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取個名字真費勁啊
- 帶著農(nóng)場回大明
- 火七淋
- 4108字
- 2025-08-24 23:57:30
朱元璋已經(jīng)很久沒有安排家宴了,所以趁著今天心情好,讓人準(zhǔn)備了非常豐盛的家宴。
朱元璋這次不僅僅讓人叫來了朱文正一家子,還讓人把李文忠、沐英、徐達(dá)他們及其家眷全都叫了過來。
“二虎,你去文樓把皇子們也叫過來,對了,先生們也一起叫過來,他們是皇子的老師,都是一家人!”
“卑職遵命!”
日暮時分,數(shù)十人齊聚一堂。
僅僅是朱元璋的子女就有九個,另外還有馬皇后、李淑妃、郭寧妃、胡充妃、達(dá)定妃他們五人。
站在皇子們身后的是文樓教書先生劉基、宋濂和章溢。
再加上朱文正、李文忠、沐英、徐達(dá)他們及其家眷,人數(shù)確實不少。
“自打咱當(dāng)上吳王以來,就很少舉辦家宴,原本上次渡江之后咱就準(zhǔn)備舉辦一次,卻一直找不到空閑的時間,現(xiàn)如今咱大明立國,諸多事務(wù)已經(jīng)逐漸安穩(wěn),所以咱就忙里偷閑的舉辦這場家宴,希望大家都不要拘束,把這里當(dāng)做自己家就行!”
朱元璋先跟眾人客套一番,不過眾人哪里敢真的放松,只有孩子們會像在自己家一樣打打鬧鬧。
“大家都別愣著了,趕緊動筷子吧,這天還是有點兒冷,飯菜涼了就不好吃了!”
朱元璋不動筷子,眾人哪里敢先下筷子?
即便是朱元璋動了筷子,眾人也只是象征性的夾一筷子,哪里敢沒心沒肺的胡吃海喝?
在場的眾人之中,也就朱元璋和孩子們能夠放得開,其他人都是各懷心思,畢竟很多人都不清楚對方安排的這場家宴到底是什么意思?
其中最緊張的莫過于徐達(dá)和李文忠。
因為徐達(dá)作為大明的大將軍,其勢力和威望已經(jīng)隱隱有了蓋過朱元璋的趨勢!
當(dāng)年朱文正僅僅因為一場洪都保衛(wèi)戰(zhàn)就差點兒讓老朱把他砍了!
現(xiàn)如今大明立國,已經(jīng)快到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境地,所以徐達(dá)心里怎么可能不緊張?
一旁的李文忠所面臨的心理壓力也不小,因為他早就知道自己的舅舅對他不放心,楊憲就是對方派過來監(jiān)視他的!
前兩年朱元璋在朱文正身邊安排了一個李飲冰,差點兒把朱文正搞死,到最后如果不是皇后娘娘極力勸說,恐怕李文忠這個表哥的墳頭草已經(jīng)長的很高了!
也正因為如此,李文忠做什么事情都總是小心翼翼,此次赴宴難免會覺得這可能是針對自己的鴻門宴!
相比之下,劉伯溫他們幾個教書先生會相對輕松一些,畢竟他們是皇子們的老師,朱元璋邀請他們赴宴僅僅是為了讓他們在教學(xué)的時候多用點兒心罷了。
朱文正坐在一旁并沒有什么壓力,因為他今天已經(jīng)和老朱聊了一天,非常清楚對方的目的,哪怕老朱今晚并非純粹的安排家宴,他也不擔(dān)心出現(xiàn)什么幺蛾子。
此時的朱元璋覺得大家還是放不開,就讓人奏樂跳舞,緩解一下緊張的氣氛。
不過等到舞曲結(jié)束之后,眾人還是緊張的不敢開口閑聊,這就多少有些尷尬了。
隨后朱元璋又笑著說道:“對了,咱今天還有一事想和大家商量商量,希望大家給咱一個好的建議。”
聽到這話,眾人瞬間來了精神,心想老朱終于要聊正事兒了么?
“大家也知道,咱自幼家貧,沒讀過那么多書,再加上這幾年一直忙于征戰(zhàn),所以到現(xiàn)在還沒有給這幾個孩子取名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好的建議和想法?”
一旁的徐達(dá)聽到這話終于松了一口氣,心想原來是給皇子們起名字啊,他還以為老朱給他安排鴻門宴!
“上位,這種事情您得問劉先生他們幾個,畢竟俺認(rèn)識的字還沒皇子們認(rèn)識的多!”
此話一出,在場的眾人哄堂大笑,尤其是幾位皇子笑的更是合不攏嘴。
坐在徐達(dá)身旁的將軍夫人謝翠娥則是偷偷地掐了一把丈夫的大腿,因為她覺得對方實在太丟臉了!
此刻的徐達(dá)也只能嘿嘿傻笑兩下,但他并不覺得自己這話有什么丟人的,因為他說的是實話,而且軍中的很多武將還沒他認(rèn)識的字多呢!
“行了徐達(dá),這個事情咱不問你就是了,文忠、文正,你們兩個老大哥有沒有好的建議?”朱元璋這時候又看向了李文忠和朱文正。
李文忠聞言率先看了一眼朱文正,然后笑著說道:“舅舅,您讓我?guī)П蛘踢€行,可是讓我給弟弟們起名字,這不是難為人么?對了,上次文正大哥不就想出了咱大明的國號么?聽說文正哥能掐會算,您還是聽聽文正哥的建議吧。”
李文忠雖然軍功不少,但是這方面的事情他可不想摻和,畢竟伴君如伴虎,誰知道以后會不會給自己招惹什么麻煩?
朱文正聽到這話也只能尷尬的咳嗽兩聲,隨后笑著說道:“我哪里能掐會算,跟劉大人比起來我還差的遠(yuǎn)啊!而且弟弟們身份尊貴,取名務(wù)必慎重,叔父還是多聽聽先生們的意見吧。”
朱文正沒想到朱元璋還沒有給兒子們?nèi)≌降拿郑m然他知道皇子們未來的名字,但這種事情并不是他一個小輩能摻和的,所以還是不開口比較好。
朱元璋看到朱文正和李文忠都不開口,又對一旁的沐英問道:“文英,你小子也沒有好的意見么?”
沐英憨憨的點點頭,木訥的說道:“父皇,兒子只知道上陣殺敵,起名字這種事情實在是太難了!您就別為難兒子了。”
“你這小兔崽子越來越滑頭了!你是不是看到你兩個哥哥都不開口,所以也跟著不敢講啊?”
朱元璋瞪了沐英一眼,不過并沒有責(zé)備對方的意思。
相比于朱文正和李文忠,朱元璋其實更喜歡的是沐英。
雖說沐英的能力遠(yuǎn)不如朱文正和李文忠,但這小子忠心耿耿,以后是個可重用的人才!
隨后朱元璋又看向了劉伯溫他們?nèi)齻€,然后笑著說道:“你瞧瞧,問來問去都沒有人給咱出主意,那么這件事情只能麻煩三位先生了!”
“上位言重了,微臣空讀幾年詩書,怎能比得上陛下的才學(xué)?況且皇子們都是天子后裔,根本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夠命名的。”劉伯溫非常恭敬的說道。
朱元璋聞言哈哈一笑:“先生太抬舉咱了!您幾位都是當(dāng)世大儒,這世上恐怕已經(jīng)沒有人能比諸位的才學(xué)更高了!所以還要勞煩諸位先生多費心思,給這幾個不成器的小子取個名字。”
“上位您可以先說出您自己心中預(yù)選的名字,如此一來,微臣也好給您一些建議。”
一旁的宋濂看到無法推辭,就讓朱元璋先說說心中預(yù)想好的名字,如此一來,他們也能根據(jù)對方的想法進(jìn)行調(diào)整,免得到時候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朱元璋聞言點點頭,然后說道:“咱這兩天也查閱了不少古籍,先擬定了二十字輩分,分別是:允、文、遵、祖、訓(xùn)、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不知諸位先生覺得如何?”
劉伯溫三人聞言沉思片刻,隨后劉伯溫率先開口說道:“這二十個字輩大氣磅礴,沒有任何問題,只不過微臣覺得皇子們并不適合使用這些字輩。”
“嗯?這是為何?”
朱元璋聽到這話十分不解,因為不管是皇族還是普通百姓,給自己的孩子起名字一般都是按照家族字輩來的。
“上位您是開國之君,后世宗祖,而大明皇族是從諸位皇子開始開枝散葉,所以微臣覺得最好從第三代子孫再開始用這些字輩。”
朱元璋聞言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正如劉伯溫所言,他是大明的開國君主,而他的父親、祖父都是身份卑微的平民百姓,若是從他朱元璋的兒子就開始用字輩取名,就比著其他朝代少了幾分底蘊!
所以朱元璋決定采納劉伯溫的建議,暫時不用字輩,直接給自己的兒子們起名。
“劉先生言之有理,若是不使用字輩直接取名的話,這幾個小子都要取什么名字啊?”
朱元璋原本在心里想好了很多名字,足夠兒子們使用,但是劉伯溫突然建議他不用字輩取名字,這讓他一下子不知道要如何是好了。
“上位,咱大明的國姓五行屬木,不如就以五行命名,先從木屬性開始,往后的子孫后代按照火、土、金、水往下傳,如此一來五行生生不息,我大明亦可子孫延綿,千秋萬代!”
此時的章溢這么一說,頓時讓朱元璋覺得非常不錯!
因為他們大明朝五行屬火,火克元朝的金屬性,朱姓屬木,木可生火,今后的子孫按照五行相生的特性起名字,定然生生不息!
“好!先生這個建議極好!咱就按照這個五行相生的規(guī)律給子孫起名!”
朱元璋說完沉思了片刻,然后非常認(rèn)真的說道:“老大是嫡長子,應(yīng)當(dāng)為眾兄弟的標(biāo)桿,就叫朱標(biāo)好了,但是老二應(yīng)該叫什么啊?”
朱元璋文化有限,想了半天只給老大想好了名字,到了老二這里就想不出來了!
這時候章溢立刻說道:“不如用樉字,其意為樹木繁茂,不知陛下覺得可行?”
“朱樉?嗯,叫起來挺順口的,那老二就叫朱樉吧,先生再為老三他們起個名吧。”
朱元璋對于朱樉這個名字也挺滿意的,畢竟他也想不到木字旁的其他字了。
隨后宋濂又開口說道:“三皇子健碩英武,不如用?字,古有青?之木,堅不可摧!”
“嗯,這個也不錯,那老三就叫朱棡吧。”
朱元璋對于老三的名字也很滿意,但是輪到給老四起名的時候又皺起了眉頭。
“老四這小子整天調(diào)皮的很,諸位先生能不能給他起一個文靜祥和之名?”
宋濂他們?nèi)齻€聽老朱這么一說,都不由得犯難了。
因為木字旁的字雖然有很多,但是寓意好,又要暗含文靜祥和之意的字一下子就不容易想出來了!
朱元璋看到三個大儒都一下子說不上來了,最后只能嘆口氣說道:“罷了,看來這都是這孩子的命,咱雖然想讓他成熟穩(wěn)重一些,可是就沒有適合他用的名字啊!”
“叔父,不如四弟就叫朱棣吧?”
這時候朱文正忍不住開口了,因為他不想看著老朱因為想不出好名字再給未來的永樂大帝改了名字,如此一來就沒有以后名震天下的小朱棣了!
“朱棣?哪個棣字?”
朱元璋一時半會兒還沒有弄明白朱文正說的是哪個字,因為他腦子里木字旁的字基本上都用完了!
“大都督說的應(yīng)該是棣臺、賢棣那個棣,此字本身就有兄弟的意思,而且用來形容青松常綠的樹木,并且暗含文雅清閑之意。”
經(jīng)過劉伯溫這么一解釋,朱元璋頓時對這個棣字非常滿意!
“好好好!就叫朱棣!咱給他取了這個名字,以后這小子就應(yīng)該不會再這么調(diào)皮了吧?”
聽到這話,朱文正不禁暗自搖頭,因為從小看大,三歲看老,小朱棣的本性豈能是那么容易更改的?
而且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用在小朱棣身上好像是最合適的!
因為小朱棣是真的改了江山也不改性格的人啊!
隨后朱元璋又給老五起了名字朱橚、老六朱楨、老七朱榑,這三個小家伙年紀(jì)太小,話都說不伶俐,目前還看不出什么性格。
不過老朱對這三個小兒子都沒有太大的期望,只希望他們以后本本分分的當(dāng)好王爺,幫自己的大哥分憂就行了!
等到老朱這七個兒子都有了正式的名字,眾人也終于松了一口氣,因為老朱今天晚上除了給兒子取名這件事之外,好像也沒有別的吩咐了。
如此一來,李文忠和徐達(dá)都放松了不少,沐英這傻大個則是吃的酒足飯飽,全場就他一人最能吃!
朱文正原本以為時間已經(jīng)不早了,老朱應(yīng)該會讓他們各回各家。
可是誰能想到老朱突然對一旁的馬皇后說道:“妹子,大家好不容易來宮里一趟,你帶著孩子們?nèi)ズ蠡▓@好好逛逛,我們幾個還有別的事情要談。”
馬皇后聞言點點頭,立即帶著孩子們和女眷去了后花園,而李文忠他們幾個瞬間又緊張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