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秘藥·渠道

  • 雙楫商河
  • 路暖1204
  • 2719字
  • 2025-07-17 11:28:50

沈知味的辦公室里,百葉窗拉得半低,光線在地板上割出明暗交錯的條紋。她指尖敲著桌面,對面站著個穿夾克的男人,手里捏著份皺巴巴的調查報告。

“查清楚了?”

她抬眼,目光落在報告里“云南藥農”那幾個字上。

男人點點頭,喉結動了動。

“程家跟那邊簽的協議,確實是‘三代不外傳’。每年清明前后,程硯秋都會親自去一趟,帶著茶葉和布料,住藥農家的土坯房。”

他頓了頓,補充道,

“我還打聽著,程硯秋每次去,都幫著藥農翻曬藥材,說‘曬透了才夠勁’,羅老漢常跟村里人夸她‘比親閨女還上心’。”

“那邊的山貨行老板說,那藥農姓羅,脾氣倔得很,去年有藥廠出十倍價,他都沒松口。”

沈知味拿起報告翻了頁,指腹蹭過“獨家供應”那行字。

“倔?這世上就沒有撬不開的嘴。”

她從抽屜里拿出張支票,筆在上面頓了頓,

“去聯系姓周的中間商,就說我出三倍價,要他們這個季度的全部份額。再加一句,事成之后,給他批御味軒的限量禮盒,他兒子不是一直想要嗎?”

男人接過支票,眼神里有點猶豫。

“周老板跟程家也有往來,怕是……”

“怕什么?”

沈知味打斷他,鋼筆在支票上劃出清脆的聲響,

“告訴他,這是御味軒內部的事,他只需要傳話,好處少不了他的。再說,程家給的利,哪有我這實打實的好處實在?”

男人走后,沈知味站到窗邊,看著樓下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手機里,股東群還在討論快閃店的裝修進度,有人發了張效果圖,新招牌的字體亮閃閃的,她卻覺得晃眼。

三天后,中間商周老板在茶館包間里等著。紅木桌上擺著套紫砂茶具,他慢悠悠地沏著茶,看沈知味推門進來,臉上堆起笑。

“沈小姐,那事我問了。”

“羅老漢怎么說?”

沈知味坐下,沒碰茶杯,指尖在包帶上繞了圈。

周老板嘆了口氣,把茶杯推過去。

“他說‘程家小姐每年清明都來給我娘上墳’,這話一出口,我就沒法接了。”

他呷了口茶,

“那老太太十年前走的,當年在山里摔斷腿,是程硯秋她娘背著下山找的醫生。路上摔了三回,程家老太太的胳膊都磕青了,這份情,不是錢能算清的。”

沈知味的手指停住了。

“上墳?”

她扯了扯嘴角,

“程硯秋倒會做表面功夫。”

“不是表面功夫。”

周老板放下茶杯,

“去年清明我恰巧在那邊收藥材,親眼見的。程小姐帶著個竹籃,里面是自己做的青團,跪在墳前跟老太太說話,說‘今年的當歸長得好,您放心’。羅老漢站在旁邊抹眼淚,說‘比親閨女還貼心’。再說,程小姐每次住那兒,都幫著挑揀藥材里的雜質,說‘入藥的東西,一點不能含糊’,羅老漢都信她。”

沈知味沒說話,端起茶杯抿了口,茶味澀得她舌尖發麻。

“再去談。”

她放下杯子,聲音冷了些,

“五倍價,告訴他,這是御味軒擴張的關鍵,耽誤了事,他擔不起。另外,給他孫子找個城里的學徒名額,他不是一直想讓孩子學手藝嗎?”

周老板皺起眉。

“沈小姐,真沒必要。羅老漢那脾氣,逼急了能把藥材全燒了。再說,程家跟他們簽的是死協議,違約要賠十倍的錢。”

“協議?”

沈知味笑了,

“只要他肯供貨,違約金我來出。他一個藥農,哪見過這么多錢?”

周老板看著她,終究沒再勸,只是搖搖頭。

“我試試吧,但成不成不敢保證。”

消息傳回總店時,程硯秋正在后廚挑揀枸杞。紅亮亮的果實攤在竹篩里,像撒了層碎瑪瑙。老廚師長蹲在旁邊,手里轉著個竹編的小筐。

“周老板讓人捎信,說沈經理想五倍價買羅老漢的貨。”

他聲音低,

“羅老漢把信退回來了,說‘給座金山也不賣’。還說,程小姐教他的挑枸杞法子,現在用著順手,知道什么是好東西,不能瞎賣。”

程硯秋捏起顆枸杞,對著光看,果肉飽滿得能看見里面的籽。

“她還是這么急。”

她把枸杞扔進筐里,

“當年她教我熬湯,總嫌我放的枸杞少,說‘多擱點才甜’。那時候我就跟她說,枸杞得挑顆勻的,不然有的甜有的澀,她哪聽得進去。”

老廚師長笑了,眼角的皺紋擠在一起。

“那時候她才十五歲,站在灶臺邊教你添料,你踩著小板凳夠鍋沿,眼睛亮得像星星。”

程硯秋也笑了,指尖撫過竹篩的紋路。

“明天讓小李把新采的枸杞分裝些,送點給沈經理。”

“送她?”

老廚師長愣了愣,

“她正跟咱們較勁呢。”

“較勁歸較勁。”

程硯秋把挑好的枸杞倒進陶罐,

“這枸杞是羅老漢家后山摘的,比市場上的甜三分。她小時候總說,這味兒記一輩子。再說,挑枸杞得看蒂,蒂青的新鮮,蒂黑的蔫了,讓她也學學,省得以后被人糊弄。”

老廚師長哼了聲:

“她哪用自己挑,怕是連枸杞長什么樣都忘了。”

“忘了也得讓她記起來。”

程硯秋擦了擦陶罐,

“好東西的味兒,刻在骨子里呢。”

第二天下午,沈知味的辦公室門被輕輕敲了敲。進來的是總店的學徒小林,手里捧著個青瓷罐,罐口用紅布蓋著。

“程姐讓我送來的。”

小林把罐子放在桌上,

“說是新采的枸杞,讓您嘗嘗。還說,這枸杞得晾到八成干,太干了失味,太潮了易壞,跟做事一樣,得有個度。”

沈知味沒抬頭,盯著電腦屏幕上的報表。

“放那兒吧。”

小林走后,辦公室里靜悄悄的。她過了好一會兒才起身,走到桌邊掀開紅布。枸杞的甜香漫開來,紅得發亮,顆顆飽滿,跟記憶里灶臺邊聞到的味道一模一樣。

她捏起一顆放進嘴里,甜味在舌尖散開,帶著點陽光的暖意。

手機響了,是資本方的電話。

“快閃店的藥材供應鏈得抓緊,下周要試做樣品。”

對方的聲音帶著催促,

“實在拿不到程家的貨,就用替代品,消費者嘗不出來的。”

沈知味捏著那顆枸杞,指腹被染得有點紅。

“知道了。”

她掛了電話,把枸杞放回罐里,蓋好紅布,塞進辦公桌最下面的抽屜。

抽屜里,還放著本舊筆記本,里面夾著片干枯的枸杞葉,是小時候跟程硯秋在山里玩時摘的。她盯著那片葉子看了會兒,突然把抽屜關上,發出沉悶的聲響。

窗外的天暗了下來,路燈次第亮起。程硯秋站在總店的灶臺前,往砂鍋里撒了把枸杞,火苗舔著鍋底,湯面上泛起細碎的泡沫。老廚師長在旁邊添柴,火光把兩人的影子投在墻上,忽長忽短。

“她會喝嗎?”

老廚師長問。

程硯秋攪了攪鍋里的湯,香氣更濃了。

“她要是不喝,就當給辦公室添點人氣。”

她舀起一勺湯,吹了吹,

“枸杞這東西,得慢慢泡,急了出不來味兒。就像羅老漢說的,好藥材得等,好人情得養,哪能說要就要,說扔就扔。”

老廚師長看著她,嘆了口氣。

“你們倆啊,從小就擰著來。她要教你刀工,你偏學認藥材;她想讓你做新菜,你非練吊湯。”

程硯秋笑了,眼角的紋路柔和了些。

“她那時候毛躁,切菜總傷手,認藥材能慢下來。爺爺說,認藥材就是認人心,得細,不能急。”

她往灶里添了塊柴,

“爺爺說,做菜跟做人一樣,得知道根在哪兒。根扎得深,才經得住折騰。”

湯熬好了,程硯秋盛了一碗,放在窗邊的小桌上。晚風從窗縫里鉆進來,帶著巷口槐樹的清香。她望著沈知味辦公室的方向,那里的燈亮著,像顆懸在城市里的孤星。

抽屜里的青瓷罐,沈知味終究沒再打開。第二天早上,保潔阿姨打掃時,看見罐口的紅布被風吹到了地上,撿起來放回罐上時,聞到了淡淡的甜香,像是什么舊時光里的味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东县| 晋江市| 通河县| 永安市| 泾源县| 马山县| 湄潭县| 灵宝市| 河津市| 武穴市| 林西县| 甘谷县| 广水市| 焦作市| 石景山区| 丘北县| 诸暨市| 卫辉市| 山阳县| 同江市| 庆云县| 确山县| 沭阳县| 郓城县| 丹巴县| 施秉县| 永昌县| 阜城县| 柘城县| 丹东市| 鲜城| 手机| 西宁市| 弥勒县| 高安市| 苏州市| 方正县| 巩留县| 清镇市| 鹿邑县| 托克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