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放風箏

周六的晨光帶著夏末特有的慵懶,透過公交站臺的遮陽棚,在地面投下斑駁的光影。張舒白背著一個鼓鼓囊囊的運動包,里面裝著他新買的“雄鷹”風箏——翅展足足有兩米,據說是店里最能抗風的款式。他腳邊還放著個塑料袋,里面裝著幾卷備用線軸和一小瓶膠水,“萬一風箏線磨斷了呢?準備周全準沒錯。”他這話已經跟同班的劉若沚念叨了三遍,作為同學,他總愛跟這位邏輯清晰的女生分享這些瑣碎的準備,后者正低頭翻看著手機里的天氣預報,指尖在屏幕上輕輕滑動。

“東南風三級,多云轉晴,適合放風箏。”劉若沚把手機揣回口袋,抬頭時恰好看見同班的陳宇和蘇瑤從街角拐過來。陳宇背著一個黑色雙肩包,手里拎著個扁扁的紙筒,不用問也知道里面卷著風箏;蘇瑤則抱著一個粉色的帆布包,走到近前時才發現,包上印著只憨態可掬的小熊,拉鏈處還掛著上周奧數賽的銀色獎牌,陽光下閃著細碎的光。

“等很久了嗎?”蘇瑤把帆布包往肩上挪了挪,額角沁出一層薄汗,“出門時我媽非塞了袋洗好的草莓,說讓大家路上吃。”她拉開包鏈,露出里面用保鮮盒裝好的草莓,顆顆飽滿,紅得像剛摘的瑪瑙。作為同班同學,分享零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張舒白正要伸手去拿,卻見陳宇身后又跟來兩個人——李浩背著個運動背包,手里轉著車鑰匙,臉上掛著爽朗的笑;他的同桌張萌則拎著個小巧的風箏袋,看到劉若沚時眼睛一亮,“若沚,我跟我同桌說想來爬山,他非說你們肯定在放風箏,硬是把我拽來了。”

李浩拍了拍張舒白的肩膀,力道不輕,“聽說咱們班奧數賽拿了大滿貫?今天我請頓火鍋給你們賀賀喜。”他嗓門洪亮,引得站臺旁的大爺都回頭看了兩眼。張舒白嘿嘿一笑,把手里的風箏往身后藏了藏,“那得看你點的毛肚夠不夠新鮮,不然可別想讓我夸你大方。”

劉若沚看了眼腕表,指針剛過八點半,“人齊了,公交應該快到了。”話音剛落,遠處就傳來了公交車的報站聲,車身緩緩停靠在站臺邊,車門打開時帶著一陣涼爽的風。

六個同班同學魚貫上車,張舒白搶先找了后排的空位,把風箏往座位上一放,就招呼大家坐過來。蘇瑤剛坐下,就把草莓盒打開分給眾人,陳宇捏起一顆放進嘴里,清甜的汁水在舌尖散開,帶著陽光的溫度。李浩和他的同桌張萌坐在對面,張萌從包里掏出個蝴蝶形狀的風箏骨架,“我這是去年買的,不知道還能不能飛起來。”劉若沚湊過去看了看,骨架連接處有些松動,便從書包里拿出卷透明膠帶,“粘一下就好,我帶了備用的。”同班同學間互相幫忙,本就是尋常。

公交車沿著國道緩緩行駛,窗外的風景漸漸從高樓變成了低矮的民居,又慢慢過渡到成片的農田。金黃的麥浪在風里起伏,遠處的夢云山像一道淡青色的剪影,輪廓在云層里若隱若現。張舒白趴在車窗上,手指在玻璃上畫著風箏的軌跡,“我查過了,夢云山頂有片草坪,視野開闊,特別適合放風箏。”

“聽說那山上還有座詩仙亭?”蘇瑤突然想起什么,“我爸說古代有位詩人在那兒寫過詩,好像叫……”

“是謝靈運。”陳宇接口道,他上周查夢云山資料時看到過,“南朝的山水詩人,據說他在山頂觀星時寫了首《夢云山夜宿》,現在亭子里還刻著全詩呢。”作為同班同學,他知道蘇瑤對詩詞感興趣,便多嘴補充了一句。

李浩吹了聲口哨,“沒想到你不光數學好,歷史也這么厲害。等會兒爬到山頂,可得給我們念念那詩。”陳宇耳根微紅,剛想說自己記不全了,就被張舒白打斷,“別聽他的,爬山的時候他肯定第一個喊累。”同學間的打趣,總是這樣直白又隨意。

說笑間,公交車已經駛離了市區,夢云山的輪廓越來越清晰,山腳下的停車場里停著不少私家車。又過了兩站,司機報出“夢云山景區”的站名,六個人趕緊拎著東西下車,腳剛落地,就聞到了山間草木的清香。

從山腳到山頂有兩條路,一條是修好的石階,另一條是蜿蜒的土路。張舒白指著土路說:“走這邊,近一點,還能撿松果。”說著就帶頭往土路走去,陳宇和李浩緊隨其后,蘇瑤和張萌、劉若沚慢慢跟在后面。

土路兩旁長滿了齊膝的野草,偶爾能看到紫色的野花在風里搖晃。張舒白像只脫韁的野馬,一會兒追著蝴蝶跑,一會兒又蹲下來看螞蟻搬家,手里很快就攥了一把松果。蘇瑤被草葉絆了一下,走在旁邊的陳宇眼疾手快地扶了她一把,“小心點,這邊路滑。”同學間互相提醒,再正常不過。蘇瑤點點頭,站穩后便繼續往前走,低頭踢著腳下的小石子。

劉若沚和張萌走在最后,張萌手里的蝴蝶風箏被風吹得輕輕顫動,“若沚,你奧數賽拿了金牌,是不是特別厲害?”作為同學,她一直很佩服這位總能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的女生。劉若沚笑了笑,“也沒有,最后那道題差點就錯了。”她想起成績公布時的緊張,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書包帶——那枚金色獎牌此刻正安靜地躺在書包的內袋里。

爬了大約半個多小時,前方突然開闊起來,一片綠油油的草坪出現在眼前。草坪盡頭立著塊石碑,上面刻著“夢云坪”三個大字,旁邊就是張舒白說的那片開闊地。山頂的風果然更大了,吹得人衣袂翻飛,遠處的城市變成了縮小的模型,河流像條銀色的帶子纏繞在大地上。

“就是這兒了!”張舒白把運動包往地上一扔,迫不及待地拆開風箏包裝。那只“雄鷹”風箏展開后確實威風,黑色的翅膀上印著金色的紋路,眼睛是用紅色亮片做的,在陽光下閃閃發亮。陳宇也打開了自己的紙筒,里面是一只簡單的菱形風箏,藍白相間的格子圖案,還是去年春游時和同班同學一起買的。

“你的也太樸素了吧?”張舒白一邊組裝風箏骨架,一邊打趣同班的陳宇。陳宇沒理他,仔細地將風箏線系在骨架頂端的繩結上,系了個結實的死結。蘇瑤的風箏是只粉色的兔子,耳朵長長的,尾巴上還綴著流蘇;張萌的蝴蝶風箏粘好后,翅膀能隨著風輕輕扇動;李浩則從包里掏出個巨大的章魚風箏,紫色的觸手垂下來足有一米長,“這個是我爸給我買的,據說能飛到三百米高。”

劉若沚的風箏是只青色的燕子,翅膀尖尖的,她蹲在地上調整著尾墜的位置,“重心得調對,不然容易栽下來。”張舒白湊過去看了看,“我幫你吧,我這‘雄鷹’馬上就好。”同班同學間搭把手,再平常不過。

風漸漸大了起來,李浩自告奮勇先放章魚風箏。他抱著風箏跑了幾步,猛地松手,章魚風箏晃晃悠悠地升了起來,紫色的觸手在空中亂舞。可剛飛到十幾米高,就突然往左邊歪去,眼看就要撞上山崖,李浩趕緊往右邊拽線,風箏卻像喝醉了酒似的,一頭扎進了灌木叢里。

“哈哈哈!”張舒白笑得直不起腰,“就這還三百米呢,三十米都懸。”李浩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鉆進灌木叢里撿風箏,出來時頭發上沾了不少草葉,逗得在場的眾人都笑了起來。

還是陳宇先放起來的。他拿著菱形風箏逆風走了幾步,等風勢正好時輕輕一推,同時往后退著放線,風箏平穩地升了起來,越飛越高,藍白相間的格子在藍天上格外顯眼。“我來試試!”蘇瑤學著他的樣子,兔子風箏也很快飛了起來,粉色的身影追著菱形風箏打轉,像兩只在天上嬉戲的小動物。

張舒白的“雄鷹”風箏果然給力,一脫手就扶搖直上,黑色的翅膀在風里展開,真像一只盤旋的猛禽。他得意地拽著線軸,“看見沒?這才叫風箏!”話音剛落,風箏線突然一松,“雄鷹”猛地往下墜了幾米,嚇得他趕緊收線,原來線軸上的線磨斷了一小截。“叫你得意!”劉若沚遞過備用線,“我就知道你會犯這種錯。”作為同學,她太了解張舒白毛躁的性子了。

張萌的蝴蝶風箏也飛了起來,翅膀上的彩色貼紙在陽光下閃著光,和劉若沚的青色燕子并排飛著,像一對結伴出游的伙伴。李浩的章魚風箏這次總算穩住了,紫色的觸手在空中舒展著,真的越飛越高,幾乎變成了一個小點。

六個人在草坪上跑著、笑著,風箏線在手里忽緊忽松,天上的風箏們像是在舉行一場盛大的聚會。蘇瑤的兔子風箏突然被風吹得往陳宇的風箏那邊靠,眼看就要纏在一起,陳宇趕緊往左邊跑,蘇瑤也往右邊拽線,兩只風箏在天上打了個轉,又各自飛向不同的方向,引得大家一陣歡呼。

玩到中午,太陽漸漸烈了起來,每個人都出了一身汗。張舒白把風箏線收回來,“餓死了,李浩,火鍋呢?”李浩看了看表,“下山找地方吃正好,我知道山腳有家老火鍋,味道絕了。”

大家收拾好風箏,沿著石階慢慢下山。張舒白邊走邊數著手里的松果,“一共撿了二十三個,回去給我弟玩。”蘇瑤從包里拿出草莓盒,剩下的幾顆已經有些軟了,“快吃吧,再不吃就壞了。”陳宇拿起一顆遞給旁邊的劉若沚,她接過來咬了一口,汁水順著嘴角流下來,趕緊用手背擦了擦,引得蘇瑤偷偷笑了起來。

山腳的火鍋店果然熱鬧,紅色的招牌上寫著“老灶臺火鍋”,門口掛著紅燈籠,推門進去就聞到了濃郁的牛油香味。李浩熟門熟路地找了個靠窗的位置,“老板,來個鴛鴦鍋,毛肚、黃喉、鴨腸各來一份,再要兩盤肥牛……”他一口氣報了十幾個菜名,張舒白聽得直咽口水,“夠了夠了,再點就吃不完了,我們就六個人,哪能吃那么多。”

鍋底很快端了上來,紅湯那邊咕嘟咕嘟地冒著泡,辣椒和花椒的香味直沖鼻腔;清湯那邊飄著蔥段和姜片,里面煮著玉米和蘿卜。張舒白搶先夾了片毛肚放進紅湯里,七上八下涮了幾秒就撈出來,蘸著香油蒜泥塞進嘴里,“嗯!夠味!”

蘇瑤不太能吃辣,就夾了些肥牛放進清湯里,陳宇坐在旁邊,順手幫她把濺出來的湯汁擦了擦桌子,“小心燙。”劉若沚夾了塊藕片,放進嘴里咔嚓作響,“這家的藕挺新鮮的。”張萌和她的同桌李浩正搶著鍋里的撒尿牛丸,筷子碰到一起發出清脆的響聲,同學間的聚餐總是這樣熱熱鬧鬧。

大家邊吃邊聊,從奧數賽聊到下周的月考,又說到暑假要不要一起去海邊。張舒白說他想去學沖浪,“聽說沖浪板在浪上飛起來特別酷。”李浩說他要去鄉下爺爺家,“爺爺家有個魚塘,我可以釣魚,到時候歡迎同班同學去玩。”蘇瑤想了想說:“我想去圖書館,借幾本詩集看看,就像夢云山上的那位詩人一樣。”

一頓火鍋吃了快兩個小時,每個人都吃得滿頭大汗,肚子圓滾滾的。李浩結了賬,大家走出火鍋店時,外面的陽光依然很烈,街上的行人都打著傘。“去青松商場逛逛吧?”張萌提議道,“里面有空調,還能看看新出的電影海報,適合我們一起去。”

青松商場離火鍋店不遠,走路十幾分鐘就到了。商場里人來人往,一樓的化妝品柜臺前擠滿了人,二樓的服裝店播放著流行歌曲。張舒白被一家玩具店吸引,站在門口看里面的遙控飛機,“這個比風箏好玩多了,下次可以約同班同學一起來玩。”蘇瑤拉著劉若沚進了一家文具店,里面有各種各樣的筆記本,她拿起一本封面印著星空的本子,“這個好看,適合寫詩,說不定還能借給同學看看。”

陳宇和李浩在三樓的書店里轉了轉,李浩拿起一本籃球雜志,“下個月有場比賽,一起去看?好多同學都想去呢。”陳宇點點頭,目光落在旁邊的數學競賽書上,伸手翻了幾頁。張萌跑過來找她的同桌李浩,“四樓有抓娃娃機,去試試嗎?看哪個人手氣最好。”

四個人在抓娃娃機前站了半天,張舒白投了十幾個硬幣,只抓到一個歪脖子的小熊,氣得他直跺腳。蘇瑤試了兩次,居然抓到了一個兔子玩偶,和她的風箏一模一樣,樂得她舉著兔子跟大家展示,“看來今天運氣不錯。”劉若沚笑著說:“確實厲害,比我們幾個強多了。”

逛到傍晚,夕陽的余暉透過商場的玻璃幕墻照進來,在地板上投下長長的光帶。李浩看了看表,“該回家了,再晚公交車就少了,咱們同班同學家離得都不近。”大家走到一樓大廳時,看到有商家在搞活動,舞臺上有人在唱歌,臺下圍了不少人。張舒白拉著大家擠進去看,是個學生模樣的女生在唱民謠,聲音干凈又溫柔,同班同學都聽得很入神。

聽完一首歌,大家走出商場,晚風吹在臉上帶著一絲涼意。公交車站旁有賣烤紅薯的,香甜的味道飄了過來,張舒白買了六個,給每個人遞了一個,“熱乎乎的,暖手。”蘇瑤捧著烤紅薯,指尖被燙得輕輕摩挲著,“今天玩得真開心,謝謝大家一起出來。”

公交車緩緩駛來,六個人上車找了座位坐下。窗外的路燈次第亮起,像一串會發光的珠子。張舒白啃著烤紅薯,含糊不清地說:“下次我們去湖邊釣魚吧,我知道有個地方魚特別多,同班同學都可以去。”

“好啊。”陳宇應道,他看著窗外掠過的夜景,手里的烤紅薯散發著溫暖的熱氣。劉若沚靠在椅背上,看著手里的兔子玩偶,嘴角帶著淺淺的笑意。蘇瑤翻開那本星空筆記本,在第一頁寫下:“今天,和陳宇一起放風箏、吃火鍋,很開心。”

公交車繼續向前行駛,載著滿車同學的歡笑和溫暖,駛向暮色漸濃的遠方。夢云山上的風箏或許已經收進了包里,但和同學一起度過的時光、煙火人間的滋味,卻像那顆烤紅薯一樣,在每個人心里留下了暖暖的余溫。就像陳宇后來在日記里寫的:“有些瞬間,比金牌更耀眼——比如和同學并肩爬山時的喘息,火鍋里翻滾的熱氣,還有一起放風箏時,風箏線在手里傳來的、屬于青春的重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县| 安庆市| 南宁市| 许昌市| 文昌市| 偏关县| 东莞市| 巴林右旗| 抚州市| 屏东市| 南宁市| 丽水市| 抚顺市| 河源市| 义马市| 咸阳市| 齐河县| 米易县| 三都| 安仁县| 若尔盖县| 阳江市| 友谊县| 肇东市| 丰城市| 连州市| 宁国市| 中西区| 永平县| 宾川县| 湛江市| 新昌县| 澳门| 卢龙县| 霍林郭勒市| 沛县| 仁化县| 宣威市| 临西县| 临安市| 上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