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19. 技藝初顯:融合后的驚艷

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準備,我終于迎來了在侗寨的首次表演。這次表演,我將融合了武術和侗戲的全新節目呈現在了大家面前。

“阿妹這身段倒是伶俐,可侗戲講究的是水袖輕揚的韻味,你這劍穗甩得比馬鞭還剛猛,怕是要嚇著老人家哦。“侗戲老師傅吳阿公捻著胡須,看著我練劍時飛揚的劍穗直搖頭。清晨的鼓樓坪上,晨露還掛在蘆笙柱上,我已經穿著厚重的侗戲服裝練了兩個時辰。

我收劍行禮:“阿公,您看這段'金蟬脫殼'的劍法,能不能配《珠郎娘美》里的采茶調?我總覺得轉身時氣口接不上。“

吳阿公摘下腰間的煙桿磕了磕:“后生家有想法是好,但侗戲的唱腔講究'字正腔圓如流水,韻轉千回似鳥鳴'。你上次唱到'山坡羊'那段,劍花挽得太急,氣都喘不勻了,哪還有心思顧韻味?“他接過我遞來的茶杯,指著繡著侗族龍紋的袖口,“你看這袖口的弧度,甩起來要像春蠶食桑,輕緩中帶著韌勁,不是劈柴砍樹的力道。“

這時武術師傅楊二叔扛著練功刀走過來,剛練完早功的他額頭還掛著汗珠:“吳老哥這話說得在理,但武術講究'力發于腰,勁貫于梢'。上次看你把'蘇秦背劍'改成侗戲的碎步轉身,差點閃了腰不是?“他把毛巾搭在肩上,拿起我的長劍掂量著,“這劍穗太長,轉身時容易纏腳踝,得剪短三寸,再在末端加個銅鈴,既不影響動作,又能配合唱腔打節奏。“

我盯著劍穗上的紅綢結:“可阿婆說這是她年輕時繡的'吉祥結',剪不得。“

“傻姑娘,“楊二叔拍著我的肩膀大笑,“銅鈴串在結下面,既保了吉祥寓意,又添了聲響,這不就兩全其美?“

正說著,寨老帶著幾個嬸子端著油茶過來:“后生家練得辛苦,喝碗油茶歇歇。“王嬸舀著茶湯直咂嘴,“昨天看你練'臥魚'動作,身子都快貼到地面了,侗戲哪有這么大動靜?怕是會把裙擺磨破喲。“

我接過油茶碗:“王嬸,我試過把侗戲的'臥魚'和武術的'鐵板橋'結合,身子壓低時用劍尖支地,既穩當又好看。“說著就要起身示范,被寨老按住:“不急不急,先聽阿公說。“

吳阿公抿了口油茶慢悠悠道:“上月看你排'夜奔'那段,唱腔總被劍法打亂。依我看,唱到'月照青山'時,你該用劍在身前畫個圓,既像月亮又不耽誤換氣;唱到'路遇猛虎'時,再把'猛虎下山'的劍招亮出來,這樣文武就合上拍了。“

楊二叔掏出煙絲卷著旱煙:“說到招式,你那個'鷂子翻身'接'云手'太生硬。我教你個法子,翻身落地時腳尖輕點,借著慣性順勢劃劍,手腕轉半圈正好接唱腔的拖音,你試試?“

接下來的半個月,鼓樓坪成了我的練功場。清晨跟著楊二叔練劍,他總在我手腕發力不對時用煙桿輕敲我的手背:“力從根起,腰如轉軸,你這劍舞得像繡花,哪有江湖氣?“午后則跟吳阿公學唱腔,他用竹板打著節拍:“喉間要像含著露水,氣沉丹田,別唱得跟喊山歌似的。“

有天練到日頭西斜,我正琢磨著如何把“霸王別姬“的劍式融入“珠郎送傘“的唱段,突然聽到身后傳來孩子們的笑鬧聲。回頭一看,十幾個娃娃舉著木劍跟著我的動作比劃,最小的阿花舉著蘆笙當劍,裙擺掃倒了曬谷架上的玉米,嚇得直躲到我身后。

“阿姐的劍會唱歌呢!“阿花拽著我的衣角,指著劍穗上的銅鈴,“剛才唱到'風吹竹葉'時,鈴鐺響得跟真的竹葉聲一樣。“

王嬸提著豬食桶路過,放下桶子拍手:“剛才那個'鳳凰展翅'的動作好!要是轉身時把裙擺再揚高些,讓銀飾叮當響,肯定更好看。“

寨老拄著拐杖踱過來:“明日就是侗年了,祠堂要擺長桌宴,正好讓你試試場子。我已經讓人把戲臺子搭好了,就用新做的'萬字紋'幕布,襯你的紅衣正合適。“

表演前一晚,我在火塘邊縫補被劍劃破的裙擺,吳阿公揣著酒葫蘆過來:“緊張了?“我點點頭,針扎到了手指。他倒了杯米酒遞給我:“當年我第一次唱'劉三姐',嗓子都啞了。記住,上臺就想著戲里的人,你不是在表演,你就是那個持劍走江湖的侗家姑娘。“

楊二叔推門進來,手里拿著個布包:“給你的,“打開一看是副護腕,上面繡著侗族的“盤長結“,“明日舞劍別太用力,這護腕能幫你穩住手腕。“

表演當天,祠堂前人山人海。我躲在后臺整理衣襟,聽見前臺寨老敲著銅鑼:“今日讓大家開開眼,看咱們寨的后生如何把刀劍與侗戲融在一處!“臺下頓時響起嗡嗡的議論聲,有說“這怎么可能“,有說“怕是胡鬧“。

阿花鉆到后臺塞給我一束映山紅:“阿姐加油,我帶小伙伴們給你叫好!“王嬸幫我系緊腰帶:“別聽他們瞎嘀咕,我剛才看見楊二叔在臺下占了最好的位置,他煙桿都攥出汗了。“

當我登上舞臺的那一刻,臺下的觀眾都被我的裝扮吸引住了。我身著一身絢麗的侗戲服裝,但手中卻拿著一把長劍,整個人散發著一種獨特的氣質。

音樂響起,我開始了表演。我先是展示了一段精彩的武術劍法,只見我劍如游龍,身姿矯健,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力量感。臺下的觀眾被我的劍法深深吸引,發出陣陣驚嘆聲。

“好!這'白蛇吐信'練得有模有樣!“楊二叔的喝彩聲格外響亮。我心中一暖,順勢接了個“靈蛇出洞“的劍招,劍穗上的銅鈴叮當作響。

接著,我開始唱起了侗戲的唱腔。我的聲音清脆悅耳,婉轉悠揚,與武術動作完美配合。唱到“山高水長“時,按照吳阿公教的法子,劍尖在身前劃出圓弧,銅鈴隨著動作輕響,臺下頓時安靜下來。

“這身段比阿珍唱得還柔!“臺下傳來王嬸的贊嘆。我借著換氣的空當朝她望去,看見吳阿公正用竹板輕輕打著節拍,嘴角帶著笑意。

在表演中,我將武術的剛勁與侗戲的柔美相結合,讓整個節目既有力量感又不失韻味。當唱到“英雄落難“的悲愴處,我故意放慢劍速,劍尖微微顫抖,配合著唱腔的嗚咽;唱到“揚眉吐氣“時,猛地一個“力劈華山“,長劍直指蒼穹,引得臺下一片叫好。

“快看!那是'橫掃千軍'接'嫦娥奔月'!“有懂武術的后生大喊。我聽到楊二叔在臺下喊:“轉腰!對嘍!“立刻調整身姿,果然比平時更流暢。

隨著表演的進行,臺下的氣氛越來越熱烈。觀眾們的目光緊緊地跟隨著我,他們被我獨特的表演形式所震撼,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孩子們舉著木劍跟著我的動作搖擺,阿花甚至站到長凳上大喊:“阿姐的劍會跳舞!“

當最后一個劍式“收勢歸鞘“完成時,我正好唱完最后一句唱腔,銅鈴的余音與尾音同時落下。臺下先是短暫的寂靜,隨即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表演結束后,臺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觀眾們紛紛站起來,為我鼓掌叫好。那一刻,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滿足。我知道,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我成功地將武術和侗戲融合在了一起,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沅| 赞皇县| 万载县| 灌云县| 通河县| 民勤县| 汽车| 石台县| 徐汇区| 英德市| 兰坪| 临沭县| 奎屯市| 宁陵县| 米泉市| 周宁县| 潼关县| 固镇县| 安康市| 泗阳县| 班戈县| 松原市| 新津县| 临夏县| 霍山县| 安岳县| 兰考县| 永川市| 龙井市| 凉山| 武陟县| 紫金县| 五莲县| 聂拉木县| 台安县| 阳原县| 买车| 林芝县| 金门县| 鞍山市| 绥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