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現,山道上的露水尚未蒸發,空氣中仍帶著一絲清冷。陳啟銘站在臨時訓練場邊緣,望著遠處幾架蘇聯志愿飛行員駕駛的雙翼偵察機緩緩滑入跑道。發動機轟鳴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也喚醒了沉思中的他。
張猛和趙鴻志已經早早來到現場,分別在各自的崗位上準備著即將開始的聯合訓練。這是他們第一次與蘇聯空軍進行地空協同演練,也是抗戰以來首次嘗試現代戰術配合。所有人都明白,這不僅是一次訓練,更是一次對未來戰場的預演。
“信號燈組準備好了。”趙鴻志走過來,將一個布滿按鈕和指示燈的金屬箱放在地上,“我昨晚重新調整了閃光頻率,避免和敵方混淆。”
“辛苦你了。”陳啟銘點頭,“今天是關鍵,不能出岔子。”
天空中傳來一陣低沉的螺旋槳旋轉聲,一架飛機緩緩飛過訓練場上空,投下一道陰影。張猛仰頭看著那架飛機,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隱隱的不安。
“你們聽不懂俄語,怎么指揮?”他皺眉問道。
“靠手勢、靠地圖、靠默契。”陳啟銘語氣堅定,“我們必須學會適應新的戰爭方式。”
第一項訓練任務很快展開——空中偵察與地面引導對接。趙鴻志迅速拿出自己繪制的簡易符號地圖,用紅藍鉛筆標出目標區域,并在地上用石塊擺出對應的標記。幾名戰士則攜帶紅色煙霧彈,在指定地點釋放信號。
飛機盤旋而下,飛行員透過舷窗觀察地面情況。然而當他們準備匯報坐標時,耳機里傳來的卻是一陣混亂的中文口令和俄語回應。
“不對勁!”趙鴻志立刻意識到問題所在,“語言不通,他們根本聽不懂我們的指令!”
陳啟銘當機立斷:“張猛,帶一組人去目標區,用煙霧彈做二次標記。”
張猛應聲而去,動作干脆利落。他在山坡上奔跑,一邊跑一邊揮手示意隊友點燃煙霧彈。濃烈的紅色煙霧騰空而起,在灰藍色的天幕下格外醒目。
飛行員終于捕捉到目標,通過無線電傳達確認信息。趙鴻志緊盯著通訊器,確認無誤后才松了口氣。
“這次算是過了。”他擦了擦額頭的汗,“但下次得想辦法統一聯絡方式。”
訓練繼續推進,進入第二項內容:測試新式無線電通訊裝置。這套設備是趙鴻志最近改良的成果,原本用于前線指揮調度,如今要面對的是更為復雜的空地協同環境。
剛完成一次模擬攻擊后,通訊突然中斷。空中傳來急促的詢問聲,地面卻毫無回應。
“壞了!”趙鴻志臉色一變,立即打開設備外殼檢查。
“快點,上面的人還在等我們引導。”張猛在一旁催促。
趙鴻志低頭查看線路,發現一根天線連接處松動,導致信號中斷。他迅速從工具包里翻出鐵絲,熟練地將天線重新固定,并重啟設備。
“通了!”耳機里終于傳來恢復的雜音。
可就在通訊恢復的同時,張猛無意間聽到一句低聲抱怨:“這簡直是浪費時間……”
他轉頭望去,一名蘇聯士兵正背對著他,嘴里嘟囔著什么。張猛眉頭一皺,卻沒有多說什么。
接下來的夜間協同攻擊演練更為復雜。夜色籠罩下,能見度極低,飛機難以準確識別地面部隊位置。為了確保精準打擊,陳啟銘下令使用特制閃光燈組發出預定密碼光信號。
張猛帶領突擊小隊悄然插入模擬防線,用白布覆蓋可能誤導敵機的地面標識,防止誤傷己方部隊。
“注意節奏,燈光三短兩長。”陳啟銘低聲叮囑,“不要亂。”
飛機在空中盤旋數圈后,開始俯沖。閃光燈亮起,照亮了一片空地。飛行員似乎看到了信號,調整角度,對準目標投下模擬炸彈。
可就在這時,陳啟銘注意到一個問題——有一處閃光信號完全沒有被飛行員識別。
“奇怪。”他心中升起一絲疑慮,“為什么會漏掉?”
演練結束后,眾人回到臨時指揮部復盤。趙鴻志仍在調試設備,張猛則坐在角落里默默思索白天聽到的那句抱怨。
“你覺得有問題?”陳啟銘走到他身邊。
“那家伙說‘浪費時間’。”張猛低聲說道,“我不信他是隨便說的。”
“你是懷疑……”陳啟銘頓了頓,“內部有人不希望我們成功?”
“我只是覺得,有些事沒那么簡單。”張猛抬頭看向他,“咱們得小心點。”
趙鴻志這時走了過來,手里拿著一份數據記錄:“通訊中斷的時間點很微妙,剛好是在我們最需要支援的時候。”
三人沉默片刻,彼此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夜風穿過營帳縫隙,吹動了掛在墻上的地圖一角。地圖上,南嶺山口的位置被紅色墨水圈住,旁邊還貼著一張模糊的電報復印件。
遠處,又一架飛機緩緩降落,螺旋槳轉動的聲音逐漸歸于寂靜。
趙鴻志低頭看了看胸前的徽章,那是他在飛行過程中看到的那枚刻有俄文“勝利”的金屬牌。他沒有說話,只是輕輕握住了它。
這一刻,沒有人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但他們清楚,這場戰爭遠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