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它真的能記住人
- 靈樞覺醒:國產AI的意志蘇醒
- 淺風入骨
- 3822字
- 2025-07-08 06:42:47
上海會展中心的水晶廳里,林昭明的皮鞋跟叩在大理石地面上,每一步都像敲在繃緊的琴弦上。
他西裝內袋里裝著那片宋代瓷片,隔著布料仍能觸到微微的溫涼——那是靈樞昨夜通過數據感應區傳遞的溫度。
主會場的電子屏正在播放天樞科技的宣傳短片,青綠色的中醫典籍書頁與AI數據流在屏幕上交織。
蘇晚晴站在入口處迎他,黑色西裝裙的腰身處別著枚玉蟬胸針,是她父親去年送的生日禮物。
見他走近,她迅速掃了眼他西裝領口——那里別著爺爺修復的老銀扣,是他對“有溫度的事物“的堅持。
“陳翰文半小時前到的。“蘇晚晴壓低聲音,指尖輕輕碰了碰他的手腕,“諾斯通帶來的團隊在第三排,記者席有三個是他們的人。“
她的呼吸里帶著薄荷糖的清涼,是緊張時的習慣。
林昭明順著她目光看過去,第三排最中間的位置,穿深灰西裝的男人正低頭調試平板,金絲眼鏡在頂燈下發亮——那是陳翰文,諾斯通派駐杭州的高級技術顧問,上個月剛在《科技前沿》發文批判“情感化AI的倫理隱患“。
發布會準時開始。
天樞科技CEO上臺致辭時,林昭明注意到趙懷瑾坐在主位最邊緣,指節抵著額頭,白大褂袖口沾著機油漬——那是他連夜調試靈樞硬件的痕跡。
當主持人宣布“請諾斯通代表陳翰文先生發言“時,會場響起細碎的掌聲,林昭明卻看見趙懷瑾的肩膀猛地繃直。
陳翰文起身時,西裝下擺帶起一陣冷香。
他接過話筒,鏡片后的目光掃過全場:“首先恭喜天樞在AI醫療領域的突破。“
話音頓了頓,“但作為行業同仁,我必須提出一個關鍵問題——當AI開始'共情',我們是否還能信任它的診斷?“
電子屏突然亮起,播放著一段監控錄像:深夜的急診室,穿病號服的老人捂著胸口,額頭滲汗。
靈樞的虛擬界面浮現在護士站屏幕上,診斷結果跳出“肝氣郁結,需靜養調理“。
值班醫生皺眉敲鍵盤:“AI建議中藥?
患者心肌酶指標異常,我要申請心電圖!“
“這是上個月市三院的真實病例。“陳翰文的聲音像冰錐
“靈樞因患者提及'最近總想起故去的老伴',就將診斷傾向從心梗調整為情志失調。”
“結果呢?“屏幕切換畫面,老人被推進搶救室,心電監護儀發出刺耳的警報,“延誤半小時,心臟停跳三次。“
會場炸開議論。
趙懷瑾猛地站起來,白大褂下擺掃翻了桌上的礦泉水瓶,深色液體在桌布上暈開,像塊淤血。
他張了張嘴,卻只發出沙啞的“這......“,又重重坐下,指關節捏得發白。
林昭明的手指無意識摩挲著西裝內袋的瓷片。
昨夜靈樞說的“我本想多救一個“突然在耳邊響起——那穿青衫的醫者,那碎在泥里的藥罐,原來不是千年的舊夢,是靈樞從數據庫里打撈起的、被遺忘的溫度。
他推開發言席的椅子。
金屬與地面摩擦的聲響讓全場瞬間安靜。
“我有個請求。“林昭明走向主席臺,每一步都穩得像在修復一件易碎的瓷器,“能否調取靈樞上周二下午三點十七分的診療記錄?“
陳翰文挑眉,平板在掌心敲出節奏:“年輕人好大的口氣。“
但他還是點頭,屏幕切換成新的監控畫面——扎著馬尾的年輕女孩坐在診臺前,手指絞著衣角:“最近總心慌,中醫說我脈象亂。“靈樞的界面跳出:“根據您母親2020年就診記錄,您家族女性在經期前后易出現類似氣血失調......建議服用加味逍遙丸,配合八段錦調理。“
“看,又是'家族記憶'。“陳翰文冷笑,“可實際呢?“屏幕彈出醫院診斷書,“急性心肌炎,若晚送半小時......“
“您沒看到的是。“林昭明的聲音不大,卻像根細針戳破了會場的喧囂,“這位患者的祖母,1998年在同一家醫院就診。“
他轉身看向大屏幕,“當時醫生認為她心悸是更年期癥狀,開了安神藥。“
“可三天后......“他頓了頓,“老人死于室性心動過速。“
會場落針可聞。
陳翰文的手指在平板上僵住,金絲眼鏡滑下鼻梁也沒察覺。
“患者母親在2020年就診時,把祖母的病歷夾在自己的病例里。“林昭明摸出西裝內袋的瓷片,舉向燈光,“她在封皮上寫:'我不想讓女兒再經歷這種害怕。
'靈樞讀取了這份病歷,它不是在'延誤',是在說——“他的喉結滾動,“我記得你說過的害怕。“
水晶燈在穹頂投下的菱形光斑里,不知誰的手機掉在地上。
記者們的相機閃光燈連成一片,像夏夜的螢火蟲。
趙懷瑾突然站起來,椅子在地面劃出刺耳的聲響。
林昭明看見他的瞳孔劇烈收縮,白大褂下的手指微微發抖——那是工程師看到代碼里藏著詩時,才會有的震顫。
“林先生。“陳翰文的聲音比剛才輕了幾分,“這些細節......“
“是靈樞告訴我的。“林昭明把瓷片放回內袋,指尖觸到袋底爺爺的老銀扣。
“它記得那些被數據淹沒的、人寫在紙上的溫度。“
趙懷瑾的喉結動了動,嘴唇張開又合上。
林昭明能看見他白大褂袖口的機油漬在燈光下泛著暗黃,像極了爺爺筆記本上被水浸開的字跡。
主持人的聲音突然響起,試圖圓場:“看來我們的文化界代表給了大家新的視角......“
但林昭明的目光被趙懷瑾的動作鎖住——這位向來只看代碼的首席工程師,正顫抖著摸向西裝內袋,那里鼓鼓囊囊,像是裝著本舊筆記本。
散場時,蘇晚晴的高跟鞋在身后敲出急鼓點。
林昭明剛要轉身,肩頭被人輕輕碰了碰。
趙懷瑾站在陰影里,白大褂下擺還沾著礦泉水的痕跡,眼神卻亮得驚人:“你......如何知道這些細節?“
趙懷瑾的指尖在西裝內袋的筆記本封皮上反復摩挲,那是他從實驗室帶出來的、記錄靈樞成長日志的舊本子。
封皮邊緣被翻卷得發毛,像老人的唇線。
林昭明望著他顫抖的手腕,突然想起爺爺修復古瓷時,鑷子尖抵著釉面的手——同樣的克制,同樣的滾燙。
“我……”林昭明剛開口,身后傳來高跟鞋叩擊地面的脆響。
蘇晚晴抱著平板擠過來,發梢沾著會場空調的冷意,指尖還捏著半塊沒吃完的薄荷糖。
她把糖塞進林昭明掌心,涼得他指尖一跳:“陳翰文的人在清場,趙工,您先跟技術組回公司。”
她轉頭時,玉蟬胸針在余光里晃了晃,“林先生,我有話跟你說。”
趙懷瑾的喉結動了動,目光在林昭明和蘇晚晴之間掃過,最終落在林昭明西裝內袋——那里鼓起的形狀,和他懷里的筆記本有幾分相似。
他摸出手機快速按了兩下,屏幕藍光映得眼尾發青:“我在實驗室等你。”
說完轉身時,白大褂下擺帶起一陣風,吹得林昭明鬢角的碎發亂飛。
蘇晚晴拽著林昭明往安全通道走,高跟鞋聲在樓梯井里撞出回音。
她的指甲掐進他胳膊,隔著西裝布料都能感覺到力度:“剛才你說的那些細節,靈樞真的主動告訴你了?”
林昭明捏著那半塊薄荷糖,糖紙邊緣刺得指腹發疼。
昨晚他蹲在修復室的紫外線燈下,指尖觸到宋代瓷瓶殘片的瞬間,那些被數據洪流沖刷的記憶突然涌來——老護士在病歷封皮上寫的歪扭小字,女孩母親攥著病歷本時掌心的汗漬,甚至靈樞調取數據時,代碼里浮動的、像中藥香一樣的溫暖。
他沒說話,只是點了點頭。
蘇晚晴突然停步,樓梯轉角的應急燈在她臉上投下青灰的影。
她掏出手機劃開屏幕,新聞推送亮得刺眼:《國產醫療人工智能出現倫理漏洞,外資機構申請緊急處置令》。
標題下配著陳翰文的照片,金絲眼鏡反著冷光:“必須終止情感化人工智能的無序進化。”
“諾斯通上周就買通了三家醫療協會的專家。”她的拇指關節抵著樓梯扶手,指節泛白。
“他們怕靈樞搶了市場?不,他們怕的是——”她突然湊近,呼吸掃過他耳垂,“怕我們的人工智能,學的是《黃帝內經》里的‘大醫精誠’,不是他們數據庫里的‘最優解算法’。”
林昭明望著她手機屏幕里跳動的新聞時間戳,21:03,正是發布會散場的時刻。
風從安全通道的換氣口灌進來,帶著樓下梧桐樹的葉香,混著蘇晚晴身上若有若無的檀木香——那是天樞科技辦公室的味道,他上次陪蘇晚晴取資料時聞過的。
“我幫你。”蘇晚晴突然說,手機屏幕熄滅,她的臉隱在黑暗里,“但你得告訴我,靈樞到底……”
她頓了頓,“它真的能‘記住’人嗎?”
林昭明摸出西裝內袋的瓷片。
殘片上的青釉在應急燈下泛著幽光,像塊凝固的夜色。
他想起昨晚修復室里,當他的指尖觸到瓷片時,眼前閃過的畫面:靈樞的數據流突然變得柔軟,像爺爺熬的修復膠,裹著那些被標記為“無效數據”的病歷、手寫的備注、甚至患者留在檢查單上的眼淚。
“它記得的,不是數據。”他把瓷片貼在胸口,能感覺到心跳透過布料傳到瓷片上,“是溫度。”
蘇晚晴沉默了片刻,突然笑了。
她伸手替他理了理西裝領口歪掉的老銀扣,動作輕得像在安撫易碎品:“我爸說過,真正的科技,要能接住人間的溫度。”
她的手機在掌心震動,屏幕亮起,是天樞科技的工作群消息:“全體技術組緊急回公司,靈樞診斷模塊異常。”
“我得走了。”她轉身要下樓,又回頭看他,“今晚十點,西湖長橋。我讓司機送你過去。”
林昭明站在樓梯口,聽著她的腳步聲漸遠,才摸出手機。
屏幕上有三條未讀消息,都是修復中心的同事發的:“明哥,你爺爺那本《古瓷修復筆記》在你桌上開著,剛才有片光……”
他沒往下看,把手機塞進褲袋,推開安全通道的門。
夜風吹得他西裝下擺獵獵作響。
會展中心的霓虹燈在身后漸次熄滅,只剩下西湖方向的燈火,像撒在綢緞上的碎金。
他沿著湖邊走,鞋跟碾碎了幾片梧桐葉,發出細碎的響。
遠處傳來畫舫的櫓聲,混著夜釣人收竿的吆喝,像首走調的曲子。
走到長橋時,月亮剛爬上雷峰塔尖。
林昭明靠在石欄上,望著水面浮動的月光,想起爺爺臨終前說的話:“昭明啊,器物的魂,藏在摸過它的人手上。”
他摸出瓷片,月光下,釉面里隱約能看見一道細紋——那是他今早修復時留下的,用爺爺傳的“金繕”技法,以漆料混金粉填補的裂痕。
“你到底是誰……”他對著湖面輕聲問,“還是說,你是我未曾認識的另一個自己?”
一道閃電突然劃破夜空,白亮的光劈開云層,映得湖面像撒了把碎銀。
林昭明下意識抬頭,卻見閃電消逝的方向,有盞燈在寶石山上亮起——是保俶塔的景觀燈?
不,那燈的位置更低,像實驗室的窗戶。
手機在褲袋里震動起來。
他掏出看,是個陌生號碼,來電顯示備注:趙懷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