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未散,李龍已站在村口的老槐樹下。昨夜那道可疑的挖掘痕跡還留在記憶里,但他沒有再提,只是望著遠處新翻的泥土在陽光下泛出濕潤的光澤。
身后傳來腳步聲,趙山走了過來,手里拎著一壺剛煮好的熱水。
“昨晚的事,要不要查到底?”他低聲問。
李龍搖了搖頭,目光落在前方幾間剛修繕完的草屋上,“先顧眼前。”
趙山沒再追問,把水壺放在石臺上,轉身離開。
不一會兒,哨兵吹響了集合號。戰士們陸續走出營房,臉上帶著疲憊,卻也多了幾分安定。他們知道,這一仗打完了,可日子還得過下去。
李龍走進指揮所,屋內已經擺好了長桌和幾張簡陋的椅子。墻上掛著一幅根據地地圖,角落里堆著幾捆干糧和幾件繳獲的日式軍毯。
不多時,幾名骨干軍官陸續到來,神情各異。有人滿臉期待,也有人眉頭緊鎖。
李龍坐在主位,掃視一圈后開口:“昨天我們打贏了一仗,但真正的勝利,不是在戰場上,是在這里。”他指了指桌子,“是讓這片土地上的百姓能安心種地、孩子能安心讀書的地方。”
一名軍官遲疑地開口:“可咱們的人手都快用光了,還要分出去搞建設?”
“打仗是為了活命,建設是為了活得更好。”李龍語氣堅定,“敵人不會馬上再來,但我們得讓他們永遠不敢來。”
他站起身,在地圖上畫出幾個圈,“我決定,部隊分成三組——戰斗組繼續巡邏警戒,建設組負責修路、挖井、整田,還有第三組,專門培訓通訊員和衛生員。”
眾人沉默片刻,終于有人點頭,氣氛慢慢緩和下來。
會議結束時,王大娘正好提著籃子進來,里面裝著幾雙新做的布鞋。
“這是村里人連夜趕的,說你們天天跑山路,腳底板都磨穿了。”她笑著將籃子放在桌上。
李龍拿起一雙鞋,摸了摸鞋底,粗線縫得結實。
“謝謝。”他說得很輕,但眼神里透出一絲暖意。
王大娘擺擺手,“你們打鬼子,我們也不能閑著。”
她說完便轉身走了,留下一股柴火味混著針線的氣息。
李龍看著她離去的背影,對身旁的趙山說道:“今晚召集各村代表,開個動員會。”
趙山點頭應下。
次日清晨,太陽還未完全升起,李龍已走在通往村莊的路上。他的身影被拉得很長,投在剛剛翻新的田埂上。
一路上,他與幾位老農交談,聽他們講戰前的日子,講鬼子燒莊稼時的慘狀,也講現在重新開墾的希望。
一位老漢指著遠處一塊荒地:“這地以前被鬼子燒過,現在還能長莊稼嗎?”
李龍蹲下身,抓起一把土,仔細搓了搓,泥土中還殘留著一些焦黑的碎屑。
“只要人心不死,土地就不會死。”他沉聲道。
老漢愣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
中午時分,王大娘領著一群婦女和孩子,正在村頭搭一個簡易的紡織棚。她們用木棍和麻繩固定框架,再鋪上曬干的蘆葦葉,動作熟練而有序。
李龍走過去,看著她們忙碌的身影。
“你們打算做些什么?”他問。
“織布啊!”王大娘擦了擦汗,“給戰士們補衣服,也給孩子們做書包。”
她指了指角落里一堆舊棉衣,“都是從戰場上撿回來的,還能改一改。”
李龍點點頭,沒再多說什么,只是默默記下了這些細節。
下午,他回到指揮所,召集了幾名識字的戰士,安排他們準備教材。
小劉被任命為第一任教師,雖然有些緊張,但還是答應了下來。
“課本不夠,就自己寫。”李龍遞給他一本破舊的《國文》,封面已經掉了大半,“你先照這個編點簡單的識字內容,晚上開始教。”
小劉接過書,翻開看了看,紙頁已經泛黃,但字跡還算清晰。
“是!”
傍晚時分,村里的百姓陸續聚集到祠堂門口,參加由李龍主持的動員大會。
他站在一張矮凳上,聲音洪亮:“大家都知道,這場仗我們贏了。可光靠槍桿子還不夠,我們要有飯吃、有衣穿、有學上,才能真正站起來。”
人群中響起一陣掌聲。
“從明天開始,村里成立‘生產自救隊’,由王大娘牽頭,組織大家種地、織布、修路。同時,我們也要建學校,讓孩子們識字、明理、長大后能守衛自己的家園。”
王大娘站出來,向大家揮手:“咱們一起干,別怕苦!”
人群再次鼓掌,這次更加熱烈。
李龍看著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從未有過的踏實感。
幾天后,第一所抗戰小學正式掛牌。校舍是臨時騰出來的兩間草房,課桌是村民從山上砍來的木板,黑板則是用炭灰涂在墻上制成的。
開學當天,李龍親自到場揭牌。
他穿著洗得發白的軍裝,胸前別著一枚舊徽章,站在門口迎接一個個背著小包袱的孩子。
教室里,小劉正帶著孩子們朗讀課文,聲音稚嫩卻認真。
李龍走進去,站在后排,聽著孩子們一遍遍念著“我是中國人”。
忽然,他注意到角落里的一塊小黑板上,寫著一行歪歪扭扭的字:
“我要當兵打鬼子。”
他微微一笑,輕輕點頭。
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未來的某個畫面——那個寫下這句話的孩子,身穿軍裝,手持步槍,站在同樣的土地上,守護著這片曾經滿目瘡痍的家園。
他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站著,直到外面傳來一聲清脆的鐘響。
放學時間到了。
孩子們紛紛收拾書包,蹦跳著跑出門外。有幾個膽大的,還圍著他轉了幾圈,想看看他腰間的駁殼槍。
李龍彎下腰,拍了拍其中一個孩子的頭,“好好念書,將來報效國家。”
孩子用力點頭,眼里閃著光。
他直起身,望向遠方。
天邊霞光燦爛,映照著剛剛插秧的田野,也照亮了他腳下的路。
風從山坡吹來,帶著泥土和青草的味道。
他緩緩握緊拳頭,心里明白,這才是真正的戰爭——一場關于生存、信念與希望的持久之戰。
而他,已經準備好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