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轉機突現迎希望,兩岸合作創契機

第二十三回:轉機突現迎希望,兩岸合作創契機

一、滬上傳訊

上海的秋陽透過外灘18號的落地窗,給紅木長桌鍍上層金箔。兩岸文化交流基金會的秘書長推過來兩份燙金邀請函,封皮上的燙字在光線下泛著暖光——“特邀陳子仲、劉敬棋先生/女士參與'兩岸紋樣與文學'聯合創作項目“。

“這個項目是國臺辦重點扶持的,“秘書長指著墻上的項目藍圖,左邊是臺北故宮的“文創孵化基地“,右邊是鄭州的“黃河文化工坊“,中間用鎏金線條連接著上海的“交流樞紐“,“計劃用三年時間,整理兩岸共有的文化符號,從商代陶紋到現代文創,做成系列叢書和巡回展。“

齊景松在旁邊悄悄拽陳子仲的衣角,手里的計算器屏幕亮著:“項目經費夠你們在兩岸各租三年工作室,還能請兩個助理?!皶嫷乃惚P珠子在公文包里硌得慌,“我查了鄭成功收復臺灣后的史料,當年他就是靠修孔廟、辦書院融的人心,這項目簡直是為你們量身定做的!“

陳子仲的指尖劃過邀請函上的“聯合創作“字樣,墨跡的凹凸感讓他想起劉敬棋拓的鄭州商城陶紋。上周視頻時,她還在嘆氣:“我媽又托人給我介紹對象,說'本地公務員安穩'。“此刻窗外的黃浦江正駛過艘貨輪,船身上的“兩岸直航“字樣在陽光下格外醒目。

“劉老師那邊......“

“劉老師已經確認參與了?!懊貢L笑著翻開文件夾,里面是劉敬棋的手寫提案,標題用魏碑體寫著“讓陶紋說話:兩岸文化的DNA密碼“,“她說,這是二十年前和您在東南大學許下的愿,現在終于有機會實現了。“

手機在口袋里震動,是劉敬棋發來的照片:鄭州考古所的同事舉著“預祝項目成功“的橫幅,她站在中間,手里舉著本《鄭成功與臺灣文化》,笑得露出小虎牙。照片背景里,她的辦公桌擺著臺北寄來的貝殼標本,旁邊是父親送的黃河鵝卵石——兩塊石頭的紋路,竟能拼出條完整的魚。

二、臺北熱議

陳家老宅的客廳第一次如此熱鬧。陳子仲的姑姑戴著老花鏡,把項目說明書上的“鄭州工作站“圈了又圈:“包食宿還發補助?這比臺南出版社的條件好多了!“她忽然拍著桌子,“上次去佛光山,法師說'兩岸本是同根生',這項目就是積德的事!“

母親在廚房忙得團團轉,砂鍋里燉著四神湯,蒸屜里擺著鄭州寄來的蓮菜餡餃子?!熬雌逭f要教我做胡辣湯,“她探出頭朝客廳喊,“項目啟動儀式定在鄭州,我跟你爸也去,正好看看黃河——你爺爺當年總說'黃河的水,比淡水河的烈'。“

父親翻出本1952年的《臺灣文化志》,扉頁有爺爺用毛筆寫的批注:“鄭成功治臺時,興修水利、推廣儒學,謂'文化不分南北'。“他指著其中一頁給陳子仲看:“你看,三百年前就有人懂這個理,文化才是最好的橋?!?

姑姑忽然從包里掏出個紅布包,里面是對龍鳳玉佩:“這是給你和敬棋的,我托臺北故宮的老師傅雕的,龍紋用的臺南玉,鳳紋用的南陽玉,合在一起才完整。“她把玉佩塞進陳子仲手里,“以前是我糊涂,總想著把你拴在身邊,忘了好男兒該做大事?!?

窗外的鳳凰木落了滿地紅,像誰撒了把碎金。陳子仲想起鄭成功在臺南建孔廟的故事,當年那些反對的聲音,終究抵不過“詩書傳家“的民心。他給劉敬棋發消息:“我媽說要學做河南燴面,讓你媽準備好辣椒面。“附帶的照片里,母親正對著手機學搟面條,面粉沾得鼻尖都是。

三、鄭州歡騰

劉敬棋家的老院里,父親正踩著梯子貼紅對聯,上聯是“黃河陶紋連海峽“,下聯是“臺北文創接中原“,橫批是“兩岸同春“——字是請鄭州大學的老教授寫的,筆鋒里帶著魏碑的剛勁和隸書的溫婉。

“鄭成功當年在臺南開辦學堂,“老人從梯子上下來,手里舉著本《延平王實錄》,“招收兩岸學子,不分籍貫,這才叫有遠見!“他指著墻角的行李箱,“我跟你媽都收拾好了,啟動儀式上要跟陳家老爺子殺兩盤象棋,他上次視頻里說'臺北的棋路太軟'?!?

母親在廚房試做臺灣菜,砂鍋里的三杯雞冒著熱氣,料酒是托人從臺北帶的“紅標米酒“?!熬雌迥憧矗八e著鍋鏟喊,“沒有辣椒也能做出香味!以后工作室的食堂,就這么辦,單炒、雙拼都能來!“

考古隊的年輕人涌進院子,手里舉著剛拓的陶紋:“劉老師,我們把鄭州的太陽紋和臺北的云雷紋拼在一起,像不像個'和'字?“欒菊擠進來,手里晃著兩岸兒童繪畫比賽的報名表:“已經有三百個孩子報名了,都說要畫'我心中的兩岸橋'!“

劉敬棋的手機響了,是陳子仲發來的視頻。鏡頭里,臺北工作室的牌子正在掛牌,齊景松舉著算盤站在旁邊,算珠打得噼啪響:“啟動資金到賬,夠買五十套拓片工具,兩岸各分一半!“背景里傳來他母親的聲音:“敬棋啊,記得教我搟面條,別放辣椒!“

葡萄藤的影子在紅對聯上晃,劉敬棋望著視頻里那些忙碌的身影,忽然明白鄭成功為何執著于文化融合——武器能征服土地,唯有文化能焐熱人心。她給陳子仲回消息:“我爸說要跟你爸比象棋,賭注是'輸的一方學做對方家鄉菜'?!案綆У恼掌?,母親正把三杯雞裝進保溫桶,“讓陳家嘗嘗鄭州版的臺灣味?!?

四、滬上啟航

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的禮堂里,兩岸文化界的代表濟濟一堂。陳子仲和劉敬棋坐在主席臺,中間的桌簽寫著“聯合發起人“,字體是他們共同設計的——左邊帶著陶紋的弧度,右邊藏著貝殼的螺旋。

啟動儀式的鎏金沙啟動臺緩緩升起,左邊是“臺北“,右邊是“鄭州“,當兩人共同按下按鈕,金色的細沙從兩邊流向中間,匯成幅完整的《兩岸文化地圖》,臺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鄭成功在《復臺》詩里寫'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陳子仲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遍全場,“今天我們要做的,不是'逐',是'連'——用陶紋連起海峽,用文字焐熱鄉愁,讓所有像我們一樣的年輕人知道,兩岸的文化根脈,從來都是緊緊纏在一起的?!?

劉敬棋舉起手中的陶片,左邊是鄭州商城的饕餮紋,右邊是臺南十三行遺址的獸面紋,拼合處嚴絲合縫:“這些三千年前的紋樣不會說謊,它們早在我們之前,就完成了跨越海峽的擁抱。現在,該輪到我們了。“

臺下的陳家父母和劉家父母坐在一起,母親們正交換菜譜,父親們在討論象棋戰術,姑姑和欒菊湊在一起看兩岸兒童的陶紋畫。齊景松舉著相機拍照,嘴里念叨:“這場景,比鄭成功的孔廟落成還熱鬧!“

儀式結束后,陳子仲和劉敬棋站在黃浦江邊,望著對岸的東方明珠。江風吹起他們的衣角,像兩面小小的旗幟?!班嵆晒Ξ斈晖{,“劉敬棋的聲音里帶著笑意,“肯定想不到,三百年后,我們能用陶紋和文字,架起比戰船更堅固的橋?!?

陳子仲握緊她的手,指尖觸到她掌心的陶紋拓片——那是他們剛拼好的“兩岸同心紋“,左邊刻著“黃河“,右邊刻著“淡水“,中間用條魚紋連接,魚嘴里銜著顆蓮子,上面寫著“和“。

遠處的貨輪鳴響汽笛,仿佛在為這段跨越海峽的緣分,奏響新的序曲。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诸城市| 彝良县| 乌拉特后旗| 闽清县| 义马市| 镇康县| 普安县| 新源县| 城固县| 昌都县| 岐山县| 易门县| 朝阳区| 富蕴县| 丰城市| 新沂市| 建湖县| 隆林| 红原县| 庆元县| 奎屯市| 钦州市| 山东省| 台州市| 蚌埠市| 涟源市| 邢台县| 仲巴县| 中宁县| 读书| 卫辉市| 余姚市| 左贡县| 华坪县| 治多县| 平陆县| 通河县| 龙川县| 简阳市| 房产| 乌审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