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未完的詩與發酵的期待
- 真希望你也能擁有屬于你的故事
- 伍小棠
- 1986字
- 2025-07-17 14:35:44
閣樓的風帶著桂花的甜香鉆進來,拂過顧言的發梢。她把速寫本攤在膝頭,鉛筆尖懸在“所有未完待續”那行字上方,遲遲沒落下。蘇棠端著盤蜜餞上樓,踩得木樓梯“咯吱”響:“寫什么呢?臉都快貼紙上了。”
“沒什么。”顧言慌忙把本子合上,卻被蘇棠抽了過去。她探頭一看,笑著用手指點了點畫里的白亭:“嘖嘖,連他襯衫第二顆扣子沒扣都畫出來了,觀察夠仔細啊。”
“那是光影效果!”顧言搶回本子,耳尖紅得像熟透的櫻桃。窗外的梧桐葉被風吹得沙沙響,像在替她掩飾心跳聲。
正鬧著,樓下風鈴“叮鈴”一響,白亭的聲音傳上來:“蘇棠,上次說的閣樓射燈圖紙,我帶來了。”
顧言手一抖,鉛筆滾到地上。蘇棠撿起來塞給她,擠眉弄眼地推她:“快去啊,總不能讓客人站樓下吧。”
她深吸一口氣,走到樓梯口時,正撞見白亭抬頭。他今天穿了件米白色針織衫,懷里抱著卷圖紙,陽光從他身后涌進來,把他的輪廓染成暖金色。看到她,他眼里的光像被風吹亮的燭火。
“在忙?”他揚了揚手里的圖紙,“不打擾吧?”
“不打擾!”顧言的聲音有點飄,側身讓他上來,“蘇棠在樓下泡茶呢。”
閣樓的天窗把陽光切成菱形,落在白亭鋪開的圖紙上。他指著角落里的標注:“這里加兩盞暖光射燈,晚上看書時,光會順著書架流下來,像給書鍍了層金邊。”
顧言湊過去看,圖紙上的線條干凈利落,旁邊用小字標著“色溫3000K,模擬夕陽光”。她想起自己畫里的光影,突然明白他說的“呼吸感”是什么——是連光線的溫度都考慮到的溫柔。
“你連燈光的色溫都算好了?”
“看書的光不能太硬。”白亭筆尖敲了敲圖紙,“就像讀《雪國》,得配著暖茶和軟燈,硬邦邦的白光會把詩意嚇跑的。”
顧言笑了,從畫架上翻出那張梧桐寫生:“你看,我照著你說的加了點模糊的光影,是不是好多了?”
畫里的梧桐葉間,她用淡鉛添了幾道流動的光,像陽光穿過葉隙的樣子。白亭接過畫,指尖輕輕拂過那些模糊的線條:“比我畫得好。”他抬頭時,鼻尖差點碰到她的額頭,兩人都愣了一下,像被施了定身咒。
空氣里飄著桂花的甜香,還有他身上淡淡的雪松味。顧言的心跳得像打鼓,慌忙后退半步,假裝看圖紙:“射燈……挺好的。”
白亭也轉過身,耳根悄悄泛紅,拿起桌上的《局外人》:“對了,上次那本1978年版的,你看完了?”
“嗯,看到默爾索被判刑那段,”顧言的聲音漸漸平穩,“法官說他‘沒有靈魂’,可我覺得,他是最有靈魂的人,只是他的靈魂不肯戴上世俗的面具。”
“就像建筑拒絕千篇一律的玻璃幕墻。”白亭接道,“我最近在設計一個社區圖書館,想做弧形的書架,讓書‘包圍’讀者,而不是冷冰冰地排在那里。有人說不實用,但我覺得,靈魂需要被溫柔地包裹。”
顧言想起他設計的“鏡湖圖書館”,水榭下的古籍部確實像被水和書溫柔地抱著。她看著他專注的側臉,突然說:“我能去看看那個圖書館的工地嗎?想畫點速寫。”
白亭的眼睛亮了:“當然可以。周末去?正好古籍修復展看完,順路。”
“好。”她用力點頭,像得到糖果的孩子。
蘇棠端著茶上來時,正好撞見兩人湊在圖紙前說話,陽光把他們的影子投在墻上,像幅重疊的剪影。她故意咳嗽兩聲:“茶來了,再不來涼了——喲,這影子拍下來能當書店海報了。”
顧言抓起茶杯猛灌一口,燙得直吐舌頭。白亭遞給她張紙巾,眼里的笑意藏不住:“慢點喝,又沒人搶。”
“誰搶了?”顧言嘟囔著,指尖卻捏緊了那張紙巾,上面有淡淡的雪松味。
白亭把圖紙折好遞給蘇棠,目光落回顧言的速寫本:“剛才在畫什么?”
“沒什么……”她翻開本子,想找張無關的畫,卻翻到了那張畫著他的速寫,趕緊往后翻,“就是些風景。”
白亭卻看清了,他指著那行“所有未完待續”:“這句話寫得好。”
顧言的臉又紅了:“隨便寫的。”
“不是隨便寫的。”他說得很認真,像在解讀建筑圖紙,“是心里真這么想的,才會寫得這么輕,又這么重。”
“輕”和“重”,兩個矛盾的詞,從他嘴里說出來卻格外貼切。顧言低頭看著那行字,突然覺得,有些期待確實像發酵的酒,藏在心底,越釀越沉,卻又輕得能被一陣風掀起漣漪。
白亭要走時,顧言突然想起什么,從書架上抽出本《枕草子》:“這個給你,上次說你沒看過清少納言的隨筆。”書里夾著片曬干的梧桐葉,是她上周撿的,葉脈像幅微型的畫。
白亭接過書,看到那片葉子時,眼里閃過驚喜:“謝謝。我會夾在第23頁,那里寫著‘秋夜的月,要配著落葉聲才好’。”
他記得她上次說的話。顧言站在樓梯口,看著他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手里還攥著那杯沒喝完的茶,溫熱的觸感一直傳到心里。
閣樓的木梁還在輕輕響,像在念那首未完的詩。顧言走到畫架前,翻開速寫本,在“所有未完待續”后面,又添了半句:“就像風總會吹向該去的地方。”
陽光落在新寫的字跡上,暖融融的。她摸了摸那片梧桐葉留下的痕跡,突然很期待周末——期待古籍修復展的殘卷,期待工地的弧形書架,更期待和他并肩走在陽光里的樣子。
有些故事,確實需要慢慢發酵,就像這暖光里的期待,藏在字里行間,藏在光影交錯處,藏在連自己都沒說破的心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