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國家大事,唯大臣勉勵哉 下
- 大周:從禁軍到開國公侯
- 帆船居士
- 4202字
- 2025-08-22 00:00:00
林驍渾身血污,齊整的甲片隨著一些線索的松動斷裂而變得松垮。但是絲毫不影響他的心情美好。他看著被抽走的周軍騎兵,心中并不擔心,淮上精兵,立于本土之中最是能克制騎兵了。
來不及多想,林驍組織騎兵變陣,非但沒有后退撤軍,反而指揮騎兵們如同一個磨盤一樣向著鹽工軍的方向滾動絞殺而去。顯然是要和鹽工軍配合作戰。
再看鹽工軍這邊,縱然有三千騎兵被陸續抽調過來襲擾阻擊。鹽工軍依然淡定的分出部分兵馬糾纏周國騎兵。其他人絲毫不擔心身側和身后,就像是冥界誕生的死兵一般,一絲不茍的掛弩上弦,集火射倒一片周軍步兵后,后排的戰士丟下大弩,手握長矛,配合著前排的伙伴發起排山倒海般的最后一擊。
殘余的周軍步兵像是被大鐵錘砸中小院圍墻,先是出現裂縫,大鐵錘連續重砸兩次后,圍墻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整體性的垮塌——周軍步陣被擊潰了!
四周的周軍騎兵著了急,連忙上前掩護步軍后撤。這時候,原先的后排鹽工軍變成了前排。前排的鹽工軍取下身上的大弩開始上弦,一如之前所做的那樣。
手握兩丈以上大長矛的鹽工軍繼續以密集的陣型逼迫周軍騎兵后撤。時不時的,鹽工軍中還會爆發出一波弩箭洗禮。每次都叫周邊的周國騎兵倒下一排。
周軍騎兵也在用騎射還擊,但是騎兵使用的騎弓難以對甲胄防護嚴密的鹽工軍造成傷害。而周國騎兵下馬步戰的努力又很快被更加強悍冷漠的鹽工軍捅穿。
這些騎兵下了馬的表現甚至遠不如剛才的周國步兵。打垮了步兵,又打得周國騎兵步步后退死傷累累。鹽工軍竟然真的接近了林驍帶領的騎兵。
符仲道深吸一口氣,這只是佯攻,不能在楚州浪費太多兵力。他的主要目的是掩護黑槊龍驤軍挺進淮東,而不是在這里和淮安軍死拼。楚州的南方,還有數量未知的廣陵援軍正在源源不斷趕來。
想到這里,符仲道對左右說:“命令中軍隨我出擊,接應我們的騎兵和步兵退下來。不要慌,不過是小小的不如意,天塌不下來。弟兄們,跟我來!”
說完,符仲道帶著親兵一馬當先。他的帥旗在田野中非常顯眼,林驍一眼就看到了。
氣喘吁吁的林驍一邊喘氣,一邊勉強咧嘴笑道:“好啊,終于逼出來了。你們是想圍點打援?那我就來個以點救援!誰是點,誰是援,要問過我才行,想不到圍起來的那個點才是真正的援吧。哈哈哈,走,我們去和鹽工軍會合,步騎合力組建戰陣,今天就陪這些北軍好好耍一耍。”
林驍想要耍一耍,符仲道卻不給他機會。符仲道的工事只是為了接應參戰各軍撤退。此戰已經試探出淮安軍的戰力,更試探出淮安軍的統帥是一個富有進取精神的將領。
看著一片狼狽,不復最初驕橫樣子的屬下們,符仲道反而松了口氣,東路軍孤軍深入,這些天一直驕橫非常,都以為過了淮河便任由我軍揉搓拿捏,功勞是可以隨便撿的,這一仗打得好,打得值得!
當著垂頭喪氣的眾將面,符仲道公然感慨道:“南軍中竟有如此勁旅,果然不可小覷啊。韓和尚這下子是遇到對手了。演了兩天,時候也差不多了,明日拔營拿下。林驍要是有本事就追著老子跑吧。”
被符仲道念叨的韓和尚韓坤在大軍的掩護下率領黑槊龍驤軍秘密渡過邗溝,一頭扎進了廣袤的淮東大地中。
為了保障大軍的安全和行動順利,李瑄把自己和弟弟李璣軍中的淮人動員起來,凡是在海州和楚州有關系的全都派了出去。他們都是本地人,換上便服稍微走兩圈就會泯然眾人,如同墨水滴入潭中化于無形。
黑槊龍驤軍主力駐扎在一個偏僻的漁鎮方家圩里。這里交通方便,地處偏僻,枯萎了的蘆葦蕩遮天蔽日,是個藏兵的好地方。
鎮子的主事人,本地大豪強正是李瑄原來的親兵,現在的都頭方友福的爹方大祿。一看著名字就知道這位與官職有緣。
在李瑄的介紹下,韓坤當場簽發了渡過邗溝以來的第一張告身,授予方大祿從八品廂軍指揮使的職位,可以自募五百人成軍。
外面是不請自來的大軍。還是親兒子帶過來的。面前是威嚴肅殺的韓都虞侯,北朝的上將。方大祿已經別無選擇,只能狠狠心一條道走到黑,笑著拜倒在地接過告身說:“卑職參見都虞侯。”
韓坤親自把方大祿扶起來笑著說:“方指揮使,本帥初臨寶地,還請你多多幫襯。吾皇志在四海,最是歡迎四方豪杰。虞皇無道,兩淮英雄這么多竟不能用,只能在家中做一個田舍翁。淮人只要為我朝效力的,封官加爵,吾皇絕不會吝惜。”
隨著這一次拜倒,韓坤,李瑄,方友福,方大祿心中都松了一口氣。尤其是方大祿,在短暫的忐忑之后心中燃燒起越來越旺盛的火焰。方大祿的父親出自之前楊吳的黑云長劍都。
虞國取代楊吳建立后,方家雖然沒有被迫害,但也失去了上進的機會,如今方友福在北邊有了前程,誰家的官不是官呢?于是方大祿召集族人,傾盡所有為大軍提供補給,并且主動為周軍聯絡周圍的好弟兄,招呼大家一起來干大事業。
那些同樣被打壓的老兵人家沒有多猶豫。他們身上背著同樣的黑云長劍印記。方大祿“叛變投敵”。虞國以后也不會放過其他家族。
何況許多人家的子弟之前就跟著李瑄李璣北上,現在他們這么快就打了回來,顯然形勢一片大好,不幫自家孩子難道幫外人?干脆帶著家族子弟帶上珍藏已久的武裝,從四面八方投奔韓坤而來。
-----------------
海州城外,李昌帶著兩個人秘密潛入到這里。幾年前,就是在海州,化妝而來的郭榮第一次見到了李瑄和李璣,君臣緣分從那時開始。
當初秘密接待郭榮的大豪強是李瑄的老朋友,后來李瑄帶著李昌來過幾次,所以在海州要說哪一家豪強最可靠。一定是這位連郭榮都敢藏的。
李昌騎馬來到一個大莊子前。這里靠近前線,莊子都修的宛如塢堡。年復一年的加固修葺之下,不但夯土墻厚的令人發指,護著村子的壕溝也相當寬闊深邃,還聯通了水系,形成了環繞村莊的護城河。
三人三騎的靠近引起了墻上值守的村丁警覺,他們彎弓沖著三騎射出一支警告的箭。李昌看著不遠處斜插在地上的箭羽,笑著下了馬步行上前。走到護城河外邊時。墻上有人探出頭來問道;“客從何來?又往何方?”
李昌像是在聊家常:“客從該來之處而來,又去該去之處,銀盤(月亮,象征夜里走私,見不得光)東升,白雪(鹽)鋪地。路過寶地,缺了些鹽水喂馬,不知可否拜訪莊中主人?”
對完了切口,莊丁們一邊通報主人,一邊放下吊橋,心中還有竊喜——衣食父母來了。天可憐見,以往每個月總有一些私鹽販子來莊里進貨。自從北邊大軍南下,兩淮風聲鶴唳,已經有十來天沒有道上的兄弟過來了。
畢竟道上的兄弟固然勇猛兇悍,可也要看跟誰比,正規軍頻繁調動之下,大家哪里敢出門找死?
莊主自然是認得李昌的,他迎面走來,對著李昌一陣打量,心中吃驚道:“有一年沒見過昌兄弟了。這回你是一個人來的?還得是李大郎膽子大,這個節骨眼上,運河眼看就要過兵了你們還敢來販鹽。”
李昌嘿嘿一笑:“田老板。我們是販鹽的,俗話說得好,兵越多,鹽越貴。別人不敢做的事,我們敢做,做成了,收獲自然比平時忙碌一年還劃算。我家主君托我給田老板帶個話,如今天下紛亂,有志者莫不是尋找機會。田老板愿意一輩子在鄉下做個土豪嗎?”
莊主田老板大驚,連忙把李昌拉入房中說:“沙場征戰,刀槍箭雨不認人,我們有田有營生,拼搏那等微末官職做什么?你們不想活了?我跟你說,別看平時那些當官的和我們客氣,那是因為我們給錢給得足。要是我們選擇入仕,那些關系不一定頂用,指不定就被人賣了。不對,你不是來買鹽的,李大郎也不是莽撞的人,你們想拉我入伙,是林大帥還是齊王?”
天莊主一年沒見過李瑄李璣和李昌,今天見李昌有拉攏他從軍的意思,還以為他們已經進入虞國軍中了呢。
李昌嚴肅的對著北面下拜,然后起身對目瞪口呆的田莊主說:“我們現在都是大周朝的軍官。周國君明臣賢,重視人才,不歧視外地人。我家瑄哥已經是統帥兩千五百人的大將(吹牛逼,其實沒有這么多)。我家璣哥的任命也下來了,這次南征作戰后就會升遷。田老板,我們是四月份離開家鄉前往汴梁,現在是十一月,僅僅七個月而已。”
田莊主聽得心潮澎湃,忍不住走了兩步,但又有些膽怯道:“你們家兄弟的運道,我羨慕,以后瑄哥和璣哥在北邊過的好了,我們也能再做生意,無論世道如何變化,我們都是一條道上的弟兄。昌哥,不管你來海州有什么事,我都招待你,明日一早你再走吧。”
李昌見狀,輕輕的說:“瑄哥說了,海州這里,別人都能推脫。只有你田老板不但不會出賣我,還會盡心盡意的幫我做事,為大周立功。”
田莊主聽得心驚肉跳道:“昌哥,咱們是好兄弟,自然不會出賣你。只是你說什么為大周立功,我心慌。”
李昌朗聲大笑,有力的問道:“當初是田老板約我家瑄哥和璣哥來見幾個北邊的客人。田老板難道忘了嗎?”
田莊主勉強一笑道:“我們做買賣的,朋友遍天下,招待幾個北邊的朋友又怎么了。難道瑄哥不顧情面,要賣了我不成?賣了我對他有什么好處?軍功里面算上一個鄉下莊主?”
李昌笑盈盈的說:“等閑的北邊商販自然算不得什么。可是你當日招待的朋友似乎沒有告訴你真名。那兩位如今在大周位高權重。一位是當今大周天子,一位是大周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田老板,你早就無路可選啦。”
田莊主大驚道:“怎會如此?這,這,大周天子怎會到我這偏僻地方?你嚇唬我,你一定是嚇唬我。真假任憑你說,我難道還能去汴梁皇宮里認一認人不成嗎?”
李昌不以為然的說:“唉,不要激動啊。田老板,你怎么光是想著壞處,不想著好處呢?咱們這些人,要是不想想辦法,一輩子沒有個正經出身,每日做鹽貨買賣都提心吊膽的,什么時候是個頭啊?
你家接待過大周天子,這可是別人想都想不來的機會。若是此次助我立下大功。將來面見天子,賺下功名爵位也是一樁美談。你的兒孫們會感謝你的。”
田莊主撲通一聲坐在椅子上,臉上糾結之色來回拉鋸。好一會,他一拍茶幾說:“也罷,富貴險中求,我干了。說吧,要我做什么?”
李昌嚴肅的對他問道:“海州城這段時間有沒有海船抵達,有沒有援兵抵達?”
田莊主點頭道:“海上數百艘戰艦正在分批入港下人,下貨。附近所有的村子都被抽走了一些壯丁去海州港幫工。說是要盡快完成援軍編組,好去海州參戰。我看至少有一萬大幾千人。”
李昌驚喜的問道:“能知道他們什么時候下船完畢,什么時候出征嗎?”
田莊主沉聲說:“這個不難。海上戰艦走不了內河。大軍要想去楚州,離不開本地的水師和民船相助。水師不知道,但受到征集的民船船主都已經得到消息,四天內出征。”
李昌哈哈大笑道:“田老板,很快你就是田官人了。此番我們大帥率軍進入淮東,身上帶了一百道空白告身,專用于對淮上英雄的封賞。只要你助我軍吃掉這些兵馬,還愁沒有官職嗎?”
田莊主沉默了好一陣,突然笑了起來:“媽了個巴子,李家兄弟都敢拼一拼,我又怕什么?你們要是能殲滅這些兵馬,我還有一個大功勞送給你們。”
李昌問道:“什么功勞?”
田莊主神秘的笑道:“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