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舌辯豫章
- 三國求生:我的金手指是劇透
- 作家JGXJVs
- 2062字
- 2025-08-23 23:40:42
三日后,襄陽州牧府內。
陳默展開華歆的回信,嘴角微不可察地上揚。
他翻開三國演義,只見上面浮現著一行字跡:
【華歆誠邀】
”主公,華歆愿意見我,”陳默將信遞給劉備,“他派人送來了回信,言辭懇切,說要當面請教破敵良方?!?
張遼突然從門外闖入,一身甲胄鏗鏘作響:“軍師,萬萬不可獨行??!”他單膝跪地,語氣急切,“華歆雖是文士,但豫章乃險地,萬一被扣為人質,荊州危矣!”
劉備站定,思索半天說道:“文遠所言極是,”他轉向陳默,“軍師何以敢獨往?”
陳默將竹簡在燈下展開:“主公可知華歆何人?”
見劉備搖頭,他便道,“文遠多慮了,“華歆此人,少時與管寧并稱一龍,其人在長安任郎官時,寧可食糟糠也不受董卓饋贈。此等人物,斷不會行小人之舉,此人雖為官多年,但骨子里仍存士大夫風骨?!?
劉備眉頭緊鎖:“可豫章畢竟......”
“正因豫章緊要,默更須親往,”陳默突然展開地圖,“華歆若真有歹意,大可假意應允我軍入境再設伏。如今邀我獨往,反見其誠。”
他手指劃過贛江,“況且云長水軍已至巴陵,翼德前鋒也到了長沙,華歆不是蠢人?!?
劉備沉吟良久,嘆了口氣說道:“軍師也是,但......”
“沒事的主公,放心!”
張遼還要再勸,陳默已起身準備離去:“我三日后出發,帶二十親衛足矣。”
豫章城外十里,青石路上塵土飛揚。
陳默一身青衫,腰佩玉劍,騎在一匹瘦馬上顯得格外清逸。隨行的只有兩名親兵,每人懷中藏著一把弩箭。
“華太守果然守信,”陳默看著前方旌旗獵獵的隊伍,“劉功曹,煩請引路。”
劉壹親自出城相迎,見陳默果然如傳聞中那般清俊儒雅,甚至比他想的還年輕,不由暗贊:“陳軍師果然名不虛傳,還竟如此年輕,不可輕視啊?!?
兩人一見如故,賓主盡歡,華歆設宴于太守府,席間推杯換盞,談笑風生。
酒過三巡,華歆突然放下酒杯,目光如炬:“陳軍師,某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陳默心中一凝,但面上不露聲色:“華太守請講?!?
“如今朝廷在北,而劉豫州割據荊州,還強襲漢中,不是不臣也?”華歆言語平靜,但字字如刀,“更何況,貴軍此來,名為助剿,實為取地,何以自明?”
廳內空氣驟然凝固,劉壹手中酒杯差點掉落,他沒想到華歆問的如此直接。
陳默卻神色不改,緩緩起身:“華太守此言,也許正是天下人心中所想,”他環視四周,“然今日之天下,早已非昔日之天下?!?
他緩步走到窗前,望向遠處的青山:“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獨斷專行,帶劍上朝,連獻帝的印綬都要奪去,其屠徐州、坑降卒,此乃漢臣所為?此時若仍以'忠君'為名,實為助紂為虐!”
華歆微微頷首,示意繼續。
“劉皇叔景帝玄孫,仁義布于四海。當年皇叔離開徐州,百姓夾道相送,百姓相隨者數十萬,皆因仰慕其仁德,”陳默轉向華歆,“華太守,您可知當年劉備為何要取荊州?”
華歆搖頭。
“因荊州乃南北要沖,若不取,必為曹操所得,”陳默一字一句,“劉皇叔取荊州,是為天下留一漢室火種!”
“劉景升讓荊州于我主,今討山越、撫流民,每餐不過粟飯一盤,較之許昌,孰為漢臣?”
華歆沉默良久,突然又問道:“既然如此,為何要還要強襲漢中?”
“漢中乃益州門戶,若不取,劉璋,隴西也必為曹操所用,”陳默從容不迫,“張魯米賊,割據一方,如今降伏主公,第一件事便是開倉放糧,此舉,何錯之有?”
劉壹在一旁聽得目瞪口呆,連連點頭。
華歆突然起身,深深一揖:“陳軍師雄辯,歆甘拜下風!”
陳默連忙還禮:“華太守謬贊了?!?
“還有,”華歆又道,“假道滅虢之計,陳軍師如何解釋?”
陳默微微一笑:“華太守,天下大勢,明眼人都看得清楚。如今孫策據江東,曹操據中原,劉備據荊,袁紹據河北,天下已分崩離析。”
他走向地圖,手指劃過豫章,“豫章乃東南要沖,若不取,早晚落入孫策之手。與其如此,不如早做打算。”
“更何況,”陳默轉身,目光如炬,“華太守,您以為孫策真的會善待豫章百姓嗎?”
華歆沉默了。
“劉皇叔仁德,必不會重蹈袁術之覆轍,”陳默語氣堅定,“而且,孫策如今正與袁術糾纏,無暇顧及豫章。此乃天賜良機!”
“而且如今,豫章缺兵少糧,吾主遣將來援,反遭猜忌?”他猛地展開隨身地圖,“僮芝在廬陵鑄印,孫策在吳郡虎視眈眈,華府君,您覺得誰更像虢國?”
華歆終于露出釋然的笑容:“陳軍師所言極是!”他轉向劉壹,“即刻準備,迎接劉豫州大軍!”
劉壹連忙應諾,但又問道:“那僮芝......”
“僮芝不過一介武夫,何足道哉!”華歆淡淡道,“況且,他若識時務,還可為我豫章所用?!?
陳默心中一動,這華歆倒也是個聰明人。
“華太守高義,歆愿以豫章相托!”華歆再次行禮,“還請陳軍師轉告劉豫州,豫章軍民,皆愿歸附!”
陳默深深一揖:“謹遵太守之命!”
離別時,華歆突然問道:“陳軍師,你到底師從何處?為何我從未聽過你姓名?!?
陳默微微一笑:“少時耕地的時候愛讀點書,自學的?!?
華歆頓時肅然起敬:“自學而成此等才學,華歆甘拜下風!”
滿堂寂然,劉壹手中的茶壺傾斜,茶水漫過案幾。
“三日后,請劉豫州派兵接防,”華歆突然深深一揖,“只望軍師記住今日茶席之言,還有,山越之民,亦也是漢家赤子。”
......
馬蹄聲中,陳默的身影逐漸消失在遠方的青山之間。
華歆望著遠去的背影,眼中閃爍著復雜的情感:“此子,果然非池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