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互夸
- 三國求生:我的金手指是劇透
- 作家JGXJVs
- 2077字
- 2025-08-22 23:11:05
襄陽城的太陽剛剛升起,陳默已經站在了州牧府的門廊下,他手中攥著剛從江東送來的急報,竹簡邊緣已經被汗水浸得發亮。
“主公還未起身?”陳默攔住一個端著銅盆的侍女。
侍女剛要回答,府內突然傳來劉備清朗的笑聲:“是軍師嗎,來得正好!”
只見劉備披著單衣站在階上,手里還拿著把鋤頭,“我剛在菜園除了雜草,快來看看新栽的冬葵。”
說著說著,他突然瞧見陳默凝重的神色,隨手將鋤頭往旁邊一扔:“怎么了,江東有變?”
“孫策已據吳郡、丹陽、會稽,今早探馬來報,周瑜正調集戰船往廬江方向進發,”陳默將竹簡遞過去,劉備接過來,仔細看了許久。
突然,他轉身往議事廳走去,沾滿泥土的草鞋在青石板上踩出一串腳印:“傳令下去,聚眾將立刻往議事廳來!”
......
州牧府內,眾將齊聚在此,陳默向前說道:“主公,如今江東有變,孫策已據三郡自立,此刻必圖廬江。而豫章......”
話音未落,孫乾氣喘吁吁地跑來:“豫章急訊,華歆被推為太守!”
陳默心知,這與歷史發展的很相似,只是時間有點不同了:“華歆儒生,無統兵之能,且他無割據之心,如今還有僮芝割據廬陵,這豫章完全群龍無首,簡直天賜良機,但若等孫策騰出手來......
簡雍捻著胡須搖頭打斷陳默,說道:“可豫章山越橫行,十稅九空,山越兇悍,去歲劉繇派去征稅的隊率都被殺得精光,”他掰著手指計算,“要駐軍至少兩萬,糧草還得從長沙轉運,這買賣虧......”
“就算如此我們也要取!”陳默再接著說道,“孫策若全據江東,下一步必吞豫章,屆時我軍將被鎖死在荊北!”
陳默的手指劃過地圖,“劉繇死后,華歆被推為豫章太守,但僮芝占據廬陵不聽號令。”
“我們可以以助華歆平叛為名進駐,如今孫策正忙著收拾袁術,進攻廬江,等反應過來......”
張飛突然拍案大笑:“妙啊,到時候就說咱們是幫漢室宗親維穩!”黑臉上橫肉抖動,“反正劉繇和大哥五百年前是一家!”
劉備見狀,輕咳一聲:“可是軍師,這山越部族......”
“完全可化為己用,”陳默從袖中取出卷竹簡,“長沙蠻族去年歸附后,如今已是韓玄麾下最精銳的山地營,只是要多耗電精力罷了,但是,亂世中,人力資源可是不可多得的。”
“而且,若取得豫章,將來順贛江南下,交州的士燮......”
關羽的丹鳳眼微微瞇起,手指撫過青龍偃月刀的刀柄:“軍師欲派誰去?“
“夠膽!”張飛的黑臉突然從簡雍肩后探出,“俺老張就喜歡打這些不服王化的蠻子!”他蒲扇似的手掌拍在案上,震得茶盞跳起,“軍師,就讓俺當先鋒!”
“就讓云長率水軍走洞庭湖入贛江,張飛領步卒走陸路,文遠——”他看向沉默的張遼,“你帶輕騎沿修水迂回,截斷僮芝退路。”
陳默環視廳內眾將,無人異議,見戰略已定,便開口道:“既如此,我便先修書一封給華歆,探探他的口風。”
他走到案前,取過一張素帛,提筆蘸墨,略一沉吟,便落筆寫道:
“豫章太守華子魚先生臺鑒:久聞公高義,昔在長安時便以清節著聞。今劉揚州新喪,江東板蕩,公能力排眾議,匡扶漢室,實乃豫章百姓之福。
吾主劉豫州,景帝玄孫,仁義著于四海,每與默言及江東亂局,未嘗不嘆息痛恨于袁術之暴虐。
今聞僮芝據廬陵而抗王命,劫掠州縣,致使黎民涂炭。吾主愿遣精兵三萬,助公討逆安民。
默本布衣,躬耕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幸得吾主不棄,委以軍務。今觀豫章之勢,猶當以'為國者當以蒼生為念'為準則。
公若允準,吾等當以客軍自處,一應錢糧調度,仍聽公節制。
書短意長,望公以江山社稷為重,以黎民百姓為念。
襄陽陳默頓首”
“來人,”陳默將帛書交給親兵,“選快馬雙騎,務必親手交到華太守手中。”
......
幾日后,豫章太守府內。
華歆端坐案前,手中捧著陳默的書信,眉頭微蹙,窗外竹影婆娑,映得他清瘦的面容忽明忽暗。
“府君,此事恐怕來者不善啊,”身旁,功曹劉壹低聲道,“這陳默雖稱助剿,這必是圖謀豫章。”
華歆輕嘆一聲,將帛書緩緩折好:“這我豈能不知?”
他抬眸望向庭院中搖曳的修竹,“只是這陳默......自他輔佐劉備以來,取荊州,定漢中,步步為營,確有經天緯地之才,我對此人很有興趣。”
劉壹眼珠一轉,湊近低語:“既如此,何不邀他親自來豫章一敘?若他敢來,可見誠意,正好看看此人是否有才,若不敢來,正好推辭。”
華歆眼中閃過一絲贊許,取過竹簡,提筆寫道:
“襄陽陳軍師足下:
歆拜讀華翰,不勝惶恐。公以匡扶漢室為念,愿遣雄師助剿僮芝,此乃豫章百姓之福。
自公輔佐劉豫州以來,取荊州如探囊,定漢中若觀火。昔日曹操遣夏侯惇曹仁數萬大軍壓境,竟被公以奇計破之,孫策虎踞江東,亦對公忌憚三分。
此等韜略,歆雖居僻壤,亦常聞僚屬稱頌。
劉豫州仁德布于四海,景帝苗裔,更兼有關張之勇,軍師之智,可見識疼之能,真乃漢室之幸。歆本庸才,蒙諸君推舉暫領豫章,日夜憂懼,唯恐有負所托。
然僮芝盤踞廬陵多年,山越兇頑,非尋常可制,若公不棄,愿屈尊來豫章一晤,共商剿撫之策,一則可使豫章軍民得瞻風采,二則當面請教破敵良方。
翹首以待,謹奉手書。
豫章華歆再拜”
寫罷,華歆取出一方小印,鄭重鈐于簡末。
劉壹湊近細看,不由贊嘆:“府君此信,既捧了劉備仁德,又贊了陳默才智,最后這'屈尊來豫章'五字,更是妙極。”
華歆將竹簡裝入錦囊,淡淡道:“你親自去選個機靈的小吏,送去襄陽,讓他記住,要是若有人問起,就說我仰慕陳默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