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但母親依然興奮不已。她緊緊地抓住我的手,眼中閃爍著光芒。我能感受到,這一趟出來,母親真的很開心。她高興地跟我說,她這一趟值了,吃了沒吃過的東西,坐了沒坐過的飛機。我看著母親那滿足的笑容,心中也感到無比欣慰。我問她:“那過兩年送老二上大學,還出來玩不?”母親哈哈大笑:“來,都來,我要把我的幾個孫子都送到大學里面。”那一刻,我知道,這趟旅程,不僅讓母親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更在她心中種下了美好的回憶,也讓我們之間的親情更加深厚。
這次送女兒上大學,帶母親第一次坐飛機的經歷,將成為我們家庭記憶中一段溫暖而珍貴的時光,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