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0章 雨中劍·汴梁驚雷(下)

“鬧夠了沒有?”宋徽宗趙佶的聲音并不高亢,甚至帶著一絲慣有的倦怠,卻如同無形的定海神針,瞬間將“明鏡高懸”堂前這片洶涌的怒濤強行壓下。那清朗的語調,此刻卻蘊含著不容置疑的帝王威儀。整個廣場死寂一片,落針可聞。連囚車里孫青霞那撕心裂肺的咳嗽聲,都仿佛被這無形的威壓扼住,只剩下喉嚨里壓抑不住的、如同破風箱般的嗬嗬殘響。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御輦前那道明黃色的身影上。張韜和李煥如同被抽去了脊梁骨,臉上的血色瞬間褪盡,煞白如紙。方才在諸葛正我和四大名捕面前強撐的兇狠氣焰,在帝王目光掃過的瞬間,如同冰雪遇上了烈日,徹底消融,只剩下深入骨髓的恐懼和僵硬。兩人雙腿不受控制地發軟,若非身后的親隨勉強攙扶,幾乎要當場癱倒。蔡京垂手肅立在御輦側后,那張保養得宜、面白無須的臉上,依舊維持著慣有的平靜,甚至嘴角還掛著一絲若有若無的、仿佛置身事外的淡然微笑。唯有他微微低垂的眼瞼下,那雙銳利如鷹隼的瞳孔深處,一絲極快掠過的陰鷙寒芒,暴露了他內心的驚濤駭浪。他身邊的宰相曾布,則是眉頭緊鎖,目光在諸葛正我、蔡京和場中狼藉之間來回掃視,帶著深深的憂慮和審慎。“官家……”張韜強忍著喉嚨的干澀,聲音艱澀嘶啞,試圖辯解,“臣等奉旨督辦昆侖鑒失竊及王統領被害一案,因案情重大,恐皇城司羈押不力,故持尚書省簽押文書及太師手令,欲提審要犯孫青霞,以盡快查明真相,追回國寶,告慰王統領在天之靈!怎奈皇城司守衛不明事理,百般阻撓,甚至刀兵相向,臣等無奈之下才……”“夠了。”趙佶輕輕一揮手,打斷了張韜語無倫次的辯解。他的目光掠過張韜、李煥,掠過他們身后那些癱軟在地、兵器散落一地的刑部、大理寺爪牙,最后落在了囚車里蜷縮著的、如同血人般的孫青霞身上。那慘白的臉色,遍布的猙獰傷口,嘴角未干的血跡,以及那微弱到幾乎斷絕的氣息,讓這位向來養尊處優的帝王眉頭也不由自主地微微蹙起。他隨即移開目光,仿佛那景象過于刺眼,最終,落在了負手而立、神色平靜如古井的諸葛正我身上。“諸葛先生,”趙佶的聲音放緩了些許,甚至帶上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溫和,“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朕聽說,你座下追命崔卿,親自將此案要犯孫青霞押解回京,其中曲折,朕愿聞其詳。”他沒有問蔡京,也沒有問張韜李煥,而是直接點名了諸葛正我。這微妙的偏向,如同一盆冰水,瞬間澆透了張、李二人,也讓蔡京低垂的眼瞼下,瞳孔驟然收縮。諸葛正我微微躬身,聲音沉穩清晰,如同在陳述一卷客觀的史冊:“回稟官家。追命崔略商確已將涉案人孫青霞押解至京。然此案,遠非表面所見之‘盜寶殺人’那般簡單。據崔略商親歷及多方查證,昆侖鑒碎片失竊、禁軍統領王振遇害,乃至近日汴京數起蹊蹺血案,背后皆有一只無形黑手操縱,所圖非小。”他頓了頓,目光銳利如電,掃過張韜、李煥:“孫青霞此人,身世雖謎,然其于絕魂谷中,為救一垂死女童,甘冒奇險,深入邪祟盤踞之絕地,奪取解藥,九死一生,其心性絕非大奸大惡之徒。更關鍵者,其體內盤踞一股極其霸道之冰寒異力,經薛神醫診斷,與昆侖鑒碎片所散發的寒氣同源,卻又似被其力量侵蝕反噬所致!此乃追查昆侖鑒下落及幕后黑手之關鍵線索!”“至于刑部張侍郎、大理寺李少卿,”諸葛正我的聲音陡然轉冷,帶著凜然正氣,“今夜持尚書省簽押文書及太師手令,無圣旨親諭,強闖皇城司重地,重傷守衛,更欲強行提走尚未經三法司正式會審之嫌犯!此等行徑,置我大宋《刑統》于何地?置皇城司法度于何地?更置官家天威于何地?!其背后,是否有人授意,欲行滅口、掩蓋真相之實?臣,不敢妄言,然,其行跡之可疑,用心之叵測,已昭然若揭!”“諸葛正我!你……你血口噴人!污蔑朝廷命官!污蔑太師!”李煥被這番誅心之言嚇得魂飛魄散,再也維持不住表面鎮定,失聲尖叫起來,聲音因恐懼而扭曲變調。張韜更是面如死灰,嘴唇哆嗦著,卻一個字也吐不出來。“污蔑?”趙佶的目光淡淡掃過李煥,那平靜的眼神卻讓李煥如同被毒蛇盯住,瞬間噤若寒蟬。趙佶的目光最終落在了蔡京臉上,聲音聽不出喜怒:“蔡卿,此事,你怎么看?”蔡京深吸一口氣,臉上瞬間換上了一副痛心疾首、憂國憂民的沉重表情,他上前一步,深深一揖:“官家明鑒!老臣聞聽昆侖鑒失竊、王統領遇害,五內俱焚!此乃國之重器,社稷之危!老臣唯恐宵小之輩借機生事,或辦案之人懈怠拖延,以致國寶流落,真相湮沒,故心急如焚,確有督促之意,方下手令予張、李二位大人,望其戮力同心,早日破案,以安圣心,以慰忠魂!然……”他話鋒一轉,語氣中充滿了“無奈”與“自責”,“老臣萬萬沒想到,張侍郎、李少卿竟會如此孟浪行事!強闖皇城司,重傷守衛,此乃大錯!老臣馭下不嚴,亦有失察之責!請官家降罪!”說罷,竟撩起蟒袍前襟,就要跪下請罪。這一手以退為進,推諉卸責,玩得爐火純青。將責任全推給了張韜、李煥的“孟浪”和自己的“失察”,絕口不提任何“滅口”、“掩蓋”的意圖。趙佶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厭煩,他抬了抬手,并未讓蔡京真的跪下:“蔡卿憂國之心,朕已知曉。然,督促辦案,亦需遵循法度。皇城司乃朕親掌機要之所,羈押要犯自有章程。張韜、李煥,”他的目光轉向面無人色的二人,聲音陡然轉厲:“爾等身為朝廷命官,三法司要員,不思以身作則,恪守法度,反持權令而驕橫跋扈,視皇城司如無物,重傷守衛,擾亂法司!此等行徑,與匪類何異?!若非諸葛先生與四大名捕及時阻攔,爾等是否真敢在朕這‘明鏡高懸’堂前,行那無法無天的殺戮之事?!”“臣……臣等罪該萬死!”張韜和李煥再也支撐不住,“噗通”一聲重重跪倒在地,額頭死死抵在冰冷的青石板上,渾身篩糠般顫抖,冷汗瞬間浸透了官袍后背。“萬死?”趙佶冷哼一聲,目光掃過地上散落的刀劍和那些癱軟的爪牙,“念爾等往日尚有微功,死罪可免!張韜,罰俸一年,閉門思過三月!李煥,罰俸半年,降一級留用!爾等所部參與鬧事之人,一律杖責五十,革職查辦!刑部、大理寺參與此事者,交由御史臺嚴查!若有再犯,定斬不饒!”這處罰,看似雷聲大,實則雨點小。罰俸、降級、思過,對于張、李這等蔡京心腹而言,不過是皮肉之痛,根本未傷及筋骨。杖責爪牙、交由御史臺(蔡京同樣影響力巨大)查辦,更是留有極大余地。趙佶終究還是給了蔡京面子,不愿在此時徹底撕破臉皮。“謝……謝官家隆恩!”張韜、李煥如蒙大赦,磕頭如搗蒜,聲音帶著劫后余生的哭腔。“還不退下!”趙佶聲音冰冷。“是!是!臣等告退!臣等告退!”張、李二人連滾爬爬地起身,也顧不上儀態,對著手下連打眼色,那些癱軟的爪牙互相攙扶著,撿起地上的刀劍,如同喪家之犬,灰溜溜地、狼狽不堪地迅速退出了廣場,消失在皇城司衙署的陰影之中,連那輛裝著孫青霞的囚車都顧不上了。蔡京看著自己心腹如此狼狽退場,臉上那絲淡然的微笑終于有些掛不住,眼底的陰鷙更濃了幾分。但他城府極深,立刻又恢復了平靜,對著趙佶躬身道:“官家圣明燭照,處置公允。老臣回去定當嚴加約束部屬,再不敢有擾法司。”說罷,又轉向諸葛正我,皮笑肉不笑地拱了拱手:“諸葛大人,今夜多有誤會,驚擾之處,還望海涵。國寶失竊案,還需皇城司與太傅多多費心,早日破獲,以安天下。”“分內之事,不敢言勞。”諸葛正我淡淡回禮,語氣平靜無波。蔡京不再多言,對著趙佶再行一禮,便轉身隨著張、李等人退去的方向,在幾名親隨的簇擁下,邁著看似從容、實則比來時快了幾分的步伐,迅速離去。那蟒袍玉帶的背影,在明滅的燈火下,透著一股揮之不去的陰沉。曾布看著蔡京離去的背影,又看了看場中情形,也對著趙佶和諸葛正我拱了拱手:“官家,太傅,此間事畢,老臣也先行告退。”得到趙佶微微頷首后,也帶著隨從離開了這片是非之地。轉眼間,方才還劍拔弩張、人頭攢動的廣場,便只剩下皇城司守衛、四大名捕、囚車中的孫青霞,以及御輦前的趙佶、舒無戲和幾名內侍。四大名捕的氣息早已收斂,如同四柄歸鞘的神兵,靜默地護衛在諸葛正我身后,但他們的目光,卻始終帶著警惕,如同無形的網,籠罩著整個廣場。舒無戲依舊如同一座沉默的鐵塔,矗立在趙佶身側半步之處,玄色披風在夜風中紋絲不動。他那雙如同熔巖般熾熱的眼眸,看似隨意地掃視著四周,但每當目光掠過某個陰影角落或遠處高墻時,都仿佛帶著實質的穿透力,讓任何可能潛伏的宵小都感到一陣心驚肉跳。他按在腰間那柄黝黑無光刀柄上的右手,指節粗大,皮膚呈現出奇異的古銅色,看似隨意地搭著,卻蘊含著隨時可以拔刀裂天的恐怖力量。趙佶的目光再次落回囚車中氣息奄奄的孫青霞身上,眉頭微蹙,似乎對那濃重的血腥氣和瀕死的慘狀有些不適。他轉向諸葛正我,語氣緩和了許多:“諸葛先生,此人……便是孫青霞?你方才言及其體內有昆侖鑒反噬之異力,可為追查線索?”“回稟官家,正是。”諸葛正我躬身道,“此子傷勢極重,命懸一線,體內異力更是詭異霸道,隨時可能反噬其殘存生機。然其意志堅韌,求生之念極強,更兼其親身經歷絕魂谷兇險,目睹灰衣人真容(雖僅半面冰疤),實乃此案唯一活口線索。若其身死,恐昆侖鑒下落及幕后黑手,將如石沉大海,再難追查。故臣斗膽,懇請官家恩準,將此犯暫交皇城司羈押診治,由薛神醫全力施救,吊住其性命,待其稍緩,再行詳審!”趙佶沉吟片刻。他對孫青霞的死活其實并不在意,但諸葛正我言之鑿鑿,昆侖鑒碎片關系重大,更牽扯到能擊殺禁軍統領王振的幕后黑手,這威脅確實讓他感到一絲不安。尤其是諸葛正我提到“灰衣人真容(半面冰疤)”,似乎觸動了趙佶某些模糊的記憶,讓他眼中閃過一絲疑慮。“嗯……”趙佶緩緩點頭,“先生所言有理。昆侖鑒乃國之重器,幕后黑手更是膽大包天,竟敢在汴京行兇,刺殺朝廷重臣!此案必須徹查到底!孫青霞既為關鍵活口,便依先生所請,暫交皇城司羈押診治。著太醫院選派精干御醫,協同薛神醫,務必吊住其性命!所需藥材,無論多珍貴,由內庫支取!”“謝官家!”諸葛正我深深一揖。趙佶的目光最后落在諸葛正我身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感慨:“先生這些年,為大宋江山,鞠躬盡瘁。當年宮中劇變,若非先生洞察先機,親率四捕力挽狂瀾,朕……恐已遭不測。這份護駕大功,朕,一直銘記于心。”他這番話,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回蕩在寂靜的廣場上,無疑是對諸葛正我最大的肯定和回護,也是對今夜之事最明確的定調——他信諸葛正我。諸葛正我神色肅然,再次躬身:“守護官家,護佑大宋,乃臣之本分,不敢言功。”趙佶似乎有些倦了,揮了揮手:“好了,夜深了,此間就交給先生了。舒卿,擺駕回宮。”“起——駕——回——宮——!”內侍尖銳的唱喏聲再次響起。殿前司禁軍如同精密的機器,迅速變換隊形,拱衛著御輦。舒無戲如同最堅實的磐石,護衛在御輦旁,他那雙熔巖般的眸子在轉身的剎那,與諸葛正我的目光在空中微微一碰,彼此都看到了對方眼中那份無需言說的凝重與了然。御駕儀仗緩緩駛離,沉重的腳步聲和皇家威嚴漸漸遠去。廣場上,只剩下皇城司守衛重新點燃的火把,噼啪作響,照亮著滿地的狼藉和那輛孤零零的囚車。諸葛正我緩緩直起身,深邃的目光投向御駕消失的方向,又掃過地上散落的兵器、凝固的血跡,最后落回囚車中那個蜷縮的身影。他臉上平靜無波,唯有負在身后的雙手,指節因用力而微微發白。“打開囚車。”他沉聲道,聲音在空曠的廣場上顯得格外清晰。守衛立刻上前,用鑰匙打開精鋼牢籠的重鎖,卸下孫青霞身上沉重的鎖鏈。崔略商上前一步,小心地將孫青霞從冰冷污穢的囚車中抱出。入手處一片冰涼僵硬,如同抱著一個剛從冰窟里撈出的死人,唯有心口處那柄緊貼著的“不悔劍”劍柄,傳來一絲微弱卻異常堅韌的暖意,證明著這具殘破軀殼內,還有一絲火星未曾熄滅。孫青霞雙目緊閉,臉色青灰,呼吸微弱得幾乎斷絕,嘴角又溢出一縷帶著幽藍寒氣的血絲。“送去‘回春堂’密室,嚴加看守。”諸葛正我對崔略商道,語氣不容置疑,“告訴薛神醫,不惜代價,吊住他的命。還有,那株鬼面芋根……仔細研究。”“是!”崔略商肅然領命,抱著孫青霞,身影一晃,便消失在皇城司衙署的陰影之中,朝著回春堂的方向疾掠而去。鐵手、無情、冷血也各自無聲地點頭,身影如同鬼魅般散開,執行各自的警戒與善后命令。諸葛正我獨自一人,站在空曠的“明鏡高懸”堂前廣場上。夜風吹拂著他洗得發白的灰布袍,獵獵作響。遠處汴京城的萬家燈火,勾勒出這座帝國心臟繁華的輪廓,卻無法照亮他眼底深處那沉沉的憂慮。蔡京一黨雖暫時退去,但今夜這強行提人的舉動,已將其野心和狠毒暴露無遺。他們不會善罷甘休。孫青霞體內的昆侖鑒異力,絕魂谷的邪祟,灰衣人那半張冰疤臉和詭異的功法……還有那沸泉深處傳來的、令人靈魂戰栗的恐怖嘶吼……這一切,如同一個巨大而黑暗的漩渦,正緩緩吞噬而來。他緩緩抬起頭,望向皇城深處那片被燈火勾勒出的、巍峨而壓抑的宮殿群。趙佶那句“護駕大功”的肯定猶在耳邊,但帝王心思,深如淵海。今日的恩寵,未必不是明日的枷鎖。“樹欲靜而風不止……”諸葛正我低聲自語,聲音消散在寒冷的夜風中。他最后看了一眼地上那灘屬于孫青霞的、帶著幽藍冰屑的暗紅血跡,轉身,邁著沉穩而堅定的步伐,走向皇城司衙署深處。那身樸素的灰布袍背影,在跳躍的火光映照下,仿佛承載著整個汴京城的暗夜之重。一場震動汴京朝野的軒然大波,看似因帝王之威而暫時平息。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僅僅是風暴來臨前短暫的死寂。更大的驚雷,正在這繁華帝都的萬丈紅塵之下,悄然醞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水市| 蚌埠市| 从江县| 江西省| 金塔县| 扶沟县| 五河县| 阜新市| 龙南县| 红河县| 凭祥市| 吐鲁番市| 通榆县| 沂南县| 郧西县| 德化县| 光山县| 梅州市| 黑河市| 邵武市| 五河县| 文昌市| 肃宁县| 扶绥县| 昆山市| 泾阳县| 姚安县| 康保县| 泰宁县| 泉州市| 胶州市| 枣阳市| 平顶山市| 察哈| 错那县| 东源县| 罗甸县| 土默特右旗| 南昌县| 平潭县| 通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