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這座古老而又繁華的都市,總是熙熙攘攘,人來人往,仿佛一幅永不褪色的畫卷。酒樓茶肆里,歡聲笑語交織成一首首生活的樂章,熱鬧非凡。在這繁忙與喧囂之中,幾名身著學院服的女子,步伐輕快,正趕往她們心中的圣地——女子學堂。她們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綻放的花朵,為這京城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
街角,一位買菜的嬸子正與旁邊買包子的大叔閑聊。“如今這生活,真是越來越好了。”嬸子感慨道,“我家的女娃,有幸去了織紡班學習技能,還能認字,雖說比不上那些貴族女子能上女子學院,但我這心里啊,真是感激不盡定安王。”大叔聞言,點頭附和:“那可不是,定安王卓玉,真真是個好官。我家那婆娘,有幸去了定安王夫人開的奶茶店幫忙,月銀待遇極好,回來對我都和顏悅色了,這日子啊,是越過越有盼頭了。”
周圍的人聽到這話,紛紛圍攏過來,議論紛紛。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的都是定安王卓玉提出的女學政策。女人們更是贊不絕口,有的說:“我家閨女自從進了女學,整個人都變了,變得有主見,有見識。”還有的說:“定安王這政策,真是開了我們女子的先河,讓我們也能有學上,有出路。”
在京城繁華的街市上,定安王夫人開設的“玉露茶坊“堪稱一道獨特的風景。這家奶茶店之所以引得百姓交口稱贊,實因其處處透著與眾不同的經營之道。,用料考究卻定價親民
店中茶底選用閩地高山云霧茶,奶源專取自皇家牧場分出的優質牛乳,就連糖料都是嶺南甘蔗熬制的冰糖。令人稱奇的是,這般講究的原料,售價卻比尋常茶攤還低三成——原來卓玉夫人將王府在江南的茶田收益補貼其中,謂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春日有加入洛神花的“胭脂醉“,胭脂醉“附李商隱《無題》殘句“春心莫共花爭發“,書簽尾端懸著絲線穿起的干洛神花瓣。盛夏推出浸著薄荷與冰晶梨的“廣寒飲“,廣寒飲“配自制小楷《霓裳羽衣曲》片段,薄荷葉壓印為箋上水紋。秋分時節限定桂花烏龍奶茶,桂花烏龍的茶簽竟是鏤空設計,透光可見“桂子月中落“的剪影。寒冬則供應摻了姜汁與黑糖的“暖玉生煙“。暖玉生煙“的書簽夾層藏有微型畫,溫茶熱氣熏蒸時顯現踏雪尋梅圖。每款茶飲都附贈一枚竹制書簽,上面印著當季詩詞,引得文人閨秀爭相收藏。
二樓“聽雪軒“設「飛花令屏風」——絹面屏風以磁石吸附帶詩句的木牌,閨秀們可重組李清照、魚玄機詞句。墻角貔貅香爐吐煙處,暗藏旋轉詩筒,投三枚銅錢便得卓玉夫人親選的女詩人新。每套茶具底部陰刻《璇璣圖》回文,飲盡后:
殘茶潑于特制宣紙上,茶渣自成山水紋樣
用書簽蘸取余茶題字,墨色會隨茶葉品種呈現黛青/赭石等不同色澤
冬日以暖爐烘烤,茶痕間會浮現金粉寫就的閨閣密語
這般風雅,連國子監祭酒之女都甘愿褪下珊瑚手釧,換一套完整的四季書簽。更有人發現——那些看似隨機的茶渣紋樣,拼湊起來竟是半部失傳的《女論語》注解。
店中十二位女伙計皆來自貧寒之家,白日輪班制做工,晚間可免費在隔壁女學堂識字算賬。更設“紅妝賬房“——所有收支均由女子掌管,柜臺擺著精巧的紫檀算盤,珠玉碰撞聲里透著前所未有的颯爽。二樓特設“聽雪““觀云“兩間雅室,看似供貴婦品茶,實則為女子詩社提供場地。屏風上繡著卓玉手書“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內室書架暗藏機關,推開可見最新刊印的《女誡新編》《算術入門》等禁書。朝中老臣起初譏諷“婦人家弄巧“,卓玉夫人便定期差人往各部衙門送“醒神茶“。三個月后,連最古板的禮部侍郎都養成了午后來杯珍珠奶茶的習慣。某日朝議女子學堂撥款時,反對聲竟比往年少了七成——后來才知,夫人早將反對最激烈的大臣家眷都發展成了茶坊常客。
這般玲瓏心思,難怪買包子的大叔感嘆:“自從婆娘去茶坊做工,不但月錢豐厚,竟還學會用算盤對賬,昨日揪出我私藏的三錢銀子呢!“
說起定安王卓玉,京城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不僅是一位深謀遠慮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心懷蒼生的仁者。在他的治理下,京城不僅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更難得的是,他打破了傳統的束縛,大力推廣女學,讓女子也能接受教育,學習技能,為她們的未來鋪就了一條光明的道路。
有一次,卓玉在批閱河工圖紙時,靈感突發,在圖紙邊角題下了一首詩:“莫道娥眉非砥柱,媧皇煉石補天處。”這首詩,不僅展現了他超越時代的洞見,更體現了他對女子力量的深刻認識與高度評價。在他看來,女子并非柔弱無依,她們同樣可以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如同媧皇煉石補天一般,擁有改天換地的力量。
卓玉治水,更是以“以柔克剛”的方略著稱。他深知,水雖柔弱,卻能穿石;女子雖看似柔弱,卻能在關鍵時刻展現出堅韌不拔的力量。因此,他在治理水患時,不僅注重工程的堅固與實用,更注重調動民眾的積極性,尤其是女子的參與。他鼓勵女子學習治水知識,參與治水工程,讓她們在實踐中展現自己的智慧與勇氣。
在卓玉的推動下,京城的女子學堂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越來越多的女子得以接受教育,學習技能。她們有的成為了技藝高超的織女,有的成為了精明能干的商人,還有的成為了才華橫溢的文人墨客。她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女子并不比男子差,甚至在某些方面,她們還能做得更好。
如今,走在京城的街頭巷尾,總能聽到人們對定安王卓玉的贊譽之聲。他不僅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心懷蒼生的仁者。他用自己的智慧與勇氣,打破了傳統的束縛,為女子開辟了一條光明的道路。在他的治理下,京城不僅變得更加繁華與美麗,更成為了一個充滿希望與夢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