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是阿甲的舅舅,是個學識淵博的人。17歲考的臨夏師范,師范讀完就直接參加了工作。起初是在吹麻灘中學工作,擔任語文課程,然后因為工作調動調到臨夏,也一直擔任語文課程。
文華舅舅還是個剛正不阿的人,那些吃飯送禮,吃拿卡要那一套在他看來就是對崇高人性的褻瀆。文華舅舅的直爽對比魏征,海瑞,于成龍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寫過書,做過研究。是阿甲所在那個小縣城里實實在在的為數不多的文人才子。但就是因為不懂社會的潛規則,不懂送禮,不懂求人辦事的禮數,他那淵博的學識也只能化作在工作中從皮膚的毛孔里滲出的汗水。阿甲讀高中期間做過一個調研——《保安族的文化習俗和飲食習慣的研究》。阿甲把用了二十幾天拍攝的照片,視頻,記錄的所見所聞都簡述和呈現給文華舅舅,然后根據文華舅舅的指導,寫出了一篇全校拜讀的文章,掙夠了兩個學分。
文華舅舅還是個有野心的人。92年,文華舅舅還跟著大部隊下海經商,前往上海去追尋自己的發財夢——開拉面館。那時候的文華舅舅意氣風發的,跟銅鐵一樣生猛,帶著七八個關系相當好的朋友去的上海。勉強開了一年不到,結果賠的褲衩子都不剩,差點回不來了。自那以后,乖乖的上班,再也不敢胡咧咧。
文華舅舅在工作中也是一把好手,是個工作狂。為了家庭,為了子女,能多干就多干,好多單位里面的事都是搶著干,爭著做,在阿甲的印象中,文華舅舅總是加班,總是加班。阿甲和哥哥好多時候都會在夜里去找舅舅,那時候他還趴在辦公桌上寫匯報材料,寫研究報告,給學生的作業批注釋。把自己弄得跟個皇上一樣。然后總會在兩個孩子的期待中,拖著疲憊的身體拎著兩個孩子回家。那時候阿甲和哥哥都不解,問舅舅為啥總是加班。文華舅舅都會說:‘踏實一些,不要著急,你想要的,歲月都會給你’。阿甲和哥哥也似懂非懂的點頭。
阿甲在外公家長大,父母親因為工作忙顧不上。導致文華舅舅是跟他最親近的人。文華舅舅每次從臨夏回來,都會給阿甲帶禮物,糕點,玩具,電子琴,自行車,滑板車,旱冰鞋,唱歌機,隨身聽……
文華舅舅有一個兒子,跟阿甲同歲,但是比阿甲大一個月,阿甲叫他睿鑫哥哥。文華舅舅和睿鑫哥哥都對阿甲疼愛有加。有時候跟著外公去臨夏,去舅舅家住幾天,睿鑫哥哥會把自己的玩具送給阿甲玩,也會把儲錢罐里的零花錢拿出來帶著阿甲偷偷去買零食,他們倆追著挑擔子的貨郎跑又或者出入小區門口的小賣鋪,從貨郎手里買上自己喜歡的噴火槍,彈弓叉,游戲卡,飛行棋。到小賣鋪里買辣條,買小面包吃,買榨菜吃。不到一會,就把湊了半年的零花錢整光了。多半時候,文華舅舅也會慷慨解囊,再給兩個小毛孩子一些零花錢,兩個人又開心的跟個斷了線的風箏一樣。阿甲跟著睿鑫哥哥一起穿梭在臨夏的大街小巷,敲敲這個小伙伴的家門,叫叫那個小伙伴的名字,玩的不亦樂乎的。
阿甲哪里見過那種世面,6層的樓房,甜美的糕點,好玩的電子游戲,在阿甲的小鎮子里是沒有的。
后加,阿甲上初中,跟著哥哥一起到臨夏補文化課。那時候也是住在舅舅家。每天早晨7點多,舅舅會提前把牛奶熱好,然后把饅頭蒸好,放在餐桌上。阿甲和哥哥吃飽了就去補習班。好多好多次,都是如此。
文華舅舅把阿甲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聽阿甲發牢騷,聽阿甲說學校里的事,聽阿甲說小鎮里的事。然后又將阿甲不懂的問題,不理解的層面,一一詳細的解答。