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函谷關,寒風卷著枯葉掠過城頭。尹喜望著突然陰沉下來的天空,憂心忡忡地對老子說:“先生,如今世道混亂,謬誤橫行,眞理仿佛被烏云遮蔽,何時才能重現光明?”
老子輕撫著斑駁的城墻,目光深邃如淵:“孩子,眞理就像這日月星辰,是客觀存在的,從不會因世人的喜惡而改變。你看這驟起的烏云,看似遮天蔽日,可曾眞正讓太陽消失?不過是暫時擋住了光芒罷了。待到風來云散,眞理自會重現人間。即便有人妄圖以權勢、詭辯掩蓋眞理,那也只是螳臂當車,終究是徒勞。天地的力量如此強大,狂風暴雨尚不能長久,何況人力?”
尹喜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問:“既然如此,為何還有人執意違背眞理行事?”老子長嘆一聲,指向山下蜿蜒的河流:“這世間的人,就像河中漂泊的舟。有些人天生敏銳,一眼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順勢而行;有些人則需要不斷摸索,在挫折中積累經驗,最終也能找到正確的航道;還有些人,蒙著眼橫沖直撞,至死都不明白自己為何迷失。”
“所以,世間便有了兩類人?”尹喜追問道。老子緩緩坐下,目光望向遠方:“正是。一類人懂得通過修德來接近道,就像農夫遵循四季規律耕種,自然收獲頗豐;另一類人,或是不愿,或是不能,終究與道無緣。德與失,看似對立,實則在道的面前同等地位——守德者得大道庇佑,失德者受規律懲戒,道,才是這世間一切的主宰,決定著萬物的興衰成敗?!?
尹喜肅然起敬,將這番話深深記在心底。此時,一陣大風呼嘯而過,吹散了漫天烏云,金色的陽光重新灑在函谷關上,仿佛印證著眞理不可阻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