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噩夢
- 聽見你的聲音,在我的眼眸
- 小羊星冰樂啊
- 3376字
- 2025-07-13 10:24:14
凌晨三點十七分,寧婉又一次從同樣的夢中驚醒。
汗水浸透了真絲睡衣,黏在背上像第二層皮膚。她蜷縮在床角,手指無意識地抓撓著左手腕內側——那里有一道幾乎不可見的細疤,是十四歲那年琴弓斷裂的碎片劃傷的。
夢里,她又回到了那個永遠昏暗的琴房。六歲的她站在琴凳前,小腿因長時間站立而發抖。母親的手指敲擊在鋼琴蓋上,每一下都像槍聲。
“再來!D大調音階,這次不準有一個音不準。“
“媽媽,我手疼...“
“疼?“母親抓起她的小手,指甲陷入細嫩的皮膚,“莫扎特四歲作曲時還在發高燒!疼是借口嗎?“
寧婉赤腳走到客廳,從酒柜取出一瓶單一麥芽威士忌。琥珀色的液體在杯中晃動,像融化的琥珀。她一口氣喝了半杯,灼燒感從喉嚨蔓延到胃部,卻驅不散夢中那種窒息感。
落地窗外,城市燈火如繁星。寧婉的目光落在書桌上那本攤開的筆記本——季昀的心理學筆記。過去一周,她翻閱了無數遍,試圖從那些專業術語中拼湊出這個男人的思維方式。
某一頁的邊角處,有一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音樂治療中的創傷記憶提取——參見JY2015期論文“。
寧婉放下酒杯,打開筆記本電腦。十分鐘后,她在學術數據庫里找到了那篇論文:《音樂刺激下的創傷記憶提取與重建》,作者季昀。
論文摘要寫道:“本研究通過對32名音樂創傷患者的實驗表明,特定音樂片段能夠有效激活被壓抑的創傷記憶,并通過認知重建緩解相關癥狀...“
寧婉的手指懸在鍵盤上方。季昀知道。他早就知道音樂與創傷的關系,甚至專門研究過這個領域。這個認知讓她既憤怒又莫名安心。
手機屏幕突然亮起,周梓豪的消息跳出來:「婉姐,明天排練提前到九點,林總監安排的。」
寧婉皺眉回復:「不是原定十點半?」
「聽說是要配合什么采訪。對了...」周梓豪的狀態顯示正在輸入,持續了將近一分鐘,「有件事挺奇怪的。前兩天有個自稱記者的人找我打聽你2016年在紐約那場臨時取消的演出。」
寧婉的呼吸一滯。2016年,茱莉亞音樂學院畢業演出,她在上臺前突發panic attack(恐慌癥),不得不取消表演。知道這件事的人極少。
「你怎么說的?」
「我當然什么都沒說!但那家伙好像知道挺多細節,連你當時穿的什么禮服都清楚...」
寧婉放下手機,走到琴盒前。她輕輕撥動琴弦,G弦的聲音有些沉悶。明天得換套新弦了。
窗外,東方泛起魚肚白。寧婉拿起手機,找到徐莉昨天發來的季昀診所預約鏈接。光標在“確認預約“按鈕上徘徊了許久,最終點了下去。
---
心聆診所的前臺護士似乎對她的再次出現毫不意外。
“寧小姐,季醫生在會議室,請稍等。“護士遞給她一杯薰衣草茶,“他說您來時可以直接進去。“
寧婉端著茶杯,推開了會議室的門。季昀背對著門站在白板前,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案例分析。聽到開門聲,他轉過身,金絲眼鏡后的眼睛微微瞇起。
“我猜你會來。“他的聲音平靜得像在討論天氣。
寧婉沒有坐下:“你發表過關于音樂創傷的論文。“
“是的。“
“所以你早就知道我...“
“不。“季昀放下馬克筆,“論文是五年前寫的,基于普遍案例。直到上周那場演出,我才將理論與你聯系起來。“
寧婉的手指緊握茶杯:“有人調查我過去的事。“
季昀的表情終于有了波動。他示意寧婉坐下,自己則拉過一把椅子坐在她對面:“具體說說。“
寧婉簡要復述了周梓豪的話,季昀的眉頭越皺越緊。他拿出平板電腦快速搜索著什么,然后轉向寧婉:“2016年11月15日,茱莉亞音樂學院艾莉絲音樂廳,原定你的畢業獨奏會臨時取消。官方理由是設備故障。“
“你怎么...“
“公開記錄。“季昀劃動屏幕,“但奇怪的是,當天音樂廳的其他活動都正常進行。有心人很容易看出問題。“
寧婉的指甲無意識地刮擦著杯沿:“所以呢?你的專業建議是什么,醫生?“
季昀突然站起身:“跟我來。“
他帶著寧婉穿過走廊,來到一間不同于普通診室的房間。推開門,寧婉倒吸一口氣——這簡直是個小型音樂廳。三角鋼琴、各種打擊樂器、甚至還有一套專業錄音設備。
“我的音樂治療室。“季昀走向一個柜子,取出幾副耳機,“想試試真正的音樂治療嗎?“
寧婉警惕地看著他:“什么意思?“
“你來找我,不是因為有人調查你。“季昀的聲音低沉而堅定,“是因為那些夢。那些你無法控制的、關于過去的閃回。“
寧婉的呼吸變得急促。他怎么知道?她從未告訴任何人關于噩夢的事。
仿佛讀懂了她的疑問,季昀指了指她的左手腕:“你睡著時會不自覺地摩擦那里。臨床經驗顯示,這種特定動作通常與童年體罰記憶有關。“
寧婉下意識地捂住手腕,仿佛那里還留著母親指甲的痕跡。
“音樂既是創傷的載體,也可以是解藥。“季昀遞給她一副耳機,“我們可以從簡單的放松練習開始。“
寧婉沒有接耳機:“如果我拒絕呢?“
季昀嘴角微微上揚:“那我會繼續每周三下午三點去音樂廳咖啡廳寫作,而你可以在'偶遇'時把那本筆記還給我。“
寧婉瞪大眼睛:“你...“
“開玩笑的。“季昀的笑容消失了,“嚴肅地說,寧小姐,你來找我是因為內心深處你知道需要幫助。那些噩夢不會自行消失,只會隨著時間變得更加猙獰。“
窗外的陽光斜射進來,落在鋼琴的黑白鍵上。寧婉突然想起母親葬禮那天,也是這樣的陽光。她一滴眼淚都沒掉,只是在空蕩蕩的家里拉了一整天的琴,直到手指流血。
“就試一次。“她最終說道,接過耳機。
季昀點點頭,走向控制臺:“我會播放一些音樂片段,你只需要告訴我第一個想到的畫面或記憶。“
第一個音符響起時,寧婉就認出了這首曲子——舒曼的《童年情景》。溫暖而懷舊的旋律像一只無形的手,輕輕撫摸她記憶的閘門。
“想到什么?“季昀的聲音從耳機里傳來。
“......幼兒園的秋千。“寧婉閉上眼睛,“藍色的,漆都剝落了。“
音樂變換,德彪西的《月光》流淌而出。
“媽媽在彈琴......“寧婉的聲音突然哽咽,“爸爸坐在沙發上看報紙,那是他還沒離開我們的時候。“
一段陌生的旋律突然切入,寧婉的身體猛地繃緊。這是什么?既熟悉又陌生,像藏在記憶深處的某個角落...
畫面如閃電般劈開她的腦海——十歲,少年音樂比賽的后臺,她偷偷撩開簾子看向觀眾席。評委席中央坐著一位白發老人,正和身旁的年輕女子低聲交談。女子轉過頭,寧婉看清了她的臉——年輕時的林嘉怡?
“停下!“寧婉扯下耳機,呼吸急促,“這段音樂是什么?“
季昀暫停播放:“1999年全國少年音樂大賽主題曲,你獲得亞軍的那屆。“
“你怎么會有這段音樂?為什么林嘉怡會在評委席?她那時應該還在國外...“
季昀的表情變得嚴肅:“這正是我們需要探討的。寧小姐,那場比賽發生了什么?“
寧婉的眼前浮現出母親鐵青的臉,耳邊回響著那句刺耳的責罵:“丟人現眼!我花那么多心血培養你,就換來這種結果?“
“我拉錯了一個音。“她機械地回答,“降B本該是還原B,很基礎的錯誤。“
季昀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有趣的是,官方錄像中那個段落完全正確。“
“什么?“
“我查過資料。錄像顯示你的演奏完美無缺,但評審團卻以'技術失誤'為由只給了亞軍。“
寧婉如遭雷擊。二十年來,她一直以為是自己搞砸了比賽,母親才會那么憤怒。但如果錄像顯示她沒錯...
“我需要看那段錄像。“她聲音顫抖。
季昀遞給她一張紙巾,寧婉這才意識到自己哭了。她粗暴地擦掉眼淚,站起身:“今天就到這里。“
“周六下午三點,“季昀沒有挽留,“我會找到那段錄像。“
寧婉走到門口,突然轉身:“為什么幫我?“
季昀摘下眼鏡,揉了揉鼻梁:“因為聲音從不說謊,寧小姐。而你的聲音——你演奏中的每一個音符——都在尖叫著尋求幫助。“
寧婉離開時,走廊墻上的抽象畫似乎有了新的形態——不再只是雜亂的色塊,而是一張扭曲的、哭泣的臉。
---
當天晚上,寧婉在樂團后臺找到了正在調音的周梓豪。
“那個打聽我的人,還問了什么?“她單刀直入。
周梓豪嚇了一跳,琴弓在A弦上劃出刺耳的聲音:“婉姐!你嚇死我了...“他四下張望,壓低聲音,“那人特別問了99年那場比賽的事,說你母親和評委林老有過節。“
“林老?“
“林志雄啊,老一輩著名音樂評論家,前年剛去世。“周梓豪調整琴橋,“聽說他孫女現在就在音樂界工作,好像叫什么...林嘉怡?“
寧婉的血液瞬間凝固。她想起白天在音樂治療室閃回的畫面——年輕時的林嘉怡坐在評委席上。
“幫我個忙,“她湊近周梓豪,“查查林嘉怡和林志雄的確切關系,還有...1999年那場比賽的全部評委名單。“
周梓豪瞪大眼睛:“婉姐,你是懷疑...“
“什么都別問。“寧婉拍了拍他的肩,“用你的樂譜交換,我幫你調整下周獨奏的弓法。“
走出音樂廳,寧婉的手機震動起來。是季昀發來的消息:「找到錄像了。周六見。」
附件是一張模糊的截圖——十歲的她站在舞臺上,評委席上赫然坐著林志雄,而他身旁的年輕女子,毫無疑問正是林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