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知府抓了馬翩翩
- 在崇禎年間當丘八的日子
- 昨日秋風悲畫扇
- 4596字
- 2025-08-21 12:27:03
崇禎元年的正月初六,天還未亮透,晨霧彌漫,帶著刺骨的寒意。
石開卻早已起身,他昨夜幾乎沒怎么睡,腦中反復盤算著如何將那場“大捷”的利益最大化。他親自挑選了二十三名罪大惡極、血債累累的匪徒首惡,用麻繩捆得結結實實,又將寫了一夜的詳文用油紙包好,揣入懷中。
詳文里,他極盡夸張之能事,將黑魚灣那場單方面的屠殺描繪成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浴血奮戰。他麾下的百余親兵個個悍不畏死,與“數百”兇悍的匪徒殊死搏斗,最終“慘勝”,斬首二十八級,俘虜三十五人,余者“潰散而逃”。他石開更是身先士卒,親手格斃匪首耿三,為大名府鏟除一害。
他相信,這份功勞,加上昨晚在鄭國棟面前掙來的“豪爽”名聲,足以讓指揮同知王臨恩對他更加倚重。
“大人,都準備妥當了。”石虎一身嶄新的百戶官服,精神抖擻地前來復命。他看著那群階下囚,眼中滿是快意。
“嗯。”石開滿意地點點頭,昨日在陳府宴席上的那步棋,讓他心情極佳。送出些許繳獲,結交了守備鄭國棟那樣的實權人物,這筆買賣穩賺不賠。今日再將這份功勞呈上,他在大名府左衛的地位將再無人可以動搖。
“出發,去指揮同知府!”石開一聲令下,親兵們便如狼似虎地押著囚犯,浩浩蕩蕩地朝著王臨恩的府邸而去。
府門前的仆役見到石開,態度比以往更加恭敬,一路小跑著將他引入書房。
王臨恩已經坐在那里喝著早茶,只是臉色有些奇怪,既非喜悅,也非不悅,而是一種復雜的、帶著幾分幸災樂禍的古怪神情。
“大人,卑職幸不辱命!”石開躬身行禮,將詳文雙手奉上,“昨夜卑職連夜審訊,已將黑魚灣匪巢一網打盡,首惡二十三人在此,請大人發落!”
他本以為會看到王臨恩撫掌大笑的場面,然而,王臨恩只是慢悠悠地呷了口茶,眼皮都未抬一下,淡淡道:“知道了,人交給外面的管家,你這詳文寫得不錯,文采斐然。”
這反應……太過平淡了。
石開心中咯噔一下,一種不祥的預感油然而生。事出反常必有妖,王臨恩這只老狐貍,絕不會是這種反應。難道是自己送兵器給鄭國棟的事讓他不快了?
“大人……”石開試探著開口。
王臨恩終于放下茶杯,抬眼看他,那眼神里的玩味之色更濃了:“石開啊,你這功勞,來得巧,也來得不巧。”
“卑職愚鈍,請大人示下。”
“巧的是,你確實剿了匪,為我左衛掙了臉面。”王臨恩頓了頓,話鋒一轉,聲音里透著一絲嘲弄,“不巧的是,你這功勞,跟人家真正的大功比起來,就有點……上不得臺面了。”
馬翩翩被抓了?三百多主力?這怎么可能!大名府除了自己,還有誰有這個本事?難道是守備鄭國棟出手了?可他昨晚明明也在宴席上。
“是哪位將軍如此雷霆手段?”石開急忙問道。
王臨恩的表情變得更加古怪,像是吃了蒼蠅一般:“將軍?屁的將軍!是咱們大名府新來的那位知府盧大人!”
“就在昨晚,咱們吃酒的時候,”王臨恩伸出一根手指,點了點桌子,“馬翩翩,那個‘插翅虎’,被咱們大名府新來的知府盧大人,給抓了。”
“什么?”石開大吃一驚,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知府?就憑衙門里那幾十個老弱病殘的衙役?抓了馬翩翩?大人,您沒說笑吧?是不是馬翩翩把知府給抓了?”
開什么玩笑!馬翩翩手下可是有三百多號亡命徒的悍匪,別說一個知府,就是他石開自己,若非趁其主力外出,也不敢輕易去碰黑魚灣。一個文官,帶著一群連刀都快提不動的三班衙役,抓了馬匪頭子?這比聽說豬會上樹還離譜。
“笑話?本官像是在說笑嗎?”王臨恩冷哼一聲,“馬翩翩和他手下那三百多號人,昨晚已經作鳥獸散,今日午時,就要在菜市口問斬了。”
石開的腦子徹底懵了。
這不合常理,完全不合常理!除非……
“這馬翩翩是蠢豬嗎?帶著三百人去攻打府衙?”
“攻打府衙?”王臨恩像是聽到了天大的笑話,哈哈大笑起來,“他要是有那個膽子,也不至于在城外盤踞這么久了。他是初五那天,自己一個人,悄悄溜進城里瀟灑快活,直接在迎春閣的床上,被盧知府帶著人堵了個正著,人贓并獲!”
迎春閣?
石開的表情瞬間凝固,嘴角抽搐了一下。他想起了那個在破廟里對他崇拜得五體投地的馬翩翩,想起了自己為了脫身,隨口胡謅的那套“專業嫖客理論”,還“好心”地給他指了條去迎春閣的路……
感情這蠢賊,還真聽進去了?自己這是……間接把一個悍匪送上了斷頭臺?
石開心中五味雜陳,哭笑不得。
但不對,邏輯上還是說不通。就算馬翩翩是孤身一人,可他畢竟是身手不凡的悍匪頭子,衙門那群酒囊飯袋怎么可能拿得下他?迎春閣那種地方,龜奴打手也不少,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官府抓人吧?
“大人,這其中……定有蹊蹺。衙門那幫人,不可能有這個本事。”石開還是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尋常衙役自然沒這個本事,”王臨恩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敬畏,壓低了聲音,“但這位盧知府,可不是尋常的文官。本官也是昨晚才打聽清楚,這位爺,可是個狠角色。”
石開心中一動,連忙追問:“敢問大人,這位知府老爺,高姓大名?”
王臨恩一字一頓地說道:“盧、象、升。”
轟!
這三個字仿佛一道九天驚雷,在石開的腦海中轟然炸響。
霎時間,他眼前的一切都消失了。
王臨恩那張晦氣的臉,暖廳里搖曳的燭火,窗外的寒風,全都化作了虛無。
他的意識仿佛被抽離了身體,墜入了一個由這三個字構成的時空漩渦。
前世如潮水般的記憶碎片瞬間涌來,將他所有的僥幸、得意和算計都沖刷得一干二凈。
盧象升!
天雄軍!
“總督天下兵馬”!
巨鹿之戰!
……為國盡忠,尸骨無還!
那個在明末亂世中,以文官之身,拉起一支強軍,屢敗流寇,力抗滿清,最終戰死沙場的悲情英雄!那個被后世無數人扼腕嘆息的“盧閻王”!
他不是不了解盧象升,恰恰相反,作為后世一個對明末歷史略有涉獵的普通人,這個名字的分量,他再清楚不過。
這是明末亂世中,為數不多能被稱之為“擎天玉柱”的人物。
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公忠體國,剛正不阿。
他創建的天雄軍,是明末少數能與建奴鐵騎和流寇悍匪正面硬撼的強軍。
李自成、張獻忠這樣的梟雄,在他面前都得繞著走。
石開的臉色在一瞬間變得煞白,額頭上滲出細密的冷汗。
他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正在黑暗的廚房里偷吃東西的老鼠,忽然間,整個廚房的燈被人一瞬間全部打開,而那個開燈的人,手里還提著一把鋒利無比的殺豬刀。
一個清正廉潔、剛正不阿,而且武力值爆表、手段通天的猛人,成了自己的頂頭上司的上司。
而自己,正在他的地盤上,吃空餉、收保護費、準備販賣私鹽、強買豪奪……
這他娘的不是找死嗎?!
這是在老虎頭上拍蒼蠅,這是在哥斯拉嘴里玩燒烤啊!
一瞬間,冷汗浸透了石開的背甲。
王臨恩敏銳地察覺到了石開的失態,詫異道:“怎么,你認識這位盧知府?”
“不……不認識。”石開強行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勉強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只是……只是久聞盧大人乃當世名臣,乍聞其名,心神激蕩,一時失態,讓大人見笑了。”
王臨恩狐疑地看了他一眼,也沒深究,只當他是被盧象升的名頭嚇住了。
他擺了擺手,安撫道:“瞧你那點出息!怕什么?他是文官,咱們是衛所,分屬兩套衙門,井水不犯河水。他管天管地,也管不到咱們衛所的內務。咱們吃空餉也好,克扣軍糧也罷,那是咱們軍中自己的‘規矩’,他盧象升就算知道了,也只能干瞪眼,難道他還敢帶兵沖擊咱們千戶所不成?怕什么?他盧象升是朝廷的流官,咱們是世襲的軍戶。他是知府,管的是民政;咱們是衛所,掌的是軍務。自太祖爺定下規矩,文武分治,井水不犯河水。他再橫,手也伸不到咱們衛所里來。倒賣軍械也罷,那是咱們軍中自己的事,他管不著!”
王臨恩的話,如同一劑強心針,讓石開稍微定了定神。
沒錯,衛所自成體系,獨立于地方行政之外。
明朝的軍政分離,給了他們這些武官貪腐的天然屏障。
只要自己做得巧妙,不留下直接的把柄,盧象升確實拿自己沒辦法。
想到這里,他稍稍松了口氣。
但緊接著,另一股更深的寒意從腳底板直沖天靈蓋。
吃空餉,他管不了。
可自己計劃中的那些“開源”大計呢?
向全城商戶收取“常例錢”,這是敲詐勒索!
在運河上設卡收費,這是私設關隘,形同路匪!
與各千戶聯手,用栽贓陷害的手段巧取豪奪,這是官匪勾結,魚肉鄉里!
還有那利潤最豐厚,也最要命的……販賣私鹽!
這些事,哪一件不是在盧象升的管轄范圍之內?哪一件被他抓住,不是抄家滅門的死罪?
自己之前還覺得大名府是個新手村,可以安穩發育,現在看來,這分明是地獄難度的開局!
自己正興致勃勃地在一個糞坑里準備大展拳腳,結果糞坑里來了一條過江猛龍,要把整個坑都給掀了!
“多謝大人提點,卑職明白了。”石開深深吸了一口氣,將所有情緒都按捺下去。
“明白就好。”王臨恩滿意地點點頭,“你的功勞,本官會給你記下。至于那二十三個匪徒,既然盧大人那邊已經抓了主犯,咱們也不好再大張旗鼓地去報功,免得有爭功之嫌。這樣,你把人押到菜市口,就說是你抓的從犯,一并斬了,也算給百姓一個交代。”
“卑職遵命。”
石開躬身告退,走出王臨恩的府邸時,后背的衣衫已經被冷汗浸透。他抬頭看了看灰蒙蒙的天空,只覺得一股無形的壓力籠罩在整個大名府上空。
他沒有立刻回千戶所,而是鬼使神差地帶著石虎,朝著菜市口的方向走去。
午時未到,菜市口早已是人山人海。百姓們扶老攜幼,將法場圍得水泄不通,臉上洋溢著一種過節般興奮又恐懼的神情。
在高高的行刑臺旁,石開看到了他押送來的那二十三個匪徒,也看到了被五花大綁、披頭散發跪在最前面的馬翩翩。
這個前幾天還意氣風發的“插翅虎”,此刻面如死灰,眼神空洞,徹底沒了聲息。
而在行刑臺的正前方,監斬官的席位上,端坐著一個身影。
那人約莫三十出頭,身穿緋色官袍,頭戴烏紗。
他身形挺拔如松,面容方正,目光掃過之處,嘈雜的人群竟不自覺地安靜下來。
他沒有像其他文官那樣故作威儀,只是靜靜地坐在那里,就有一股淵渟岳峙的氣勢,仿佛他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座山,一柄出鞘的利劍。
石開的心臟猛地一縮。
雖然離得遠看不清面目,但是…
毫無疑問,此人,就是盧象升!
他比自己想象的更年輕,也更有氣勢。
那不是官威,而是一種發自骨子里的剛直與銳利,一種沙場浴血和書生意氣完美融合的獨特氣質。
“時辰到!行刑!”
隨著令牌落下,劊子手手起刀落,一顆顆人頭滾落在地,鮮血染紅了法場。
人群中爆發出混雜著驚呼與叫好的喧囂。
盧象升從始至終面無表情,直到最后一名犯人授首,他才緩緩起身,面對著全城的百姓,朗聲道:“國法昭昭,不容奸宄!本官在此,必還大名府一個朗朗乾坤!凡有作奸犯科、魚肉鄉里者,馬翩翩,便是爾等下場!”
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傳遍了整個菜市口。
石開莫名感覺有些熟悉。
百姓們聞言,紛紛跪倒在地,高呼“青天大老爺”。
石開混在人群中,冷眼看著這一切。他看著那個被萬民擁戴的身影,心中卻沒有半分敬意,只有無盡的忌憚和一絲難以言喻的煩躁。
朗朗乾坤?
在這即將崩塌的末世,朗朗乾坤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
史實依據:
1.盧象升任大名知府:史實。盧象升于崇禎元年(1628年)出任大名府知府。他在任期間,的確表現出了卓越的行政與軍事才能。
2.知府練兵:史實。面對日益增多的盜匪,盧象升不等朝廷命令,便“出俸金,募壯士,得千人”,親自操練,打造了一支能戰的隊伍,并以此為基礎,多次成功剿匪。這支隊伍便是他日后赫赫有名的“天雄軍”的雛形。見《明史·盧象升傳》:“盜起,(象升)出俸金,募壯士,得千人,日夜訓練。擒劇盜張飛、一翅飛等,境內大治。”
3.文武分治與管轄權沖突:明代衛所與地方行政系統(府、州、縣)是兩個獨立的系統。理論上,知府無權干涉衛所內部事務。王臨恩的“井水不犯河水”論調,符合當時官場的普遍認知和制度現實。然而,有能力的強勢官員,常常會利用各種手段(如處理涉及軍人的民事或刑事案件)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與衛所勢力發生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