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定安王卓玉的善舉與“鮮橙多”的誕生
- 重生之旅浮生若夢
- 財團新主
- 2406字
- 2025-08-15 23:59:34
在京城的心臟地帶,有一條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的街市,這里匯聚了各式各樣的商鋪,從珍饈美味到精致手工藝品,無一不彰顯著古都的繁華與底蘊。而在這一片繁華之中,“玉露茶坊”猶如一股清流,以其獨特的韻味和深邃的文化內涵,成為了京城人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話題。這家茶坊,不僅因為其出品的奶茶香醇可口,更因它背后所承載的溫情與社會責任感,贏得了從達官貴人到平民百姓的廣泛贊譽。
“玉露茶坊”由定安王夫人親自創辦,她以女性獨有的細膩與智慧,將這家小小的茶坊打理得井井有條,成為了京城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走進茶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身著統一服飾、面帶微笑的女伙計們,她們穿梭于客人之間,或是優雅地泡茶,或是麻利地算賬跑腿,展現出一派和諧而高效的景象。這樣獨特的經營模式,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無疑是一種大膽的嘗試,茶坊從掌柜到跑堂清一色用女子,這在“女子不出中門“的禮教時代堪稱顛覆。貴婦們不必擔心拋頭露面惹閑話,閨秀可摘下面紗自在品茶,貧家女也能靠雙手掙得體面工錢。更妙的是,女伙計深諳女性心思:為孕婦特調暖姜奶茶,替小姐們用琉璃杯盛冰飲顯貴氣,連算賬時都會悄悄抹去零頭——這份細膩,男掌柜永遠學不會。也是對女性能力的一種肯定,引得無數人稱奇。
更令人稱道的是,“玉露茶坊”率先推出了奶茶外賣服務。定安王夫人將后宅智慧融進經營:外賣食盒雕纏枝蓮紋,附贈的竹簽可當簪子用;雅間垂紗幔分三等,夫人小姐們既能偶遇交際,又能借紗影避開不想見的人。更絕的是“花箋傳茶“——女客寫詩題于箋上,憑詩換特飲,才女之名便隨奶茶一同傳遍京城。在那個時代,這樣的服務理念無疑是超前的。客人們只需提前預約,便能享受到足不出戶,美味上門的服務,這對于忙碌的達官貴人或是足不出戶的夫人小姐而言,無疑是一種極大的便利與享受。這一創新之舉,迅速吸引了大量顧客,使得“玉露茶坊”名聲大噪,生意興隆。卓玉夫婦深諳,要撬動時代,不如先滿足時代夾縫里的需求。當別家茶肆還在爭論“女子該不該飲冰“,玉露茶坊已讓奶茶成為女性手中的權杖——一杯甜飲下肚,咽下的是禮教,品出的是自在。
然而,“玉露茶坊”的魅力遠不止于此。它不僅僅是一家盈利的商鋪,更是定安王夫婦心系蒼生、回饋社會的具體體現。茶坊每年從營利中抽出三成,用于資助育兒所、女子學院以及定國夫人名下織紡繡娘的學習費用。茶坊抽三成利辦學,貴女們每買一杯奶茶,都覺得自己在資助寒門才女讀書。更精妙的是定國夫人織紡聯動——繡娘學成后可接茶坊的杯套、食盒刺繡訂單,形成“女子幫女子“的閉環。那些被婆家刁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少奶奶,終于能理直氣壯:“我這是在行善!“這些舉措,不僅解決了許多家庭的經濟困難,更為女性提供了接受教育和提升技能的機會,打破了傳統性別角色的束縛,促進了社會的公平與進步。定安王卓玉親自題寫的“飲冰十年,熱血未涼”,不僅是對茶坊精神的概括,更是他們夫婦二人堅持信念、不懈努力的寫照。
“玉露茶坊”的成功,不僅僅在于其美味的奶茶和貼心的服務,更在于它背后所傳遞的溫暖與正能量。它像一座橋梁,連接著城市與鄉村,貴族與平民,男性與女性,展現了人與人之間互助互愛的美好情感。茶坊里的每一杯奶茶,都蘊含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社會責任的擔當,成為了京城乃至全國范圍內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某日街道,緩緩行駛在歸府的街道上。街道兩旁,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小販的叫賣聲、行人的談笑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生動的市井畫卷。
卓玉與夫人正享受著這片刻的寧靜與溫馨,突然,一陣微弱的哭泣聲打破了這份和諧。他們透過馬車的窗簾,看到不遠處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正抱著被一貴公子馬車輦碎的橙子,默默地抹著眼淚。那老人衣衫破舊,面容憔悴,顯然是生活困苦之人。
卓玉心中涌起一股憐憫之情,他輕輕地對夫人說:“夫人,你且在此稍候,我去看看那位老人家。”說罷,他便下了馬車,走向那位老人。
“老人家,何故哭泣?”卓玉輕聲問道,語氣中充滿了關切。
老人搽了搽眼淚,哽咽著說:“家中孫女生病,本想靠自己山上種的橙子賣點銀錢給她治病,沒想到……沒想到被那貴公子的馬車給輦碎了,這……這可叫我怎么辦啊!”說著,老人的眼淚又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卓玉聽后,心中一陣酸楚。他扶起老人,溫和地說:“老人家,莫要傷心。在我家夫人開的玉露茶坊里,正需要賣些奶茶之類的飲品。你的橙子新鮮可口,賣給我們可行?我派伙計上門去收,你隨我們上馬車去店鋪坐坐,如何?”
老人一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連連點頭說:“好好……這真是太好了!多謝公子,多謝公子!”
于是,卓玉扶著老人上了馬車,一同回到了玉露茶坊。在茶坊里,卓玉安排伙計與老人商定了橙子的收購事宜,并讓老人安心在茶坊里休息。老人看著茶坊里整潔的環境、熱情的伙計,心中充滿了感激與溫暖。
不久之后,玉露茶坊推出了一款新的飲品——“鮮橙多”。這款飲品以新鮮的橙子為主要原料,搭配上茶坊特制的奶茶,口感清新、香甜可口,一經推出便受到了京城百姓的熱烈歡迎。人們紛紛來到茶坊,品嘗這款獨特的飲品,茶坊的生意也因此更加興隆。
而那位老人,也因為與卓玉的相遇,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他不再需要為生計而奔波勞累,每天只需將山上的橙子送到茶坊,就能換來足夠的銀錢為孫女治病。孫女的病情在老人的悉心照料下也逐漸好轉,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隨著時間的推移,“玉露茶坊”的影響力日益擴大,不僅在京城內開設了多家分店,更是在其他省份遍地開花,總計已有十幾家分店,生意興隆,日進斗金。然而,即便是在如此輝煌的時刻,定安王夫婦依然保持著初心,堅持將盈利的一部分用于公益事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
“玉露茶坊”的故事,如同一曲悠揚的古箏樂章,在歷史的長河中緩緩流淌,它不僅記錄了定安王夫婦的善行義舉,更激勵著后來者不忘初心,勇于擔當,用愛與智慧照亮前行的道路。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讓我們共同銘記這份溫情與責任,攜手共創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