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6章 浮沉界·聚散相依

  • 墟界藥仙
  • 阿念書
  • 5072字
  • 2025-08-08 20:40:05

巡界舟的光軌在星穹中劃出螺旋狀的尾跡,那是循環界賦予的“始終之力”。艙內,蘇晚的書冊正自動舒展,第二十五座墟界的輪廓愈發清晰——浮沉界的界膜如流動的云絮,時而凝聚成綿密的云海(聚),時而飄散為細碎的星塵(散),聚時可見界內山巒在云浪中浮沉,散時能瞥見星塵里藏著的微光,仿佛一群游弋的生靈在相擁與別離間往復。

“聚為形,散為氣,這是浮沉界的根基。”葉清遙指尖撫過十二界環,第二十五道紋路正泛著銀白與淡藍交織的光,“循環界教會我們始終相生,這里或許要讓我們明白聚散相依。”

話音未落,巡界舟已穿過云海般的界膜。艙外沒有堅實的大地,只有無盡的“流靄層”——銀白的云氣凝聚時能化作山巒、草木、生靈的形態(聚之形),飄散時便成了彌漫的霧靄(散之氣)。遠處,一團團云氣正聚成奔騰的駿馬,奔至流靄層邊緣卻突然消散,化作漫天星塵;而星塵飄到另一側,又聚成振翅的飛鳥,翅膀扇動時帶起的氣流,恰好托住了旁邊正在凝聚的云團。

“它們在變魔術!”眠眠撲到舷窗上,羽毛上沾著的循環界嫩芽剛完成一輪枯榮,此刻竟隨著流靄的聚散閃爍起來——絨毛先凝聚成小小的云團(聚),云團散開時,每一粒星塵都帶著羽毛的光澤(散),落在艙壁上,又聚成了眠眠的小像。

阿鐵摩挲著腰間的鐵器,那上面還留著循環界新老交融的紋路。他望著流靄層中聚散的云氣,突然想起家鄉鐵匠鋪的故事:“師父說,打鐵時的火星(散)落在煤堆上,聚起來能燃起更旺的火;而燒盡的煤渣(散),埋在土里能讓來年的莊稼(聚)長得更壯。”

蘇晚的書冊自動翻頁,銀色汁液勾勒出浮沉界的生靈——“聚散者”。他們的身軀由云氣與星塵構成:凝聚時,云氣勾勒出清晰的輪廓,能看見如人類般的五官、如草木般的紋路(聚之實);飄散時,星塵散入流靄層,只剩一點微光標記著存在(散之虛)。書冊注解寫道:“此界以‘聚散相依’為道,聚散者信‘聚’是‘散’的歸宿,‘散’是‘聚’的起點,如云氣聚成山巒(聚)、散為霧靄(散),聚散之間,能量流轉,形態更迭,無有滯礙。”

巡界舟在流靄層中緩緩穿行,船身周圍的云氣時而聚成護航的羽翼,時而散作引路的星塵。突然,一股凝滯的氣流撞來,艙外的云氣竟在瞬間僵化——原本該聚成飛鳥的云團卡在半空,翅膀的輪廓扭曲變形;而該散開的星塵則凝成了細密的顆粒,懸浮在流靄層中,像一片凝固的雪。

“是‘滯聚’與‘虛散’。”一個清越如流泉的聲音在艙內響起。循聲望去,流靄層上站著一位聚散者:她的上半身是凝聚的云氣,眉眼如遠山含黛,發絲似流瀑垂落(聚之韻);下半身卻已化作星塵,在流靄中輕輕搖曳(散之姿)。她手中握著一柄“聚散扇”,扇面一半繡著云海翻涌(聚),一半繪著星塵漫天(散),揮動時能引動流靄的聚散。

“我是守界者‘云渺’。”她微微欠身,凝聚的半張臉帶著相逢的欣喜,飄散的半身卻藏著離別的悵然,“浮沉界的平衡已被打破——‘執聚者’恐懼消散,將云氣凝得密不透風;‘執散者’抗拒凝聚,讓星塵散得無跡可尋,聚散的循環斷了。”

順著云渺的目光望去,流靄層的失衡愈發觸目:左側的“凝云域”里,云氣聚成的山巒層層疊疊,山與山之間沒有絲毫空隙,連陽光都透不進去,底層的云氣因得不到流通而開始發黑(聚之淤);右側的“散星淵”中,星塵散得極細,細到無法凝聚成任何形態,偶爾有幾粒星塵相撞,也會立刻彈開,仿佛彼此帶著排斥之力(散之孤)。

更令人心驚的是浮沉界的核心“聚散池”——那本是云氣與星塵循環的樞紐,池中央的“聚散珠”能將云氣凝為星塵的種子(聚轉散),又能將星塵聚成云氣的胚胎(散轉聚)。此刻,聚散珠的左側蒙著一層厚重的云垢(滯聚),右側則飄著幾縷抓不住的星煙(虛散),珠體的光澤忽明忽暗,像在掙扎著維持最后一絲流轉。

“我們曾信‘聚散同源’。”云渺揮動聚散扇,流靄層中浮現出古老的星圖:聚散者在凝云域引導云氣凝聚,讓每一次相聚都帶著散時的輕盈(聚含散);在散星淵目送星塵飄散,讓每一次別離都藏著聚時的溫暖(散含聚)。聚散珠則將多余的云氣化作星塵,讓聚不過滯;將散落的星塵凝成云氣,讓散不過虛,如此往復,流靄層生生不息。

星圖的末尾,卻出現了撕裂的痕跡——一部分聚散者開始沉迷“聚”的實在,認為只有凝聚的形態才是真實的存在。他們用秘法加固云氣的結構,甚至用鎖鏈將云團捆在一起,生怕一絲一毫的消散;另一部分則執著于“散”的自由,認為只有飄散的狀態才是永恒的超脫,他們用咒術打散即將凝聚的星塵,甚至在云氣中埋下“斥力砂”,讓任何相聚都無法持久。

十二界環突然震顫,循環界的始終之力與浮沉界的聚散之力共鳴。葉清遙指尖劃過環身,第二十五道紋路的光霧里,浮現出古老的契文:“聚如百川匯海,海滿則溢為云(聚生散);散似萬云化雨,雨落則聚為川(散生聚),聚散相濟,方得圓滿。”契文旁的注解已被撕裂的星圖磨去,只剩“離析則失序”的殘痕。

“先去凝云域吧。”云渺的聚散扇指向左側,“執聚者的凝滯,讓云氣失去了流動的生機。”

巡界舟駛入凝云域時,仿佛撞進了一座密不透風的云石監獄。云氣凝聚的山巒堅硬如鐵,山壁上纏繞著用云絲擰成的鎖鏈,鎖鏈上刻著“永不離散”的咒文。幾個執聚者正用云錘敲打云團,試圖讓它們凝得更實,他們的身軀凝聚得幾乎看不出星塵的痕跡,連呼吸都帶著沉重的滯澀感。

“你們不該來!”一個執聚者的聲音像兩塊云石相撞,“散是世間最可怕的事——朋友會離散,家園會崩塌,連我們自己都會化作虛無!只有永遠凝聚,才能守住所有美好!”

他指向不遠處一塊開裂的云石:“你看,那是百年前的‘聚心殿’,只因散了一絲云氣,就裂成了這樣!若不加固,所有凝聚的一切都會消失!”

葉清遙讓巡界舟懸停在開裂的云石旁,十二界環的光霧滲入云石的縫隙:“循環界的始終藤告訴我們,老果不散,新蕊不生。你看這云石,正是因為沒有一絲消散,內部的云氣才會僵化,就像人憋著一口氣不吐,遲早會窒息。”

她指尖凝聚光霧,映出流靄層外的景象:遠處的云團聚成繁花,盛開后自然飄散,星塵落在另一處,又聚成更艷的花簇。“聚時的美好,本就該在散時留下種子。就像我們的記憶,朋友離別(散)時的不舍,會化作下次相聚(聚)的期待;家園變遷(散)時的眷戀,會凝成重建時(聚)的力量。若永遠捆在一起,美好只會變成沉重的枷鎖。”

阿鐵突然拔出腰間的鐵器,將云絲鎖鏈從中劈開。奇妙的是,鎖鏈斷開的瞬間,并沒有徹底消散,而是化作幾縷輕盈的云氣,飄向旁邊的云團——那團原本僵硬的云團竟舒展起來,邊緣開始泛起流動的光澤。

“我師父常說,打鐵不能一次敲得太實。”阿鐵用鐵器的刃口輕敲云石,“鐵坯聚得太密,反而容易開裂,得留些空隙讓火氣散出去(散),再回火凝聚(聚),器物才能堅韌。就像這云石,不散一絲云氣,看似堅固,實則早已失去了聚的活力。”

一個執聚者顫抖著解開了纏繞云團的鎖鏈。云團散出一縷輕煙,那縷煙飄到開裂的云石上,竟讓裂縫慢慢愈合。“原來……不散,反而是在毀掉聚的根基。”他的身軀開始泛起星塵的微光,凝云域的云石鎖鏈紛紛斷裂,云氣如流水般涌向散星淵。

云渺望著流動的云氣,輕聲道:“這是‘散養聚’的智慧。”

前往散星淵的路上,流靄層越來越稀薄。星塵細如微塵,飄散得毫無規律,偶爾有幾粒靠近,也會被無形的斥力推開。越靠近執散者的“斥力砂”陣,連聚散珠散出的星煙都變得疏離——每一粒星塵都獨自游蕩,像一群拒絕擁抱的孤魂。

幾個執散者坐在斥力砂陣中央,他們的身軀幾乎全是星塵,只有一點微光標記著彼此的位置。看見巡界舟,他們立刻撒出一把斥力砂:“別用你們的‘凝聚’污染這里!聚是世間最痛苦的事——相遇會帶來牽絆,相守會滋生依賴,一旦分開,比從未相聚更難受!只有永遠飄散,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眠眠突然飛入斥力砂陣,羽毛上的星塵先聚成小小的光球(聚),光球炸開時,每一粒星塵都帶著溫暖的光暈(散),落在執散者的微光旁——奇妙的是,斥力砂竟沒能推開這些帶光的星塵。“你看呀,”眠眠用翅膀輕碰一粒星塵,“聚過的星塵,散開來也帶著光呀。就像我和清遙姐姐分開時(散),想起在一起的時光(聚),就不會覺得孤單。”

蘇晚翻開書冊,讓執散者看書頁上的“聚散圖”:畫中既有云氣聚成的相擁者(聚之暖),也有星塵散作的遠行者(散之思),遠行者的星塵里,藏著相擁時的溫度——正是相聚的溫暖,才讓別離的思念有了重量。“這些星塵是用‘散’的筆觸繪成,卻需要‘聚’的底色來支撐。”蘇晚指著畫中星塵里的微光,“就像你們執著的飄散,若沒有相聚的記憶,再自由的星塵也只是冰冷的虛無。云氣的凝聚,本是為了讓星塵的飄散更有意義,不是為了拒絕所有溫暖呀。”

一個執散者顫抖著收起斥力砂,第一次讓自己的星塵靠近同伴的微光。兩粒微光相觸的瞬間,沒有滋生痛苦的牽絆,反而化作一顆更亮的光球,光球炸開時,散出的星塵帶著雙倍的溫暖。“原來……‘聚’不是枷鎖,是‘散’的底色。”他的星塵開始凝聚,漸漸顯露出模糊的輪廓,散星淵的斥力砂陣紛紛失效,星塵如歸鳥般涌向凝云域。

云渺望著匯聚的星塵,輕聲道:“這是‘聚養散’的真諦。”

浮沉界的核心是聚散池,池邊一半是凝聚的云階(聚臺),一半是飄散的星梯(散臺),池中央的聚散珠懸浮在半空,左側的云垢與右側的星煙仍在相互排斥。池周圍,執聚者與執散者的對峙已到臨界點——執聚者想用云絲捆住星塵,執散者想用斥力砂打散云氣,兩種力量碰撞出刺耳的嗡鳴,連流靄層都在震顫。

“聚散珠是浮沉界的命脈。”云渺望著珠體上的裂痕,聲音凝重,“它本應讓云氣帶著相聚的記憶飄散(聚轉散),讓星塵帶著別離的思念凝聚(散轉聚)。但現在,執聚者的執念讓云氣失去了飄散的輕盈,執散者的抗拒讓星塵失去了凝聚的溫度,珠體快要崩碎了。”

葉清遙讓十二界環的二十五道紋路同時亮起,將循環界的始終相生、流止界的動靜相濟、晦明界的光影同塵都注入心念:“‘聚’與‘散’從不是對立。就像這巡界舟上的我們,相聚時(聚)的歡笑,需要別離時(散)的思念來沉淀;別離時(散)的牽掛,需要再相聚時(聚)的擁抱來圓滿;就像蘇晚的書冊,文字的凝聚(聚),需要留白的飄散(散)來透氣;留白的意境(散),需要文字的支撐(聚)來顯形。”

她的話語化作一道銀藍交織的光帶,纏繞在聚散池的池壁上。光帶觸及聚散珠的剎那,珠體的裂痕突然泛起柔光——云垢中的凝滯被星煙的輕盈化開,星煙中的虛無被云垢的溫暖填滿,兩種力量在光帶中開始旋轉交融,化作螺旋狀的氣流,順著流靄層的脈絡滲入浮沉界的每一寸空間。

執聚者們望著光帶中輕盈的云氣,突然拆除了凝云域的云石監獄。這一次,他們沒有阻止云氣飄散,而是讓凝聚的山巒留出流動的縫隙,讓云氣帶著相聚的記憶流向散星淵——云氣在飄散中變得靈動,凝聚時更顯生機。執散者們收起了散星淵的斥力砂,讓星塵坦然接納云氣的擁抱,帶著別離的思念凝向凝云域——星塵在凝聚中變得溫暖,飄散時更有重量。

當最后一粒斥力砂被收起,凝云域的云氣與散星淵的星塵在聚散池周圍交織,形成一道螺旋狀的能量流——聚散珠突然發出璀璨的銀藍光,體內凝滯的“聚”氣與虛無的“散”韻在能量流中徹底交融,化作剛柔相濟的聚散力,順著流靄層的脈絡滲入浮沉界的每一寸空間。

凝云域的云氣變得靈動,山巒間的云流帶著星塵的微光;散星淵的星塵變得溫暖,飄散的微塵藏著云氣的記憶;聚散者的身軀不再僵化——凝聚時帶著星塵的輕盈,飄散時藏著云氣的溫暖;聚散池的云階與星梯相連,云氣落入池中化作帶光的星塵,星塵升入空中凝成含霧的云氣,循環不止。

云渺的聚散扇在手中發出清越的共鳴,扇面的云海與星塵首次呈現出完美的交融。她看向葉清遙的目光里帶著釋然:“這才是浮沉界該有的樣子——聚如暖陽有留白,散似流螢有歸處。”

蘇晚的書冊上,銀色汁液正寫下新的注解:“‘聚’是帶著牽掛的相擁,‘散’是藏著期待的別離,相擁時需留一絲呼吸的空隙,別離時需存一份重逢的念想。十二界的共生,既要如聚般緊密相依,也要似散般各自成長,讓每一次‘聚’的溫暖都帶著‘散’的尊重,讓每一次‘散’的自由都藏著‘聚’的惦念。”書冊邊緣,第二十六座墟界的輪廓漸漸清晰——那是一片由“有”與“無”構成的“空有界”,界內的生靈以磐石為有,以虛空為無,他們的眼眸里,藏著有無相生的禪意。

葉清遙望著聚散池中流轉的云氣與星塵,十二界環在掌心泛著聚散相依的光。她知道,下一段旅程,他們將帶著浮沉界的智慧,去探尋“有”與“無”的奧秘,去領悟“擁有”與“放下”的深意。畢竟,宇宙的共生之網,既要容得下聚散的離合,也要載得起有無的相生。

巡界舟的光軌再次劃破星穹,這一次,光軌中既有相聚的綿密,也有別離的疏朗,像一首寫在星空中的詩——聚時如詩行的凝重,散時似留白的輕盈,聚散之間,自有深意流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思县| 拜城县| 湖北省| 常宁市| 乐业县| 武宣县| 正定县| 枣强县| 郴州市| 垫江县| 达日县| 桐庐县| 雷州市| 宜城市| 大英县| 常德市| 光山县| 巴楚县| 乌拉特前旗| 忻州市| 揭西县| 瓦房店市| 科技| 靖边县| 清原| 华阴市| 灌阳县| 瑞昌市| 元朗区| 临颍县| 固镇县| 万源市| 华亭县| 南京市| 蓝田县| 鄂州市| 屏东市| 雷州市| 富平县| 牟定县| 平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