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出陽神
- 靈籠:我在靈籠世界茍到動漫完結
- 藥觀子
- 3610字
- 2025-08-26 18:22:19
黑嶼川低頭看著手中的《太乙金華宗旨》,手掌輕輕覆在封面上。
指腹反復摩挲著表面的紋路。
那是歲月留下的質感。
他喉結輕輕滾了滾,心里泛起陣微妙的波瀾。
這書他在前世就有耳聞,乃是唐末得道仙人呂洞賓所著。
“師傅,這是要學什么?”他抬起頭看向袁師傅。
“你先看看。”后者晃了晃酒葫蘆。
“好吧。”
他撇撇嘴,師傅說啥那就做唄。
指尖捏著書脊,輕輕翻開第一頁,一股淡淡的墨香混著檀香撲面而來,是陳年宣紙特有的味道。
書頁上用狼毫筆寫著一行楷書,字跡蒼勁有力,筆畫間帶著股灑脫的仙氣。
天地視人如蜉蝣,大道視天地亦泡影。
心中好像被什么撞了一下。
寫的真好。
他忍不住輕聲贊嘆,指尖輕輕拂過字跡,似能摸到筆鋒劃過紙頁的力度。
人在天地間不過是蜉蝣般的存在,可蜉蝣,活出自己的大道,也可將天地視為泡影。
心中反復讀了幾遍,才繼續往下翻。
繼續往下翻,第一章的標題“天心”二字用朱砂寫就,紅得像燃著的火。
正文是豎排的古文:“自然曰道,道無名相,一性而已,一元神而已。性命不可見,寄之天光,天光不可見,寄之兩目......”
黑嶼川的眉頭輕輕皺了起來。
古文確實晦澀,好在每句下面都有手寫的注解,用的是淺灰色的墨,不搶正文的風頭,卻足夠清晰。
袁師傅跟林清竹在一旁低聲聊著什么。
他沒聽,逐字逐句地讀著手中之物,連帶著注解,很快就沉浸了道中。
書不厚,只有十三章。
書里說人有兩大意識系統——元神和識神。
元神是先天帶來的靈性,清凈無染,藏在頭部的天心——兩目之間的方寸之地,是能超越生死的根本。
識神則是后天養成的思維,被欲望和雜念驅動,住在心臟附近,平時我們的日常想法、行為,大多是識神在主導。
修煉的關鍵,就是制魄斷識。
把識神的雜念壓下去,讓元神重新掌控身體,把平時耗散在看、聽、聞、嘗、觸上的生命能量收回來。
這就是逆法。
和普通人順著欲望耗散能量的活法正好相反。
而核心的修煉方法,叫——回光。
具體法子是閉上眼睛,內視兩眉之間的眉心,把平時放在外界的注意力收回來,往自己的靈性核心聚。
這個過程分三個階段。
筑基時要靜坐調心,讓腦子里的雜念變少,慢慢能看到先天之光。
煉化時要把這光聚成一顆黍珠,用神火,即意念凝聚的能量慢慢溫養,最后凝結成法身。
到了超脫階段,法身就能獨立存在,實現身外有身,不用再受肉體的束縛。
“脫離肉體......”
黑嶼川合上書時,指尖還在身外有身那幾個字上停留,心里突然冒出個念頭。
師傅該不會是想讓我用這個法子,把自己的源質從利亞姆身體里分出來吧?
他剛抬起頭,就對上了袁天衍和林清竹的目光——兩人不知什么時候已經湊到了他面前,袁天衍的酒葫蘆還冒著淡淡的酒氣,林清竹的眼鏡滑到了鼻尖,都沒察覺。
“看完了?”袁天衍率先開口,語氣里帶著點試探。
“嗯,都看完了,也記牢了。”
“懂了嗎?”
“大概懂了吧......”
黑嶼川撓了撓頭,眼神里帶著點不確定。
“師傅,書里說筑基要百日,煉化黍珠還要更久,最后養金丹更是不知道要多久,咱們哪有那么多時間啊?”
“笨!”
袁天衍敲了下他的腦袋,力道不重卻足夠讓他清醒。
“這是你的身體嗎?”
“對哦!”他恍然大悟。
“這書啊,是全真派的,他們最注重性命雙休,要將自己的元神煉到最終的出陽神。”
師傅喝了一口酒。
“按道教的說法,人在未出世之前,先天之真炁就已進入父精母血的結合體中,待人出生后則居于兩目之間的方寸之中,因此,人要想長壽乃至不死,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法術鍛煉體內的精、氣、神,抱守真炁,煉就金丹,便可以飛升成仙,長生不死。”
“當然這就是以前生命源質還沒發現時候的說法,當生命源質被發現了,大家都知道,這個先天一炁就是生命源質,而全真派所煉的元神,其實就是人體的生命源質。”
“將生命源質煉得可以超脫肉體,聚而不散后,就能不入輪回,實現永生。”
“哇塞!還有這種方法!”黑嶼川感慨,又多了一條永生的法子。
“嗯,你的生命源質自成肉身,比常人強上許多,在為師看來,全真的那個老家伙的生命源質也沒有你凝實。”
“等一下,師傅你的意思是,我的生命源質可能達到了陽神?”
“不錯。”
袁天衍點點頭,眼神落在他身上,帶著點欣慰。
“你現在差的不是凝實度,是——出。”
“怎么把你的源質從利亞姆的源質里抽出來,讓它獨立顯形。書里的‘回光’之法,就是教你怎么聚神、怎么引源質出體。”
書中原文是:《楞嚴經》云:‘純想即飛,必生天上’,天非蒼蒼之天,即生身于乾宮是也。久之,自然身外有身。
意思就是當修煉者的念頭純粹到極致,無雜念,靈性會飛升至乾宮,先天靈性源頭,最終實現身外有身——陽神脫離肉體獨立存在。”
“你先試試能不能主動分離,要是沒成功,為師還有兩個備用法子,不用怕。”
黑嶼川深吸一口氣,按照書里說的,雙腿盤坐下來,膝蓋盡量貼到地面,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拇指相扣,結子午印,放在丹田處,閉上眼睛。
“垂簾觀鼻,調息所念......”
他在心里默念書里的方面,按照書中講得開始運行周天,又把注意力集中在兩眉之間的眉心。
一開始還挺順利,能感覺到自己的呼吸慢慢變淺,周圍儀器的嗡鳴聲好像也遠了些。
可沒過幾秒,雜念就像潮水似的涌了上來。
一會兒想起月魁還在等唯象設備,一會兒擔心外公外婆在鳳翔是不是安好,一會兒又想分離失敗了怎么辦,甚至還想起芽芽說要跟他一起吃油糕……
他皺著眉,用力把這些念頭壓下去,可越壓,雜念越多。
盤坐了大概十分鐘,他不僅沒感覺到性光,反而覺得腿麻得厲害,后背也開始冒汗,連呼吸都亂了。
“行了,別硬撐了。”
師傅的聲音傳來,帶著點無奈。
“徒兒,你是不是一直在感應利亞姆身體里的炁?”
黑嶼川睜開眼,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好像……是的。我一閉眼,就感覺自己在跟著利亞姆的呼吸走,他的心跳、他的血脈流動,我都能感覺到,反而找不到自己的源質在哪兒。而且雜念太多,根本靜不下來。”
“正常。”
袁天衍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跟利亞姆的源質綁了這么久,早就習慣了共用一個身體,現在突然要分開感應,哪有那么容易?再說你以前也沒練過內觀,不知道怎么找自己。”
師傅從懷里摸出個錦盒,打開后里面是一排華陽針,銀閃閃的針身在燈光下泛著冷光。
“沒事,師傅有法子,我用華陽針幫你關閉利亞姆的五感,你集中到你自己的生命源質上,感受你自己生命源質體內那套獨特的器官系統。”
“明白了。”黑嶼川坐直了身子。
“足三里穩住氣血,少海穴安神,巨闕穴定心聚氣,最后扎印堂,通天心。”
袁師傅從下往上,將針插在了他的足三里,少海,巨闕。
到最后的印堂。
“準備好了嗎?扎這針的時候可能會有點暈,別害怕,是正常反應。”
他點點頭,感受著銀針刺入的微涼。
銀針輕輕一顫。
接著眼前便一黑。
...
這里是……哪里?
黑嶼川的意識漂浮在一片混沌中,沒有天,沒有地。
他能感覺到的,只有一種奇怪的“波動感”——像站在海邊,海浪一波波地拍過來,從四面八方包裹著他,卻不覺得冷,反而帶著點溫熱,像泡在溫水里。
他想抬手,卻感覺不到手。
想說話,卻沒有喉嚨。
想呼吸,卻不需要空氣。
沒有呼吸,沒有心跳,下意識吞咽一下,也沒有喉嚨動的感覺,什么都沒有,
唯一能確定的,是自己還有意識。
他能感覺到的是自己的輪廓,大概是個人形。
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識到,這才是他自己的源質,不是利亞姆的身體,沒有皮膚,沒有骨頭,只有純粹的意識和能量。
他將自己的意識延展,突然感覺到有一片金光。
那光很淡,卻很溫暖,像清晨的太陽剛跳出地平線時的樣子。
他想順著那片金光往外走,卻感覺有無數根細絲線牽著自己,那些絲線從他的四肢軀干延伸出去,像一張細密的網,另一端不知道連在哪里。
他感覺到自己好像有什么東西分散出去。
嘗試牽引其中一根。
一陣熟悉的記憶涌來。
是利亞姆小時候和母親去游樂園的記憶,他坐在旋轉木馬上,笑得像朵花。
不行,不能分心。
黑嶼川收回意識,按照書里說的,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集中在兩目之間的天心位置。
自己感覺到分散出去的,應該就是連接在利亞姆身上的源質經脈,他控制著,將他們一點點收回,比自己想象的要順利一點。
當最后一道金色的經絡收回來時,他只覺得“身體”猛地一松,像卸下了千斤重擔。
緊接著,他感覺自己的身體開始往上飄。
朝著天心處那片金光的方向。
金光越來越亮,越來越暖,他感覺自己越來越輕,源質輪廓也越來越清晰。
“成功了?”
黑嶼川心里一陣激動,他加快了上升的速度,穿過一層薄薄的膜,突然感覺到一陣光亮。
...
袁天衍和林清竹正盯著盤坐的黑嶼川。
準確來說,是盯著利亞姆的身體。
“師父,師弟他......能成功嗎?”
林清竹的聲音很輕,帶著點擔心。
“都過去快半小時了,還沒動靜。”
“沒成,我們不是還有唯象設備嗎?今天肯定能給他搞成。”
他話音剛落,就看見利亞姆的眉心處突然亮起一點金光。
那光很淡,卻很穩定,像顆小星星。
緊接著,金光越來越亮,從眉心處慢慢往外鉆,先是細細的一縷,像金色的絲線,然后越來越粗,越來越密,逐漸在空中織成了一個人影的輪廓。
“出來了!”林清竹忍不住低呼一聲。
“師傅你看!是師弟的生命源質!”
袁天衍的眼睛瞬間亮了。
那道金色人影越來越清晰,化作一個清瘦的少年模樣,臉上的輪廓和利亞姆有八分相似,眉眼間帶著點黑嶼川獨有的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