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瓜這塊被反復捶打、淬火、又沾了洋灰的“磚”,終究還是被董事長用“陽謀”砌到了遙遠的非洲墻根兒底下——安哥拉國家體育場項目,總負責人。明面上,這是對他“卓越貢獻”的擢升嘉獎,公告寫得情真意切:“面瓜同志具有豐富的國際視野和一線項目管理經驗,是開拓海外市場、展現中國建造實力的不二人選!”暗地里,公司茶水間流傳的版本則更接地氣:“喲,面總這是礙著誰的眼了?發配去非洲數獅子了?”“水至清則無魚嘛,董事長這是玩平衡呢,梁總那邊風頭太盛,得壓一壓。”
出發前,面瓜被叫到董事長那間能俯瞰大半個城市的辦公室。董事長依舊在喂他那池子永遠喂不飽的錦鯉,撒餌的動作從容不迫。
“面瓜啊,安哥拉項目,是塊硬骨頭,也是塊試金石。總公司走出去的戰略,需要你這樣的干將去開疆拓土。”董事長語氣溫和,帶著長者般的期許,“梁總那邊,預算管理和數字化搞得風生水起,但步子邁得大了,底下難免有怨言。也不只是讓你出去避避風頭,更重要的是讓你去國外鍛煉一下,積累點兒國際項目經驗,是要為公司進一步發展培養和儲備人才。”
面瓜心里跟明鏡似的,臉上卻堆起憨厚的笑,點頭如搗蒜:“感謝董事長,您放心!我一定把項目干好,不給咱總公司丟臉!”心里卻在腹誹:避風頭?我看是怕我跟梁總、蘇總走得太近,成了鐵三角吧?
安哥拉的陽光熱烈得能扒人一層皮。面瓜戴著安全帽,穿著被汗水浸透的工裝,在塵土飛揚的工地上協調混凝土澆筑。這里沒有吳大帥的陰陽預算,沒有寒冰的間諜網,只有實實在在的工期、質量、成本,還有語言不通、動不動就罷工的黑人兄弟。面瓜曬脫了幾層皮,人瘦了一圈,眼神卻更顯精悍。他白天盯現場,晚上啃葡語,用最笨的辦法——比劃加畫圖,愣是把項目推上了正軌。偶爾夜深人靜,看著異國他鄉的星空,他也會想起梁雪的雷厲風行,想起蘇曉實驗室里那些瓶瓶罐罐散發的、帶著希望的味道……這種想念,無關風月,更像是對一種干凈、進取力量的眷戀。
總公司里,梁雪并未因面瓜的“發配”而放緩腳步。她劍指集團管理最后的“深水區”——大宗材料招采平臺建設。平臺構想宏大:整合全集團采購需求,統一招標,陽光采購,降本增效,杜絕吳大帥式的“陰陽合同”。藍圖很美,但卻動了很多的奶酪。
消息一出,各子公司、項目部的炸了鍋。這等于把大家藏在褲兜里的“小金庫鑰匙”和“關系戶名單”直接上交給總部!以往靠著信息差、靠著“靈活操作”能撈的油水、能送的人情,全泡湯了!
“瞎折騰!我們項目情況特殊,材料需求能統一嗎?”
“效率!等總部那幫老爺們走完流程,黃花菜都涼了!”
“又是面子工程!勞民傷財!”
怨氣如同沸騰的油鍋。而剛剛在安全質量部“主持工作”、憋著一股邪火無處發泄的吳大帥,敏銳地嗅到了機會,成了暗中攪動這鍋熱油的最大推手。
吳大帥充分發揮了他“爐火純青”的演技和手腕。第一招兒就是是借“安全”之名,行阻撓之實。他利用分管安全的職權,組織所謂“招采平臺網絡安全風險評估會”。會上,他憂心忡忡地說“同志們啊!網絡安全無小事!大宗采購涉及海量敏感數據,供應商信息、報價底牌、資金流向…一旦平臺被攻破,或被內部人員濫用權限,后果不堪設想!比當年寒冰竊密還嚴重!我建議,平臺上線必須通過最高等級的安全認證,所有參與人員必須通過嚴格的政審和保密培訓!安全,是底線!”一番話雖然危言聳聽,把技術問題無限拔高到政治安全層面,卻又好像不無道理。二是拉攏人心,綁架民意。他私下串聯各子公司負責采購的實權人物,煽風點火:“梁總這是要把大家的飯碗都端走啊!以后采購員就成填表員了!一點自主權沒有!項目急需點特殊材料怎么辦?等著總部批?黃花菜都涼了!你們大家得聯合起來,反映真實困難!”在他的鼓動下,一份份措辭“懇切”、反映“基層實際困難”的報告雪片般飛到梁雪和董事長案頭。三是“熱心”提供“解決方案”。他眼看火候差不多了,又擺出一副“為集團分憂”的姿態,主動找到梁雪:“梁總啊,平臺建設是大方向,我完全擁護!但下面反應確實很大,主要是擔心安全和效率。我琢磨著,是不是可以分步走?先搭個架子,做做試點,把一些非核心、通用性強的材料放上去走走看看,至于主材,尤其是那些有特殊要求的,還是穩一點兒,給下面保留一定的靈活性,要相信基層嘛。咱們加強監督,既能體現改革精神,又不影響一線項目進展!”這“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伎倆,表面支持改革,實則想架空平臺,保留關鍵的“招采大權”。
梁雪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董事長的態度也好像曖昧不明,似乎更傾向于“穩妥”。就在這時,遠在安哥拉、頂著烈日處理完一樁因文化差異引發的勞務糾紛后,面瓜抽空給梁雪打了個加密衛星電話。
“梁總,招采平臺的事,我聽說下面反彈很大?”面瓜的聲音帶著沙啞和疲憊,但異常清醒。
“嗯,吳大帥跳得很歡,打著安全的旗號。”梁雪揉著眉心。
“安全確實是大問題!”面瓜語氣嚴肅起來,“但吳大帥那是危言聳聽,轉移焦點!真正的要害,不是他說的什么最高等級認證,而是平臺數據庫基礎架構的安全設計和數據全生命周期的權限管控!我看了發過來的平臺架構草案,問題很大!”
面瓜在電話里與梁雪進行了坦誠的交心。指出了供應商資質庫審核流程薄弱之處,是缺乏多源交叉驗證和動態評估機制,容易被人塞入“關系戶”。還有報價數據明文傳輸存儲,一旦泄露或被內部人竊取,投標毫無秘密可言!評標關鍵參數要防止非法篡改,可以考慮區塊鏈存證或強審計日志。最關鍵的是,平臺用戶權限設計必須精細嚴格,否則像吳大帥這種級別的管理者,一旦獲得權限,理論上能查看、導出很多敏感數據!這比外部黑客攻擊還危險!梁雪沉默片刻,面瓜指出的問題刀刀見血,直指核心。“你的意見很重要,我會讓技術團隊重新評估安全架構。不過…”梁雪話鋒一轉,“安哥拉項目下季度的資金預算申請,你報上來的設備采購清單里,那幾臺大型起重機的型號和價格,市場可比對數據差異很大,你得解釋一下?”
面瓜心里咯噔一下。那幾臺設備是跟當地有背景的供應商談的,價格確實包含了“不可言說”的“本地化服務費”,這是安哥拉乃至整個非洲市場的潛規則。他本想在備注里含糊帶過,沒想到梁雪的火眼金睛隔著大洋都能看穿。
“梁總…這個…當地情況特殊…”面瓜試圖解釋。
“再特殊,成本紅線不能破!合規底線不能碰!”梁雪的聲音陡然嚴厲,“面瓜,我知道那邊環境復雜,但別忘了你是總公司的項目經理!預算不是橡皮筋!把真實情況、所有明細,重新整理,附上詳盡的本地市場調研報告和比價依據,三天內重新報上來!否則,資金審批暫停!”電話啪地掛斷。
面瓜握著衛星電話,聽著里面的忙音,站在非洲灼熱的陽光下,卻感覺一股寒意從腳底板升起。他理解梁雪的堅持,這是對“全面預算”原則的捍衛,是對他本人的保護。但現實是,在安哥拉,沒有那筆“服務費”,那幾臺關鍵設備可能真就進不了場!工期延誤的損失,遠大于那點“溢價”。規則與現實的碰撞,讓他這個項目經理夾在中間,像塊被反復灼烤的烙鐵。
與此同時,蘇曉的產學研之路也非坦途。“寒武紀”實驗室與頂尖科研院所共建“國家極地工程材料創新中心”的宏偉藍圖,遭遇了來自學術象牙塔的“軟釘子”。研究院的某位資深院士,對蘇曉提出的“市場導向、快速轉化”理念嗤之以鼻,在評審會上公開發難,“蘇曉同志!科研不是開工廠!要耐得住寂寞!你們那個改性瀝青,性能指標是不錯,但理論基礎呢?發了幾篇頂刊?拿了幾個自科獎?急著產業化?急功近利!這是對科學精神的褻瀆!創新中心的首要任務,是攻克基礎理論難題,不是給企業當技術保姆!”老院士須發皆白,言辭犀利,帶著學術權威不容置疑的傲慢。
蘇曉坐在臺下,面對這頂“急功近利”的大帽子,沒有像以前那樣急于辯駁。她想起了面瓜在安哥拉烈日下的身影,想起了父親在國際法庭上的據理力爭,想起了母親在預算戰場上的寸土不讓。她深吸一口氣,站起身,語氣平靜卻帶著千鈞之力,“王院士,科學精神當然包含坐冷板凳的堅韌。但科學的價值,更在于改變世界,服務人民。西伯利亞的鐵路等著更抗凍的軌道,北極科考站需要更堅固的基材,這些需求,不會等我們發夠頂刊再出現!我們的基礎研究從未放松,但理論和應用,從來不是割裂的對立面!‘產學研用’一體化,正是要讓實驗室的星光,照亮工程實踐的曠野!創新中心,就是要做這座橋!如果這算急功近利,那這‘功’,是國家急需之功!這‘利’,是人民期盼之利!”
蘇曉的話,擲地有聲,贏得了在場許多務實派學者的共鳴。老院士臉色鐵青,拂袖而去。
面瓜在安哥拉收到了蘇曉發來的會議簡報。他看著簡報里蘇曉那番鏗鏘有力的話,再想想自己被梁雪打回來的預算申請,還有總公司那暗流涌動的招采平臺之爭,以及吳大帥那張在安全質量部越發“慈眉善目”實則暗藏禍心的“老太監”臉,只覺得這盤棋,越下越大,也越來越兇險。他放下簡報,走到工棚外,望著非洲廣袤無垠、充滿野性生機的荒原,狠狠吐出一口濁氣。路還長,坑還多,但手里的家伙事兒,知識、經驗、還有那顆被反復打磨的心,似乎也更硬了。他捏了捏拳頭,轉身走進工棚,打開了電腦,開始重新整理那份注定充滿“安哥拉特色”的預算報告。這場硬仗,從非洲到BJ,從實驗室到董事會,處處都是戰場!(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