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內,陸長歌已是第三次在千戶所大廳跪聽圣旨。
傳旨太監聲音響起時,跪伏在地的他還有擔心自己圣眷太隆,會不會招致同僚的嫉恨,從而會陰害自己。
可當圣旨讀完,他低頭的臉色已只剩下苦笑,這老皇帝洞悉了他的心思,并順勢將他高高架起,放在火上炙烤!
這是要讓他絕了所有歪心思,好好履行他宣稱的忠誠啊。
這皇帝心思如此玲瓏,御宇二十多年,怎會將這百萬里河山折騰得風雨飄搖?
三叩謝恩起身,他面帶微笑接過小太監遞來的玉盒與瓷瓶。
一旁傳旨太監笑道:“陸百戶當真是簡在帝心!一句‘愿修道’,陛下便賜下靈丹寶藥!如此圣眷,這些年哪個百戶能得?您的密折已明發邸報,天下皆知陸百戶的忠心了!”
陸長歌腹誹“皇帝不當人子”,面上卻一片肅穆,拱手向北:
“陛下不以臣微末,賜下如此重寶,臣惶恐!敢不殫精竭慮,守好這一縣黎庶。”
寒暄剛畢,冷宛白便將他喚入公房。
“你的折子,拿回去吧。”她語氣平淡。
“大人不生氣?屬下可是越級上奏了?”陸長歌有些意外這大小姐的異常反應。
“是我自己愚鈍,怪不得別人!我一向自詡不弱于人,這件事上確實沒有陸百戶你敏銳,沒什么好說的。至于越級上奏,我就當你是怕泄密,而不是想貪功吧。”
“大人心胸寬闊似海,屬下佩服!那屬下這就告退了?”
“去吧。不過提點你一句:不要太過壓榨治下商賈,他們才是棲霞繁盛之本。”
“陛下圣旨令我專心修道,大人又有此囑咐,屬下自當閉門自省,非公務絕不出百戶所。”
“你出不出門不打緊,重在約束好下屬。須知你我上下的開銷,大半仰賴這些商賈!”
“屬下遵命!”
兩騎出了千戶所,卻未徑直折返,而是拐向內城一家名為“登仙坊”的商號。
陸長歌只知道登仙坊是棲霞最大的道門物資經營之所,但背景卻是一點未知,也不敢去深入調查。
三樓靜室樓,陸長歌盤坐一方小桌之前。
他對面是一名仙風道骨的白胡子老道,自稱是登仙坊的一名管事,道號松煙。
“陸百戶,這枚凝氣丹品質上乘;這株益氣芝足百年,靈蘊充沛。”松煙道長仔細鑒別完陸長歌帶來的丹、藥,緩緩評道。
“道長坊中可有類似的?”
“自是有的。觀陸百戶已凝成先天之氣,可是想買來助力修行?”
“既入貴坊,自然要買。道長當知道我,最不缺的就是黃白之物,盡管取來,還望推薦一二。”
“陸百戶稍待!”松煙打了個道揖離去。
片刻后,松煙引著一名年約十歲的小道童返回,兩人抱來十幾個玉盒,外加一個擺著二十余個玉瓶的托盤。
重新落坐后,松煙自托盤上取了五個玉瓶一字排開:
“陸百戶,這些都是凝氣丹,和你那顆品質相當。此丹乃凝元境主藥,可加速精元轉化精氣,并促其融入先天之氣,市價萬兩一顆,就收陸百戶八千兩。”
接著,他又取第二排五個玉瓶:
“此乃五谷培元丹,固本培元,強健氣血,能顯著提升五臟六腑轉化精元的質與量。切記莫要多服,以免不慎耗損本源根基。每顆四千兩,陸百戶若要,算三千兩。”
如此這般講解完五種丹藥,松煙又開啟玉盒介紹寶藥。
第一支便是百年益氣芝。
“富貴人家多用于燉湯滋養血氣,實乃暴殄天物,因人身一次至多吸納百五之效。故我道門中人慣于將其供于靜室,每日呼吸其自然散逸的靈蘊,潛移默化滋養本源。此株一萬二千兩,不二價。”
“這算是‘道法自然’?”陸長歌隨口問道。
松煙微怔,旋即失笑:
“陸百戶說笑,這不過取靈物自用罷了,與道法自然無涉。”
松煙又打開第二只玉盒,竟是一枚蓮子。
“此乃洞庭君山隱龍潭所產蓮子,一枚三萬兩,不二價。”
“道長不會看我新人,故意宰我吧?”
“陸百戶又說笑了。不是你來,別人還不一定能見著此物。君山中心島嶼可不是平常地,不說凡夫俗子,就是我道門中人沒有邀約符信也不得入島的。而那隱龍潭乃天生福地,所產蓮子每年流出島不超過兩百粒。”
“道長此言不虛?”陸長歌一挑眉。
“絕無虛言。”
“那這蓮子,我也需要種于修行小院?”
“陸百戶又說笑了。君山的蓮子采摘當場就被除了生發之蕊,是種不活的,勉強種活了也開不了花,結不了果。
你回去之后取涼白開浸泡飲用即可,一年后其靈蘊才會消耗完。來年再需要,來買新采摘的便可。”
“當真是獨門生意啊!我自以為撈錢本事尚可,與他們相比,怕連提鞋都不配了!”陸長歌苦笑輕嘆,又問:“敢問道長,如何方能登臨君山?”
“外圍群島,平常人隨時可登島游玩。老道剛才說的那些中心島嶼,必須有邀約符信才能登島,不然任你駕船如何沖撞,都只能在附近打轉。”
“那道長可知島上主人……”
“陸百戶,”松煙道長微笑打斷,“呃,陸道友,我坊只談買賣,不論其他。若欲知悉道門密辛,老道倒可引薦一位專門販售天下訊息的人物。只是,有些消息的價格,怕比這蓮子還貴上幾分。”
“也好,請道長繼續。”
華燈初上時,陸長歌終于交割完畢。
他買了四枚凝氣丹,又將皇帝賜下的那枚和松煙做了調換,湊足五枚。
至于那可能傷及本源的培元丹等輔丹,則一顆沒有購買。
益氣芝他同樣拿皇帝賜下的那株和松煙做了置換。
最后,他再購買了一枚洞庭蓮子,和一株小樹苗。
小樹苗形似松樹,取名靜檀松,能幫助道士修行時靜心凝神,不過一尺來高,卻標價五萬兩,不二價。
這一下,陸長歌就花了近十二萬兩!
他心中不禁有些感謝那便宜義子的親爹,不是那人冒死約了見面送上了十萬兩,今天就要捉襟見肘了。
其實,他更眼熱買那顆“聽濤望月茶樹”。松煙介紹說茶樹的母樹生在君山崖畔,聽洞庭潮汐,沐日月之華,已有三千余年。
奈何這樣一株母樹根系分出的幼苗,竟然標價三十五萬兩!哪怕他陸百戶讓全百戶所吃糠咽菜,也需積攢個三四年。
松煙收了銀票后,格外熱情,交易完成后,又帶陸長歌參觀了三樓。
三樓專供引氣入體之后道人日常所需。
一排排琉璃窗里玉盒緊閉,看不見真物,但旁邊都配有彩繪。
用于道人自身修行的資源幾乎沒有,多是些符箓及飛劍,飛刀,飛針等法器。
一問方知,引氣入體后能助益修行的靈物少之又少,有的話也多留給自家晚輩使用。
而符箓和法器,則是道士開始行走天下的依仗。
松煙介紹說,這些飛劍還都是普通,但售價已經是五萬兩起步。
陸長歌借口保存這些寶貴的藥材,再問了些關于隔絕靈蘊的方法,想早點給玉螺找個合適的隔靈材料,
松煙向他展示了幾種特殊的隔靈盒子,隔靈符,以及薄如蟬翼的隔靈紗。
這些看似普通的器物,除了符箓只要數百兩,其他同樣都是萬兩起步。
除了玉螺里的金票,陸長歌身上余錢已不足,只能作罷。
離開登仙坊后,兩騎慢悠悠往城南而去。
王大力端著那盆靜檀松,不時咂舌一棵樹怎么值五萬兩。
陸長歌則一路沉默。
他只覺得這世間太過割裂,而他太窮了。
這紅塵里的人至少分成了三個階層。
平常百姓家一根主梁不過十余兩銀子;大富之家的百年大梁需銀千兩;而真正的豪門,一根金絲楠便要萬兩。
至于修道,一棵小樹苗竟索要他三十五萬兩!
他處心積慮鉆營升官,苦心孤詣聚斂錢財,一兩年所得,竟還抵不上人家幾顆蓮子!
要么,攫取更大的權柄,搜刮更多的錢財。
要么,能斬出那夜所見的劍光,掌握那產蓮子的寶地!
PS:
晚了點!但和早上一樣,還是個大章!
另外,接受大家的批評,筆墨將更多分配往修行線。
前面這些,其實也是無奈,修道必須要資源啊,原諒則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